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貴陽市加快餐飲業發展的意見(筑府發〔2008〕91號)

   2011-08-05 988
核心提示: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貴陽市委關于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決定》(筑黨發〔2008〕1號)精神,促進全市餐飲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貴陽市委關于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決定》(筑黨發〔2008〕1號)精神,促進全市餐飲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餐飲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餐飲業既是民生產業,也是發展潛力巨大的重要行業。加快餐飲業發展不僅對于拉動消費、繁榮市場、促進旅游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于優化結構、提高第三產業貢獻率、吸納勞動力就業、弘揚餐飲文化、樹立城市形象、構建和諧社會、落實科學發展觀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目前我市餐飲業還存在著總體規模偏小,環境衛生條件較差,現代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不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餐飲文化挖掘不深等問題,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因此,必須提高認識,統一思想,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采取有效措施,推進我市餐飲業加快發展。
 
  二、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目標要求,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餐飲企業經營規范,提高服務質量,提升餐飲文化,通過宏觀指導,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持,加快餐飲業品牌化、特色化、規模化、多樣化步伐,促進餐飲業上規模、上檔次。
 
  (二)發展目標
 
  經過3—5年的努力,規劃、改造、新建2—3條具有一定規模、特色突出、管理規范、環境優美的美食街;重點扶持10家品牌店、10家特色店,著力發展10家連鎖店;大力推進貴陽市餐飲企業經營規范,到2010年底,力爭全市限額以上餐飲企業80%達到規范化服務,使餐飲業成為我市商貿服務業的支柱產業。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規劃,推進餐飲特色街區建設
 
  將餐飲街區規劃統一納入城市商業網點規劃,高標準、高起點做好餐飲街區規劃。繼續美化亮化箭道街和合群路小吃夜市,恢復改造云巖區龍井巷小吃一條街,升級擴建白云區夜郎古城美食街,在合適的區域規劃新建1條規模較大、特色鮮明的美食街區,提高建設檔次,突出經營特色、完善服務功能,實現我市大型美食街區零的突破。
 
  (二)打造品牌,積極培育連鎖餐飲企業
 
  強化品牌意識,引導企業爭創品牌,使餐飲品牌企業成為餐飲業發展的主導力量。要在企業文化、形象設計、店牌、門庭、招牌等體現特色。重點培育雅園、海港大酒樓、貴州龍、龍門漁港等以高檔消費為主的龍頭企業,重點扶持金蘆笙、黔蘑菇、全家福、黔外婆等以經營黔菜為主的特色企業,重點發展花溪牛肉粉、醉苗鄉酸湯魚、娘家米湯飯、師賜福腸旺面等以連鎖經營方式為主面向大眾消費的連鎖企業,使之成為我市餐飲行業具有帶動作用的品牌企業。
 
  (三)制定標準,推進餐飲產業標準化進程
 
  對已具備一定產品標準基礎的劉老四燒雞、花溪牛肉粉、醉苗鄉酸湯魚、腸旺面等企業,會同有關部門,協助企業制定地方產品標準,實現產業標準化。加強宣傳,支持餐飲企業“走出去”,拓展市場,擴大連鎖經營和特許經營規模。
 
  (四)整合資源,扎實推進原輔材料基地建設
 
  協調周邊區縣,組織上規模、有實力的餐飲企業,采用定單農業的方式,抓好以種、養殖為主的原輔材料基地建設,促進餐飲業產供銷一體化發展。加大在建設用地、配套資金、減免稅費、保障配送等方面的政策扶持,鼓勵品牌餐飲企業建立加工基地,實現統一配送,保障餐飲消費安全。
 
  (五)加強監管,促進餐飲企業規范化經營
 
  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食品衛生及餐飲行業的法律法規,通過大力宣傳和貫徹落實《貴陽市餐飲企業經營服務質量要求》,每年開展一次餐飲企業達標評比活動,逐步使全市餐飲企業經營規范化,誠信化,行業服務質量明顯提高,環境衛生明顯改善,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六)挖掘潛力,大力推進節能降耗工作
 
  充分挖掘餐飲業節能降耗的潛力,選擇5家企業按照國家節能管理規定和節能設計標準開展節能改造,實施“綠色照明”試點工作。
 
  (七)加強領導,建立健全綜合協調機制
 
  為加強對貴陽市餐飲業發展工作的領導,確保各項措施貫徹落實,成立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政府辦公廳、市商務局、工商局、衛生局、質監局、環保局、規劃局、勞動局等單位為成員的貴陽市餐飲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商務局(領導小組名單附后)。領導小組負責研究解決餐飲業發展中的問題,大力推進美食街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行業間的協調配合。各區(市、縣)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配備相應的人員和經費。
 
  (八)抓好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加大餐飲業人才的教育培訓,特別是加大對餐飲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等人才資源的教育培訓力度,與職業教育專業培訓機構共同抓好現階段餐飲業急需和短缺專業人才的培養。鼓勵企業加強在崗培訓,不斷增強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經營管理、服務規范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提高餐飲業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餐飲企業和行業主管部門要創新用人機制,拓寬選人、用人渠道,大膽引進和使用優秀餐飲業人才。
 
  (九)支持協會,促進行業自主管理與服務
 
  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支持行業協會在加強行業自律、維護企業利益、溝通行業信息、加強業務交流、推廣先進技術及人員培訓等方面做好工作。通過行業協會,深入市場調研,及時反映我市餐飲市場發展情況和出現的問題,幫助企業協調解決遇見的各種困難,協力推動餐飲業的健康發展。
 
  (十)強化宣傳,創造良好輿論氛圍
 
  加強對打造美食之城的整體策劃和輿論宣傳,通過各種有效載體和形式,傳播美食文化。積極宣傳餐飲業發展成就、品牌企業創業史和各地管理經驗、先進典型,為餐飲業發展創造良好輿論氛圍。
 
  四、扶持政策
 
  (一)資金扶持政策
 
  1.2008年起從市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中安排100萬元,用于餐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改造、貸款貼息、新產品開發、發展連鎖企業、品牌建設、人員培訓和獎勵等方面,今后根據發展情況逐年增加。
 
  (二)稅費政策
 
  2.餐飲企業在農貿市場上零星購買農副產品、低值易耗品等,因無法取得發票的,經稅務部門認可后,可據實在所得稅前扣除。
 
  3.向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放污水、繳納污水處理費用的,不再繳納排污費。
 
  4.餐飲企業用水價格與工業用水價格相同。
 
  (三)交通管理政策
 
  5.餐飲企業用于配送、送貨的汽車,須符合暢通工程有關規定,經統一標識,由交通管理部門辦理通行證,按規定時間、線路在市區內行駛。
 
  6.采取分時段、分區域、分車種的辦法,在確保交通順暢的前提下,市政、交警、規劃、建設等部門在有條件的路段,積極推進車輛靜態停放場所的設置和管理工作,解決飲食場所前停車難的問題。
 
  (四)勞動保障政策
 
  7.加強餐飲業從業人員社會保障工作。勞動保障部門針對餐飲行業就業形式多樣、流動性較強、農民工居多等特點,強化勞動用工管理和勞動合同訂立的監督。加快將餐飲業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納入社會保險覆蓋范圍。
 
  附件:
 
  貴陽市餐飲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名單
 
  組  長:季  泓  (市政府副市長)
 
  副組長:沈  兵  (市政府副秘書長)
 
  朱麗霞  (市商務局局長)
 
  成  員:李  凌  (市商務局副局長)
 
  井緒西  (市衛生局局長)
 
  魏定梅  (市規劃局總經濟師)
 
  吳學偉  (市物價局副局長)
 
  張  躍  (市工商局副局長)
 
  張  強  (市質監局副局長)
 
  吳德剛  (市環保局副局長)
 
  田儒雄  (云巖區政府常委副區長)
 
  湯  輝  (南明區政府副區長)
 
  付野秋  (花溪區政府副區長)
 
  陳  強  (烏當區政府常務副區長)
 
  袁云龍  (白云區政府副區長)
 
  常文松  (小河區政府副區長)
 
  彭存斌  (清鎮市政府副市長)
 
  魏燕飛  (修文縣政府常委副縣長)
 
  黃永輝  (息烽縣政府常務副縣長)
 
  張海波  (開陽縣政府副縣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商務局,辦公室主任由市商務局副局長李凌同志兼任。 

 
地區: 貴州
標簽: 餐飲業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