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黃芩湯能有效減輕化療的某些副作用,包括腹瀉、惡心、嘔吐等癥狀,該配方是大約1800年前由中醫發現的。
這個在中國被稱為黃芩湯的配方在早前試驗中被證明能有效減輕化療的某些副作用,包括腹瀉、惡心、嘔吐等癥狀。它似乎還有助于增強結腸癌的治療療效:對患腫瘤動物的試驗已經證明,與單獨使用化療相比,用化療藥物配合中草藥治療能夠使腸細胞更快地修復。
這種被科學家命名為PHY906的草藥配方有可能取得突破進入美國主流療法的行列,這對應用于傳統民間醫學的以植物為主的藥品來說非常罕見。由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腫瘤研究專家鄭永齊領導的科研小組正計劃開始第二階段的臨床試驗,以研究PHY906對結腸癌患者的療效,該小組的部分科研資金由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提供。
許多傳統藥物都來自最初從植物中發現的各種化學試劑。在四味草藥配成的黃芩湯方劑中,科學家目前已鑒定出62種活性化學成分,這些成分顯然需要共同作用才能起效。
相關鏈接:<http://www.eyedrd.org/2012/04/wsj-chinese-medicine-goes-under-the-microscope.html>
日期:201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