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2020年全省知識產權工作要點

   2020-05-21 375
核心提示: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省知識產權局發展中心: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
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省知識產權局發展中心: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更是湖北取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階段性成效后重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全省知識產權工作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按照省委省政府對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總體要求,以加快疫后重建發展和優化營商環境為核心任務,著力打通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管理、服務全鏈條,推動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等各領域融合發展,聚創新要素、激創新活力,不斷提升知識產權綜合治理能力,服務湖北高質量發展。
 
  2020年全省知識產權工作主要預期目標:全省專利申請總量、發明專利申請量、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PCT專利申請量、商標申請量均同比增長8%,馳名商標、地理標志及馬德里國際商標注冊均穩步增加;知識產權服務復工復產的力度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進一步完善,查處一批有影響的知識產權侵權糾紛案件,全省專利行政執法案件結案率超過90%;知識產權“三大工程”綜合效益進一步提高,培育90項左右高價值知識產權,為20家左右企業提供高水平知識產權海外維權援助服務,建設30家左右的知識產權示范單位;品牌提升專項行動取得顯著成效,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一、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提升全系統戰斗力凝聚力
 
  (一)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和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鞏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兩個維護”,把準政治方向、強化政治擔當、提高政治能力、防范政治風險、永葆政治本色。
 
  (二)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部署,扎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持續保持正風肅紀高壓態勢,切實發揮好廉政教育的基礎性作用。持之以恒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緊盯重要節點、重點環節、重點崗位,堅決防止“四風”問題反彈回潮。
 
  (三)加強知識產權干部隊伍作風建設、能力建設。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切實加強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建設,始終保持振奮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風。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堅持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相結合,著力增強干部的開拓創新能力、執行落實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知識產權干部隊伍。
 
  二、不斷優化頂層設計,統籌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
 
  (四)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出臺我省貫徹落實的實施方案,進一步優化全省知識產權工作的頂層設計。
 
  (五)增強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工作合力。爭取國家知識產權局和省政府簽署局省會商協議。認真履行知識產權戰略聯席會議辦公室工作職責,協調各成員單位制定2020年度知識產權強省工作計劃,定期發布知識產權戰略聯席會議工作簡報;推進各市州建立完善知識產權戰略工作機制,建設一批知識產權強市、縣(區)。繼續開展對口聯系市州工作,指導和督促地方落實知識產權相關政策,促進當地知識產權工作健康發展。
 
  (六)科學編制知識產權“十四五”規劃。圍繞我省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和國家“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總體框架,主動與湖北“十四五”發展規劃對接,加強上下聯動和業務融合,明確推動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和品牌強省戰略實施的整體思路、實施路徑和工作機制,科學設置可量化、可考核的目標任務。
 
  (七)充分發揮湖北專利獎的激勵引導作用。嚴密組織首屆湖北專利獎的申報、推薦、評審、授予和獎勵等活動,獎勵在技術(設計)創新、保護及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利權人和發明人(設計人)。
 
  三、做好知識產權服務,助力復工復產
 
  (八)積極協調國家知識產權局,為我省企業涉及防治新冠肺炎的專利和商標申請開辟“綠色通道”,加快辦理效率。
 
  (九)優化專利信息服務。在新一代湖北專利信息服務中心檢索及分析系統中推出新冠肺炎防治專利信息共享平臺,免費為涉及防疫產品研發的企業、醫療機構提供專業化的專利信息服務,縮短研發周期,節約研發成本。
 
  (十)提升代辦窗口服務水平。優化業務流程,加大網上業務辦理力度,全方位指導專利、商標等業務網上辦理,提升專利申請和商標注冊便捷度。
 
  (十一)推進知識產權金融工作。支持企業利用專利、商標等質押融資,推動條件成熟市州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機制,積極探索符合市場需求的專利價值評估體系,推廣貸款、保險、財政風險補償捆綁的專利權質押融資服務,擴大知識產權金融工作覆蓋面。
 
  (十二)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職能作用,幫助對口扶貧點因地制宜,發揮產業優勢,提升特色農產品知名度,推動農民增收和縣域經濟發展。
 
  (十三)開展“面對面”知識產權服務行動。圍繞市場主體在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各階段的不同需求進行對口服務,重點對生物醫藥、光電子、機械制造、新能源等優勢產業,強化跟蹤指導,幫助解決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痛點、難點、堵點。
 
  四、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塑造良好營商環境
 
  (十四)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執法力度。持續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專項執法行動,查辦一批典型案例,保持打擊侵犯知識產權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建立全省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績效評價機制。加大展會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十五)開展國家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示范試點建設。遴選部分市州作為示范建設試點,形成工作推進方案。統籌推進知識產權糾紛訴前調解機制、仲裁、維權援助等相關工作。
 
  (十六)推進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及維權援助體系建設。積極爭取獲批中國(湖北)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為我省生物醫藥、新材料等優勢產業提供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一站式”解決方案。支持中國(武漢)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中國武漢(汽車與零部件)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加強業務建設,拓展服務領域,延伸服務鏈條。健全全省知識產權維權援助體系,提升各地維權援助中心工作水平。
 
  (十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信息發布。建立知識產權保護白皮書制度,會同司法、版權、市場監管等部門,公開知識產權保護權威信息,探索發布全省區域知識產權保護指數。
 
  (十八)加強知識產權代理機構監管。繼續實施專利代理行業“藍天”專項整治行動,扎實推進“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對知識產權代理行業違法違規行為進行集中整治,發揮行業自律作用,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健康發展。
 
  五、深化知識產權“三大工程”,提升綜合效益
 
  (十九)深化高價值知識產權培育工程。對2019年立項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和考核評估,形成相關調研報告,科學指導各項目落實見效。針對湖北“十大”重點產業和疫情防控科研攻關,深入研判各領域“卡脖子”關鍵技術,重點予以支持引導。
 
  (二十)深化重點企業知識產權海外護航工程。優化工作機制,加大項目指導和監督力度,提高工作實效。加強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地方分中心建設,指導湖北省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服務中心完善功能、提升能力,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海外知識產權綜合服務。組織重點企業海外知識產權培訓活動,提升企業自我維權意識和應對能力。
 
  (二十一)深化知識產權運用示范工程。加強對項目實施的跟進指導和考核評估。探索建立全省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數據統計機制。加強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示范企業建設。推動高校專利質量提升和成果轉化。探索知識產權運營新模式,指導武漢市做好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重點城市建設資金使用、任務落實等工作,加強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高校運營(武漢)試點平臺建設,支持宜昌市申報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重點城市。
 
  六、實施品牌提升專項行動,推動湖北品牌做大做強
 
  (二十二)推進品牌強省建設。充分發揮品牌強省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職能,協調召開推進品牌強省建設工作會議。形成推進品牌強省建設新思路,搭建品牌宣傳推介的新平臺,完善激勵品牌創新發展的新舉措。
 
  (二十三)濃厚品牌強省氛圍。開展“湖北品牌年度經典”評選活動,推介一批年度經典品牌,擴大湖北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持續開展品牌創建示范城市、示范鄉鎮、示范企業創建活動,認定一批品牌示范單位。
 
  (二十四)強化地理標志品牌培育。舉辦第二屆地理標志大會暨品牌培育創新大賽,提升湖北品牌形象,做大做強公共品牌。加大我省國家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實施力度,組織地理標志優勢縣區申報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項目。推廣新專用標志的申報和使用,積極創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
 
  (二十五)強化品牌服務。鼓勵引導服務機構為中小微企業和初創企業提供商標咨詢和代理援助。對接地理標志產品及相關企業和農戶在知識產權運營平臺開展線上銷售。
 
  (二十六)強化品牌保護。推動落實新修訂的商標法,強化馳名商標、地理標志和注冊商標專用權保護。完善《湖北省優勢商標名錄》,加大侵權假冒行為懲戒力度。
 
  七、夯實知識產權事業基礎,支撐全面發展
 
  (二十七)營造知識產權文化氛圍。不斷創新宣傳內容、宣傳形式和宣傳手段,推進知識產權進企業、進單位、進社區、進學校、進網絡,提升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加強全省通聯骨干隊伍建設,深入開展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示范工作,全省聯動開展“4?26”世界知識產權宣傳周、“5?10中國品牌日”、專利周等主題宣傳活動,營造濃厚的知識產權文化氛圍。
 
  (二十八)強化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加強知識產權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積極組織開展政策理論研究,為知識產權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統籌推進知識產權專業技術人才的評聘、管理制度建設,啟動職稱評審工作;完善培訓制度,分層次、分類別、分區域開展知識產權人才培訓。各地依托省級知識產權培訓基地,面向市場主體和創新主體開展知識產權實務技能培訓,著力提升知識產權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
 
  (二十九)深化知識產權國際交流合作。采取“走出去”、“引進來”方式,加強國際合作交流。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開展交流合作,組織PCT專利申請、馬德里體系商標注冊及企業家、管理人員知識產權能力提升培訓。
 
  (三十)加強法治政府建設。落實“七五”普法各項工作任務,加強法治建設專題學習。完善行政決策機制,規范行政執法行為。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制度,加強政策公平競爭審查和合法性審查,強化行政執法監督檢查,依法辦理行政復議和執法監督案件,努力創建法治高效廉潔型政府機關。
 
  (三十一)提高綜合保障能力。提高辦文辦會、督促檢查、信息公開、保密安全、軟件正版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后勤保障、綜合服務水平,加強網絡安全能力建設,支撐各項工作高效運轉。


 
地區: 湖北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