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十三五”規劃》亮點解讀

   2016-11-29 422
核心提示:2016年11月25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了《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規劃全文萬余字,詳細介紹了規劃

2016年11月25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了《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規劃全文萬余字,詳細介紹了規劃基礎和面臨形勢;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十三五”時期主要任務以及相應的保障措施四部分內容。食品伙伴網標法中心列舉部分亮點并作簡要解讀: 

1、食品風險評估方面

完成食品中25種危害因素的風險評估,食品安全限量標準中重點物質的再評估。

解讀:規劃提到要對限量標準中的重點物質進行再評估,也就意味著涉及真菌毒素、污染物等限量標準會進行修訂,類似茶葉中稀土的限量指標是否會取消的信息很值得關注。對于具體哪25種危害因素被列為評估對象以及哪些重點物質出現在再評估名單,目前尚不可知。

2、食品安全標準制修訂方面

制定、修訂30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重點加強嬰幼兒配方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特殊人群營養型食品標準。完善地方標準,使地方標準成為國家標準的有效補充。完善基礎標準、食品生產經營規范、食品產品標準、食品相關產品標準及配套檢驗方法等制定、修訂工作。

解讀:目前為止,國家衛計委已公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近千項,既有首次制定的食品安全標準,也有對現有食品標準的清理整合成果,接下來還會制修訂一批標準:包括目前已經有征求意見但尚未發布的食品安全標準;尚未征求意見、但已列入制修訂計劃的食品安全標準,如:《2016年度食安全國家標準項目計劃(第一批)》中列出的《冷藏乳制品貯運銷售衛生規范》等標準。

3、食品安全標準相關法規修訂方面

制定公布食品安全標準管理辦法,實現食品安全標準與“三新食品”銜接,國家標準與地方標準銜接,食品安全標準制定與進口無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指定標準銜接。

解讀:食品安全標準相關的基礎規章目前有3個,分別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辦法》、《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管理辦法》、《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備案辦法》,按照此規劃,國家衛計委未來很有可能將此3個規章修訂合并為《食品安全標準管理辦法》。企業標準自我聲明的改革措施是否會列入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標準管理辦法》中也同樣值得關注。

4、其他方面

      4.1 推動改革和加強“三新食品”管理。

解讀:所謂“三新食品”是指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目前三新食品的管理已經移交給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以前由國家審批許可的做法未來可能改變,類似于食品生產經營許可權限下放管理審批,三新的許可權限也可能下放到地方。

4.2 建立相關數據庫平臺,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

解讀:云計算大數據時代,國家監管部門越來越重視大數據的技術運用,作為食品企業和為企業監管機構服務的第三方,都應該順應形勢發展,重視與食品安全的各類數據的搜集整理匯總,挖掘這些數據的潛在價值。 

4.2.1 建立我國常見有毒動植物DNA條形碼快速鑒定數據庫。完善食品毒理學評價GLP管理規范體系。

4.2.2 建立覆蓋全國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目錄檢索系統,推進食品安全標準、風險監測、風險評估、食源性疾病等系統的整合升級和一體化應用。

4.2.3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做好標準在線查詢及意見反饋等服務工作。

4.2.4 開發個性化、差異化的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移動應用產品,如營養膳食計算器、患者營養支持、運動健康指導等。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