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區網絡交易監管工作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促進平臺經濟有序競爭創新發展決策部署為中心,圍繞自治區黨委、政府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直播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的重點工作任務,著力提升服務平臺經濟發展能力,嚴格規范網絡市場秩序,助力我區平臺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一、強化指導幫扶,推進平臺企業合規建設
(一)持續開展互聯網行業黨建引領行動。發揮自治區互聯網行業黨委委員單位作用,指導電商企業建立健全黨組織,通過調研走訪、聯合主題黨日等活動,加強對黨建聯系點“塞上e家”公司黨建工作的指導幫扶。
(二)持續完善平臺動態信息庫。開展一年兩次的常態化網絡交易平臺及平臺內經營者身份信息報送工作,首次入庫平臺區廳實地走訪指導報送,其他平臺區廳大數據監測、屬地實地核查指導報送。通過區市縣三級聯動和“監測排查+實地核查+入戶指導”的工作機制,建立底數清晰、信息完整、定期更新的區內平臺動態信息庫,夯實平臺監管基礎。
(三)持續開展平臺點亮行動。指導新增平臺開展資質審核和信息公示,建立和完善產品查驗、消費者權益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將平臺及平臺內經營者亮照、亮標和自我聲明公示情況納入“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事項,組織開展抽查,推進平臺規范管理水平。加強對《網絡直播帶貨、網絡社區團購合規行為指引》的宣傳,引導網絡直播、社區團購等新業態完善合規制度,健康規范發展。
(四)持續開展優化平臺協議規則行動。督促新增平臺對自身協議規則進行全面自查完善,組織對新增平臺協議規則開展專家評審,梳理形成問題清單,逐一反饋給平臺企業,督促優化完善平臺協議規則、規范規則發布流程和規則公示制度,推動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強化技術支撐,提升網絡監測精準化水平
(五)進一步優化智慧監管平臺功能。進一步優化寧夏“網絡交易數據監測監管平臺”功能和應用場景,完善禁限售監測詞庫、違法行為模型庫,提升違法線索監測的精準度和覆蓋面,為區、市、縣、所四級和全業務條線網絡監管執法提供有力支撐。
(六)進一步發揮知識產權白名單系統試點作用。依托國家網監平臺基礎功能和已建成的寧夏知識產權線上保護“白名單”庫,打通國內主要頭部平臺與我區白名單企業的信息通路,打通寧夏地方監測監管與國家監管平臺的信息通路,打通與國內電商平臺信息直達通道,實現侵權線索直達屬地監管部門、侵權保護訴求直達電商平臺企業、侵權保護成果直達權利所有人的效果,解決“侵權行為、電商平臺兩頭在外保護難”的突出問題。
三、強化重點執法,提升網絡交易監管效能
(七)聚焦重點商品開展專項監測。充分利用總局網絡交易監測監管五級貫通系統和寧夏網絡交易數據監測監管平臺,聚焦食品、重點工業產品和民生服務等網絡熱點,開展日常監測和線索分級處置,及時發現、快速處置違法違規線索,優化網絡市場環境。
(八)聚焦重點時段開展專項監測。聚焦6.18、雙十一、雙十二等網絡促銷節慶以及五一、十一、元旦春節等傳統節日開展專項監測,加大對虛假打折、虛構原價等價格違法以及不公平格式條款、不履行承諾等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為打擊力度,優化網絡消費環境。
(九)聚焦重點行為開展網絡市場專項行動。按照總局安排,結合我區實際,聯合網絡市場監管成員單位開展2024年度網絡市場專項行動,維護網絡市場秩序。
四、強化基礎建設,提升監管規范化水平
(十)完善工作制度。研究制定提升網絡交易監測監管工作效能的制度規范,細化網絡監測線索的處置措施、處置規范、處置流程和處置時限,提升網絡交易監管工作規范化、標準化。
(十一)開展示范區創建指導。結合我區實際制定《創建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試驗區指導意見》,加大對創建工作的宣傳指導力度,針對五市不同特點,有針對性的指導有條件的市積極開展創建。
(十二)開展業務骨干培訓。針對基層網監、合同行政監管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短板弱項,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業務骨干專業技能培訓,通過法律法規講座、系統操作應用演示、案例剖析、執法經驗交流等方式,提升網監業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