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人民政府,州直各委、辦、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餐飲業發展的意見》(云政發〔2009〕91號)文件精神,促進全州餐飲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結合我州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充分認識加快餐飲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餐飲業是重要的服務業,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水平。科學發展餐飲業,對于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擴大市場消費、拉動相關產業、增加社會就業、促進社會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州餐飲業還存在著總體規模偏小,現代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不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餐飲文化挖掘不深等問題,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因此,必須提高認識,統一思想,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我州餐飲業全面發展。
二、明確全州餐飲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一)總體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科學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餐飲企業規范經營,提高服務質量,加快餐飲業品牌化、特色化、規模化、多樣化步伐,促進餐飲業優化升級和全面發展。
(二)發展目標:到2015年,全州餐飲業零售總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30%。重點扶持以滇菜為主的餐飲龍頭企業,其中年營業額200萬元以上的達20戶,年營業額500萬元以上的達10戶,年營業額1000萬元以上的達5戶,創建三葉以上國家級綠色飯店10戶,發展具有地方特色、影響力大的美食文化名城、名鎮和美食街區8個,力爭80%以上的餐飲從業人員取得職業技能資格證書,形成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滇菜品種300個、核心滇菜菜品5個,使餐飲業成為我州商貿服務業的支柱產業之一。
三、加快全州餐飲業發展的工作措施
(一)科學制定行業發展規劃。按照“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適度超前”的要求,科學制定和實施我州餐飲業發展規劃。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將餐飲網點布局納入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從餐飲業的經營方式、經營業態、網點建設等方面進行規劃和布局,優化餐飲業空間結構,促進餐飲業的集聚、提高和可持續發展。加快美食街區等餐飲業集聚區的規劃建設,結合城區改造,規劃建設市中心餐飲集中區、特色餐飲街區;結合旅游景區景點開發,規劃建設美食街區和發展“農家樂”。各縣要結合地方經濟發展和區域特色,制定本地餐飲業發展規劃,形成一地一品一特色。
(二)打造特色餐飲街區。鼓勵各縣圍繞商貿集聚區和居民生活的市場需求,做好餐飲街區的規劃布局,采取拆舊建新、修舊如新、整治創新等方法,推動特色餐飲街區建設,集聚商業資源擴大市場規模,增強市場活力,推動餐飲集聚消費。開展餐飲示范街(城)認定工作,逐步培育一批以餐飲為主,匯聚餐飲、休閑娛樂店鋪,特色突出,餐飲文化濃厚,配套設施完善,管理規范,特色鮮明的餐飲街(城),促其形成集聚效應。
(三)大力培育餐飲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通過政策引導和扶持,推進餐飲服務業集團化、產業化、國際化。擴大餐飲業的對外開放,通過招商引資,連鎖加盟、收購、兼并、特許經營等方式,引進國內外知名餐飲品牌,提升服務層次,培育一批大型餐飲龍頭企業。推進餐飲業品牌戰略,確定30家企業作為我州重點扶持企業,幫助企業進一步樹立品牌意識,培育一批餐飲名店,培養一批本地名廚,提升文山餐飲業的品牌效應,促進餐飲業向品牌化、規模化、特色化發展。
(四)扶持中小餐飲企業發展。大力發展大眾化餐飲,促進各類早餐、快餐、特色正餐、地方小吃、社區餐飲、團體供膳、外賣送餐、食街排擋、“農家樂”等餐飲業發展,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五)挖掘創新地方菜品牌。以歷史積淀和文化創新為基礎,挖掘、培育、創新文山地方特色菜系列和特色小吃,鼓勵企業研制餐飲名品,通過注冊商標、包裝宣傳地方特色菜,著力打造文山招牌菜肴和名小吃,提升知名度。
(六)培育餐飲美食節會。加大市場化運作力度,繼續辦好“中國云南文山民族美食節”等大型美食文化節慶活動,樹立文山美食品牌,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各縣要結合地方傳統節慶和特色餐飲及飲食文化,舉辦各具特色的餐飲文化活動。結合舉辦美食節開展名店、名廚、名吃、名點、新菜和餐飲企業優秀企業家、服務員等各類評比活動,促進企業間的學習與交流,引導和激勵整個餐飲業的良性發展。鼓勵和組織餐飲企業選派人員及自主創新菜品參加省內外餐飲行業各種比賽和評比,提升文山餐飲業的整體水平。
(七)提高餐飲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餐飲業現代化水平,改善餐飲消費環境。鼓勵發展連鎖經營,積極支持和引導餐飲企業按照規模化經營、規范化管理、標準化服務的要求,通過兼并聯營、資產重組、參股控股、特許經營等形式,向以連鎖經營為主要內容的現代化經營方式發展,實現規模擴張和集約化經營,提高行業現代化水平。大力引導餐飲企業按照《餐飲企業經營規范》等國家和地方餐飲行業標準,開展規范化服務,不斷提高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按照國家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及管理辦法,推進餐廚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的回收工作。
(八)抓好人才隊伍培養。加大餐飲業人才的培訓力度,特別是加大對餐飲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發揮職業教育專業培訓機構作用,抓好現階段餐飲業急需和短缺專業人才的培養。鼓勵企業加強在崗培訓,加強從業人員的經營管理、專業技術、服務規范等方面知識的培訓,不斷提高餐飲業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創新用人機制,拓寬選人、用人渠道,大膽引進和使用優秀餐飲業人才。
四、加大對餐飲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一)稅費政策。1.進一步規范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禁止向經營者巧立名目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避免多頭檢查、重復檢查,堅決制止以收費為目的的亂評比、亂授牌行為。有關部門要加強市場監管,維護餐飲企業的合法權益。2.對餐飲企業和餐飲企業錄用就業人員實行相關稅費優惠。凡符合稅收法律、法規規定核定征稅條件的,實行核定定額征稅。從2010年至2013年,餐飲企業新錄用持《云南省農民工服務手冊》的農民工及持《再就業優惠證》的再就業人員,且簽定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照實際招用人數予以定額依次扣減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定額標準為每人每年4800元。
(二)用地政策。餐飲業用地屬經營性用地,應納入政府儲備,土地出讓金可在2年內分期繳納,作為用地前置條件之一向社會公布。合理配置土地資源,各類餐飲業項目建設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規劃的前提下,可在農用地轉用指標上給于傾斜。鼓勵餐飲業盤活利用已有的存量土地,集約高效利用土地資源。
(三)交通管理政策。1.餐飲企業用于配送、送貨的汽車,符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有關規定,經統一標識,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辦理通行證,允許按規定時間和道路在市區內行駛,從事配送、送貨業務。2.采取分時段、分區域、分車種的辦法,在確保交通順暢的前提下,市政部門、交警部門積極推進車輛停放場所的設置和管理工作,幫助賓館、飯店、酒樓等飲食場所緩解停車難問題,方便消費者停車。3.簡化餐飲業燈飾、廣告審批手續。合理放寬對美食街(城)、州級30強餐飲企業燈飾、廣告設置規定。美食街(城)和重點燈飾工程規劃區內餐飲企業的燈飾、廣告以及納入城市夜景規劃的重點燈飾項目,按照有關規定享受用電優惠政策。交管、城管部門要借鑒外地經驗,給予餐飲企業可在相關路口設置指示牌等優惠政策。
(四)資金扶持政策。1.每年財政預算安排一定資金扶持餐飲業發展,主要用于制定餐飲業發展規劃,培育餐飲龍頭企業,發展大眾化餐飲,建立星級美食名店、名師和名廚,研發特色菜品,舉辦餐飲美食節會,支持餐飲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建設餐飲連鎖和配送中心,創建綠色飯店以及其他促進餐飲業發展的事項。2.鼓勵餐飲企業做大做強。每年根據餐飲企業的經營資產、營業收入、稅利和自主知識產權擁有量等指標,確定一定數目的餐飲企業作為全州餐飲企業扶優扶強重點單位,從餐飲業扶持資金中給予一定的金融貸款貼息補貼,鼓勵我州餐飲企業實施品牌發展戰略。
五、加強對餐飲業發展的組織領導
(一)加強領導,為餐飲企業發展提供組織保障。成立由州人民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州政府聯系商務工作的副秘書長和州商務局局長任副組長,州財政局、國土資源局、公安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規劃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旅游局、衛生局、招商合作局、環保局、工商局、國稅局、地稅局、食藥監局、州餐飲與美食行業協會等部門領導為成員的文山州餐飲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制定餐飲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研究解決全州餐飲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有關問題。各縣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加快本地區餐飲業的發展。
(二)齊抓共管,協調推進餐飲業發展。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強化大局意識,把加快餐飲業發展的工作擺在加快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和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重要位置,高度重視,形成合力,齊抓共管。要積極支持餐飲業發展,加強協調配合,增強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力,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共同促進全州餐飲業的快速發展。商務部門要加大引導餐飲業資源整合的力度,提升行業整體質量,制定和推進行業標準,開展餐飲企業分等定級工作,提高餐飲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衛生、環保、工商、市政、質監、食藥監等管理部門要各司其職,加強管理,做好服務。要加強餐飲企業的食品衛生和食品安全管理,抓好餐飲業食物中毒控制工作,確保餐飲業食品衛生安全。充分發揮餐飲行業協會作用,引導餐飲行業協會積極發展會員單位,擴大餐飲行業協會的影響力;充分發揮餐飲行業協會自主管理和連接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開展技術咨詢活動,組織企業間、州內外同行業間的學習交流活動;建立和完善餐飲行業協會自律機制,加強行業自律建設,規范經營行為,促進整個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餐飲業發展良好氛圍。要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和新聞媒體的宣傳優勢,大力宣傳我州加快餐飲業發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宣傳我州餐飲業發展的思路、舉措和優惠政策。各新聞媒體要大力宣傳報道,包裝、推出我州餐飲品牌。支持我州餐飲企業參加各種知名餐飲會展活動及各類餐飲評比活動,大張旗鼓地宣傳我州餐飲業,努力提高我州餐飲業知名度。
(四)加強餐飲業的市場監測統計分析。各縣要依托行業協會、重點餐飲企業,建立餐飲業的統計調查和信息管理制度,對餐飲業的發展、市場運行等情況進行跟蹤分析,擴大餐飲業的數據采集渠道和分析覆蓋面,掌握餐飲業發展第一手資料,不斷完善促進餐飲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二O一O年十月二十六日
為深入貫徹落實《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餐飲業發展的意見》(云政發〔2009〕91號)文件精神,促進全州餐飲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結合我州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充分認識加快餐飲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餐飲業是重要的服務業,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水平。科學發展餐飲業,對于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擴大市場消費、拉動相關產業、增加社會就業、促進社會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州餐飲業還存在著總體規模偏小,現代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不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餐飲文化挖掘不深等問題,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因此,必須提高認識,統一思想,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我州餐飲業全面發展。
二、明確全州餐飲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一)總體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科學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餐飲企業規范經營,提高服務質量,加快餐飲業品牌化、特色化、規模化、多樣化步伐,促進餐飲業優化升級和全面發展。
(二)發展目標:到2015年,全州餐飲業零售總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30%。重點扶持以滇菜為主的餐飲龍頭企業,其中年營業額200萬元以上的達20戶,年營業額500萬元以上的達10戶,年營業額1000萬元以上的達5戶,創建三葉以上國家級綠色飯店10戶,發展具有地方特色、影響力大的美食文化名城、名鎮和美食街區8個,力爭80%以上的餐飲從業人員取得職業技能資格證書,形成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滇菜品種300個、核心滇菜菜品5個,使餐飲業成為我州商貿服務業的支柱產業之一。
三、加快全州餐飲業發展的工作措施
(一)科學制定行業發展規劃。按照“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適度超前”的要求,科學制定和實施我州餐飲業發展規劃。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將餐飲網點布局納入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從餐飲業的經營方式、經營業態、網點建設等方面進行規劃和布局,優化餐飲業空間結構,促進餐飲業的集聚、提高和可持續發展。加快美食街區等餐飲業集聚區的規劃建設,結合城區改造,規劃建設市中心餐飲集中區、特色餐飲街區;結合旅游景區景點開發,規劃建設美食街區和發展“農家樂”。各縣要結合地方經濟發展和區域特色,制定本地餐飲業發展規劃,形成一地一品一特色。
(二)打造特色餐飲街區。鼓勵各縣圍繞商貿集聚區和居民生活的市場需求,做好餐飲街區的規劃布局,采取拆舊建新、修舊如新、整治創新等方法,推動特色餐飲街區建設,集聚商業資源擴大市場規模,增強市場活力,推動餐飲集聚消費。開展餐飲示范街(城)認定工作,逐步培育一批以餐飲為主,匯聚餐飲、休閑娛樂店鋪,特色突出,餐飲文化濃厚,配套設施完善,管理規范,特色鮮明的餐飲街(城),促其形成集聚效應。
(三)大力培育餐飲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通過政策引導和扶持,推進餐飲服務業集團化、產業化、國際化。擴大餐飲業的對外開放,通過招商引資,連鎖加盟、收購、兼并、特許經營等方式,引進國內外知名餐飲品牌,提升服務層次,培育一批大型餐飲龍頭企業。推進餐飲業品牌戰略,確定30家企業作為我州重點扶持企業,幫助企業進一步樹立品牌意識,培育一批餐飲名店,培養一批本地名廚,提升文山餐飲業的品牌效應,促進餐飲業向品牌化、規模化、特色化發展。
(四)扶持中小餐飲企業發展。大力發展大眾化餐飲,促進各類早餐、快餐、特色正餐、地方小吃、社區餐飲、團體供膳、外賣送餐、食街排擋、“農家樂”等餐飲業發展,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五)挖掘創新地方菜品牌。以歷史積淀和文化創新為基礎,挖掘、培育、創新文山地方特色菜系列和特色小吃,鼓勵企業研制餐飲名品,通過注冊商標、包裝宣傳地方特色菜,著力打造文山招牌菜肴和名小吃,提升知名度。
(六)培育餐飲美食節會。加大市場化運作力度,繼續辦好“中國云南文山民族美食節”等大型美食文化節慶活動,樹立文山美食品牌,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各縣要結合地方傳統節慶和特色餐飲及飲食文化,舉辦各具特色的餐飲文化活動。結合舉辦美食節開展名店、名廚、名吃、名點、新菜和餐飲企業優秀企業家、服務員等各類評比活動,促進企業間的學習與交流,引導和激勵整個餐飲業的良性發展。鼓勵和組織餐飲企業選派人員及自主創新菜品參加省內外餐飲行業各種比賽和評比,提升文山餐飲業的整體水平。
(七)提高餐飲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餐飲業現代化水平,改善餐飲消費環境。鼓勵發展連鎖經營,積極支持和引導餐飲企業按照規模化經營、規范化管理、標準化服務的要求,通過兼并聯營、資產重組、參股控股、特許經營等形式,向以連鎖經營為主要內容的現代化經營方式發展,實現規模擴張和集約化經營,提高行業現代化水平。大力引導餐飲企業按照《餐飲企業經營規范》等國家和地方餐飲行業標準,開展規范化服務,不斷提高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按照國家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及管理辦法,推進餐廚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的回收工作。
(八)抓好人才隊伍培養。加大餐飲業人才的培訓力度,特別是加大對餐飲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發揮職業教育專業培訓機構作用,抓好現階段餐飲業急需和短缺專業人才的培養。鼓勵企業加強在崗培訓,加強從業人員的經營管理、專業技術、服務規范等方面知識的培訓,不斷提高餐飲業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創新用人機制,拓寬選人、用人渠道,大膽引進和使用優秀餐飲業人才。
四、加大對餐飲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一)稅費政策。1.進一步規范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禁止向經營者巧立名目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避免多頭檢查、重復檢查,堅決制止以收費為目的的亂評比、亂授牌行為。有關部門要加強市場監管,維護餐飲企業的合法權益。2.對餐飲企業和餐飲企業錄用就業人員實行相關稅費優惠。凡符合稅收法律、法規規定核定征稅條件的,實行核定定額征稅。從2010年至2013年,餐飲企業新錄用持《云南省農民工服務手冊》的農民工及持《再就業優惠證》的再就業人員,且簽定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照實際招用人數予以定額依次扣減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定額標準為每人每年4800元。
(二)用地政策。餐飲業用地屬經營性用地,應納入政府儲備,土地出讓金可在2年內分期繳納,作為用地前置條件之一向社會公布。合理配置土地資源,各類餐飲業項目建設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規劃的前提下,可在農用地轉用指標上給于傾斜。鼓勵餐飲業盤活利用已有的存量土地,集約高效利用土地資源。
(三)交通管理政策。1.餐飲企業用于配送、送貨的汽車,符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有關規定,經統一標識,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辦理通行證,允許按規定時間和道路在市區內行駛,從事配送、送貨業務。2.采取分時段、分區域、分車種的辦法,在確保交通順暢的前提下,市政部門、交警部門積極推進車輛停放場所的設置和管理工作,幫助賓館、飯店、酒樓等飲食場所緩解停車難問題,方便消費者停車。3.簡化餐飲業燈飾、廣告審批手續。合理放寬對美食街(城)、州級30強餐飲企業燈飾、廣告設置規定。美食街(城)和重點燈飾工程規劃區內餐飲企業的燈飾、廣告以及納入城市夜景規劃的重點燈飾項目,按照有關規定享受用電優惠政策。交管、城管部門要借鑒外地經驗,給予餐飲企業可在相關路口設置指示牌等優惠政策。
(四)資金扶持政策。1.每年財政預算安排一定資金扶持餐飲業發展,主要用于制定餐飲業發展規劃,培育餐飲龍頭企業,發展大眾化餐飲,建立星級美食名店、名師和名廚,研發特色菜品,舉辦餐飲美食節會,支持餐飲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建設餐飲連鎖和配送中心,創建綠色飯店以及其他促進餐飲業發展的事項。2.鼓勵餐飲企業做大做強。每年根據餐飲企業的經營資產、營業收入、稅利和自主知識產權擁有量等指標,確定一定數目的餐飲企業作為全州餐飲企業扶優扶強重點單位,從餐飲業扶持資金中給予一定的金融貸款貼息補貼,鼓勵我州餐飲企業實施品牌發展戰略。
五、加強對餐飲業發展的組織領導
(一)加強領導,為餐飲企業發展提供組織保障。成立由州人民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州政府聯系商務工作的副秘書長和州商務局局長任副組長,州財政局、國土資源局、公安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規劃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旅游局、衛生局、招商合作局、環保局、工商局、國稅局、地稅局、食藥監局、州餐飲與美食行業協會等部門領導為成員的文山州餐飲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制定餐飲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研究解決全州餐飲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有關問題。各縣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加快本地區餐飲業的發展。
(二)齊抓共管,協調推進餐飲業發展。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強化大局意識,把加快餐飲業發展的工作擺在加快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和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重要位置,高度重視,形成合力,齊抓共管。要積極支持餐飲業發展,加強協調配合,增強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力,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共同促進全州餐飲業的快速發展。商務部門要加大引導餐飲業資源整合的力度,提升行業整體質量,制定和推進行業標準,開展餐飲企業分等定級工作,提高餐飲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衛生、環保、工商、市政、質監、食藥監等管理部門要各司其職,加強管理,做好服務。要加強餐飲企業的食品衛生和食品安全管理,抓好餐飲業食物中毒控制工作,確保餐飲業食品衛生安全。充分發揮餐飲行業協會作用,引導餐飲行業協會積極發展會員單位,擴大餐飲行業協會的影響力;充分發揮餐飲行業協會自主管理和連接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梁、紐帶作用,積極開展技術咨詢活動,組織企業間、州內外同行業間的學習交流活動;建立和完善餐飲行業協會自律機制,加強行業自律建設,規范經營行為,促進整個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餐飲業發展良好氛圍。要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和新聞媒體的宣傳優勢,大力宣傳我州加快餐飲業發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宣傳我州餐飲業發展的思路、舉措和優惠政策。各新聞媒體要大力宣傳報道,包裝、推出我州餐飲品牌。支持我州餐飲企業參加各種知名餐飲會展活動及各類餐飲評比活動,大張旗鼓地宣傳我州餐飲業,努力提高我州餐飲業知名度。
(四)加強餐飲業的市場監測統計分析。各縣要依托行業協會、重點餐飲企業,建立餐飲業的統計調查和信息管理制度,對餐飲業的發展、市場運行等情況進行跟蹤分析,擴大餐飲業的數據采集渠道和分析覆蓋面,掌握餐飲業發展第一手資料,不斷完善促進餐飲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二O一O年十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