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農委:
為貫徹落實《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建立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的通知》(農辦質〔2017〕30號)要求,建立健全本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快推進實施本市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管理工作,全面提升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消費安全,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建立信用檔案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本市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與有關單位密切配合,不斷推動農資和食用農產品監管工作,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可控,趨勢向好。但一些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誠信意識仍然淡薄,制售假劣農資、違規使用農獸藥、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等問題仍時有發生,影響了本市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消費信心。這迫切需要加快推進本市農資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核心,事前信用承諾、事中信用監管、事后信用評價的新型監管機制。
建立健全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是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首要基礎,目的是要求生產經營主體公布其基本信息和質量安全相關信息,健全內部管控制度,公開質量安全承諾,全面落實主體責任,有效規避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不對稱,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的公開化、透明化。通過建立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和評價機制,實施分級分類管理,進而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效能。各區要充分認識建立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的重要性,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將其作為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全面落實,扎實推進。
二、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
要求用2年左右時間,實現本市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全覆蓋,使信用檔案成為政府監管、市場評價、消費選擇的重要依據。到2017年底,作為首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的浦東新區、金山區應率先建立本行政區域內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到2018年底,基本實現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管理全覆蓋。
(一)規范信用檔案內容
建立信用檔案的對象為農資生產經營企業、農資社會化服務組織、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殖大戶。鼓勵有條件的區逐步將散戶納入信用檔案建設范圍。
信用檔案信息主要包括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名稱和社會信用代碼等基礎信息,行政許可與行政處罰信息,認證或登記信息,監督檢查信息和獎勵信息(詳見附件)。
(二)采集信用檔案信息
各區要制定細化工作方案,組織開展宣貫培訓,指導信息填報、歸集、核實、整理等工作,建立完整的主體信用檔案,及時更新相關信息,實現信用檔案的動態管理。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應如實詳細填寫各項信用信息,對所填報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負責。
(三)加強信用檔案應用
各區要依法加強信用信息的歸集、公示和共享。強化信用檔案應用,將查閱信用檔案作為審查主體資格、審批行政許可事項、下達財政支持項目、制定分類監管措施等的必要條件。加強信用檔案管理應用,認真落實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從行政許可、從業資格、重點監管、財政支持等多個方面對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采取聯合獎懲措施。
三、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
各區要明確農資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工作機構,安排專人負責信用檔案信息歸集、錄入和整理等管理工作,充分發揮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在信用信息采集、核實、跟蹤等方面的作用。把建立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進度安排,穩步推進工作落實。
(二)加強工作推進與考核
各區要將信用檔案建設工作納入農產品質量安全績效考核范圍,調動有關人員工作積極性。市農委將定期開展督導檢查,并將其納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延伸績效考核指標。
上海市農業委員會
2017年10月26日
附件: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信息記錄表
為貫徹落實《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建立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的通知》(農辦質〔2017〕30號)要求,建立健全本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快推進實施本市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管理工作,全面提升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消費安全,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建立信用檔案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本市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與有關單位密切配合,不斷推動農資和食用農產品監管工作,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可控,趨勢向好。但一些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誠信意識仍然淡薄,制售假劣農資、違規使用農獸藥、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等問題仍時有發生,影響了本市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消費信心。這迫切需要加快推進本市農資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核心,事前信用承諾、事中信用監管、事后信用評價的新型監管機制。
建立健全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是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首要基礎,目的是要求生產經營主體公布其基本信息和質量安全相關信息,健全內部管控制度,公開質量安全承諾,全面落實主體責任,有效規避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不對稱,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的公開化、透明化。通過建立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和評價機制,實施分級分類管理,進而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效能。各區要充分認識建立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的重要性,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將其作為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全面落實,扎實推進。
二、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
要求用2年左右時間,實現本市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全覆蓋,使信用檔案成為政府監管、市場評價、消費選擇的重要依據。到2017年底,作為首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的浦東新區、金山區應率先建立本行政區域內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到2018年底,基本實現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管理全覆蓋。
(一)規范信用檔案內容
建立信用檔案的對象為農資生產經營企業、農資社會化服務組織、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殖大戶。鼓勵有條件的區逐步將散戶納入信用檔案建設范圍。
信用檔案信息主要包括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名稱和社會信用代碼等基礎信息,行政許可與行政處罰信息,認證或登記信息,監督檢查信息和獎勵信息(詳見附件)。
(二)采集信用檔案信息
各區要制定細化工作方案,組織開展宣貫培訓,指導信息填報、歸集、核實、整理等工作,建立完整的主體信用檔案,及時更新相關信息,實現信用檔案的動態管理。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應如實詳細填寫各項信用信息,對所填報信息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負責。
(三)加強信用檔案應用
各區要依法加強信用信息的歸集、公示和共享。強化信用檔案應用,將查閱信用檔案作為審查主體資格、審批行政許可事項、下達財政支持項目、制定分類監管措施等的必要條件。加強信用檔案管理應用,認真落實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從行政許可、從業資格、重點監管、財政支持等多個方面對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采取聯合獎懲措施。
三、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
各區要明確農資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工作機構,安排專人負責信用檔案信息歸集、錄入和整理等管理工作,充分發揮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在信用信息采集、核實、跟蹤等方面的作用。把建立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進度安排,穩步推進工作落實。
(二)加強工作推進與考核
各區要將信用檔案建設工作納入農產品質量安全績效考核范圍,調動有關人員工作積極性。市農委將定期開展督導檢查,并將其納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延伸績效考核指標。
上海市農業委員會
2017年10月26日
附件:農資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信息記錄表
填報項目 | 填報內容 | 備注 | |
基礎信息 | 社會信用代碼(或身份證號) | ||
主體名稱(或姓名) | |||
主體類別 | 主體類別種類: 個人 法人 其他組織 | ||
法定代表人(負責人) | |||
法定代表人身份證號 | |||
地址 | |||
經營范圍 | |||
聯系人 | |||
聯系方式 | |||
行政許可信息 | 行政許可決定書文號和許可證號 | ||
行政許可主要內容 | |||
行政許可有效期限 | 文本格式:YYYY/MM/DD-YYYY/MM/DD | ||
作出行政許可的機關名稱 | |||
作出行政許可的日期 | 文本格式:YYYY/MM/DD | ||
行政處罰信息 | 行政處罰決定書文號 | ||
主要違法事實 | |||
行政處罰種類和具體內容 | 行政處罰種類: 警告 罰款 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責令停產停業 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登記證等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 ||
行政處罰依據 | |||
作出行政處罰的機關名稱 | |||
作出行政處罰的日期 | 文本格式:YYYY/MM/DD | ||
認證(登記)信息 | 產地地址 | ||
產品名稱 | |||
批準產量(噸) | |||
證書(標志)編號 | |||
認證(登記)有效期限 | 文本格式:YYYY/MM/DD-YYYY/MM/DD | ||
作出認證的機構名稱 | |||
作出認證的日期 | 文本格式:YYYY/MM/DD | ||
監督檢查信息 | 檢查日期 | 文本格式:YYYY/MM/DD | |
檢查內容 | |||
檢查結果 | |||
獎勵信息 | 獲獎名稱 | ||
獲獎時間(有效期限) | 文本格式:YYYY/MM/DD (YYYY/MM/DD-YYYY/MM/DD) | ||
作出獎勵的機關名稱 | |||
其他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