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對市十八屆人大二次會議第0694號建議的辦理答復|關于繼續環環相扣壓實校園食品安全責任的建議

   2024-05-28 734
核心提示:在市級層面出臺《天津市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指南》《天津市學校食堂及涉校集中供餐單位病媒生物防制指南》《天津市學校新型供餐模式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試行)》等規范性文件;在區級層面統一制定“一個指南”、“兩個辦法”、“兩個機制”和“四個意見”的管理措施,有效補足短板,形成市區兩級校園食品安全長效管理機制。

劉智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繼續環環相扣壓實校園食品安全責任的建議,經會同市教委研究答復如下:

市場監管、教育等部門始終高度重視校園食品安全工作,2023年以來,我市相關部門除例行組織開展春秋季校園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檢查外,還開展了學校食堂承包經營企業食品安全專項排查整治行動、集中用餐單位食品安全問題專項治理行動等針對某一特定校園食品安全主體的系列專項行動。特別是在2023年12月,市食安辦、市市場監管委、市教委、市衛生健康委、市公安局按照國家五部門工作部署,在全市范圍內針對學校食堂、食堂承包企業、校外配餐企業、學校大宗食材供應商等校園食品安全主體,開展為期半年的校園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專項行動,通過持續用力,壓緊壓實校園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管理責任、屬地責任、監管責任,取得良好效果。

一抓好體系建設,運行“統”的機制

一是在市級層面出臺《天津市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指南》《天津市學校食堂及涉校集中供餐單位病媒生物防制指南》《天津市學校新型供餐模式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試行)》等規范性文件;在區級層面統一制定“一個指南”、“兩個辦法”、“兩個機制”和“四個意見”的管理措施,有效補足短板,形成市區兩級校園食品安全長效管理機制。二是持續完善校園食品安全管理檔案,定期更新學校食堂、食堂承包企業、校外配餐企業、大宗食材供應商底檔,做到每個學校食堂和校外配餐企業的食材來源、供餐人數、供餐形式、食品管理人員配置及聯系方式,食品安全屬地包保情況,食堂承包企業經營情況一目了然。三是著力解決學校食堂承包企業資質與實際監管脫節的問題,通過督促津外企業辦理本地食品經營許可倒逼其在津設立分支機構,推動學校食堂承包企業全部實現本地化。同時,學校食堂承包企業全部完成“餐飲服務管理”許可項目的增項,進一步規范企業承包經營行為。

二、統一執法標準,體現“嚴”的要求

一是明確重點方向集中發力,從用餐群體上重點關注大學、中職院校和民辦托幼機構食堂;從風險環節上重點關注私改操作間布局流程、“三防”設施缺失、食材原料不合格、餐具洗消不達標;從供餐主體上組織開展食堂承包企業總部和承包項目“跨區聯查”,對所有校外配餐企業開展“駐廠檢查”和“跟班檢查”。二是出臺《關于在校園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期間從嚴執法的指導意見》,實施“追蹤三查”,一查違法違規行為,二查整改落實情況,三查問題反復出現;實施“一案雙查”,既查學校也查食堂承包經營企業;實施“一案雙罰”,既處罰違法主體也處罰直接責任人。截止目前,已立案查處校園食品安全案件227起,實施重大案件跟蹤督辦14件,累計罰沒款62.24萬元,1家學校食堂承包經營企業退出,1家校外配餐企業停止供餐。

三、聚焦“兩個責任”,發揮“人”的作用

一是創新建立校園食品安全主體“全總監”管理體系,將總監設在“點”上。所有集中供餐的學校(包括學校食堂供餐的和采用校外配餐的)均由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副校長擔任食品安全總監;所有學校食堂承包企業均在每個承包項目點設置食品安全總監;所有校外配餐企業均在其每個廠區配備食品安全總監。在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上,真正發揮食品安全總監“靠前監督”的作用,全市做到承包食堂與自營食堂同質同標,采用校外配餐的學校與采用食堂供餐的學校同質同標。截止目前,全市364個學校承包食堂已全部配齊“雙總監”,54家校外配餐企業廠區和491個采用校外配餐的學校校區已全部配齊食品安全總監。二是在提升包保干部工作能力上下功夫,制作“包保干部督導示范視頻(學校食堂篇)”,屬地市場監管所與包保干部對接,采用“面對面”“場景式”培訓,將校園食品安全包保督導過程中注意事項及具體要求逐條逐項講解,指導包保干部發現問題、移送相關問題線索證據材料,切實提升包保干部履職能力。截止目前,全市包保干部共檢查學校食堂2887家次、校外配餐企業56家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640個。

四、高效化解輿情,踐行“防”的理念

積極借鑒“楓橋經驗”,在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等兩所部屬高校和“大學城”建立快處機制,有效避免學生用餐問題發酵形成輿情。一是積極開展正向引導。指導高校舉辦師生座談會、食堂開放日、學生幫廚等活動,讓學生近距離了解膳食服務、參與學校食堂管理,讓學生相信有“事”向食堂負責人、食品安全員,學生輔導員、學生會反映比去網上發帖、發牢騷謀求解決要方便的多、實際的多、快捷的多,形成良好氛圍;二是接訴即辦化解矛盾。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接訴即辦”,在線上利用校內網絡、微信小程序、手機APP等打造反映問題的平臺,學生用餐發現問題時,可直接上傳問題信息和照片,校方第一時間派員解決;在線下設立食堂服務“監督臺”,確保學生用餐期間有食品安全員在場,在公示欄公示食堂負責人和屬地市場監管所投訴電話24小時保持暢通,隨時化解學生用餐出現的糾紛;屬地市場監管所發揮“網格化”管理優勢,到現場處理問題、組織調解,讓問題不出食堂得以解決。三是快速精準處置輿情。充分用好發現輿情苗頭后的“黃金四小時”,早介入、快解決,依法高效處置;建立公告發布機制,確保信息透明化;以門戶網站、官微、官博為依托,建立高效、穩定的信息發布平臺;暢通信息發布渠道及時公布調查結果,擠占謠言生存空間;建立高校輿情信息員、學生代表參與的輿情信息處置機制,主動引領正確輿論導向,批駁不實信息,防范謠言輿情擴散。

五、多方試點并舉,推進“智”的提升

自2023年以來,全市各類校園食品安全主體累計投入硬件升級改造資金1.23億元,整體運營和管理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今年以來,選取食材溯源、智能管控、示范建設三個方向,分區試點,齊頭并進,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一是在北辰區構建學校食材統一配送實時監控預警平臺,對供貨主體資質、食材保質期、GPS運行軌跡、車門開啟次數、溫度等參數指標進行預警提示,實現食材供應全鏈條實時監控,從源頭上保障了校園食品安全。二是選取部分大學食堂,打造自動化晨檢、庫房傳感器監控、智能識別留樣、有害生物AI防制、人員數字場景培訓“五位一體”的食品安全全智能管理食堂樣板。三是在海河教育園區推動規范化學校食堂創建工作,以智能管理、標準圖示、快速檢驗、硬件提升為主要內容,著力將海河教育園區各院校食堂打造成規范化食堂示范點,以點帶面,進一步提升我市校園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持續壓實工作責任。市場監管部門會同教育、衛生健康、公安部門深入推進正在開展的校園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專項行動,進一步壓實校園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部門責任、屬地責任和監管責任,從嚴從實、從緊從細做好校園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二是持續提升學校供餐能力和質量。各級教育部門會同市場監管部門,持續推動中小學校復用、復建、新建食堂,進一步推廣“中央廚房配送凈菜+食堂熱加工裝桶+學生自助用餐”和鼓勵服務學校訂餐采用“桶餐配送到班+學生自助用餐”的新型供餐模式,按照《天津市學校新型供餐模式食品安全操作規范(試行)》相關要求規范餐食分裝、運送、接收、分餐留樣等操作過程,保障供餐用餐安全,提升餐食口感,減少餐飲浪費。

三是做好與家長學生的交流互動。充分發揮“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的作用,邀請師生家長代表遠程對學校食堂和校外配餐企業加工制作餐食環節進行監督;指導高校發揮好學生伙食委員會的作用,暢通問題反應渠道,通過組織“走進后廚”等活動,吸納更多學生參與食堂供餐管理;指導各區教育局和各中小學校落實好家校互動的要求,更加有效實施校園供餐共管共治。

2024年5月6日

工作人員:秦沛           聯系電話:24453292




 
地區: 天津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