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關于印發2015年全省食品風險監測和保健食品監管工作要點的通知(川食藥監辦〔2015〕95號)

   2015-03-31 770
核心提示:各市(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省局各直屬單位:  《2015年全省食品風險監測及保健食品監管工作要點》已經省局領導同意現印發

各市(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省局各直屬單位:

  《2015年全省食品風險監測及保健食品監管工作要點》已經省局領導同意現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

  2015年3月30日

  2015年全省食品風險監測及保健食品監管工作要點

  2015年全省食品風險監測和保健食品監管要認真貫徹全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問題導向為統領,以防范風險為目的,以抽檢監測為手段,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緊緊依靠行政監管和技術支撐,充分利用社會力量,為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減少食品風險隱患,構建食品監管長效機制,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做出貢獻。

  一、堅持問題導向,圓滿完成“國抽”和“省抽”任務

  (一)創新工作思路。認真學習貫徹省局《關于改革創新食品抽檢監測工作的意見》,明確改革目標,完善抽檢措施,理清工作職責,逐步構建全省統一完善、權責明確、分工協作的食品風險監測管理體系。

  (二)科學制定計劃。認真編制2015年國家食品抽檢監測7429批次、省級食品監督抽檢21300批次和省級食品風險監測2000批次等計劃和實施方案,搞好抽檢監測計劃和資金的綜合平衡,進一步增強抽檢監測計劃編制的科學性、代表性、針對性。

  (三)抓好組織實施。做好各級食品抽檢監測計劃銜接,加大高風險品種抽檢頻率,逐步實現對本地區各類獲證食品生產企業全覆蓋。合理安排任務進度,減少重復抽樣和集中抽樣,保證抽檢監測數據客觀準確。對節令食品按計劃提前安排,確保任務按期完成。

  (四)強化數據分析。建立抽檢監測數據定期分析工作機制,盡可能運用信息化分析手段編制信息專報。結合檢驗檢測、行業商協會、企業、輿情、監管執法等各類數據,廣泛征求有關部門和專家意見,及時發現問題隱患并提出解決措施。

  (五)依法公布信息。積極穩妥推進食品抽檢監測信息公布工作,避免因隨意公布信息造成不良影響。逐步建立科學完善的信息公布模式,實現抽檢監測信息公布常態化。

  (六)落實核查處置。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加大不合格和問題產品的核查力度。提高處置實效,保證抽檢監測報告送達、問題通報、隱患排查、企業整改、案件稽查等工作流程無縫銜接。跟進處置過程,建立不合格產品和問題產品的臺賬制度,處理一件,核銷一件。實行“雙報告”制度,匯報當期抽檢監測進度的同時,報告上期問題產品的后處理結果。

  (七)完善考核辦法。將評價性抽檢與監督性抽檢適當分離,以問題發現率和處置率為核心指標,明確目標考核樣本,加大考評力度,更加科學、及時、客觀、準確反映食品抽檢監測結果。

  二、強化風險管理,積極開展食品風險研判和預警交流

  (一)強化分析研判,提高例會質量。充分利用檢驗檢測、監督檢查、輿情監測、案件查辦等途徑獲取的風險信息,定期開展專題性食品安全形勢分析,判斷食品領域的風險因素、風險程度,提出防控措施,前移風險防控關口,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二)建立預警體系,發布風險提示。適時向全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和社會公眾發布食品安全監管風險預警和消費提示,為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和專項執法行動提供依據。

  (三)拓展風險交流渠道,豐富風險交流形式。摸索建立與政府相關部門、媒體和社會公眾的風險交流機制。探索組建食品風險交流工作隊伍,發揮第三方平臺在風險交流工作中的作用,逐步形成風險交流社會共治新局面。

  (四)開展專項風險監測,提高抽檢監測深度和廣度。在認真完成2015年“國抽”和“省抽”任務的同時,省局重點開展白酒、食用油、茶葉、肉制品、調味品等品種的專項風險監測。

  (五)監督企業對出廠產品進行自檢,督促開展風險隱患自查自糾。鼓勵企業開展食品安全標準之外的風險因子排查和監測工作,探索建立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風險信息報告制度。

  三、規范信息公開,探索試行抽檢監測信息統計與分析報告

  (一)規范食品監督抽檢信息公布工作,加強地方信息公布的監督指導。妥善制定信息公布方案,有組織、有計劃、有秩序、有效果地公布抽檢監測信息。重視信息公布的輿情評估和輿論引導,積極開展風險交流和答疑解惑。

  (二)科學統計匯總,客觀掌握食品安全形勢。按照國家總局統一部署,逐步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統計工作制度和指標體系,統計數據和內容努力做到科學、全面、實用。

  (三)繼續開展食品安全形勢分析,適時提交食品安全報告和抽檢監測專報。強化數據深度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重點工作建議。

  (四)構建抽檢監測信息平臺,實現抽檢監測信息共享和綜合利用。結合全省食品藥品綜合信息平臺建設規劃,建立省、市食品抽檢監測信息化功能模塊,力爭與國家總局食品抽檢監測信息平臺兼容互通。

  四、夯實工作基礎,大力推進食品抽檢監測體系建設

  (一)健全完善食品抽檢監測法規制度。貫徹落實國家總局《食品安全抽樣檢驗辦法》和省局《食品安全風險研判例會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制訂出臺《食品抽檢監測后處理規范》和《食品抽檢監測統計報告制度》等辦法。

  (二)加強食品抽檢監測隊伍建設。確定專職或聘用方式,擴充食品抽樣隊伍,加強食品抽檢力量。發揮專業技術人員作用,組建并將食品風險監測工作秘書處設置固定化、常態化,充分發揮其數據審核、分析研判、風險交流等作用。

  (三)促進市級食品檢驗機構盡快通過國家食品檢驗擴項認證。爭取地方政府進一步加大食品檢驗檢測儀器配置與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解決市(州)食品檢驗檢測能力薄弱的問題。

  (四)推進檢驗檢測科學化,提升抽檢效率和質量。建立以省級機構為骨干、市縣機構為基礎的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體系。采取突擊檢查、隨機抽查、盲樣考核、交叉驗證等多種方式定期不定期對承檢機構考核。

  (五)面向社會公開遴選食品抽檢監測承檢機構,試行食品抽檢監測購買服務。嚴格食品抽檢監測經費使用,確保財政資金安全有效。

  (六)著力推進監管人員專業化。舉辦市、縣食品抽檢監測和保健食品監管培訓班,突出操作層面的技術技能和執法程序,統籌提高基層監管人員的法律素養、業務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

  (七)開展食品風險監測課題研究。組織有關科研單位和承檢機構開展風險隱患與防控對策研究,增強風險防控的預警性、靶向性和超前性。

  五、調整審批方式,主動應對保健食品許可制度改革

  (一)貫徹落實與新《食品安全法》配套的保健食品監管制度改革各項措施。試行保健食品分級分類管理,啟動注冊和備案制度改革,探索保健食品監管新思路、新方式。

  (二)切實轉變職能,嚴格約束行政權利。適應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改革,清理保健食品行政審批權力清單和審批事項,統一許可證件,促進全省保健食品行政審批減少環節、優化流程、提高效率。

  (三)配合做好國家總局保健食品備案以及技術轉讓、再注冊、部分變更事項等行政權力下放省局的承接工作。做好我省保健食品技術審評、行政審批的能力建設和評估工作。明確界定監管職責,構建保健食品行政審批與日常監管相互銜接的長效機制。

  六、加強日常監管,始終保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高壓態勢

  (一)摸清生產經營企業底數。按照國家總局統一部署,開展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主體普查,建立健全日常監管檔案,建立重大問題報告制度。

  (二)提高監督檢查覆蓋率。鞏固擴大“打四非”和“亮劍行動”專項整治成果。落實保健食品日常監管屬地負責制,確保年度生產企業監督檢查覆蓋率達100%,經營單位監督檢查覆蓋率達30%。

  (三)加強重點區域檢查。采取日常檢查、飛行檢查、暗訪巡查等多種形式,加強對生產聚集區、城鄉結合部、投訴舉報多發區的監督檢查,整治保健食品生產經營違法違規行為。

  (四)加強重點產品治理。以減肥、緩解體力疲勞、增強免疫力、輔助降血糖等功能保健食品為重點品種,以批發市場、超市、藥店等產品集散地為重點場所,嚴厲打擊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行為。

  (五)推進保健食品生產企業生產過程監管。嚴格執行保健食品良好生產規范,進一步規范委托生產行為。加大對高風險企業和高風險品種的監管力度,及時曝光問題產品和企業。

  (六)提高抽檢監測水平。繼續開展保健食品生產環節全項指標抽檢,在經營環節推行快速檢測篩查、靶向監督抽檢,達到節約檢驗成本、震懾違規違法目的。

  (七)重視宣傳引導。加大保健食品科學知識普及法制宣傳力度,通過發放宣傳手冊、宣傳單、舉辦講座等形式,提高群眾科學消費和理性消費意識,接受群眾咨詢和投訴。

  (八)推進社會共治。發揮行業協會、新聞媒體、社會公眾等各方面作用,加強行業誠信自律,排查行業“潛規則”。協同開展互聯網銷售保健食品以及會議營銷等行為進行重點整治。

  七、注重作風建設,努力防控廉政風險

  (一)圍繞監管工作熱點和難點問題,有計劃開展調查研究。深入監管一線和基層了解掌握真實情況,研究監管對策。學習兄弟省、市先進經驗,不斷創新監管理念、改進工作方法。

  (二)加強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持續推進作風建設。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改進會風文風,提高食品抽檢監測和保健食品監管行政效能。堅持標本兼治,杜絕“庸懶散浮拖”問題。

  (三)加強自我約束,堅持不懈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對食品抽檢監測和保健食品監管等權力運行過程的廉政風險點認真梳理、深刻剖析、堅決防范,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線、法紀紅線和行為底線。



 
地區: 四川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