近日,齊雪峰教授課題組在病毒學領域權威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發表題為“PPRV-induced novel miR-3 contributes to inhibit type I IFN production by targeting IRAK1”的論文。 我校動物醫學院碩士生李歡,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薛青紅研究員為共同第一作者,齊雪峰教授和王晶鈺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我校為論文第一完成單位。
小反芻獸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芻獸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山羊、綿羊等小反芻動物的一種急性烈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致死率高。該病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列為A類疫病,也是我國規定的Ⅰ類動物疫病。迄今,全球超過70個國家確認境內發現小反芻獸疫。2014年起,我國先后有25個省市自治區先后發生PPR疫情。PPRV感染宿主后造成機體免疫抑制是其致病的主要特征,但其致病機制仍不明了。干擾素在抗病毒反應中發揮著關鍵作用,PPRV感染宿主后通過多種途徑抑制干擾素的抗病毒效應是其致病的關鍵因素之一。
齊雪峰教授課題組前期研究表明, PPRV感染山羊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microRNA表達譜發生顯著變化,進一步研究發現,PPRV能夠誘導山羊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miR-3表達,miR-3通過直接靶向負調控IRAK1進而抑制IFN-α的表達,從而促進PPRV在宿主細胞內的復制。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31572588, 31602035)和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No.2017YFD0500902)的資助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雙一流學科群動物生物技術張彥明教授PI團隊的支持。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128/JVI.02045-20
日期:2021-04-06
小反芻獸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芻獸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山羊、綿羊等小反芻動物的一種急性烈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致死率高。該病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列為A類疫病,也是我國規定的Ⅰ類動物疫病。迄今,全球超過70個國家確認境內發現小反芻獸疫。2014年起,我國先后有25個省市自治區先后發生PPR疫情。PPRV感染宿主后造成機體免疫抑制是其致病的主要特征,但其致病機制仍不明了。干擾素在抗病毒反應中發揮著關鍵作用,PPRV感染宿主后通過多種途徑抑制干擾素的抗病毒效應是其致病的關鍵因素之一。
齊雪峰教授課題組前期研究表明, PPRV感染山羊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microRNA表達譜發生顯著變化,進一步研究發現,PPRV能夠誘導山羊外周血單個核細胞中miR-3表達,miR-3通過直接靶向負調控IRAK1進而抑制IFN-α的表達,從而促進PPRV在宿主細胞內的復制。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31572588, 31602035)和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No.2017YFD0500902)的資助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雙一流學科群動物生物技術張彥明教授PI團隊的支持。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128/JVI.02045-20
日期:2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