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設區市、韓城市、楊凌示范區市場監管局,省局機關各處室、各直屬行政機構、各直屬事業單位:
現將《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化營商環境突破年2025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5年3月5日
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化營商環境突破年2025行動方案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通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持續深化拓展“三個年”活動,聚焦提升經營主體感受,不斷優化提升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開放環境,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優化提升政務環境
1.持續深化市場監管領域準入準營事項“證照聯辦”,實現新設主體領證、新申請許可證聯辦。(登記指導處負責)
2.推進企業遷移登記“一件事”和個轉企變更登記“一件事”集成改革,規范辦事指南和操作流程。(登記指導處負責)
3.拓展電子營業執照應用,將電子營業執照按規范入駐“陜西政務服務網”“秦務員”,提高經營主體辦事便利度。(登記指導處負責)
4.持續推進食品經營連鎖企業便利化、規范化準入舉措,連鎖門店在辦理食品經營許可新辦、變更、延續等事項時,簡化申請材料、免于現場核查、快速審批。(食品經營處負責)
5.探索建立“小個專”經營主體增信制度,推動“秦增信”平臺建成運行。(綜合規劃處牽頭,登記指導處、信用監管處、科技信息處、信息中心按職責分工負責)
6.縱深推行服務型執法,持續深化跨區域執法協作,加快執法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提升“數字+執法”能力。(稽查局負責)
二、優化提升法治環境
7.健全裁量權制度規范,修訂行政處罰裁量規則及基準,進一步明確裁量因素,細化裁量標準,著力破解“類案不同罰”問題。(法規處負責)
8.健全覆蓋省市縣三級的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深入開展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反壟斷局負責)
9.整治侵犯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突出平臺經濟、數字經濟領域監管,加大對網絡刷單炒信等新型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整治力度。(價監競爭局、網監處、稽查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0.開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執法深化提質專項行動,依法糾正指定交易、限制商品要素自由流通、阻礙異地經營、妨礙公平競爭等行為。(反壟斷局負責)
11.規范涉企執法檢查,加大亂收費查處力度,探索建立涉企收費監測點,持續增強涉企違規收費問題源頭治理。(價監競爭局負責)
三、優化提升市場環境
12.創新餐飲業“觸發式”監管方式。以收到投訴舉報、轉辦交辦、大數據監測、上級專項任務及其他風險事件為觸發條件,依法依規開展核查處置。(食品經營處負責)
13.規范消費維權服務站建設,健全基層消費維權和消費教育網絡。(消保處負責)
14.積極發展ODR企業,拓展線上糾紛調解方式,引導消費糾紛源頭化解。(消保處負責)
15.深化“流動診所+專家會診”幫扶機制。不斷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拓展幫扶領域,為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不合格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幫助企業從源頭查風險、防隱患。(食品抽檢處負責)
16.積極引導網絡交易平臺合理配置流量資源,扶持農產品經營主體、特色經營主體和新入駐經營主體發展。(網監處負責)
四、優化提升開放環境
17.深入開展質量認證公信力建設、專業化提升、數字化發展行動。積極引導開展綠色、有機、碳足跡標識和“灣區認證”等高端品質和服務認證,推動檢驗檢測機構數字化管理轉型。辦好第九屆絲博會“高品質認證服務暨陜西精品推介活動”。(認證監管處負責)
18.持續推進“一帶一路”國家計量測試研究中心建設,構建“一帶一路”國際計量交流平臺,推動國際計量交流培訓實施。(計量處、省計量院按職責分工負責)
19.持續推進中亞標準化研究中心建設,構建“1+5+X”中亞標準化研究體系。加強與國內其他區域標準化研究中心的聯系交流,籌備組織東北亞標準化會議。(標準處、省標準化院按職責分工負責)
20.對自貿試驗區內企業合規建設提供科學指引,幫助企業識別、防范、應對不正當競爭合規風險。試點在自貿試驗區調查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時,應對被調查的經營者給予指導,經營者作出相關承諾并按承諾及時糾正、主動消除或減輕危害后果的,依法從輕、減輕或不予行政處罰。(價監競爭局牽頭,法規處配合)
各處室(單位)要加強工作統籌,切實承擔主體責任,創新工作舉措,力求取得突破性標志性成效。每季度末最后一個月15日前將工作進展情況報省局綜合規劃處。
工作推進中好的經驗做法或案例,請隨時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