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部門,縣直各單位:
《玉山縣加快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已經縣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同意,現予以印發,請認真遵照執行。
縣政府辦
2013年7月9日
玉山縣加快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
實 施 方案
為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守住管好“天下糧倉”,實施“糧安工程”建設的指導精神,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現代化糧食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贛府廳發[2013]4號),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管住守好天下糧倉,實施糧安工程”的要求,以改善宏觀調控,確保糧食安全為目標,完善糧食倉儲物流為基礎,健全糧食市場體系為支撐,加強流通監督檢查和質量監管為保障,加快構建現代糧食流通產業體系。
(二)目標任務
——全縣擁有符合科學技術儲糧要求的糧食倉容不少于8萬噸。
——縣級地方糧油儲備制度健全,市場監測預警系統完備,應急供應保障及時有效,糧食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
——糧食流通監督保障體系完善。以糧食法律法規為依據,維護糧食市場秩序為內容,糧食質量安全為重點,建設糧食流通監督機構健全,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的監督保障體系。
二、加快建設糧食倉儲物流體系
優化糧食倉儲設施布局,用3-5年時間加大倉房維修改造力度,實現倉房設施標準化,技術裝備現代化。按現代儲糧技術要求,有計劃、分步驟新建、維修改造、撤并和淘汰一批倉庫。逐步完善現代化儲糧設施和糧食出入庫、裝卸輸送和烘干設備。實施農戶科學儲糧專項建設,減少糧食產后損失。
落實縣級地方儲備糧油規模并確保實物到位。建立和完善地方儲備糧管理辦法,加強地方儲備糧法制化、規范化管理,確保縣級地方儲備糧油數量真實、質量完好,在應對突發情況時調得動、用得上。縣級儲備糧的貸款利息由縣財政列入預算,縣級儲備糧的保管費用按中央、省級儲備糧同樣標準由縣財政核實支付。
制定和完善突發糧食事件應急預案,落實糧食應急保供措施,確定一批糧食應急加工、供應網點。加強全社會糧食供需平衡調查工作,建立覆蓋全社會的糧食流通統計報告制度,把負責糧食經營與轉化企業納入統計調查對象和范圍。加強和改善糧食市場監測工作,準確反映糧食需求、庫存、價格及市場動態。
充分發揮國有糧食企業主渠道作用,大力培育和發展多種所有制糧食市場主體從事糧食經營活動,搞活糧食流通。引導和鼓勵糧食經營、加工企業和農村糧食經紀人等各類市場主體入市收購。縣政府給予適當扶持,建立城鎮糧食零售供應網絡和城市糧食配送中心。加快糧食市場管理制度建設,加大糧食市場服務和監督力度,督促糧食交易主體履行法定 義務,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和措施。
三、強化糧食流通監督保障體系建設
穩定糧食行政管理機構和人員。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完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贛府發[2007]6號)的要求,進一步強化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執法、統計調查,原糧質量安全監測等職能,核定并落實相應的機構、人員隊伍,糧食行政管理人員的人員經費、公用經費納入縣財政預算。
積極開展糧食流通監督檢查。糧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糧食經營者從事糧食收購、儲存、運輸活動和政策性用糧活動,以及執行國家糧食流通統計制度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強糧油庫存檢查、原糧質量監督和糧油倉儲監督,實行政策性糧食檢查、糧油庫存檢查、社會糧食流通檢查的常態化、制度化。定期開展收獲糧食質量調查、品質測報和原糧衛生檢測,加強對庫存糧油質量安全狀況的監測。健全糧油質量監督檢驗機構,著力提升糧食品質、質量和衛生項目的檢測能力。
四、落實兌現優惠政策保障措施
為加大對糧食流通產業發展的扶持,縣財政每年從產糧大縣獎勵資金中安排資金用于支持我縣實施“糧安工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我縣國有糧食企業免征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國有糧食企業轉型、退城進郊、兼并重組,提供土地優惠政策,處置后的土地出讓金可全部用于糧食流通產業發展,對建設糧食倉庫的項目給予免收相關規費的政策支持。
五、加強組織領導,繼續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
縣政府成立現代糧食流通產業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按照贛府廳發[2013]4號文件精神,我縣原則上保留一家國有糧食企業(糧油購銷公司),以十七都中央儲備庫糧和六都糧庫為主體,逐步實現“一縣一企”、“一企多點”模式,促進資產、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做大做強國有糧食企業。縣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能,加強溝通協調,發展改革、財政、農業、林業、科技、商務、金融、國土資源、稅務、工商、質監等部門要各盡其職,各負其責,密切融合,形成合力,確保現代化糧食流通產業體系建設工作扎實有效推進。
《玉山縣加快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已經縣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同意,現予以印發,請認真遵照執行。
縣政府辦
2013年7月9日
玉山縣加快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
實 施 方案
為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守住管好“天下糧倉”,實施“糧安工程”建設的指導精神,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現代化糧食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贛府廳發[2013]4號),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管住守好天下糧倉,實施糧安工程”的要求,以改善宏觀調控,確保糧食安全為目標,完善糧食倉儲物流為基礎,健全糧食市場體系為支撐,加強流通監督檢查和質量監管為保障,加快構建現代糧食流通產業體系。
(二)目標任務
——全縣擁有符合科學技術儲糧要求的糧食倉容不少于8萬噸。
——縣級地方糧油儲備制度健全,市場監測預警系統完備,應急供應保障及時有效,糧食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
——糧食流通監督保障體系完善。以糧食法律法規為依據,維護糧食市場秩序為內容,糧食質量安全為重點,建設糧食流通監督機構健全,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的監督保障體系。
二、加快建設糧食倉儲物流體系
優化糧食倉儲設施布局,用3-5年時間加大倉房維修改造力度,實現倉房設施標準化,技術裝備現代化。按現代儲糧技術要求,有計劃、分步驟新建、維修改造、撤并和淘汰一批倉庫。逐步完善現代化儲糧設施和糧食出入庫、裝卸輸送和烘干設備。實施農戶科學儲糧專項建設,減少糧食產后損失。
落實縣級地方儲備糧油規模并確保實物到位。建立和完善地方儲備糧管理辦法,加強地方儲備糧法制化、規范化管理,確保縣級地方儲備糧油數量真實、質量完好,在應對突發情況時調得動、用得上。縣級儲備糧的貸款利息由縣財政列入預算,縣級儲備糧的保管費用按中央、省級儲備糧同樣標準由縣財政核實支付。
制定和完善突發糧食事件應急預案,落實糧食應急保供措施,確定一批糧食應急加工、供應網點。加強全社會糧食供需平衡調查工作,建立覆蓋全社會的糧食流通統計報告制度,把負責糧食經營與轉化企業納入統計調查對象和范圍。加強和改善糧食市場監測工作,準確反映糧食需求、庫存、價格及市場動態。
充分發揮國有糧食企業主渠道作用,大力培育和發展多種所有制糧食市場主體從事糧食經營活動,搞活糧食流通。引導和鼓勵糧食經營、加工企業和農村糧食經紀人等各類市場主體入市收購。縣政府給予適當扶持,建立城鎮糧食零售供應網絡和城市糧食配送中心。加快糧食市場管理制度建設,加大糧食市場服務和監督力度,督促糧食交易主體履行法定 義務,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和措施。
三、強化糧食流通監督保障體系建設
穩定糧食行政管理機構和人員。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完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贛府發[2007]6號)的要求,進一步強化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執法、統計調查,原糧質量安全監測等職能,核定并落實相應的機構、人員隊伍,糧食行政管理人員的人員經費、公用經費納入縣財政預算。
積極開展糧食流通監督檢查。糧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糧食經營者從事糧食收購、儲存、運輸活動和政策性用糧活動,以及執行國家糧食流通統計制度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強糧油庫存檢查、原糧質量監督和糧油倉儲監督,實行政策性糧食檢查、糧油庫存檢查、社會糧食流通檢查的常態化、制度化。定期開展收獲糧食質量調查、品質測報和原糧衛生檢測,加強對庫存糧油質量安全狀況的監測。健全糧油質量監督檢驗機構,著力提升糧食品質、質量和衛生項目的檢測能力。
四、落實兌現優惠政策保障措施
為加大對糧食流通產業發展的扶持,縣財政每年從產糧大縣獎勵資金中安排資金用于支持我縣實施“糧安工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我縣國有糧食企業免征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國有糧食企業轉型、退城進郊、兼并重組,提供土地優惠政策,處置后的土地出讓金可全部用于糧食流通產業發展,對建設糧食倉庫的項目給予免收相關規費的政策支持。
五、加強組織領導,繼續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
縣政府成立現代糧食流通產業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按照贛府廳發[2013]4號文件精神,我縣原則上保留一家國有糧食企業(糧油購銷公司),以十七都中央儲備庫糧和六都糧庫為主體,逐步實現“一縣一企”、“一企多點”模式,促進資產、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做大做強國有糧食企業。縣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能,加強溝通協調,發展改革、財政、農業、林業、科技、商務、金融、國土資源、稅務、工商、質監等部門要各盡其職,各負其責,密切融合,形成合力,確保現代化糧食流通產業體系建設工作扎實有效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