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惠州市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惠府辦〔2011〕1號)

   2011-05-02 383
核心提示:為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
為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0〕50號)精神,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推動全市集中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結合我市實際,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專項行動時間
 
  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全市集中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
 
  二、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
 
  通過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嚴肅查處一批侵犯知識產權大案要案,曝光一批違法違規企業,形成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高壓態勢;增強企業誠信守法意識,提高消費者識假辨假能力,形成自覺抵制假冒偽劣商品、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的社會氛圍,營造知識產權保護的良好環境;加強執法協作,提升執法效能,加大執法力度,充分發揮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的作用,全面提高各縣(區)、各部門保護知識產權和規范市場秩序的水平,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創新和保護環境。
 
  開展專項行動要堅持整體推進、突出重點、打防結合、務求實效。以保護著作權、商標權以及專利權和植物新品種權等為重點內容,以產品制造集中地、商品集散地、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案件高發地為重點整治地區,以新聞出版業、文化娛樂業、高新技術產業、農業為重點整治領域,以圖書、音像制品、軟件、大宗出口商品、汽車配件、手機、藥品、種子、煙草等為重點查處產品,遏制規模性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大力凈化市場環境。
 
  三、主要任務及措施和分工
 
  市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在法律法規賦予的權限范圍內,充分發揮各自的職能作用,在領導小組的統一協調下,協作配合,依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
 
  (一)加大生產源頭治理力度。
 
  1.治理出版行業。加強對印刷或復制各類出版物、印刷品、光盤、計算機軟件及包裝裝潢、商標標識標簽企業的監管,嚴厲查處非法印刷復制和非法加印、出售標識標簽等印刷品的行為,情節嚴重的吊銷印刷經營許可證。取締無證照經營地下印刷復制窩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牽頭,市公安局、工商局、質監局等部門配合)
 
  2.監督新出廠計算機的操作系統安裝。加強對軟件預裝領域和互聯網軟件傳播的監管,加大對新出廠計算機預裝正版操作系統軟件的監督力度。(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牽頭,市經信局等部門配合)
 
  3.查處違法使用專用標志,監管產品質量。加強產品質量監管,嚴格審查生產企業資質,堅決取締無證生產,依法查處以假充真、冒用地理標志名稱和專用標志的行為,依法查處偽造或冒用廠名、廠址、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行為。(市質監局牽頭,市經信局等部門配合)
 
  4.治理種子等農林業中的侵權行為。強化從種子生產源頭治理侵權假冒行為,對我市范圍內農資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和批發商進行進口種子、農藥和獸用生物制品(疫苗)及飼料添加劑產品等專項檢查,對發現有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行為及產品依法予以立案查處,加強品種真實性鑒定,重點打擊無證和“套牌”生產、銷售授權品種的行為。依法查處濫用、冒用、偽造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產品名稱、專用標志的行為。加大種苗行政執法力度,堅決打擊種苗領域非法經營假劣種子的違法行為,規范林木種苗生產經營秩序和市場競爭行為,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市農業局牽頭,市林業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配合)
 
  (二)加強市場監督管理。
 
  1.打擊流通領域侵犯注冊商標等行為。加大市場巡查力度,嚴厲打擊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等行為。嚴厲查處侵犯注冊商標和地理標志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重點查處在食品、藥品等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商品上發生的商標侵權假冒案件、影響較大的涉外商標案件和侵犯馳名商標專用權的商標違法案件,以及擅自使用知名商標特有名稱、包裝、裝潢案件,查處非法印制及購買使用假包裝、假標識、假商標案件,嚴厲查處侵犯注冊商標和地理標志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制止惡意商標搶注行為。加強市場監管,明確市場開辦者、經營者及經營管理者責任,加強監督和檢查。(市工商局牽頭,市公安局等部門配合)
 
  2.打擊侵權盜版等行為。深入開展版權執法專項行動,加強對圖書、軟件、音像制品的市場巡查, 重點加強對書報刊批發零售單位、電子出版物經營單位、音像制品經營單位等文化經營單位的巡查和監管,堅決查處出版物經營單位經營盜版圖書、盜版電子出版物、盜版音像制品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出版物市場健康有序。(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牽頭,市公安局等部門配合)
 
  3.打擊專利侵權行為。開展“雷雨”、“天網”知識產權執法集中行動,重點打擊對專利領域反復、群體、惡意侵權及假冒專利行為和涉及專利的詐騙行為。嚴厲打擊食品、醫藥、農業、家電及電子信息產業等領域專利侵權行為,嚴厲查處冒充政府知識產權部門、國際知識產權組織或其他合法組織欺騙公眾、牟取非法利益的行為,著力查辦侵犯核心關鍵技術專利權的案件和具有較大影響的案件。要通過摸查或接受舉報,確定一批影響較大的大型商場或商品批發市場作為整治重點,集中時間對重點區域、重點市場、重點產品進行大檢查,查處假冒專利行為。加大專利宣傳力度,借助媒體公開專利侵權典型案件,擴大專利保護行動影響力。廣泛發動企業開展專利工作,鼓勵和指導企業申請專利、開展維權活動。(市知識產權局牽頭,市公安局、經信局、質監局、藥監局等部門配合)
 
  4.引導商貿流通企業加強管理。加強商貿流通企業的管理和規范,要求企業加強商品配送管理,防止侵權商品進入流通領域。(市工商局牽頭,市經信局等部門配合)
 
  5.查處價格欺詐行為。加強市場價格監管,規范經營者價格行為,嚴肅查處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市物價局牽頭,市直相關部門配合)
 
  6.加大對制售假冒偽劣藥品、擾亂藥品生產經營秩序行為的打擊力度。嚴格審查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生產企業資質,堅決取締無證生產,加大對制售假冒偽劣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擾亂相關生產經營秩序行為的打擊力度;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強化進出口環節和互聯網等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嚴厲打擊互聯網侵權盜版和利用互聯網、通信與電視網絡銷售假冒偽劣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的行為。(市藥監局牽頭,市經信局、公安局等部門配合)
 
  (三)強化進出口環節和互聯網等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
 
  1.查處進出口侵犯知識產權貨物。根據進出口環節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的構成和區域分布,在重點口岸依法加大對進出口侵犯知識產權貨物的查處力度。通過海關風險信息平臺,結合專項行動的工作重點,在重點分析的基礎上,加大對重點侵犯知識產權貨物和企業的監督管理和行政處罰力度。加強現場實貨監管工作,對重點貨物實施重點查驗,要充分運用各種查驗監管設備及查驗技巧,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貨物的查扣力度,確保進出口環節的高壓打擊態勢。通過稽查、核查等有效監管手段,加強對重點企業(尤其是定牌生產的加工貿易企業)的實地監管。(惠州海關牽頭,惠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配合)
 
  2.查處假冒偽劣進出口商品。(惠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牽頭,市直相關部門配合)
 
  3.保護涉外和會展知識產權。加強涉外知識產權保護,加大對查實的進出口侵犯知識產權企業的處罰力度,嚴格執行展會知識產權保護辦法,做好重要展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市知識產權局牽頭,市經信局、外經貿局配合)
 
  4.打擊網絡侵犯知識產權和銷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加強網絡知識產權保護,嚴厲打擊互聯網侵權盜版,重點打擊影視劇作品侵權盜版行為。加強網絡購物、電話購物和電視購物活動監管,重點打擊利用互聯網、通信網絡和電視網絡銷售侵犯知識產權和假冒偽劣商品的欺詐行為。(市工商局牽頭,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等部門配合)
 
  5.監督視聽服務網站。加強對視聽節目服務網站播放正版節目的監督工作。在強化對網吧日常監管的同時,督促各網吧經營單位使用正版計算機軟件,為上網消費者提供正版視聽節目、網絡游戲服務。加強對我市互聯網文化單位的檢查和監控,規范互聯網視聽節目、網絡出版、互聯網文化服務的管理,堅決查處未經批準擅自設立的網絡視聽節目網站,進一步凈化網絡文化市場環境。(由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牽頭,市公安局、工商局等部門配合)
 
  (四)加大刑事司法打擊力度。
 
  1.依法查處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案件。對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及相關商業賄賂犯罪活動要及時立案偵查,重點查處一批涉及農貿、食品、藥品、化妝品等危害民生、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在重點地區深入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的統一行動,根據當地犯罪形勢和特點,組織開展戰役性打擊,會同有關部門聯合開展區域性整治。要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防止有案不送、以罰代刑,堅決追究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要指導律師依法做好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案件的辯護代理工作。(由市公安局牽頭,市知識產權局、工商局、質監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農業局、監察局、司法局等部門配合)
 
  2.加強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在行政執法過程中,對符合刑事立案追訴標準、涉嫌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公安機關;對現場查獲、行為人可能逃匿或銷毀證據的,要立即商請公安機關提前介入調查。對行政執法部門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或線索及時審查,對涉嫌犯罪的要抓緊依法立案偵查。加強對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監督。有關部門要主動支持配合檢察機關履行審查批捕、審查起訴、訴訟監督和立案監督職責,支持配合法院做好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案件的審理工作。(市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五)在政府機關全面使用正版軟件。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0〕47號)的要求,各級政府機關帶頭使用正版軟件,各級政府機關工作人員要切實增強保護知識產權意識,自覺使用正版軟件。各級政府機關要對本單位使用正版軟件情況進行一次專項檢查,重點檢查辦公軟件、殺毒軟件使用情況,進一步加大軟件正版化工作力度。對需要采購的正版軟件,財政部門給予必要資金保障。(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牽頭,市經信局、財政局等部門配合)
 
  (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宣傳。
 
  各有關部門要大力宣傳我市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措施和成效,及時報道專項行動的進展和成果。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侵權問題,曝光典型案例,震懾違法犯罪分子。開展多種形式的知識產權宣傳教育,普及知識產權保護知識,提高全社會的知識產權意識。全面宣傳我市知識產權事業取得的顯著成績,報道尊重知識產權、重視創新、自覺守法的典型,營造保護知識產權、自覺抵制侵犯知識產權和假冒偽劣商品的良好社會氛圍。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大力推動誠信體系建設。加強輿情分析研判,密切關注網絡輿情動向,針對社會關注的知識產權熱點問題,主動組織新聞發布、訪談報道,及時解疑釋惑,回應社會關切,增強輿論引導的針對性、實效性。(市委宣傳部牽頭,市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配合)
 
  (七)突出重點區域,加大打擊力度。
 
  惠城區、惠陽區、博羅縣、仲愷高新區作為此次專項行動的重點地區,當地政府要切實加強領導,認真開展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要采取得力措施,嚴厲打擊各種侵權行為。有關執法部門要把執法資源向這些地區傾斜,支持當地政府遏制、防堵侵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市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
 
  為加強對專項行動的組織領導,保證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根據國務院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成立惠州市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負責統一領導專項行動,督促檢查工作進展,督辦重大案件。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知識產權局,負責日常工作。
 
  (二)加強工作配合,形成監管合力。
 
  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將本次專項行動與日常開展的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相銜接,積極組織開展聯合執法、綜合執法行動,并探索區域聯合執法的有效途徑,加強地區之間的案件信息溝通、異地移送、調查取證,有效整合各執法部門的執法資源,逐步形成統一、協調、高效的保護知識產權執法協作機制,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執法協作特別是重大案件溝通協調機制,及時研究解決有關重大問題。
 
  (三)加強督導檢查,狠抓工作落實。
 
  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切實落實專項行動的各項任務,加大執法力度,提高執法的嚴肅性和有效性。市有關部門要組織聯合檢查組,適時對各縣、區專項行動進行督導檢查。各縣、區人民政府要將整治工作進展情況、階段性效果以及案件查處情況及時上報。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會同各部門做好專項行動信息統計和進展情況通報,抓好信息交流,指導各地開展工作。
 
  (四)暢通舉報渠道,加強社會監督。
 
  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現有舉報投訴機制的作用,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監督。發揮“12312”經信舉報投訴電話、“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電話、“12316”農業投訴舉報電話、“12318”侵權盜版舉報電話、“12313”煙草專賣品舉報電話和“12365”產品質量投訴舉報電話等舉報電話的作用,提供快速、便捷的舉報、投訴、申訴和咨詢渠道,及時發現違法犯罪行為線索。
 
  五、工作步驟和時間安排
 
  我市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10年10月)為動員部署階段。成立市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召開領導小組成員會議部署全市開展專項行動工作。
 
  第二階段(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為組織實施和檢查階段。各有關部門要集中力量,全面開展專項行動,并定期將工作進展情況報領導小組辦公室。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全市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進行監督和檢查,并及時將重要情況匯總報市政府。
 
  第三階段(2011年3月)為總結階段。各有關部門在執法活動過程中,要加強對出動人數、次數及查處案件數、查處產品數和宣傳報道等情況的收集,并于2011年3月15日前將執法活動總結和情況統計表報送領導小組辦公室,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匯總后報上報全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


 
地區: 廣東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