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連市1047家幼兒園食堂都實現了“互聯網+明廚亮灶”,每個幼兒園食堂操作間的動態情況,都能通過可視化監管系統,做到實時監控。
配備快檢設備檢測餐具菌群
5月24日,大連市市場監管局和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監管人員對高新區兩家幼兒園食堂進行檢查。檢查中看到,大連理工大學幼兒園食堂后廚設有粗加工間、烹飪間、主食加工間、面點間、備餐間、洗消間等。各加工間標識明確,物品擺放有序,食品加工流程規范。
該幼兒園副園長楊清華表示,幼兒園食品安全實行園長負責制,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定期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隱患排查。幼兒園按照要求設置食品安全總監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落實自查要求,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每日根據風險管控清單進行檢查,對發現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及時采取防范措施。
該幼兒園專門設置了一塊顯示屏,16塊分屏實時顯示后廚各個操作間的動態情況。楊清華說,幼兒園食堂已實行“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運用技術手段,引進了第三方監督,協同筑牢食品安全屏障。
在高新區中心幼兒園,監管人員表示該園總體情況良好,但一些細節還需整改。比如食堂后廚的餐具清洗區,水槽不夠大,待清洗的餐盤只能豎著立在里邊,無法全部浸泡清洗,影響清洗消毒效果。監管人員現場指出該問題,并告知水槽需要擴容加大,要求立即整改。
高新區市場監管局食品藥品監管科科長梁翼表示,該區現有幼兒園52家,均嚴格落實主體責任,配備了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全面落實了“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等相關制度;還配備了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設備,對購進的食品原材料及餐具進行有效抽檢檢測,區市場監管局不定期對幼兒園餐飲食材及食品留樣進行抽檢;全部接入視頻監管系統,時時對幼兒園餐飲服務加工各環節進行監督。該局對幼兒園食堂食品安全采取檢查評分制,按得分分級監管,并納入考核。
開展“整潔廚房”提升行動
今年,大連市市場監管局提出鞏固提升新思路,開展“整潔廚房”提升行動。通過規范加工操作清洗消毒環境衛生等關鍵環節,有效防控食品污染風險。推出15套通俗易懂的廚房重要部位關鍵操作標準“明白卡”,在全市幼兒園食堂后廚對應醒目位置張貼并遵守?,F場檢查表明,全市多數幼兒園食堂引入“色標、4D、五常、6T”等管理辦法,有效提升了幼兒園食品安全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
“色標”管理是針對餐飲食品加工處理不同流程、加工區域、食品種類、工用具等分別采用紅、藍、綠、黃等顏色進行標注并分類進行管理,從業人員根據標識在指定的區域、使用指定的工具進行相應的食品加工操作,從而達到從制度上最大限度降低食品安全隱患、有效減少食品交叉污染發生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管理辦法。
“4D”管理共分為整理到位、責任到位、培訓到位和執行到位四個部分。“五常”管理是指常分類、常整理、常清潔、常檢查、常自律。“6T”管理是指“六個天天”,天天處理、天天整合、天天清掃、天天規范、天天檢查和天天改進。通過運用以上管理方法,將后廚必需物品的數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將非必需的物品清理掉;必需品按照功能進行整合,分類集中放置在能立即取得的狀態,固定放置位置并做好標識;所有物品都做到有名、有家,在物品上貼好名稱,在貨架位置上同樣也貼有該物品的標簽,注明名稱及存放數量標準,并按先進先出、左入右出的路線擺放。衛生、設備、服務、安全,責任到人制度上墻。采取上對下、老對新、后臺對前臺的培訓方式,全員互動,規范食品安全各環節工作流程并不斷改進。
大連市食安辦還將幼兒園食堂“兩個責任”落實情況納入食品安全評議考核,并成立督查組進行督導檢查及通報。
全市1047家幼兒園食堂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可視化監管系統,做到實時監控,不斷提升監管效能。為有效防控有害生物污染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求幼兒園在貨物進出口安裝擋鼠板及排水口安裝小于10mm的金屬篦子,保證食堂環境安全。
日期:2024-05-28
配備快檢設備檢測餐具菌群
5月24日,大連市市場監管局和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監管人員對高新區兩家幼兒園食堂進行檢查。檢查中看到,大連理工大學幼兒園食堂后廚設有粗加工間、烹飪間、主食加工間、面點間、備餐間、洗消間等。各加工間標識明確,物品擺放有序,食品加工流程規范。
該幼兒園副園長楊清華表示,幼兒園食品安全實行園長負責制,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定期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隱患排查。幼兒園按照要求設置食品安全總監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落實自查要求,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每日根據風險管控清單進行檢查,對發現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及時采取防范措施。
該幼兒園專門設置了一塊顯示屏,16塊分屏實時顯示后廚各個操作間的動態情況。楊清華說,幼兒園食堂已實行“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運用技術手段,引進了第三方監督,協同筑牢食品安全屏障。
在高新區中心幼兒園,監管人員表示該園總體情況良好,但一些細節還需整改。比如食堂后廚的餐具清洗區,水槽不夠大,待清洗的餐盤只能豎著立在里邊,無法全部浸泡清洗,影響清洗消毒效果。監管人員現場指出該問題,并告知水槽需要擴容加大,要求立即整改。
高新區市場監管局食品藥品監管科科長梁翼表示,該區現有幼兒園52家,均嚴格落實主體責任,配備了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全面落實了“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等相關制度;還配備了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設備,對購進的食品原材料及餐具進行有效抽檢檢測,區市場監管局不定期對幼兒園餐飲食材及食品留樣進行抽檢;全部接入視頻監管系統,時時對幼兒園餐飲服務加工各環節進行監督。該局對幼兒園食堂食品安全采取檢查評分制,按得分分級監管,并納入考核。
開展“整潔廚房”提升行動
今年,大連市市場監管局提出鞏固提升新思路,開展“整潔廚房”提升行動。通過規范加工操作清洗消毒環境衛生等關鍵環節,有效防控食品污染風險。推出15套通俗易懂的廚房重要部位關鍵操作標準“明白卡”,在全市幼兒園食堂后廚對應醒目位置張貼并遵守?,F場檢查表明,全市多數幼兒園食堂引入“色標、4D、五常、6T”等管理辦法,有效提升了幼兒園食品安全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
“色標”管理是針對餐飲食品加工處理不同流程、加工區域、食品種類、工用具等分別采用紅、藍、綠、黃等顏色進行標注并分類進行管理,從業人員根據標識在指定的區域、使用指定的工具進行相應的食品加工操作,從而達到從制度上最大限度降低食品安全隱患、有效減少食品交叉污染發生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管理辦法。
“4D”管理共分為整理到位、責任到位、培訓到位和執行到位四個部分。“五常”管理是指常分類、常整理、常清潔、常檢查、常自律。“6T”管理是指“六個天天”,天天處理、天天整合、天天清掃、天天規范、天天檢查和天天改進。通過運用以上管理方法,將后廚必需物品的數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將非必需的物品清理掉;必需品按照功能進行整合,分類集中放置在能立即取得的狀態,固定放置位置并做好標識;所有物品都做到有名、有家,在物品上貼好名稱,在貨架位置上同樣也貼有該物品的標簽,注明名稱及存放數量標準,并按先進先出、左入右出的路線擺放。衛生、設備、服務、安全,責任到人制度上墻。采取上對下、老對新、后臺對前臺的培訓方式,全員互動,規范食品安全各環節工作流程并不斷改進。
大連市食安辦還將幼兒園食堂“兩個責任”落實情況納入食品安全評議考核,并成立督查組進行督導檢查及通報。
全市1047家幼兒園食堂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可視化監管系統,做到實時監控,不斷提升監管效能。為有效防控有害生物污染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求幼兒園在貨物進出口安裝擋鼠板及排水口安裝小于10mm的金屬篦子,保證食堂環境安全。
日期: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