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劍峰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集成涉企執法監管事項,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省市場監管局深入推進“內部綜合監管+外部聯合監管”“信用風險分類+隨機抽查檢查”,積極探索一體化監管、數字化監管、差異化監管,有效減少多頭執法、重復檢查。
一、加強制度引領,出臺規范檢查意見。2023年11月1日,江蘇率先出臺規范市場監管行政檢查工作的指導性文件(《關于進一步規范全省市場監管系統行政檢查工作的意見》),聚焦理清檢查邊界、加強計劃統籌、統一工作平臺、深化監管創新等七個方面制定了16項具體舉措,將行政檢查納入法治監管、智慧監管、信用監管全過程,一體謀劃,總體推進。一是將所有檢查事項納入規范管理。將市場監管部門承擔的日常監督檢查、專項檢查和跨部門聯合檢查,均納入規范范圍,嚴格實行“清單、計劃之外不檢查”。二是一體推進監管服務。多維度多視角研判企業面臨的信用風險,向存在失信風險的企業精準發送預警,及時提醒企業糾偏,幫助企業自覺規范經營行為。三是全面建立檢查質量評估機制。將各類行政檢查信息在系統內一定范圍通報公示,探索將行政檢查的卷宗檔案納入雙隨機抽查范圍,實施效能評估,進一步促進檢查質量提升。
二、深化數字建設,開發檢查工作平臺。江蘇省市場監管局2023年開發上線市場監管政務通APP,作為全省系統行政檢查的移動監管平臺,對檢查計劃、檢查人員、檢查對象、檢查結果等實行全過程管理,具有信息查詢、結果錄入、現場采集、任務整合等功能,能夠整合市場監管部門雙隨機檢查、重點檢查與專項檢查等各類行政檢查任務,有效形成計劃任務、檢查人員、檢查對象、檢查結果等全過程行政檢查檔案,切實做到“一個平臺管檢查”,有效解決“多頭錄入、重復檢查”等突出問題。在食品藥品、特種設備、農貿市場等領域探索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開展非現場監管,取代部分實地檢查,最大程度降低對經營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打擾。
三、聚焦風險分類,實施精準高效抽查。開發全省統一的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系統,對全省440萬戶在業企業的信用風險等級自動化、智能化分類。參照全國市場監管系統通用型指標體系,創新將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獲得省長質量獎、企業投資項目數量、納稅人欠稅等18類與企業信用風險水平關聯性較高的信用信息納入指標,形成具有江蘇特色的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省雙隨機聯席辦會同省信用辦、省“放管服”協調辦,聯合印發《關于推廣應用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的通知》,推動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與雙隨機監管、跨部門聯合監管等深度融合。
四、強化部門聯合,壓減涉企檢查頻次。一是健全聯合監管工作機制。2019年8月建立了由省市場監管局牽頭、省發改委、省政務辦等17個部門共同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2021年7月將成員單位增加至47個,統籌推進全省雙隨機抽查和跨部門聯合檢查。二是加強匯總取重工作效能。省市縣三級雙隨機聯席辦每年組織制定雙隨機監管計劃與跨部門聯合監管計劃;運用省市場監管信息平臺“匯總取重”功能,通過自動提示整合重復檢查任務,最大程度降低重復檢查頻次。三是完善綜合監管事項清單。2023年,省“放管服”協調辦、省雙隨機聯席辦推動雙隨機檢查事項與“互聯網+監管”檢查事項全面整合,聯合印發《江蘇省跨部門綜合監管事項清單(第二版)》,要求各地各部門規范開展跨部門聯合檢查,嚴格實行“清單之外不檢查”。
下一步,省市場監管局將持續優化完善監管工作機制,進一步推動市場監管領域行政檢查規范化、精準化;配合省數據局(省政務辦),不斷深化我省跨部門綜合監管工作,推進政府監管高效化、集成化建設。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4年6月20日
聯 系 人:施云籌
聯系電話:025-85537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