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新區管委會,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級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省、市關于校園餐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系列決策部署,現就進一步加強全市校園餐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
學生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事關千家萬戶,是廣大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各地各相關部門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要求,從嚴抓實校園餐管理,聚焦政策執行、權力運行、經營管理、責任落實等方面,持續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不斷強化食品安全和質量全鏈條監管、全閉環治理,真正把校園餐辦成放心餐、良心餐、廉潔餐,切實守護學生“舌尖上”的安全與營養。
二、進一步抓好關鍵環節
(一)明確運營模式。幼兒園和義務教育學校食堂原則上自主經營,不得對外承包或委托經營,確有必要實施其他方式經營的,應當經所屬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或學校行業主管部門同意。到2026年底,全市中小學校、幼兒園均采取自主經營模式,不再承包或委托經營,期間對外承包或委托經營的,不得收取或變相收取承包費、管理費,不得轉包和分包。學校食堂從業人員可以采用勞務外包或勞務派遣等用工方式,并按照與就餐學生人數之比不低于1:100的比例足額配齊。
(二)科學制定食譜。衛生健康部門牽頭,制定當期科學合理營養的帶量食譜并予以公示,確保帶量食譜兩周內不重樣,符合學生年齡段營養搭配。學校要根據帶量食譜,合理確定采購需求,科學編制采購實施計劃。實行點餐制的學校,要提供若干飯菜品種由學生自主選購;實行包餐制的學校,要定期更換菜品,確保膳食搭配合理、營養均衡,滿足學生“吃飽、吃好、好吃”的需求。
(三)規范食材采購。學校食堂大米、面、食用油、肉、蛋、奶等大宗食材及原輔材料等實行公開招標,集中定點采購。營養改善計劃學校的采購工作,由縣(區)政府指導縣(區)相關部門組織實施;非營養改善計劃學校(實施營養改善計劃學校的早、晚餐及其他中小學校校園餐)的采購工作,根據本地城區、中心鎮所轄學校、學生總數及供餐食譜科學設置片區進行招標采購;縣(區)幼兒園的采購工作根據相鄰區域、相近需求科學設置片區進行招標采購;市屬學校的采購工作由市級教育部門牽頭組建工作組進行招標采購。鼓勵采用框架協議采購方式實施,鼓勵國有企業依法依規參與學校食堂食材供應。食材采購原則上實行一年一采,提供勞務服務方與食品原輔材料供貨方不得為同一主體或相關利益人。要建立健全定價及結算機制,以所在縣(區)發展改革部門提供的食堂常用主副食品價格表為基準值(未在目錄內的采用詢價機制),將采購品目、數量質量、價格機制、下浮比例等關鍵條款列入采購合同。
(四)嚴格供餐管理。學校要進一步明確采購、驗收、貯存、加工供餐、陪餐、留樣、洗消等關鍵環節崗位職責,科學確定食堂食材驗收人員,成立由2人以上組成的驗收小組,其中至少有1名學校在編在職人員參與驗收工作,并定期輪換。探索相鄰學校交叉驗收、各級相關部門抽查驗收的工作機制,鼓勵學校邀請膳食委員會家長代表參與驗收;探索通過“攝像頭+電子秤(掃碼)”等信息技術方式輔助驗收。采購、倉庫管理、財務崗位不得相互兼職。嚴格執行學校相關負責人陪餐制度,明確陪餐人員、陪餐方式、工作職責和風險防控等內容。
(五)強化資金管理。縣(區)政府要按照省級及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要求,落實支出責任,加強資金使用管理。財政部門要充分發揮公共財政職能,制定和完善相關投入政策,會同教育部門加強資金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學校要堅持自愿和非營利原則收取學生伙食費,并納入中小學校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管理,不得擅自轉移或挪用食堂收入。營養餐資金要設立專門臺賬,明細核算,確保全額用于為學生提供營養膳食,不得因提供早、晚餐擠占營養膳食補助資金,涉及的水、電、燃氣等日常運行經費納入學校公用經費開支,食堂從業人員報酬等開支由縣級財政統籌解決。其他各類學校非食堂從業人員薪金,不得計入食堂工資支出,不得在食堂經費中領取獎金、補助等。學校食堂伙食費標準經學校膳食委員會集體研究合理確定,并實行價格公示,保證學生食堂飯菜價格明顯低于校外市場同類飯菜價格。
三、進一步加強監督管理
(一)壓實工作責任。縣(區)政府作為校園餐管理工作的行動主體和責任主體,要制定完善本地實施方案,并報市級教育、財政、市場監管等部門備案,同時責成有關部門加強日常監管。教育部門要牽頭負責校園餐管理的組織實施,發展改革、財政、市場監管、公安、農業農村、衛生健康、疾控、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等部門要共同參與、各司其職,協同推進招標采購、資金監管、收費管理、成本核算、食品安全、營養監測等各項工作。學校要負責落實各項具體工作,實行校長負責制,按照實施方案研究制定校級操作方案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食材采購、資金管理等制度機制,不斷提高供餐質量。
(二)加強監督檢查。將加強校園餐管理工作作為縣(區)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的內容,強化日常監測和跟蹤問效。要進一步健全跨部門溝通協調機制,市級教育、財政、市場監管部門要牽頭組建市級層面工作組,每學期至少對縣(區)轄區內中小學校、幼兒園開展集中專項監督檢查1次,重點檢查食品安全、供餐質量、資金安全、職責履行和餐飲浪費等情況,檢查學校不低于全市學校總數的20%。縣(區)對照市級層面建立工作組,每學期至少全覆蓋檢查轄區學校2次。教育部門要制定完善食材供應商評價標準和師生對學校食堂滿意度的評價標準,并加強評價結果運用;學校校長、分管副校長每周至少檢查學校食堂2次。教育部門原則上每年要組織力量對學校食堂進行財務審計,5年內完成一輪審計。
(三)嚴格責任追究。市、縣政府教育督導部門要把校園餐規范管理情況作為責任督學日常督導的重要內容,責任部門和學校在校園餐管理過程中存在違規違紀行為的,依法依規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追責問責。各級各類學校和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要求,抓實抓細校園餐管理,突出源頭治理,加強風險防控,持續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精準發力;要建立“信用檔案”制度,嚴格準入退出機制,相關企業在食材供應、勞務服務等過程中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一律列入失信名單,并按照合同約定終止合同,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宜賓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