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農業局(農委)
現將省廳制定的《2014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當地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并抓緊制定本市工作要點,于5月15日前報省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
聯系人:邱慶浩 聯系電話:0531—67866352
附件:2014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
山東省農業廳
2014年4月23日
2014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
2014年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年??傮w思路是,以健全監管體制和運行機制為核心,以推行產地準出和原產地追溯為切入點,以整建制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縣為抓手,健全隊伍,完善體系,狠抓源頭治理,強化監督執法,努力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重點有突破、整體有提升。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狠抓投入品整治
制定農藥、種子、肥料打假實施方案,圍繞凈化農資市場,聯合公安、質監、工商等部門,查辦一批大案要案,端掉一批制假販假黑窩點,嚴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公布一批典型案例,對監督抽查不合格的企業和產品公開曝光,盡快有效遏制農資突出問題。從3月份開始,利用100天的時間,在全省開展農藥專項整治百日行動。
二、著力規范生產管理
有針對性地加快標準的制修訂步伐,確保果菜生產管理有標可依。加快推行標準化生產,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以及家庭農場等新興經營主體的作用,將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加快生產的規?;?、基地化和標準化。2014年達到“五要”標準的果菜基地占比要提高到63%以上。嚴格控藥控肥,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農藥,嚴禁違法儲存保鮮,嚴格使用植物激素類農藥,嚴格落實農藥安全間隔期,嚴格規范生產記錄。各市要因地制宜篩選推薦一批禁限用農藥替代品種,指導農民科學合理用藥。
三、穩步推進產品認證
以品牌化建設為目標,持續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工作,不斷擴大食用農產品認證覆蓋面。同時,切實加強對認證企業和認證產品的動態監管,落實包裝標識制度,堅決維護好“三品一標”產品的良好形象和社會信譽。2014年,“三品一標”認證登記產品的產地面積占食用農產品產地面積的比率要提高到38%以上。
四、推行產地準出追溯
將菜、果、菌等生產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納入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按照管理規范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的要求,嚴控用藥用肥,嚴格生產記錄、產地準出,逐步推行原產地追溯。獲得“三品一標”認證登記的產品要率先按規定實行包裝標識。今年,原則上所有在省廳監管系統登記備案的果菜基地都要實行產地準出和原產地追溯。從3月份開始,用100天時間,開展蔬菜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
五、加大監測監督力度
改進抽樣檢測方法。省級監測,擬擴大監測范圍,調整檢測項目,加大抽查比例,抽樣地點隨機抽取,抽檢樣品混后分檢,抽檢樣品中擬隨機添加盲樣。全年蔬菜水果檢測10-12次,抽檢結果視情況直接通報各市政府,并上報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各市、縣層層制定監測計劃,并分別上報上一級備案,原則上全年蔬菜水果監測各不少于4次,全部實行定量檢測。抽檢樣品數量:市一級,原則上萊蕪全年不少于300個,淄博、棗莊、東營、威海、日照、德州、濱州、菏澤8市不少于450個,濟南、青島、煙臺、濰坊、濟寧、泰安、臨沂、聊城8市不少于600個;縣一級,原則上各縣(市、區)總數不少于200個。
六、加大監管執法力度
要營造違規嚴打的高壓態勢,對抽檢、督查過程中發現的以及群眾舉報屬實的農資、菜果質量安全問題,追根溯源,一查到底,絕不姑息。要加強行政執法、刑事司法“兩法”銜接,對明確屬于刑事處罰范圍的,要堅決依法移交公安部門處理。處罰情況,省廳將定期通報并公開曝光。省廳擬與省公安廳聯合下發文件,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
七、強化監管體系建設
貫徹落實《山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規定》,縣、鄉兩級必須設專門機構和人員具體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村一級必須健全監管員監管制度。建立監管人員數據庫,任務明確到人,責任落實到崗。加快市、縣農產品檢測機構項目建設,確保資金配套到位,按時竣工驗收,爭取早日通過計量認證和機構考核。
八、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縣創建活動
采取省里制定標準,各地組織創建,統一驗收命名,實行動態管理的模式,與省財政廳聯合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縣創建活動。通過深入開展活動,推動監管體系、監管隊伍以及監管制度建設,整建制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省廳擬制定《山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縣管理辦法》,并從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經費中列專項對創建市、縣予以補助。
九、加大宣傳培訓力度
強化對縣、鄉、村監管人員,市、縣、鄉、基地檢測人員,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以及果菜種植戶的培訓,提高各級監管、檢測及執法人員的法律素質和業務能力,提高生產者法律意識、誠信意識、安全意識及科學生產水平,所有檢測人員實行持證上崗。省、市、縣層層制定培訓計劃,明確培訓重點。繼續落實農資購買使用明白紙及簡明生產技術規程發放簽收制度,查漏補缺,確保全覆蓋。
充分發揮電視、報紙、電臺、網絡等各類新聞媒體的作用,切實做好“雙百行動”以及《山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規定》的宣傳貫徹,及時宣傳推廣各地的好做法、好經驗。同時,對各種違法違規行為予以曝光,積極營造鼓勵誠信守法、嚴懲失信違法的良好氛圍。省廳擬新增12316短信服務,對縣、鄉、村監管人員以及農藥生產企業和經營店、生產基地和家庭農場負責人等,定期發送法律法規、相關政策及生產管理等知識。
十、加大督導檢查力度
各級都要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督查力度,確保各項任務和措施落到實處。省廳擬采取明察暗訪、突擊檢查的形式,強化對“雙百行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縣創建活動、農產品產地準出追溯以及《山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規定》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督查結果將直接通報各市政府,并上報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
十一、落實監管責任
堅持屬地管理,嚴格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領導責任、相關部門的監管責任、監管人員的崗位責任以及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落到實處。各市農產品檢測合格率以及縣鄉監管隊伍建設、市縣檢測體系建設、投入品監管、產地準出和原產地追溯、工作經費保障等重點工作,已納入省科學發展綜合考核內容,并將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和事件發生情況,以及殘留超標情況納入扣分項。省廳繼續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量化考核,考核情況擬通報各市人民政府。推進誠信建設,樹立誠信典范,對誠實守信、守法經營的要公開向社會推介;反之列入“黑名單”,在評先選優、相關項目申報和政策扶持等方面實行一票否決。
十二、加強風險防范與應急管理
在強化服務指導、引導誠信自律、嚴懲違法行為的同時,逐步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努力做到隱患早發現,風險早排除,避免釀成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開展風險評估工作,對突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潛在風險進行研究分析,針對性提出對策措施。要加強應急管理,完善應急預案,確保早介入、早處置,將影響和損失降到最低。今后凡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被媒體曝光并形成惡劣影響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或被省廳約談的市,一律取消部、省級先進集體、農產品質量安全項目推薦申報資格,省廳年終量化考核一律實行末尾排序。
現將省廳制定的《2014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當地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并抓緊制定本市工作要點,于5月15日前報省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
聯系人:邱慶浩 聯系電話:0531—67866352
附件:2014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
山東省農業廳
2014年4月23日
2014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
2014年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年??傮w思路是,以健全監管體制和運行機制為核心,以推行產地準出和原產地追溯為切入點,以整建制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縣為抓手,健全隊伍,完善體系,狠抓源頭治理,強化監督執法,努力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重點有突破、整體有提升。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狠抓投入品整治
制定農藥、種子、肥料打假實施方案,圍繞凈化農資市場,聯合公安、質監、工商等部門,查辦一批大案要案,端掉一批制假販假黑窩點,嚴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公布一批典型案例,對監督抽查不合格的企業和產品公開曝光,盡快有效遏制農資突出問題。從3月份開始,利用100天的時間,在全省開展農藥專項整治百日行動。
二、著力規范生產管理
有針對性地加快標準的制修訂步伐,確保果菜生產管理有標可依。加快推行標準化生產,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以及家庭農場等新興經營主體的作用,將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加快生產的規?;?、基地化和標準化。2014年達到“五要”標準的果菜基地占比要提高到63%以上。嚴格控藥控肥,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農藥,嚴禁違法儲存保鮮,嚴格使用植物激素類農藥,嚴格落實農藥安全間隔期,嚴格規范生產記錄。各市要因地制宜篩選推薦一批禁限用農藥替代品種,指導農民科學合理用藥。
三、穩步推進產品認證
以品牌化建設為目標,持續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工作,不斷擴大食用農產品認證覆蓋面。同時,切實加強對認證企業和認證產品的動態監管,落實包裝標識制度,堅決維護好“三品一標”產品的良好形象和社會信譽。2014年,“三品一標”認證登記產品的產地面積占食用農產品產地面積的比率要提高到38%以上。
四、推行產地準出追溯
將菜、果、菌等生產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納入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按照管理規范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的要求,嚴控用藥用肥,嚴格生產記錄、產地準出,逐步推行原產地追溯。獲得“三品一標”認證登記的產品要率先按規定實行包裝標識。今年,原則上所有在省廳監管系統登記備案的果菜基地都要實行產地準出和原產地追溯。從3月份開始,用100天時間,開展蔬菜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
五、加大監測監督力度
改進抽樣檢測方法。省級監測,擬擴大監測范圍,調整檢測項目,加大抽查比例,抽樣地點隨機抽取,抽檢樣品混后分檢,抽檢樣品中擬隨機添加盲樣。全年蔬菜水果檢測10-12次,抽檢結果視情況直接通報各市政府,并上報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各市、縣層層制定監測計劃,并分別上報上一級備案,原則上全年蔬菜水果監測各不少于4次,全部實行定量檢測。抽檢樣品數量:市一級,原則上萊蕪全年不少于300個,淄博、棗莊、東營、威海、日照、德州、濱州、菏澤8市不少于450個,濟南、青島、煙臺、濰坊、濟寧、泰安、臨沂、聊城8市不少于600個;縣一級,原則上各縣(市、區)總數不少于200個。
六、加大監管執法力度
要營造違規嚴打的高壓態勢,對抽檢、督查過程中發現的以及群眾舉報屬實的農資、菜果質量安全問題,追根溯源,一查到底,絕不姑息。要加強行政執法、刑事司法“兩法”銜接,對明確屬于刑事處罰范圍的,要堅決依法移交公安部門處理。處罰情況,省廳將定期通報并公開曝光。省廳擬與省公安廳聯合下發文件,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
七、強化監管體系建設
貫徹落實《山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規定》,縣、鄉兩級必須設專門機構和人員具體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村一級必須健全監管員監管制度。建立監管人員數據庫,任務明確到人,責任落實到崗。加快市、縣農產品檢測機構項目建設,確保資金配套到位,按時竣工驗收,爭取早日通過計量認證和機構考核。
八、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縣創建活動
采取省里制定標準,各地組織創建,統一驗收命名,實行動態管理的模式,與省財政廳聯合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縣創建活動。通過深入開展活動,推動監管體系、監管隊伍以及監管制度建設,整建制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省廳擬制定《山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縣管理辦法》,并從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經費中列專項對創建市、縣予以補助。
九、加大宣傳培訓力度
強化對縣、鄉、村監管人員,市、縣、鄉、基地檢測人員,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以及果菜種植戶的培訓,提高各級監管、檢測及執法人員的法律素質和業務能力,提高生產者法律意識、誠信意識、安全意識及科學生產水平,所有檢測人員實行持證上崗。省、市、縣層層制定培訓計劃,明確培訓重點。繼續落實農資購買使用明白紙及簡明生產技術規程發放簽收制度,查漏補缺,確保全覆蓋。
充分發揮電視、報紙、電臺、網絡等各類新聞媒體的作用,切實做好“雙百行動”以及《山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規定》的宣傳貫徹,及時宣傳推廣各地的好做法、好經驗。同時,對各種違法違規行為予以曝光,積極營造鼓勵誠信守法、嚴懲失信違法的良好氛圍。省廳擬新增12316短信服務,對縣、鄉、村監管人員以及農藥生產企業和經營店、生產基地和家庭農場負責人等,定期發送法律法規、相關政策及生產管理等知識。
十、加大督導檢查力度
各級都要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督查力度,確保各項任務和措施落到實處。省廳擬采取明察暗訪、突擊檢查的形式,強化對“雙百行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縣創建活動、農產品產地準出追溯以及《山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規定》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督查結果將直接通報各市政府,并上報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
十一、落實監管責任
堅持屬地管理,嚴格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領導責任、相關部門的監管責任、監管人員的崗位責任以及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落到實處。各市農產品檢測合格率以及縣鄉監管隊伍建設、市縣檢測體系建設、投入品監管、產地準出和原產地追溯、工作經費保障等重點工作,已納入省科學發展綜合考核內容,并將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和事件發生情況,以及殘留超標情況納入扣分項。省廳繼續實行農產品質量安全量化考核,考核情況擬通報各市人民政府。推進誠信建設,樹立誠信典范,對誠實守信、守法經營的要公開向社會推介;反之列入“黑名單”,在評先選優、相關項目申報和政策扶持等方面實行一票否決。
十二、加強風險防范與應急管理
在強化服務指導、引導誠信自律、嚴懲違法行為的同時,逐步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努力做到隱患早發現,風險早排除,避免釀成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開展風險評估工作,對突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潛在風險進行研究分析,針對性提出對策措施。要加強應急管理,完善應急預案,確保早介入、早處置,將影響和損失降到最低。今后凡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被媒體曝光并形成惡劣影響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或被省廳約談的市,一律取消部、省級先進集體、農產品質量安全項目推薦申報資格,省廳年終量化考核一律實行末尾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