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市政發〔2011〕61號)

   2013-03-05 435
核心提示:各區、縣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了進一步加快菜籃子工程建設步伐,充分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根據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了進一步加快“菜籃子”工程建設步伐,充分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根據《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陜政發〔2010〕46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菜籃子”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
 
  以蔬菜產銷為重點的“菜籃子”工程對保證農產品供應,穩定農產品價格,豐富市民餐桌以及提高農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涉及千家萬戶,關系社會和諧穩定、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民生工程。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菜籃子”工程建設取得長足發展,“菜籃子”產品產量持續穩定增加,品種日益豐富,質量不斷提高,市場體系逐步完善,為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消費需求、穩定社會大局做出了重要貢獻。當前,隨著我市國際化大都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蔬菜為重點的“菜籃子”產品在生產、流通、消費等領域遇到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蔬菜供應淡旺季明顯,淡季供應量明顯不足,旺季賣難現象時有發生;老的生產基地被占用,新的生產基地不斷外移,導致蔬菜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偏低,新技術、新品種應用水平不高,難以滿足市民對蔬菜品種多樣化的需求;市場體系建設滯后,農民“賣菜難”和居民“買菜貴”的問題同時存在;調控手段有限,應對價格異常波動的措施明顯不足。去年下半年以來,蔬菜等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增加了城鄉居民的生活負擔,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對此,全市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到進一步加快“菜籃子”工程建設的重要性,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生產基地和服務體系建設,確保蔬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把這一惠及廣大市民的民生工程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生產穩定發展、產銷銜接順暢、質量安全可靠、市場波動可控、農民穩定增收、市民得到實惠為目標,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優化布局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強化生產能力建設,創新調控保障機制,提升質量安全水平,更好地滿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二)發展目標
 
  到2015年,全市蔬菜種植面積發展到100萬畝,總產達到280萬噸,其中設施蔬菜面積達到40萬畝。以產地批發市場為源頭,以大型批發市場為龍頭,以城區農貿市場為中心,以超市、社區小市場和便利店為基礎,以蔬菜早市為補充的五級網絡體系和儲備體系基本建成,全面提高我市蔬菜的自給率和淡旺季均衡供應水平。
 
  三、突出工作重點,加強生產基地和產銷服務體系建設
 
  (一)加強生產基地建設和保護
 
  農業部門要根據我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的功能定位,做好蔬菜生產基地的規劃布局工作。按照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的要求,重點加強冬春淡季和越夏蔬菜生產基地的建設工作,在蔬菜生產重點區縣規劃建設一批標準化生產基地,實行“掛牌”建設和管理;發展改革部門要整合有關資金和扶持政策,按照蔬菜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加大對重點蔬菜生產基地建設的支持力度,改善菜田基礎設施條件,提高蔬菜生產水平和重要時節的應急供應能力;水利、電力、交通部門要加強對蔬菜生產基地水、電、路建設的扶持力度,改善生產條件;要實行更為嚴格的占補平衡和補償機制,進一步加強對老菜地的保護。提高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收取標準,收繳資金全部用于建設新菜地和發展蔬菜生產。統籌使用土地出讓收入,加大對蔬菜生產基地建設的支持力度。
 
  (二)加快設施農業建設步伐
 
  抓住省上實施百萬畝設施蔬菜工程的有利時機,積極落實配套資金,加快土地流轉步伐,穩步擴大設施蔬菜種植面積。形成以閻良、高陵、臨潼、灞橋等4個區縣為核心的西閻現代設施蔬菜示范區,以周至、戶縣為重點的西部設施蔬菜生產基地,以長安、藍田秦嶺北麓地區為重點的莊園化、觀賞化、體驗化、多樣化設施農業基地,以城市近郊區為重點的高附加值蔬菜、食用菌設施生產基地,打造一批有影響的蔬菜品牌,增強市場競爭能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以建設10大示范園區、3個展示中心為重點,加快設施蔬菜標準示范園、現代化蔬菜育苗中心建設步伐,努力提高設施農業生產水平。
 
  (三)建立健全“菜籃子”產品市場流通體系
 
  加大“菜籃子”產品市場體系規劃和建設力度,完善五級網絡體系,促進“菜籃子”產品順利銷售。根據蔬菜生產基地布局,合理規劃建設產地批發市場,完善批發市場的道路、質量安全檢測、電子統一結算、冷藏保鮮、加工配送和垃圾處理等設施建設。建立健全覆蓋蔬菜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的供求、成本及價格監測和預警體系,拓展信息發布渠道,引導蔬菜生產者合理安排生產經營活動,增強抵御市場風險能力。繼續清理整頓農貿市場收費項目,規范攤位費的收取形式。鼓勵支持流通企業和生產基地實行“農超對接”、“農企對接”、“場地對接”、“場企對接”等多種形式的合作,努力降低流通費用。
 
  (四)強化技術服務體系建設
 
  加強蔬菜新品種的選育、引進和試驗、示范、推廣工作,依托科研院校、技術推廣部門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組織實施“引種工程”和“菜籃子”產品重大科技項目。加強市、區縣、鄉鎮、基地四級技術服務隊伍建設,健全蔬菜技術推廣機構,充實技術推廣機構力量,保證技術推廣工作經費。對技術推廣單位根據業務需要,從大專院校招錄的畢業生,人事、編制部門要優先列入人才引進計劃,為蔬菜產業發展提供堅強的技術保障。加大菜農技術培訓力度,加強國內外技術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提高我市蔬菜生產技術水平。充分發揮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作用,加強“菜籃子”產品新品種、新技術綜合展示基地建設,集成創新展示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全面提高蔬菜生產效益。
 
  (五)提高菜農組織化水平
 
  積極穩妥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實現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菜籃子”產業之間的全覆蓋。繼續完善閻良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范區建設,推進灞橋、臨潼、戶縣市級示范區建設,創建市級龍頭專業合作社,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平臺,推進農業新產品和新技術的應用,提高農產品規范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水平,擴大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菜籃子”工程項目的申報工作,強化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財政扶持力度,每年重點扶持一批市級龍頭合作社和示范合作社,進一步提高蔬菜生產組織化水平。
 
  (六)健全“菜籃子”產品質量安全體系
 
  推行市場準入五項制度,幫助、指導大型連鎖超市建立自檢室,把市場準入五項制度逐步推進到農貿市場,實現市區農貿市場監測全覆蓋。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進一步提高檢驗檢測能力。加強區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中心建設,爭取全部通過國家資質認可和計量認證。積極實施農業標準化,建立一支強有力的農業標準化推廣隊伍,加大蔬菜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力度,積極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嚴格實行蔬菜產地準出制度,建立較為完善的生產檔案管理、產品追溯編碼制度,實現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網絡化。按照“政府負總責、三級(縣、鄉、村)有機構、監管到村組、監測全覆蓋”的要求,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隊伍建設。
 
  四、強化制度建設,切實增加投入
 
  (一)進一步強化“菜籃子”市(區縣)長負責制
 
  切實加強市政府“菜籃子”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職能,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制定我市“菜籃子”工程建設規劃,協調解決“菜籃子”工程建設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農業委員會。實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下的區縣長和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一把手”負責制,切實加強對“菜籃子”工程建設的組織領導。建立健全“菜籃子”市(區縣)長負責制的考核評價體系,加強對生產、流通各環節的綜合考核,將菜地和種植保有數量、重要蔬菜產品自給率、蔬菜價格異常波動、蔬菜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等重要指標進行量化,作為負責制的內容,分解落實到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有關區縣以及鄉鎮、村組,對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以市政府名義予以表彰獎勵。蔬菜主產區縣也要成立由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領導機構和相應的工作機構,加強組織領導,細化考核內容,確保“菜籃子”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各區縣政府要將“菜籃子”工程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力度。市財政從2011年起建立“菜籃子”工程專項資金,每年安排“菜籃子”工程專項資金不少于5000萬元,并根據新增財力情況逐年增加。“十二五”期間市級投資總量不少于3億元,重點用于生產基地和服務體系建設。各涉農區縣政府要在認真落實百萬畝設施蔬菜工程建設配套資金的基礎上,每年安排不少于100萬元的專項資金,重點用于蔬菜生產技術推廣和菜農培訓工作。加快《西安市蔬菜基地管理條例》和《西安市新菜田開發建設基金管理和使用辦法》的修訂工作,提高新菜田開發建設基金的征收標準。市農委要抓緊開展新一輪菜田普查建檔工作,促進蔬菜生產基地的建設和保護。積極落實各級政府在蔬菜生產、流通環節的用水、用電、用氣、用熱的扶持性優惠價格政策。鼓勵引導企事業單位進入生產基地建設“菜園子”,吸引社會資金參與“菜籃子”產品生產、流通等基礎設施建設。
 
  (三)建立健全風險應對機制
 
  建立“菜籃子”產品生產和供應平衡調節機制,完善信息采集、發布和預警機制,引導“菜籃子”產品合理生產,避免總量供求失衡和價格大幅波動。探索建立蔬菜重點品種和關鍵技術應用補貼制度,提高重點品種的自給能力。加快推進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重點加強產地蔬菜預冷設施、批發市場冷藏設施建設,推廣節能環保的冷鏈運輸車輛及相關配套設備。出現局部性供過于求時,支持批發市場、龍頭企業等入市收購,異地運銷;局部供不應求時,支持流通企業跨區域調運并促進生產恢復。完善地方“菜籃子”產品儲備體系,增加耐儲蔬菜2萬噸,統籌產銷平衡,維護市場穩定。加快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擴大設施農業政策性保險覆蓋范圍。
 
  (四)強化部門合作
 
  “菜籃子”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切實做好有關工作。農業部門重點做好生產基地建設和技術服務工作;商貿部門要加強市場體系建設、落實重點產品儲備和市場流通的指導服務工作;財政部門負責“菜籃子”工程建設資金的落實及使用監管;交通部門要確保“綠色通道”的暢通;物價部門要做好蔬菜價格監測及監管工作,及時嚴肅查處捏造、散布虛假價格信息、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串通漲價等價格違法行為,維護正常的蔬菜市場價格秩序;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加強蔬菜生產基地保護,加大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的征收力度;電力部門要對蔬菜生產用電執行農業用電政策;其它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能,共同做好“菜籃子”工程建設的各項工作,為我市經濟社會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八月九日


 
地區: 陜西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