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安委會,省安委會各專業委員會、省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應急管理局: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國務院安委辦 應急管理部《關于切實加強當前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安委辦明電〔2019〕14號)要求和省委省政府“迎大慶、保軍運”工作部署,扎實做好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第七屆世界軍運會勝利召開的各項安全防范工作,堅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要高度重視,始終繃緊思想之弦。確保特殊時段安全穩定,是全省各地各部門當前重要的政治任務。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主動扛起安全防范的重大政治責任,把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體現和檢驗標準,切實真防、真查、真改。要站在保障湖北高質量發展大局的高度,查找薄弱環節,謀劃應對之策,也要站位本地本部門本單位,從嚴從實查找想不到的風險、管不到的死角。要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對各類安全風險及其表現形式、發展趨勢,要見微知著,科學預判,快速及時高效應對。武漢市、宜昌市、襄陽市作為大中型城市要率先擔當,為全省作好表率。
二、要強化執法,形成強大震懾。嚴格執法是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好的保護,是對非法違法行為最及時有力的打擊,是對執法部門形象的最好展示,是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最有效的宣傳普及,更是對執法者自身履行職責最安全的保護。各地要緊盯重點行業領域,深化隱患排查治理,制定排險除患方案,切實落實風險管控措施(危化領域排險除患方案見附件)。各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一定要嚴字當頭,敢于斗爭、敢于亮劍,堅決杜絕執法中的好人主義,不搞下不為例,嚴格按照“隱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處理”和“鐵面、鐵規、鐵腕、鐵心”要求,對整改期間無法保證安全的,一律依法依規責令停產停業整改;對重大隱患問題無力整改、拒不整改的一律依法依規予以關閉;對排查整治期間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事故隱患嚴重、突出的,一律依法依規予以上限處罰。要認真梳理年度執法計劃,將80%以上的執法力量擺到一線,在9、10兩月形成強大聲勢。
三、要協調聯動,形成強大合力。各地各部門各單位,特別是各級安委會成員單位、各級專業委員會,要在政府統一領導下,加強協調聯動,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要全領域、全方位、全過程的要求,迅速掀起新一輪隱患排查治理熱潮。要針對節日氣候特點,有針對性的突出人員密集場所、旅游景區、校園,凡是人員集中出沒的地方,都要高度重視。教育部門要提前、高質量地落實三個百分之百的校園安全防范措施。其他部門也要舉一反三,堅決防止發生個人極端案件、暴力恐怖案件和重大群體性事件。省安委會、省應急管理廳將適時組織若干專班,對各地開展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的情況開展明查暗訪。
四、要強化措施,落實非常之舉。省安委會決定,從9月23日開始到軍運會結束,實行每日會商制度,以傳導壓力,落實責任。各地要做好準備,每天調度基層情況,特別是對風險點、危險源要做到心中有數。要加強與信訪、網信等部門溝通,及時排查各類潛在風險,及時防控處置。對煤礦、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危險化學品運輸、熱門景點、繁忙運輸水域,要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武漢市要突出抓好危險品運輸、儲存、使用管控,大學校園管控,以及外國人生活出行集中區域的管控。各地各部門各單位也要結合實際,采取必要的非常之舉,確保本地本部門本單位安全防范措施落地見效。
五、要切實安民為民,舒解民生之憂。進一步跟蹤旱情發展,做好抗長旱的準備,抓好抗旱保秋收秋播工作。要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再生態”原則,優化水資源配置,窮盡一切措施,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必要時要組織應急送水。抓好受災群眾救助,保障基本生活,防止因災返貧。開展全省因災倒塌房屋恢復重建和冬春生活救助調查并盡快啟動相關工作,確保因災倒損住房的受災群眾在春節前住上新房。最近,省里已下發部分救災資金和物資,各地要按照對象精準確定、標準嚴格掌握、保障資金安全的要求,盡快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上,不能搞平均分配、優親厚友。
六、要嚴格值班值守,有效備戰應急。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到崗帶班和24小時安全值班制度,各級應急管理部門接到事故信息,要迅速上報,同時要作出妥善處理和回應。出現人員傷亡或者復雜局面的,要派員到現場處置。其他部門接到事故信息,要在報告上級主管部門的同時,報告應急管理部門。消防、礦山、危險化學品、森林防火、地震等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以及有關企業專職救援隊,要馬上進入戰備執勤狀態。做好災害性天氣的預警、預報,有效防范漢江秋汛和局部強降雨引發山體滑坡、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最大限度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第七屆世界軍運會勝利召開營造安全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附件:湖北省危險化學品領域“排險除患”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省安委會辦公室 省應急管理廳
2019年9月10日
附件:
湖北省危險化學品領域
“排險除患”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在武漢舉辦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深入排查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風險,及時治理消除安全隱患,有效防范危險化學品重特大事故。根據國務院安辦、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企業“排險除患”專項行動方案要求,結合我省實際,自2019年即日起至10月下旬,在全省范圍內集中開展危險化學品領域“排險除患”專項行動。特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按照“防風險、保安全、迎大慶”的總要求,著力防范遏制危險化學品領域重特大事故,突出排查大風險、消除大隱患、預防大事故,狠抓各項重點工作落實,嚴格安全監管執法,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確保中秋、國慶和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期間全省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生產形勢穩定,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在武漢舉辦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氛圍。
二、工作任務
(一)全面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精準排查管理。各地和企業要按照省應急管理廳關于貫徹實施《化工園區安全風險排查治理導則(試行)》和《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導則》的通知,確保在9月15日前完成化工園區和企業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自查評估工作,初步建立臺賬,探索一園一策、一企一策管理,精準掌握屬地化工園區、企業重大安全風險隱患分布和管控情況;及時整改消除安全隱患,特別是重大安全隱患,不能立即整改的要落實防范措施和安全隱患治理“五定”(定整改責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時間,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驗收人),確保安全風險可控和安全隱患閉環管理;加強消防設施、消防車通道以及企業消防力量、消防裝備、滅火劑的自查評估,提高事故早期預警處置能力。省廳將選擇13個園區和3家企業開展實施《導則》管理試點,加快推廣普及。同時,各地要按照《省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開展小作坊小微企業摸底排查的緊急通知》要求,重點對轄區內的生產、經營或使用化學品的小作坊(含加油點、液化氣經銷點)、煙花爆竹銷售點、車輛檢維修店等小微企業進行排查登記,逐級上報。
(二)全面抓實專題談話承諾與安全警示教育。省廳將持續開展危險化學品領域“迎國慶,保軍運,遏事故,防風險”專題談話交流(已完成武漢等13個市),9月25日前完成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主要負責人警示教育,并集中首輪談話因故未參加的企業主要負責人在武漢座談補課。各地區要深入分析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形勢,推動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對策措施落實,9月20日前,各地各企業要按照全省宜昌會議安排,“下談一級”,層層完成組織談話活動并簽訂承諾書,直至每一名監管人員和化工從業人員。
(三)全面加強重點部位、重點環節、重點危化品的風險防控。要健全制度,落實責任,加強風險排查,快速治理隱患,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采取安全處置措施或立即停止作業。一是強化涉及爆炸性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硝基化合物、環氧化合物、過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 )的安全管控;二是強化對重大危險源的罐區、倉庫、堆場以及生產加工裝置、輸送管線等重點部位的安全管控;三是強化動火、進入受限空間、危化品裝卸等特殊作業及非常規作業環節安全管控,專項行動期間要對動火、進入受限空間等特殊作業和非常規作業實行升級管理,從嚴作業審批和現場監督。
(四)聚焦重點時段、重點地區、重點工作的管控和落實,扎實做好危險化學品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要落實國家、省級危化品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檢查問題整改任務,督促企業按照隱患整改“五落實”要求制定了整改方案。突出涉及“兩重點一重大”(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和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危險化學品企業管控,嚴格執行《省應急管理廳關于印發<化工(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在役裝置安全設計診斷復核制度(試行)>等五項制度的通知》(鄂應急發〔2019〕18號),深入開展《湖北省應急管理廳辦公室關于印發<全省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鄂應急辦(2019)34號)安排部署的6項專項行動。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站位,強化擔當。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求,提高政治站位,牢記初心使命,強化責任擔當,增強做好危險化學品領域“排險除患”專項行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全力保障中秋、國慶和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期間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二)科學統籌,確保實效。要統籌力量、時間與資源,細化制定實施方案和措施,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落實工作措施,層層抓好落實,確保取得實效。專項行動期間,省安委會辦公室將組織開展明查暗訪進行督促檢查,發現工作落實不力的,將予以公開通報、約談;各地要同步開展暗查暗訪,推動工作落實到位。
(三)加強宣傳,強化事故報告及值班值守。各地要拓寬現有舉報投訴途徑,鼓勵企業員工、社會民眾舉報安全隱患和帶險生產行為;充分發揮各類新聞媒體作用,公開曝光已查處的重大安全隱患、嚴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關閉取締的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以及被處罰問責的企業和個人等情況,強化警示震懾。推進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值班值守制度,實行企業負責人和應急人員24小時輪流值守,確保生產作業現場秩序規范、緊急事件發生時有效應對,專項行動期間,各地通過藍信APP全省危化群每日一報,有險報險,無事報平安。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國務院安委辦 應急管理部《關于切實加強當前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安委辦明電〔2019〕14號)要求和省委省政府“迎大慶、保軍運”工作部署,扎實做好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第七屆世界軍運會勝利召開的各項安全防范工作,堅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要高度重視,始終繃緊思想之弦。確保特殊時段安全穩定,是全省各地各部門當前重要的政治任務。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主動扛起安全防范的重大政治責任,把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體現和檢驗標準,切實真防、真查、真改。要站在保障湖北高質量發展大局的高度,查找薄弱環節,謀劃應對之策,也要站位本地本部門本單位,從嚴從實查找想不到的風險、管不到的死角。要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對各類安全風險及其表現形式、發展趨勢,要見微知著,科學預判,快速及時高效應對。武漢市、宜昌市、襄陽市作為大中型城市要率先擔當,為全省作好表率。
二、要強化執法,形成強大震懾。嚴格執法是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好的保護,是對非法違法行為最及時有力的打擊,是對執法部門形象的最好展示,是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最有效的宣傳普及,更是對執法者自身履行職責最安全的保護。各地要緊盯重點行業領域,深化隱患排查治理,制定排險除患方案,切實落實風險管控措施(危化領域排險除患方案見附件)。各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一定要嚴字當頭,敢于斗爭、敢于亮劍,堅決杜絕執法中的好人主義,不搞下不為例,嚴格按照“隱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處理”和“鐵面、鐵規、鐵腕、鐵心”要求,對整改期間無法保證安全的,一律依法依規責令停產停業整改;對重大隱患問題無力整改、拒不整改的一律依法依規予以關閉;對排查整治期間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事故隱患嚴重、突出的,一律依法依規予以上限處罰。要認真梳理年度執法計劃,將80%以上的執法力量擺到一線,在9、10兩月形成強大聲勢。
三、要協調聯動,形成強大合力。各地各部門各單位,特別是各級安委會成員單位、各級專業委員會,要在政府統一領導下,加強協調聯動,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要全領域、全方位、全過程的要求,迅速掀起新一輪隱患排查治理熱潮。要針對節日氣候特點,有針對性的突出人員密集場所、旅游景區、校園,凡是人員集中出沒的地方,都要高度重視。教育部門要提前、高質量地落實三個百分之百的校園安全防范措施。其他部門也要舉一反三,堅決防止發生個人極端案件、暴力恐怖案件和重大群體性事件。省安委會、省應急管理廳將適時組織若干專班,對各地開展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的情況開展明查暗訪。
四、要強化措施,落實非常之舉。省安委會決定,從9月23日開始到軍運會結束,實行每日會商制度,以傳導壓力,落實責任。各地要做好準備,每天調度基層情況,特別是對風險點、危險源要做到心中有數。要加強與信訪、網信等部門溝通,及時排查各類潛在風險,及時防控處置。對煤礦、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危險化學品運輸、熱門景點、繁忙運輸水域,要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武漢市要突出抓好危險品運輸、儲存、使用管控,大學校園管控,以及外國人生活出行集中區域的管控。各地各部門各單位也要結合實際,采取必要的非常之舉,確保本地本部門本單位安全防范措施落地見效。
五、要切實安民為民,舒解民生之憂。進一步跟蹤旱情發展,做好抗長旱的準備,抓好抗旱保秋收秋播工作。要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再生態”原則,優化水資源配置,窮盡一切措施,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必要時要組織應急送水。抓好受災群眾救助,保障基本生活,防止因災返貧。開展全省因災倒塌房屋恢復重建和冬春生活救助調查并盡快啟動相關工作,確保因災倒損住房的受災群眾在春節前住上新房。最近,省里已下發部分救災資金和物資,各地要按照對象精準確定、標準嚴格掌握、保障資金安全的要求,盡快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上,不能搞平均分配、優親厚友。
六、要嚴格值班值守,有效備戰應急。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到崗帶班和24小時安全值班制度,各級應急管理部門接到事故信息,要迅速上報,同時要作出妥善處理和回應。出現人員傷亡或者復雜局面的,要派員到現場處置。其他部門接到事故信息,要在報告上級主管部門的同時,報告應急管理部門。消防、礦山、危險化學品、森林防火、地震等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以及有關企業專職救援隊,要馬上進入戰備執勤狀態。做好災害性天氣的預警、預報,有效防范漢江秋汛和局部強降雨引發山體滑坡、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最大限度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第七屆世界軍運會勝利召開營造安全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附件:湖北省危險化學品領域“排險除患”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省安委會辦公室 省應急管理廳
2019年9月10日
附件:
湖北省危險化學品領域
“排險除患”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在武漢舉辦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深入排查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風險,及時治理消除安全隱患,有效防范危險化學品重特大事故。根據國務院安辦、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企業“排險除患”專項行動方案要求,結合我省實際,自2019年即日起至10月下旬,在全省范圍內集中開展危險化學品領域“排險除患”專項行動。特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按照“防風險、保安全、迎大慶”的總要求,著力防范遏制危險化學品領域重特大事故,突出排查大風險、消除大隱患、預防大事故,狠抓各項重點工作落實,嚴格安全監管執法,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確保中秋、國慶和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期間全省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生產形勢穩定,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在武漢舉辦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氛圍。
二、工作任務
(一)全面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精準排查管理。各地和企業要按照省應急管理廳關于貫徹實施《化工園區安全風險排查治理導則(試行)》和《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導則》的通知,確保在9月15日前完成化工園區和企業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自查評估工作,初步建立臺賬,探索一園一策、一企一策管理,精準掌握屬地化工園區、企業重大安全風險隱患分布和管控情況;及時整改消除安全隱患,特別是重大安全隱患,不能立即整改的要落實防范措施和安全隱患治理“五定”(定整改責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時間,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驗收人),確保安全風險可控和安全隱患閉環管理;加強消防設施、消防車通道以及企業消防力量、消防裝備、滅火劑的自查評估,提高事故早期預警處置能力。省廳將選擇13個園區和3家企業開展實施《導則》管理試點,加快推廣普及。同時,各地要按照《省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開展小作坊小微企業摸底排查的緊急通知》要求,重點對轄區內的生產、經營或使用化學品的小作坊(含加油點、液化氣經銷點)、煙花爆竹銷售點、車輛檢維修店等小微企業進行排查登記,逐級上報。
(二)全面抓實專題談話承諾與安全警示教育。省廳將持續開展危險化學品領域“迎國慶,保軍運,遏事故,防風險”專題談話交流(已完成武漢等13個市),9月25日前完成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主要負責人警示教育,并集中首輪談話因故未參加的企業主要負責人在武漢座談補課。各地區要深入分析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形勢,推動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對策措施落實,9月20日前,各地各企業要按照全省宜昌會議安排,“下談一級”,層層完成組織談話活動并簽訂承諾書,直至每一名監管人員和化工從業人員。
(三)全面加強重點部位、重點環節、重點危化品的風險防控。要健全制度,落實責任,加強風險排查,快速治理隱患,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采取安全處置措施或立即停止作業。一是強化涉及爆炸性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硝基化合物、環氧化合物、過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 )的安全管控;二是強化對重大危險源的罐區、倉庫、堆場以及生產加工裝置、輸送管線等重點部位的安全管控;三是強化動火、進入受限空間、危化品裝卸等特殊作業及非常規作業環節安全管控,專項行動期間要對動火、進入受限空間等特殊作業和非常規作業實行升級管理,從嚴作業審批和現場監督。
(四)聚焦重點時段、重點地區、重點工作的管控和落實,扎實做好危險化學品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要落實國家、省級危化品重點縣專家指導服務檢查問題整改任務,督促企業按照隱患整改“五落實”要求制定了整改方案。突出涉及“兩重點一重大”(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和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危險化學品企業管控,嚴格執行《省應急管理廳關于印發<化工(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在役裝置安全設計診斷復核制度(試行)>等五項制度的通知》(鄂應急發〔2019〕18號),深入開展《湖北省應急管理廳辦公室關于印發<全省危險化學品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鄂應急辦(2019)34號)安排部署的6項專項行動。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站位,強化擔當。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求,提高政治站位,牢記初心使命,強化責任擔當,增強做好危險化學品領域“排險除患”專項行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全力保障中秋、國慶和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期間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二)科學統籌,確保實效。要統籌力量、時間與資源,細化制定實施方案和措施,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落實工作措施,層層抓好落實,確保取得實效。專項行動期間,省安委會辦公室將組織開展明查暗訪進行督促檢查,發現工作落實不力的,將予以公開通報、約談;各地要同步開展暗查暗訪,推動工作落實到位。
(三)加強宣傳,強化事故報告及值班值守。各地要拓寬現有舉報投訴途徑,鼓勵企業員工、社會民眾舉報安全隱患和帶險生產行為;充分發揮各類新聞媒體作用,公開曝光已查處的重大安全隱患、嚴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關閉取締的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以及被處罰問責的企業和個人等情況,強化警示震懾。推進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值班值守制度,實行企業負責人和應急人員24小時輪流值守,確保生產作業現場秩序規范、緊急事件發生時有效應對,專項行動期間,各地通過藍信APP全省危化群每日一報,有險報險,無事報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