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三門峽市農產品市場準入工作實施方案(三政〔2007〕67號)

   2011-03-22 769
核心提示: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全面提高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全面提高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工作的通知》(豫政辦〔2007〕106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全面提高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目的,以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檢驗體系建設為基礎,以產地和市場兩個檢測環節為重點,對進入我市的農產品實行“從產地到餐桌”的全過程質量監控,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二)工作目標: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逐步推進、不斷完善的原則,分階段、分品種實施農產品市場準入。從2008年1月1日起,先從市區的蔬菜領域開始實行市場準入,逐步向縣、鄉發展,向水果、肉類、水產品等其他農產品延伸,最終實現對全市所有上市農產品的市場準入。通過市場準入制度的實施,2008年,我市主要農產品90%以上要達到無公害安全標準,市區銷售的蔬菜產品95%以上達到無公害安全標準。到2010年,全市主要農產品95%以上要達到無公害安全標準。

  二、落實農產品市場準入工作制度

  (一)基地生產檔案制度。加強生產環節的源頭管理,規范施肥、用藥等生產行為,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通過認定的生產基地要建立生產管理檔案和檢測檔案,各縣(市、區)農業部門每月要加強對轄區農產品基地的監督檢查,凡無公害基地農產品質量經檢驗不合格的,要責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要依法收回產地認定證書和標牌。

  (二)質量安全承諾制度。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超市要建立農產品入市檢查驗收和銷售臺賬制度,每天對入市銷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進行抽樣自檢,公布質量安全結果。經檢測合格的農產品,要發放“檢驗合格證”,向消費者作出承諾,確保銷售產品達到安全衛生質量要求。

  (三)質量監督抽檢制度。農業部門要對農產品特別是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實行定期監督抽檢,并將抽檢結果予以公示。同時,在重點時期、重點季節要加大抽檢力度,不定期組織檢查,對瞞報、謊報、漏報等行為進行通報批評。

  (四)監測結果公示制度。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超市要在顯著位置制作公示牌,對抽檢結果進行定期公示。各經營攤位前也要設立“產品質量標示牌”,如實標明農產品品種、產地來源和自檢結果。農業部門要及時將企業自檢和抽檢結果匯總分析,發布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引導群眾安全生產和消費。

  (五)“三品”免檢和銷售專區制度。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超市要開辟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三品”專銷區,對取得產品認證證書的農產品實行免檢制度,直接進入市場專銷區銷售;對通過產地認定但沒有通過產品認證的農產品,憑“檢驗合格證”進入專銷區銷售;其他進入市場銷售的農產品,不得進入專銷區銷售。

  (六)不合格產品退市制度。凡進入市場銷售的農產品,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質量安全標準。含有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藥或者其他化學物質,含有的農藥等化學物質殘留或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含有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或生物毒素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使用的保鮮劑、防腐劑等材料不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技術規范和其他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均不得進入市場銷售。工商、農業部門要加強農產品質量和市場銷售管理,對不合格產品要禁止其銷售,依法進行無害化處理或監督銷毀,并依法予以處罰;對連續三次抽檢不合格的農產品生產基地或企業要責令限期整改;商業零售單位經營的農產品,凡連續三次抽檢有不合格產品的,要責令限期整改或勸其退出經營市場,并在新聞媒體上予以公布。

  三、搞好農產品市場準入的基礎性工作

  (一)加強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各級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積極采取措施,加快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保障農產品供應。鼓勵有條件的涉農企業和農產品協會建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申報產品認證,推行標準化生產。農業部門要加強技術培訓和指導,提高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水平。

  (二)強化農業投入品監管。要加強對農業投入品的監管,嚴厲查處生產、經營和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殘留農業投入品的行為。農產品生產者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農業投入品使用規定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組織生產,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三)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建立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網絡。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檢驗中心負責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檢驗的指導工作,對市區范圍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監督抽檢;各縣(市、區)政府要盡快完成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的建設,對本轄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檢測檢驗。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銷售市場要配備農產品質量檢驗速測儀,對生產、銷售的農產品進行自檢。

  (四)加快標準化市場建設。全市各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現有的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應按照國家和省有關標準實施標準化改造,逐步達到《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技術規范(GB/T19575-2004)》的要求;新建的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應當建有農產品質量檢測室,為全面實施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創造條件。

  (五)鼓勵發展產銷一體化的農產品經營實體。支持有條件的單位和個人積極興辦無公害農產品專賣店和連鎖店,建立無公害農產品配送中心,完善服務網絡,實行產銷一體化服務。

  四、加強對農產品市場準入工作的領導

  (一)組織領導到位。市政府成立由主管農業副市長為組長、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三門峽市農產品市場準入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市農產品市場準入工作的統一領導,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強化協調,相互配合,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配合、上下聯動、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農業部門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主體,要依法履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職責,負責農產品市場準入工作的組織協調和檢查督導工作,做好市場農產品質量的監督抽檢工作;工商部門要加強對農產品市場經營秩序的監督管理,監督農貿市場和超市搞好檢測室建設和自檢、質量公示,引導和監督農產品經營者建立進貨檢查驗收和銷售臺賬制度,并對檢測出的不合格農產品依法進行處理;衛生、城管、司法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行政執法,保障農產品市場準入工作順利實施。

  (二)經費保障到位。各級政府要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安排農產品質量安全經費,加大對農產品市場準入工作的經費投入。各級財政要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購置農產品質量檢測設備和日常檢測費用,保證農產品市場準入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宣傳落實到位。各級政府要采用多種形式,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農產品市場準入的意義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有關法律法規、生產技術規程、農業投入品安全使用等方面的知識,增強農產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質量安全意識,努力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實施農產品市場準入工作的良好氛圍。



 
地區: 河南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