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安全有效供給的通知(鄂政發〔2010〕68號)

   2011-03-19 867
核心提示:  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蔬菜生產和市場供應工作,通過實施菜籃子工程和蔬菜板塊

  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蔬菜生產和市場供應工作,通過實施"菜籃子"工程和蔬菜板塊建設,我省蔬菜產業得到快速發展,蔬菜產業在農業結構調整、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城鎮化發展步伐加快,部分城郊高產優質蔬菜基地被征占,蔬菜產能下降,供給偏緊,部分城市"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弱化;投入不足,基地基礎設施薄弱,流通設施裝備落后,蔬菜產業體系不夠完善,產業化程度很低;自然災害頻發,蔬菜價格波動幅度過大、農民"賣菜難"和居民"買菜貴"問題并存;設施蔬菜發展滯后,標準化生產水平不高,質量安全隱患堪憂。為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國辦發〔2010〕18號)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國發〔2010〕26號)精神,現就進一步促進我省蔬菜生產、保障市場安全有效供給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明確發展目標,突出建設重點

  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突破性發展設施蔬菜,加大優勢特色蔬菜資源開發,在全省范圍內實施蔬菜產業"731"工程,即加快發展七大優勢特色蔬菜產品(城郊蔬菜、露地越冬蔬菜、高山反季節蔬菜、水生蔬菜、食用菌、西甜瓜、魔芋);創建一批標準化核心示范基地,培植一批蔬菜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一批產地批發市場;蔬菜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000億元。到2015年,全省蔬菜播種面積發展到1900萬畝,產量3800萬噸,產值660億元,地產蔬菜檢測合格率98%以上,使我省成為全國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

  二、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菜籃子"市長負責制

  進一步強化"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市縣長要親自抓,負總責。要將"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納入政府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將蔬菜基地保護和菜地保有量、主要蔬菜產品自給率、蔬菜價格基本穩定、蔬菜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老百姓滿意度等作為主要考核標準。在確保全省菜地最低保有量800萬畝紅線的框架下,各級政府要抓緊制定蔬菜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加強對老菜地的保護,在城郊合理建設新菜地,穩定和增加城郊蔬菜種植面積。實行更為嚴格的占補平衡和補償機制,征占菜地的補償標準要嚴格按當地征地統一年產值標準和區片綜合地價執行;要嚴格按照《湖北省蔬菜基地建設保護辦法》征繳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必須全部用于建設新菜地和發展蔬菜生產。

  三、加強基地建設,提高綜合生產能力

  突破性發展設施蔬菜生產規模,大力開展蔬菜標準示范園、標準示范縣創建,提高優質蔬菜板塊基地生產能力,創建一批優勢蔬菜產業大縣。在大中城市周邊加快發展設施蔬菜,充分發揮設施蔬菜春提早、夏遮陽、秋延后、冬覆膜的功能,走高效、節地、節能的產業發展道路。重點推進特色和優勢蔬菜基地建設,以平原蔬菜重點生產縣市為主建設露地越冬蔬菜基地,以鄂西山區為主建設高山反季節蔬菜基地,以江漢平原低湖地區為主建設水生蔬菜基地,以大洪山周邊縣市為重點建設食用菌出口備案基地,提高蔬菜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水平,大幅增強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加快蔬菜板塊基地建設,建設一批蔬菜標準化核心示范基地,做到基地內水、電、路、渠設施配套,提高蔬菜產業的綜合生產能力。

  四、培植龍頭企業,推進產業化經營

  要抓住實施農產品加工"四個一批"工程的機遇,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蔬菜產業發展,由抓"田頭"向抓"龍頭"轉變,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培植一批蔬菜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重點扶持和發展分揀清洗、分等分級、整理包裝、預冷處理、速凍保鮮等初加工業,延伸"菜籃子"產業鏈條,降低產后損耗,提高產品利用率和附加值,帶動全省蔬菜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和產業化經營。進一步加大對優勢蔬菜資源的品牌整合力度,按照"一個產業,一個品牌,一件商標,扶持一個,成功一個"的原則,培育整合一批蔬菜知名品牌和馳、著名商標。因地制宜推廣"公司+農合組織+農戶"等產業化模式,鼓勵大中超市、龍頭企業、營銷大戶和學校、酒店等蔬菜終端消費大戶,通過訂單收購、參股入股等多種形式,與蔬菜種植戶、產地蔬菜生產合作社開展產銷對接,開通蔬菜產品直銷通道,促進蔬菜產品深購遠銷,促進蔬菜產區和銷區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提高蔬菜產銷組織化程度。

  五、加強市場建設,健全完善流通體系

  要統籌規劃,在規?;a基地新建或改建一批產地批發市場,建設和完善市場場地、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條件,健全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和信息服務體系,匯集供求及產銷信息,組織千家萬戶菜農與市場對接,增強全省蔬菜產品的物流能力。城市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蔬菜批發和零售市場在保障居民消費中的重要作用,合理規劃布局蔬菜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社區菜店,增加零售網點,在特定時段為流動菜攤開辟專門銷售區域,方便居民購買。要加快蔬菜冷鏈物流發展,加強產地蔬菜預冷設施、批發市場冷藏設施、大城市蔬菜低溫配送中心建設,推廣節能環保的冷鏈運輸車輛及相關配套設備。落實和完善"綠色通道"政策,在全省范圍對整車合法裝載鮮活農產品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對符合標準的配送蔬菜等生鮮農產品的廂式貨車,要通過發放特別通行證等措施,允許其24小時進城通行和便利???。

  六、加快科技創新,建立良種繁育體系

  充分發揮我省蔬菜產業科技優勢,組織協調蔬菜科研院所及各級技術推廣機構,研發、選育和推廣一批抗病性強、抗逆性強、高產優質的新品種,引進推廣國內外蔬菜新品種,加快蔬菜品種更新換代。多形式、多途徑開展蔬菜科技入戶,對菜農進行先進實用技術培訓,提高優質高效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在生產第一線的推廣普及率,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菜農,努力提高菜農綜合素質。集成推廣應用一批標準化生產關鍵技術和管理規范,指導菜農開展標準化生產。加強集約化工廠化蔬菜種苗繁育基地建設,在主產區建設20個年育苗1000萬株以上的集約化蔬菜種苗繁育基地,開展產學研協同攻關,研發、培育、推廣一批高產優質蔬菜種苗,大力提高良種化水平。

  七、強化質量安全監管,提高質量安全水平

  要加強對農藥等投入品的管理,杜絕在蔬菜生產過程中使用禁、限用高毒農藥,推廣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推進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提高農藥利用率和防治效果。推進標準化生產,重點在大型蔬菜生產基地及農業部蔬菜標準園實施標準化生產,逐步實現標準化基地生產的蔬菜產品占全省蔬菜總產量的70%以上。建立蔬菜全程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嚴格執行蔬菜質量安全檢測和監督檢查制度,擴大監測范圍,增加監測頻率,逐步形成產地有準出制度、銷地有準入制度、產品有標識和身份證明,信息可得、成本可算、風險可控的全程質量追溯體系。逐步提高蔬菜質量安全水平,防止發生重大蔬菜質量安全事故。

  八、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實保障措施

  各級政府要將蔬菜產業納入地方經濟和社會"十二五"發展規劃,加大扶持力度,落實各項扶持政策,調動和保護菜農的種菜積極性,提高本地應季蔬菜的自給能力;要安排蔬菜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蔬菜產業的發展。在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農田水利、種子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標準園建設等項目資金安排時,要向高標準蔬菜基地建設傾斜。對已建的"菜籃子"項目,要繼續給予資金支持。對需要安排建設的"菜籃子"項目,要按照規劃抓緊研究立項,建立穩定的資金來源渠道;要創新工作機制,建立財政資金為引導、菜農和企業投資為主體的多元投入機制,吸引社會資金參與蔬菜產品生產、流通等基礎設施建設;要建立覆蓋主要蔬菜品種的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的信息監測、預警和發布制度,穩定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的市場預期,防止生產規模大起大落,防止菜價大幅波動;要制定和完善本地區蔬菜市場供應的應急預案,建立蔬菜儲備制度,確保主要耐貯存蔬菜品種5-7天消費量的動態庫存,保障本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和社會穩定。針對自然災害給蔬菜生產造成的受損,要支持蔬菜設施修復重建,實行種苗補貼,幫助迅速恢復生產。

  湖北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地區: 湖北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