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漣源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糧食生產工作的意見(漣政發〔2010〕4號)

   2011-03-23 447
核心提示: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根據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要求,為切實抓好糧食生產,確保糧食產量穩步提高,現就我市2010年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根據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要求,為切實抓好糧食生產,確保糧食產量穩步提高,現就我市2010年糧食生產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發展糧食生產,盡最大努力確保糧食安全

  2010年,全市糧食生產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總體要求,以產業發展為支撐,以農民增收為核心,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努力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全年糧食總產值增長3.0%,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增加2.4萬畝,達到126萬畝,畝產提高2%以上,確保糧食總產達到48.5萬噸;農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測土配方施肥、水稻輕簡技術推廣等各項工作走上全省前列;農業新技術推廣取得新成效,農業規模經營實現新突破,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實現新提高,糧食生產工作再上新臺階。

  1、努力增加播種面積

  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婁底市制定的扶持糧食生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在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基礎上,利用氣候、耕地條件提高復種指數,著力提高糧食單產和品質。市政府根據糧食生產指導性計劃,分解任務到各鄉鎮、辦事處(具體任務見附表),實行糧食生產行政首長負責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確保全市水稻播種面積達到126萬畝以上。各地要把增加水稻播種面積尤其是雙季稻播種面積作為工作重點。同時,大力推進玉米、馬鈴薯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提高經濟效益。

  2、抓好糧食高產典型

  繼續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以“兩高一優、生態安全”為目標,重點通過“五新”技術推廣,提高糧食單產。全市突出抓好以下二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一是推廣農作物病蟲統防統治面積10萬畝,測土配方施肥面積40萬畝,馬鈴薯免耕栽培1萬畝;二是建立市級糧食高產栽培示范片7個,其中萬畝雙季稻高產栽培示范片1個,萬畝優質稻示范片1個,萬畝玉米高產栽培示范片1個,萬畝水稻統防統治示范片1個,千畝晚稻超級稻示范片1個,千畝馬鈴薯免耕栽培示范片1個,500畝秋種大豆示范片1個。各鄉鎮、辦事處要切實辦好一個一定規模的糧食高產示范片,其中楊市、荷塘、水洞底、金石、龍塘等鄉鎮辦好一個3000畝以上的雙季稻高產栽培示范片,古塘、伏口等鄉鎮辦好一個2000畝以上的一季稻高產示范片,其余鄉鎮各辦好一個1000畝以上的雙季稻高產栽培示范片。

  3、鼓勵糧食生產規模化

  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鼓勵和支持耕地流轉,積極發展農業規模經營。一是大力扶持糧食種植大戶,力爭全市20畝以上種植大戶達到1000戶,其中100畝以上種植大戶達到100戶,重點支持專業化生產大戶,引導龍頭企業建基地、聯農戶,實現訂單生產面積1萬畝以上。二是開展一批規模經營示范片建設。在有條件的鄉鎮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規范化服務試點,探索并不斷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規范流轉程序、合同文本,確保全市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工作依法有序進行。三是加強和規范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加大對《物權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和貫徹力度,加強監督檢查,著力解決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落實、違法發包農村土地、承包期內違法收回和調整農戶承包地、強迫農民流轉承包地等突出問題,切實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益。

  4、大力推廣雙低油菜種植

  在抓好油菜優良品種引進推廣的同時,提高雙低油菜覆蓋率,下大力氣抓好稻田油菜生產,積極推廣“稻、稻、油”生產模式,增加油菜種植面積,力爭我市油菜生產在全省排名有大幅度上升。

  二、認真落實國家惠農政策,著力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連續7年出臺的中央1號文件都強調了確保糧食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國家對糧食生產扶持政策繼續堅持和擴大,并呈現出體系化和制度化新特點。省、婁底市各級也進一步加大了糧食生產財政投入力度。各鄉鎮辦事處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對國家有關農業政策進行廣泛宣傳,做到家喻戶曉,認真落實國家和地方政府對農業的扶持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1、嚴格管理糧食扶持資金。要認真落實中央的糧補政策,加強資金管理和檢查監督,嚴格按照“誰種糧、誰受益”原則,杜絕弄虛作假,確保扶持資金及時發放到農民手中,動員廣大農民多種糧、種好糧。

  2、大力改造農業基礎設施。要組織實施好“沃土工程”、“基本糧田建設”等項目,全面實施中低產田土改造,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防止土地污染和退化,逐步形成高產穩產的標準糧田。

  3、加強技術物質信息全方位服務。合理布局糧食作物品種,開展各種技術培訓,凈化農資市場,大力發展各種產銷協會,實施“訂單”農業,加強農業信息服務。

  4、加強農技服務體系建設。要穩定好農技隊伍,加強對農技推廣人員的管理和領導,制定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獎懲措施,組織動員農技人員積極投入生產第一線,全力進行生產技術指導。

  三、加強耕地保護,堅決遏制耕地拋荒

  要高度重視耕地保護工作,全面履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湖南省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賦予的各項職責、嚴禁任何毀壞破壞占用耕地的行為,禁止在基本農田內挖塘養魚、種樹造林和從事非農項目建設,落實基本農田保護措施。嚴格鄉鎮辦事處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實行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制度。實施“沃土工程”,大力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推廣秸桿還田,增施有機肥,加快推進標準良田建設,重點支持產糧大鄉大鎮和種糧大戶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在尊重農民種植意愿的基礎上,指導農民搞好農作物區域布局,調整好作物種植結構,正確處理結構調整與糧食生產之間的關系。遏制耕地拋荒和“雙改單”現象,是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奪取糧食穩產的重要工作。各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堅決制止耕地全年性拋荒,其中季節性拋荒面積必須控制在2%以內。把制止耕地拋荒工作作為一項重要職責和任務,加強領導,層層落實責任制,其中重點強化對斗笠山、茅塘、藍辦、湄江、六畝塘等鄉鎮以及207國道、婁漣公路等一些主要沿線鄉鎮的糧食生產督查工作,確保完成全年糧食生產任務,促進耕地充分合理利用,嚴禁耕地拋荒現象發生。

  四、加快農業新技術推廣步伐

  把抓好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的普及推廣作為糧食生產工作的重點來抓,通過強化農業信息服務,努力提高農業科技應用水平,促進糧食增產增效。

  1、示范推廣優良品種

  積極推廣已通過國家和湖南省審定并能獲得良種補貼的農作物品種。根據我市實際,水稻重點推廣株兩優611、陸兩優996、金優974、中浙優1號、Ⅱ優58、豐源優299、金優207,玉米重點推廣聯合3號、臨奧1號、新中玉1號,馬鈴薯主要推廣東農303、湘馬鈴薯1號。各鄉鎮辦事處要根據各自實際,科學合理確定適合當地種植的主導品種,其中水稻、玉米的良種覆蓋率要分別在100%、95%以上。

  2、選用推廣先進實用技術

  大力推廣應用雙季稻高產高效集成技術和“三定”栽培技術、優質稻“三高一少”技術、超級稻集成技術、水稻強化栽培技術、免(少)耕栽培和直播技術為主的輕型栽培技術、測土配方施肥和病蟲害綜合統防統治等先進實用技術。加強農機與農藝的結合,提高水稻機耕、機插和機收率,提高先進實用技術的應用率和農業效益。

  3、抓好農民科技和職業技能培訓

  抓好“陽光工程”項目實施,確保全年培訓轉移農民3500人以上。繼續抓好實用人才和農民創業培訓,重點培訓種植大戶、農村致富帶頭人等,提高科技示范和創業帶動能力,整合教育資源,推進農業職業教育發展,全年達到培訓農民10萬人以上,發放技術資料500萬份以上。

  五、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組織實施“農產品質量放心工程”,全面杜絕5種高毒農藥的銷售和使用,把農業“三品”示范基地、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城區主要農貿市場100%納入監測范圍,全市蔬菜、水果等主要農產品農殘超標率控制在5%以內,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高。

  1、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

  加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建設,整合內部資源,完善土壤肥料化驗室、農產品化驗室,添置儀器設備,充實技術力量,健全規章制度。依托檢測中心,加強中心城區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主要農產品日常監測;加強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和規模種植基地抽樣檢測;加強農產品生產基地土壤、水質等環境監測;加強種子、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化驗檢測。

  2、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培訓教育

  編印宣傳材料,開設宣傳專欄,利用各種媒體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力度;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培訓,重點培訓農產品生產大戶、銷售大戶和企業負責人;調動和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一線,加強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指導;逐步統一農產品生產、銷售臺帳,引導規范農產品生產、銷售記錄,完善索票索證制度,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追溯制度。

  3、加快農業標準化和“三品”發展步伐

  根據上級要求,圍繞我市主導農產品,規范名優特農產品生產過程,確保農產品安全優質。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力爭全年新認證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2個以上。

  4、持續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

  采取聯合執法、專項整治、行業自律相結合,深入開展農業投入品、農業基地環境、農產品質量安全、農產品認證標識等執法檢查,嚴厲打擊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各種違法行為。鼓勵農業事業單位、中介機構、龍頭企業、專業大戶等領辦、創辦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以章程、合約等方式,推廣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約束規范合作經濟組織成員的生產經營行為,實現行業自律,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六、加強農業系統自身建設

  1、加強干部隊伍作風的建設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加強黨員干部學習教育培訓,提高農業系統黨員干部整體素質,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促進各項決策落實,促進農業系統各項工作再上新水平。

  2、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貫徹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重在預防的反腐倡廉方針,加強農業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堅持抓機關帶系統,抓黨風促政風帶行風,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繼續開展績效評估工作,加強機關效能建設,依法開展政務信息公開工作,完善監督機制,以良好的作風保障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3、加快推進農技推廣體系改革

  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加強農業系統干部教育培訓,認真開展農業農村理論問題和政策調研,提高科學決策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按照省政府統一部署,推進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改革,解決新形勢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體制不順、機制不活、隊伍不穩、保障不足等問題,建立分工協作、服務到位、充滿活力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二○一○年三月二日

附表    漣源市2010年糧食生產計劃.doc
 


 
地區: 湖南
標簽: 糧食生產 糧食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