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省直管縣(市)市場監管局,省局各相關處室、省知識產權中心:
現將《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 優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的落實舉措》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1年6月11日
(此件正文公開發布,附件不公開)
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 優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的落實舉措
為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優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的通知》要求,切實提高社會公眾對知識產權工作的滿意度,更大激發創新動力和活力,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優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結合我省實際,制定如下工作舉措。
一、切實提高商標、專利申請質量
(一)調整資助和獎勵政策。指導市級知識產權政策修訂工作,取消對商標、專利國內申請階段資助。認真清理資格資質評定政策,取消將專利申請、授權數量作為資格資質評定的主要條件。科學設定高質量發展指標,到2022年底,全省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力爭達到6.4件。
(二)加強商標、專利申請監管。嚴厲打擊商標惡意注冊和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轉交線索和社會投訴舉報,對重大不良影響的商標注冊和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從重從快查處。依法推動將不以使用為目的的商標惡意注冊和不以保護創新為目的的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納入信用監管,實施聯合懲戒,同時取消和追回對相關申請人和相關代理機構資助獎勵。對非正常專利申請的單位及個人取消申報省級優勢企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備案企業資格以及安徽專利獎申報、參評或獲獎的資格。
二、提高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效能
(三)提升窗口服務能力。推進國家知識產權局安徽業務受理窗口知識產權業務“一窗通辦”,主動服務對接創新主體,優化服務流程,細化服務標準,提升服務效率。加強專利優先審查推薦質量管理,完善發明專利優先審查推薦流程,重點辦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明專利優先審查推薦。簡化商標受理窗口業務辦理環節,推動企業變更登記與商標變更申請同步受理,提高商標變更的便利度和即時性。
(四)加強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各地區服務事項規范化管理,加快《安徽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建設管理辦法》實施,積極推進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絡。積極推動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和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建設,助力提升創新主體創新能力。
三、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五)健全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快建設中國(合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申報建立中國(安徽)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加快推進快速維權中心建設,完善省、市、縣三級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網絡建設,加大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維權援助“一站式”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力度。建立健全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和維權援助機制,為“走出去”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知識產權服務。深入推進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核準改革, 優化核準流程,壓縮核準周期,暢通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渠道。
(六)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加強電子商務領域知識產權保護,推動平臺履行主體責任。全面做好電商領域知識產權侵權判定,快速處置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投訴。加大打擊侵權假冒統籌協調工作力度,推動知識產權與司法、行政執法、行業主管等部門的業務協同,提升知識產權保護綜合效能。
(七)加大知識產權執法保護力度。加大對侵犯商業秘密、壟斷行為的打擊力度,強化知識產權領域信用監管。開展知識產權執法保護專項行動,集中查辦一批大案要案。深入貫徹落實《商標侵權判斷標準》《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辦案指南》,統一行政執法標準,加大對商標違法行為及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辦案的指導力度。評選發布一批典型案例,發揮典型案例對辦案的引領、示范和指導作用。
(八)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建設。高效推進長三角、中部六省等區域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協作,不斷提升協作層次和水平。培育建設一批知識產權人民調解組織。積極引導行業協會、商會、產業聯盟等參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推進知識產權社會共治。以知識產權專員隊伍為基礎,組建保護知識產權志愿者服務隊,組織學校、企業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志愿者隊伍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知識產權保護治理。
四、加強知識產權服務業監管
(九)嚴厲打擊違法違規代理行為。持續開展“藍天”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打擊無資質專利代理行為、遏制不以保護創新為目的的專利申請代理行為、查處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申請代理行為等違法違規行為,凈化知識產權代理環境。加強對平臺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引導規范,及時糾正不規范經營行為,加大對平臺開展代理業務有關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結合舉報投訴,嚴厲打擊變造偽造法律文件、印章、簽名等行為。聯合相關部門,加大對電商平臺知識產權代理廣告監管,嚴厲查處虛假宣傳、虛假廣告等擾亂知識產權代理市場秩序的行為。
(十)加快推進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加強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建立健全支持知識產權服務業健康發展政策體系,積極爭取國家知識產權局開展外國專利代理機構在華設立常駐代表機構試點工作。加強對知識產權服務行業社會組織的指導,健全行業自律和發展機制。加強知識產權代理行為法律法規宣講力度,強化知識產權服務業法治意識。認真做好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組織工作,積極開展知識產權服務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引導知識產權服務業參與質量體系貫標,不斷發展壯大省內知識產權服務行業。
五、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
(十一)充分挖掘知識產權信息價值。推廣實施專利導航指南系列國家標準,推動專利導航融入重大項目主體創新決策過程。依托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一批專利導航服務基地,提高我省產業創新效率和水平。圍繞我省關鍵核心技術實施一批專利導航項目,助力企業優化技術創新方向和研發路徑。建立健全中小企業專利風險預警機制,便利企業及時了解專利情報信息。推動貫徹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國家標準,促進創新主體知識產權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
(十二)提升知識產權市場化運營能力。健全知識產權評估體系,完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機制和標準,協助金融機構提高自主評估能力。推進建設知識產權運營與交易平臺,促進高技術含量專利轉移轉化。開展知識產權質物處置試點工作。持續推動高校、科研院所知識產權權益分配改革,促進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探索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訂單式”知識產權轉化模式,降低產學研合作知識產權風險。
(十三)深入推進知識產權金融供給。組織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專項行動,大力推進商標專利混合質押融資工作。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鼓勵金融保險機構支持知識產權產業化,加大知識產權保險險種開發和推廣力度。鼓勵安徽自貿區和省內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探索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工作。
(十四)推動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深入實施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開展區域特色地理標志商標品牌培育工作。加強地理標志商標運用,深入推進商標富農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抓好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綠色農產品種養殖基地地理標志商標和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品牌培育。
(十五)落實專利開放許可制度。探索建立專利開放許可信息公開機制,集中公開許可費用等信息,解決專利技術供需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加強對專利開放許可聲明和合同備案等情況的監控分析,持續做好數據監測和信用監管,保障專利開放許可制度規范高效運行。
附件:《關于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優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的落實舉措》分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