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
《2021年降成本工作要點》已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
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廳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人民銀行
財 政 廳 南寧中心支行
2021年7月27日
2021年降成本工作要點
為貫徹落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做好2021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發改運行〔2021〕602號),繼續為市場主體紓困,結合廣西實際,制定本工作要點。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堅持統籌兼顧與突出重點相結合,堅持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堅持鞏固成果與提質擴面相結合,堅持降低顯性成本與降低隱性成本相結合,保持必要的紓困支持力度,推動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增強發展信心,確保廣西“十四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二、主要措施
(一)持續落實降低稅費負擔政策。
1.進一步落實減稅政策。繼續執行制度性減稅政策,延長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優惠等部分階段性政策執行期限,落實新的結構性減稅舉措。按規定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征收所得稅。對先進制造業企業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繼續執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政策,將制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自治區財政廳,廣西稅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規范降低重點領域涉企收費。繼續開展寬帶和專線提速惠企工作,中小企業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再降10%,持續降低企業用網用云成本。清理規范城鎮供水供電供氣供暖行業收費,制定實施方案,開展不合理收費專項治理行動,取消沒有合法有效政策依據的不合理收費,加快完善價格形成機制,嚴格規范價格收費行為,提高水電氣暖等產品和服務供給質量和效率。(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市場監管局、通信管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落實落細減稅降費紅利。深化辦稅繳費便利化改革,實施“服務滿意提升工程”,持續優化納稅服務,精簡享受稅費政策的辦理流程和手續,完善稅費收入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強化全流程監控。嚴守不征收“過頭稅費”的底線,堅決防止搞集中清欠稅收、亂收費削減政策紅利,嚴控非稅收入不合理增長。組織行業協會商會開展“我為企業減負擔”專項行動,不得強制行業協會商會會員付費參加各類會議、培訓、展覽、評比、達標、表彰及出國考察等,不得強制會員贊助、捐贈、訂購有關產品或刊物。加強對中介機構、行業協會商會、交通物流等重點領域收費的監督檢查,持續加大各類違規涉企收費整治力度,堅決制止各種加重企業負擔的違規行為。(廣西稅務局,自治區民政廳、市場監管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工業和信息化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深化金融讓利有效支持實體經濟。
4.創新財稅金融聯動政策。實施“桂惠貸”貼息政策,全區籌措40億元“桂惠貸”財政貼息資金,對轄區內金融機構當年新發放且符合條件的貸款按照2或3個百分點利差比例進行補貼,引導金融機構投放約2000億元優惠利率貸款。持續深化和規范“銀稅互動”工作,創新推出“繳稅貸”、“減免稅貸”,在提額降息、化解風險的同時,力爭全年“銀稅互動”產品放貸額度突破1000億元。(自治區財政廳、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廣西銀保監局、廣西稅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5.引導金融資源精準滴灌。繼續運用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支持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進一步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引導銀行擴大信用貸款、持續增加首貸戶,推廣隨借隨還貸款,使資金更多流向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受疫情持續影響行業企業給予定向支持。引導銀行機構合理確定貸款利率,力爭2021年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在去年基礎上繼續保持平穩態勢。引導銀行機構持續加大民營小微企業首貸、續貸、信用貸款投放力度,將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政策的實施期限延長到2021年12月31日。延長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政策,完善貸款風險分擔補償機制。支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納入自治區級政策性優惠貸款風險分擔資金池支持范圍,對無可抵押資產、無現金流、無訂單的初創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實施風險補償。(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廣西銀保監局,自治區財政廳、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6.優化企業金融服務。更好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拓展市場主體融資渠道。精準培育上市掛牌后備企業,推動優質企業上市掛牌,支持上市掛牌企業再融資,支持企業發行公司債券,加快區域性股權市場建設,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項目申報工作,大力發展私募股權融資。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以產業鏈和供應鏈為切入點,推廣供應鏈票據和應收賬款確權,增強銀行與產業鏈的融合度和協同性,引導銀行機構加強廣西關鍵產業鏈服務對接,依托市場監管、稅務、司法、征信等共享數據,優化對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的融資和結算服務,積極開發訂單、倉單、存貨、應收賬款融資等供應鏈金融產品。實施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推動征信與信用評級機構為企業融資提供高質量的征信和評級服務。適當降低小微企業支付手續費,規范融資收費行為。(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廣西銀保監局、廣西證監局,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牽頭,自治區財政廳、國資委、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司法廳、市場監管局,廣西稅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7.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將行政許可事項全部納入清單管理,及時梳理公布全區行政許可事項目錄。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對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等方式,大力推進涉企審批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實現“證照分離”全覆蓋。推動各設區市以政府補貼形式免費贈送新設企業實體印章。深化政務服務“簡易辦”改革,進一步提高服務效能。完善市場主體退出機制,實行中小微企業簡易注銷制度。修訂《廣西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暫行辦法》,推進企業注銷便利化。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落實《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繼續放寬準入限制,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進一步清理負面清單之外的外資準入限制措施,嚴格落實“非禁即入”。實施工業產品準入制度改革,推進汽車、電子電器等行業生產準入和流通管理全流程改革。按國家部署推動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推進電子證照集約化制作和管理,建立電子證照跨地區、跨部門共享和區內互信互認機制,提升電子證照系統支撐能力。在更大范圍實現電子營業執照深度應用,實現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電子營業執照驗證功能。(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市場監管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安廳、司法廳、商務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8.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深入實施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改革舉措,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開展知識產權執法保護專項行動,加大關鍵領域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懲戒力度,做好重點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直通車服務,加強企業海外知識產權保護。加強有效監管,以公正監管促進優勝劣汰。建立健全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協作機制,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增強制度剛性約束,加強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執法,糾正地方保護、指定交易等違法行為,強化平臺領域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監管。建立健全招標投標領域優化營商環境長效機制,嚴格規范招標投標規則制定,加大清理整合力度,對依法必須招標項目全面推行招投標領域“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暢通招投標異議、投訴渠道。編制發布中介服務指南,推動各類中介機構公開服務條件、流程、時限和收費標準。(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局、財政廳、公安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機關事務管理局、大數據發展局及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廳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合理降低企業人工成本。
9.延續部分階段性降低企業用工成本政策。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實施期限延長1年至2022年4月30日,按照階段性降費率政策規定進行社會保險費征繳。貫徹落實擴大失業保險返還政策,落實“免申快辦”模式,擴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保障范圍,提高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繼續實施以工代訓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1年12月。(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廣西稅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0.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素質。開展大規模、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質量年活動,推廣“雙千結對”崗位技能培訓,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統籌重點群體職業技能培訓,全年開展各類補貼性培訓35萬人次。研究調整職業培訓補貼標準,拓寬職業技能培訓資金使用范圍,建設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降低企業用能用地成本。
11.降低企業用電成本。制定實施全區峰谷電價政策,平穩執行新核定的2021年輸配電價和目錄銷售電價。進一步清理用電不合理加價,建立清理規范轉供電環節亂加價聯合工作長效機制,強化多部門協同,加大檢查執法力度,繼續推動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持續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放開經營性用戶發用電計劃,允許所有制造業企業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擴大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爭取交易量達到760億千瓦時以上。(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2.降低企業用地成本。貫徹實施建設用地審批管理規定,對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雙百雙新”項目、單獨選址的基礎設施等項目實行用地指標核銷制,項目用地不須先行申請用地指標,可直接組織材料報批用地,獲得用地批文后由自治區核銷用地指標。健全國有建設用地配置政策體系,推進產業用地政策精準實施。建立以“畝均效益”為導向的土地資源優化配置機制,擴大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試點,逐步推廣“標準地”出讓。貫徹完善市場競爭和交易等規則,創新土地供應方式,推行工業用地彈性出讓,探索建立工業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依據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生命周期合理確定工業項目土地出讓年限,實行彈性供地,分期出讓。推動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促進自治區、市兩級補充耕地指標交易,并優先考慮將革命老區、深度貧困地區和耕地保護成效突出地區納入到自治區補充耕地指標調劑庫的指標進行調劑。配合組織實施好跨省域補充耕地國家統籌。(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牽頭負責,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農業農村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3.降低房屋租金成本。鼓勵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方,對承租國有房屋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租金或延期收取房屋租金。轉租、分租國有房屋的,確保減免或延期收取政策惠及最終承租人。(自治區國資委、機關事務管理局、教育廳、住房城鄉建設廳、財政廳、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推進物流降本增效。
14.取消或降低部分公路民航港口收費。全面推廣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進一步優化調整差異化收費政策。執行取消港口建設費和將民航發展基金航空公司征收標準降低20%政策。深入實施推動進一步降低廣西北部灣港口中介服務收費專項行動。對海運口岸收費進行專項清理整頓,進一步精簡合并收費項目,完善海運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并實行動態管理,確保清單外無收費項目。(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財政廳、北部灣辦、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局,南寧海關,欽州、北海、防城港市人民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5.持續降低鐵路貨運成本。嚴格落實鐵路各項降成本政策措施,嚴格執行關于規范鐵路貨運的收費政策,落實貨運價格公告制度,各項鐵路貨運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均在營業場所進行公告,不核收未經公告的任何費用,促進全程物流成本降低。推動鐵路企業給予北部灣港海鐵聯運班列更大幅度鐵路運價下浮。推行海鐵聯運“一單制”,推動實現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線路西部地區全覆蓋,優化海鐵聯運班列運輸組織調度,壓縮班列整體運行時間。貫徹鐵路行業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措施,放開競爭性業務準入,進一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北部灣辦,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6.完善交通物流基礎設施。實施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項目,緩解綜合運輸大通道“堵點”,提高通道運行效率。聚焦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建成欽州港東航道擴建一期二期調整工程、欽州港金鼓江作業區16至17號泊位等12個項目,新增吞吐能力2000萬噸以上;開工建設欽州港金鼓江作業區19號泊位、防城港企沙港區赤沙作業區13至16號泊位、北海鐵山港西港區北暮作業區9號10號泊位等8個項目。加快推進黃桶至百色鐵路、欽港鐵路擴能改造、黔桂鐵路增建二線等項目前期工作;全面推進貴陽經天峨至南寧、湖南城步經宜州至峒中等跨省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加快形成新的高速公路通道;加快推進南寧吳圩國際機場改擴建(第二跑道),規劃建設大通關基地、臨空物流園。實施新一輪西江航運干線擴能提級工程。推進落實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綜合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完善港站樞紐集疏運體系。重點推進南寧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欽州—北海—防城港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打造“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體系。推進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南寧國際鐵路港、廣西北部灣國際生鮮冷鏈園區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中西部地區無水港布局,形成覆蓋西南、中南地區無水港網絡。加快推進全區郵政快遞物流園區建設,深入推進“快遞進村”服務鄉村振興。加快推進物流體系信息化建設,打造智能港口,整合港口、物流、鐵路、海事、海關的各類系統,實現信息共享、監管互認,提升服務效率。(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北部灣辦、商務廳,南寧海關、廣西海事局、廣西郵政管理局,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7.優化運輸結構。大力推進多式聯運,引導推進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重點線路聯網成片、提質增效,形成網絡效應。穩定運行渝桂、川桂、滇桂三條“天天班”線路,推動常態化開行隴桂、陜桂、青桂、新桂等集拼班列,穩定開行桂北、桂東等區內班列,依托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大力發展公鐵聯運、海鐵聯運,全年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海鐵聯運班列開行6000列以上,實現中歐班列和陸海新通道班列的貨源共享,不斷拓展北部灣港貨源。加密南寧至東盟國家的航線,加快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的空中走廊。(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牽頭負責,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提高企業資金周轉效率。
18.依法保障中小企業款項及時支付。嚴格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持續推進我區《防止拖欠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工作方案》落地見效。加強項目預算管理,完善建設工程價款結算辦法,對政府工程項目,嚴禁以各種方式要求企業帶資承包。落實國有企業防止拖欠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發揮好違約拖欠中小企業款項登記(投訴)平臺作用,加快研究出臺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投訴處理辦法,細化投訴受理工作流程。(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國資委牽頭負責)
(八)激勵企業內部挖潛。
19.支持企業挖潛增效。鼓勵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建設完善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實施以機器人應用為特征的改造升級,以數字技術賦能降本增效。推進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建設,支持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實施“機器換人”計劃,創建一批“黑燈工廠”、“無人車間”,推進千企智能化技術改造診斷服務,持續推動工藝裝備升級和生產過程智能化提升。推動制造業龍頭企業與互聯網企業的跨界融合,建設汽車、機械、金屬材料、林產、陶瓷、煤炭等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廣西(柳州)工業互聯網示范城市。引導企業對標國際先進,加強成本管控,提升管理水平。(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通信管理局、大數據發展局牽頭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精心組織實施,確保落地見效。明確部門責任,落實事項分工,加強協調會商,及時研究解決突出問題,抓實抓細降成本各項政策舉措,暢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同時持續跟蹤落實成效。
(二)完善配套政策,加強政策宣傳。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家、自治區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要求,持續完善降成本政策,強化政策宣傳解讀,持續加強對好經驗、好做法的梳理,并做好宣傳和推廣。各地、各部門于2022年1月31日前將2021年全年降成本工作總結報送自治區發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