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呂梁市食品產業調整和振興實施方案(呂政發〔2010〕12號)

   2011-04-29 776
核心提示:食品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綠色產業,在促進經濟增長、繁榮城鄉市場、擴大就業和推進農業產業化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為了貫徹落實
食品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綠色產業,在促進經濟增長、繁榮城鄉市場、擴大就業和推進農業產業化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總體要求和省政府《山西省食品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工作部署,促進全市食品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努力把食品產業培育發展成為新的支柱產業,特制定本實施方案。實施期限為2009—2011年。
 
  一、食品產業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市食品產業近年來在結構調整、發展非煤產業、培育新興產業等有利措施的推動下,得到了較快發展。培育出一批如交口維仕杰、汾陽特達、汾陽裕源、文水賢美、文水仙塔、文水大象、交城天驕、中陽慧仁、孝義銘信等在行業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各類食品在質量、檔次、品種、功能以及包裝等方面基本能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的需求。企業創新成果顯著,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如超高溫殺菌、微波烘干、低溫罐裝、無菌包裝、真空包裝、自動計量與封裝、連續化屠宰等先進技術在食品行業得到應用,大大地縮短了與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差距。
 
  但是,我市食品產業發展也存在著不少問題。一是食品企業總體規模小,生產集中度不夠高,缺少具有龍頭帶動作用的大集團和集群產業;二是初級產品多,精深加工產品比重少;三是缺乏具有國內、國際市場競爭優勢的名牌產品,品牌效應差,市場占有率低;四是企業研發能力薄弱,技術儲備不足。
 
  2008年下半年以來,由于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擴散和蔓延,我市食品產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是,隨著國家輕工業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實施,以及省委、省政府首次把食品產業確定為我省重點培育的支柱產業,為我市食品產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要強抓機遇,加快食品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實現我市食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食品產業振興的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三三戰略”總體戰略部署,按照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的要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發展白酒、干果、肉類、雜糧、食用油、果蔬飲料、功能方便等特色食品,實施“一個基地八大系列”食品工程,加大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力度,做大做強食品產業,打造食品龍頭企業,積極實施品牌戰略,逐步建立現代食品工業生產體系,促進食品工業跨躍式發展。
 
  (二)主要目標
 
  1、產業規模快速增長。到2011年,全市規模以上食品企業銷售收入達到70億元。
 
  2、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銷售收入在30億元以上的企業達到1戶。銷售收入在億元以上的企業達到15-20戶。
 
  3、產品結構實現多元化。形成白酒、保健酒、肉、食用油、飲料、小雜糧、干果、凍干食品、淀粉制品、功能食品、方便食品、保健食品等門類較全的食品工業體系。
 
  4、安全體系基本健全。到2011年,基本建立起符合國家食品安全體系要求的食品標準體系、食品安全法規體系、控制技術和檢測技術體系、食品安全認證體系,以及比較健全的市場信用體系和食品安全信息體系。
 
  三、主要任務
 
  (一)白酒基地
 
  以汾酒集團為龍頭,推進對周邊和省內白酒資源的有效整合,促進資源集聚,壯大企業規模,進一步提高晉酒在白酒市場的占有率。不斷提高“汾陽王”、“招福”、“神泉古酒”等地方品牌酒的知名度,確保晉酒在國內白酒市場上的品牌地位。扶持具有潛在優勢的保健酒,搞好產品定位,提升產品品質,擴大產品規模。
 
  重點項目: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公司年產2萬噸保健酒項目、3萬噸名酒技改項目、5萬噸優質系列白酒整合項目;汾陽市賈家莊酒廠年產5000噸白酒項目;山西招福酒業有限公司5000噸白酒擴產項目;山西玄中酒業公司1萬噸白酒生產線改造項目。
 
  (二)紅棗加工系列
 
  世界范圍內,98%的紅棗產于中國,我市是全國最大的紅棗產區,種植面積達187萬畝,年平均產量1.4億公斤。隨著紅棗保鮮技術的提高以及紅棗營養價值的廣為人知,我市的紅棗在未來一段時間,在全球范圍內處于競爭優勢。要積極引導企業應用信息、生物等高新技術改造提升紅棗加工業的工藝水平,加大技術研發和產學研合作力度,開發出更多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重點發展高附加值的紅棗保鮮、有機棗、精品棗、棗飲料、棗粉、棗皮、棗脆片及具有特殊營養功能的保健棗等產品。
 
  重點項目:山西天淵棗業有限公司年產5000噸紅棗牛奶伴侶項目;山西仙塔食品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年加工5000噸青棗冷凍冷藏加工項目;山西磧口紅工貿有限公司80噸天然紅棗香精項目;山西鴻潮食品有限公司年產3900噸紅棗系列產品加工項目;臨縣奧華棗業食品有限公司年產8000噸紅棗系列產品加工建設項目;石樓樹德棗業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000噸紅棗系列產品加工項目。
 
  (三)核桃加工系列
 
  核桃位居世界四大干果之首,素有“木本油料王”之稱,我國核桃產量居全世界第二位,我市是核桃重要產區,主要分布于汾陽、孝義、交口一帶27個鄉,501個自然村;年產量2000萬公斤,尤以汾陽市核桃產量大、質量好。要積極引導企業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加大技術創新力度,積極開發銷路廣、市場潛力大的新型核桃食品,加快研制高質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具有特殊營養功能的新產品。
 
  重點項目:汾州裕源土特產品有限公司核桃綜合深加工項目;山西慧仁核桃食品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核桃油口服液苦蕎八寶粥維生素果汁飲料開發項目;交口縣金汕貿易公司3000噸核桃加工、基地標準化建設項目;交口明泰食品公司核桃汁深加工項目;山西智源核桃食品有限公司1萬噸核桃深加工項目。
 
  (四)沙棘加工系列
 
  沙棘是我市野生資源的一大優勢,全市沙棘生長面積約30萬畝,年可產沙棘果3000萬公斤,而且品質優良,維生素C含量每百克在800毫克以上。要積極引導企業以市場為導向,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加大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沙棘油、黃酮、化妝品、保健食品和藥品的開發力度,使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
 
  重點項目:交口縣維仕杰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年產1萬噸利樂包沙棘果汁飲料建設項目;方山縣雪帝食品有限公司沙棘系列產品深加工項目;山西雪恩農牧集團有限公司沙棘產業化綜合開發項目。
 
  (五)肉類加工系列
 
  以文水、孝義家畜家禽養殖、屠宰以及肉制品深加工企業為依托,推進冷排酸肉和高品質肉制品加工,促進中式肉制品工業化發展,實現由單純屠宰生肉向熟肉制品、方便肉制食品發展,推進畜禽副產品的綜合利用,進一步扶持清真特色肉制品發展。
 
  重點項目:山西銘信禽業有限公司年產1000萬只生態肉鴨養殖及深加工項目;文水縣賢美肉制品廠年產2000噸清真牛肉擴建項目;山西胡蘭食品有限公司年產5000噸預冷排酸肉制品生產線改造項目;山西倫達肉類工業有限公司年屠宰加工4萬頭肉牛配套改造項目;呂梁市匯豐源食品有限公司8萬頭肉牛屠宰及深加工建設項目;柳林縣宏遠羊業有限責任公司5萬只肉羊屠宰生產線項目;文水大象禽業有限公司1500萬只肉雞屠宰及深加工擴建項目。
 
  (六)綠色食品加工系列
 
  以我市豐富的小雜糧資源為依托,積極引導企業改善生產條件,提高裝備水平,擴大生產規模,提升小雜糧深加工水平。重點發展小雜糧功能方便食品、熟食食品制品等主食化營養食品,推進利用小雜糧生物營養素生產高附加值產品。
 
  重點項目:山西旺達農副產品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大雜糧倉”雜糧米方便食品工業化生產項目;柳林縣溝門前風味食品有限公司碗團7.5萬噸,芝麻餅4.5萬噸自動生產線技改項目;呂梁市祥農食品有限公司年產1萬噸蕓豆系列深加工項目;山西金綠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4萬噸優質燕麥基地建設及綜合深加工項目。
 
  (七)食用保健品加工系列
 
  以現有產業為基礎,引導企業加強技術改造,推廣運用生物技術、分離提取技術、微膠囊技術、超微粉碎技術,高效濃縮發酵技術等高新技術改造提升食品產業,生產具有高附加值的食用保健系列產品。
 
  重點項目:柳林華安母棗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母棗精華素系列產品加工項目;山西天驕食業有限公司紅棗CAMP濃縮液深加工項目;交口縣維仕杰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沙棘籽油萃取和沙棘黃酮提取生產線建設項目;山西金綠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唐人特膳養生會所連鎖項目;山西特達土畜產有限公司汾州核桃精丸加工項目。
 
  (八)果脯、果蔬加工系列
 
  以文水、方山、汾陽、交口等果蔬產地為中心,發展果脯、果蔬深加工,推薦企業改善加工條件,提升產品品質和檔次,擴大蘋果、紅棗、凍干食品、食用菌類等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重點項目:山西仙塔食品有限公司30000噸長山藥系列食品開發項目、5000噸青棗冷凍冷藏加工項目;山西山寶食用菌生物有限公司2200萬個菌包和年加工3500噸凍干食用菌項目;山西宜芳食品有限公司4000噸仁用杏及番茄綜合加工項目;呂梁祥農食品有限公司果蔬雜糧深加工有機基地建設項目;呂梁欣鑫源食品有限公司果蔬食品系列深加工項目;柳林縣依依食品有限責任公司2萬噸南瓜籽加工項目。
 
  (九)特色食用油加工系列
 
  以我市核桃、胡麻、仁用杏等特色油料資源為依托,發展胡麻油、玉米胚芽油、核桃油等特色油脂產品,擴大產品規模,提升產品知名度。
 
  重點項目:山西蘭花花農林發展有限公司年產1000噸玉米油脂系列產品加工項目、年產5800亞麻油系列產品加工項目;山西特達土畜產有限公司年產1萬噸高級核桃烹調油2萬噸植物油和植物蛋白加工項目。
 
  四、政策措施
 
  1、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市政府從今年開始建立食品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每年拿出5000萬元煤炭可持續發展資金,以貸款貼息、投資補助、資本金注入等方式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研發。
 
  2、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進一步構建銀企合作平臺,積極協調金融機構加大對食品企業技術改造和生產經營流動資金的支持力度。特別是食品企業流動資金需求旺盛的秋冬季節,要想法設法保證其資金周轉。市、縣兩級貸款擔保公司要將擔保貸款額的50%用于食品企業貸款擔保。
 
  3、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導煤炭、焦炭、鋼鐵等轉產企業向食品加工企業、產業基地集聚,對本市煤炭、焦炭、鋼鐵企業轉產投資食品產業的項目,按《呂梁市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執行。積極引進國際、國內大型食品企業集團和知名品牌,投資或重組我市食品企業。對引進市外品牌企業投資額達到1億元以上的有功人員和單位給予重獎。
 
  4、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推動重點食品企業與國內外科研院所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建立省級、市級技術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和產業化試驗基地,在食品生物技術、農產品加工、食品安全等領域開展合作研究,推進行業共性及關鍵技術研發,引進國內外先進成熟技術,提高集成和自主創新能力。
 
  5、大力實施品牌戰略。積極引導食品企業強化品牌意識,用市場化的方法推動品牌建設,培育和發展一批知名度高、市場占有率高、競爭能力強的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基地,帶動全市食品工業發展。對創建中國名牌和山西省名牌的有功人員和單位給予重獎。
 
  6、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食品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核心人才和技術骨干隊伍培養,提升食品產業人才隊伍整體素質。
 
  7、全力創優發展環境。各級、各部門要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簡化工作程序,清理各類收費項目,取消不合理收費和重復收費項目,對鮮活產品、大宗農副產品等食品運輸,要開辟綠色通道,優先保障,并相應降低收費標準,切實減輕食品企業負擔。


 
地區: 山西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