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地)應急管理局:
為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工作,加大事前監管力度,消除事故隱患,全面提升我省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水平,現就做好2020年度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編制原則
(一)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各地應急管理局要嚴格按照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印發<安全生產年度監督檢查計劃編制辦法>的通知》(安監總政法〔2017〕150號)等有關要求和規定,結合省廳印發的《黑龍江省四季安全生產工作指南》,認真研判本地區監管執法工作重點和薄弱環節,科學合理編制年度監督檢查計劃,確定執法檢查企業,明確檢查時間、內容和執法方式。年度監督檢查計劃應包括重點檢查、一般檢查兩個部分,重點檢查的比例不低于執法計劃的60%。同時,要指導所屬縣(市、區)應急管理局編制本地區年度監督檢查計劃。
(二)以問題為導向,實現精準執法。各地應急管理局要積極對重點安全生產領域和企業開展調查研究,結合當前安全生產形勢及安全監管需要,采取有效手段和措施,落實重大風險管控要求,堅決遏制生產安全事故,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業應當納入年度監督檢查計劃。
1.近三年發生過亡人生產安全事故的;
2.上年度執法檢查存在重大隱患或一般隱患較多的;
3.上年度受到行政處罰的;
4.存在安全生產失信行為,實施聯合懲戒的;
5.省級或當地媒體曝光的;
6.安全管理基礎薄弱、生產環境較差的。
為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提升企業自主安全監管能力,創建誠信監管,實行差異化執法,對下列企業原則上減少執法檢查頻次。
1.安全生產標準化達到三級以上的;
2.安全基礎條件較好、安全管理能力較強、現代化程度高的;
3.主動接受公眾監督,并按照省廳規定公開安全生產承諾報告的。
(三)實行分級分類監管,明晰執法主體。各地應急管理局要加強安全監管執法工作的上下銜接、信息互通。要嚴格執行《黑龍江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分級分類監督管理辦法(試行)》有關規定,采取分級分類原則,合理劃分本地區企業監管執法權限,對每個企業都要明確一個監管主體,杜絕多頭、多層級重復檢查。突出重點企業監督指導,要將歷年存在重大隱患、一般隱患較多、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等情形的提檔為市級重點執法檢查對象。
二、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保障措施
(一)強化信息化引領,深入推進互聯網+執法。各地要加強執法信息系統應用督導檢查,實現應用全覆蓋,強力推進安全執法公示、過程、結果等信息互聯網管理,利用安全執法大數據,科學分析本地安全生產領域重點監管企業,推廣企業網上動態監管、提前預警等監管執法新形式。各地應急管理局在執法工作中必須使用執法系統開展監管執法工作,確保所有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全部使用執法系統完成,及時做好相關數據的錄入和上傳工作,堅決杜絕體外循環和不按程序執法行為。
(二)全面推行“五位一體”監管執法模式。省廳將在全省系統全面推行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重點監管為補充、信用監管為基礎、“互聯網+監管”為支撐、事故倒查追責為保障的“五位一體”安全監管執法模式,切實加強過程動態管控。各地在現場執法過程中要堅持文明執法,把說理式執法、專家服務團、誰執法誰普法、事故警示教育、執法通報和警示約談等現場執法的好做法貫穿于執法全過程,合理化解與執法相對人的矛盾,全面提升監管執法能力和水平。
(三)強化執法素養培養,全面提升執法規范化水平。各地要認真落實應急管理部辦公廳《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規范用語指引》(應急廳函〔2019〕538號)有關要求,把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規范用語指引》納入本部門執法培訓內容,進一步規范執法用語、執法程序和執法行為。認真開展現場執法比武、現場文書制作等多種多樣執法評比活動,以“老兵帶新兵”“專業帶新人”等方式,進一步強化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人員專業技能,全面提升執法規范化水平。
(四)強化執法過程管控,以嚴格執法促進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各地要嚴格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強化執法過程管控。要加大執法力度,緊盯企業主要負責人(法人代表、企業經理人、實際控制人)和安全管理團隊,對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依規處理,對嚴重失信企業實施聯合懲戒,納入“黑名單”管理,繼續加大違法違規企業“曝光”力度,形成全社會監督和震懾力,不能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名放松監管,有效落實監管執法責任,解決安全監管“寬松軟”問題,堅決遏制安全生產事故。
三、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工作要求
(一)加強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編制審查和報備工作。各地應急管理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做好年度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編制工作。要依據內設機構職責任務分工,明確具體負責監督檢查計劃編制和上報的內設機構及具體負責人員,監督檢查計劃報備實行“一級負責一級”原則。各地應急管理局編制的監督檢查計劃,在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于3月10日前報省應急管理廳。對監督檢查計劃執行中需要作出重大調整的,應在作出決定之日起30日內重新履行報批程序。
(二)定期開展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執行情況調度。今年,省廳將對各市(地)年度監督檢查計劃采取“一季一統計、一季一通報”方式,結合執法系統統計數據和各市(地)季度執法工作上報情況,每一季度進行一次執法工作調度。各地應急管理局要于每季度第一個月5日前,向省廳報送上季度監督檢查計劃完成情況,12月30日前報全年完成情況(報表格式見附件)。對上報不及時,工作進展不力的,省廳將予以通報,并納入年度對市(地)考核內容。
(三)組織開展薄弱地區執法工作調研指導。各市(地)應急管理局要根據本地所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實際情況,對安全監管執法人員、執法對象、執法效能進行調研,及時發現基層安全監管執法問題和難點,積極采取措施解決問題,有效指導正常執法檢查。要做好執法工作基礎薄弱地區的指導培訓工作,開展好“傳、幫、帶”,確保所屬縣(市、區)執法機構具備承接下放執法權限的基本要求,全面提升本地區執法能力和水平。
(四)組織開展執法效果評估。各地應急管理局要利用好安全監管執法大數據,定期對本地安全執法工作進行綜合分析研判和效果評估,針對評估結果,查缺補漏,完善安全監管執法方式方法,提高安全執法效能。
聯系人:馬冀 史劍鋒;電話(傳真):0451—87013180;
電子郵箱:hyjzfc@163.com。
附件:
2020年度執法計劃完成情況統計表
黑龍江省應急管理廳
2020年2月21日
為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工作,加大事前監管力度,消除事故隱患,全面提升我省安全生產監管執法水平,現就做好2020年度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編制原則
(一)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各地應急管理局要嚴格按照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印發<安全生產年度監督檢查計劃編制辦法>的通知》(安監總政法〔2017〕150號)等有關要求和規定,結合省廳印發的《黑龍江省四季安全生產工作指南》,認真研判本地區監管執法工作重點和薄弱環節,科學合理編制年度監督檢查計劃,確定執法檢查企業,明確檢查時間、內容和執法方式。年度監督檢查計劃應包括重點檢查、一般檢查兩個部分,重點檢查的比例不低于執法計劃的60%。同時,要指導所屬縣(市、區)應急管理局編制本地區年度監督檢查計劃。
(二)以問題為導向,實現精準執法。各地應急管理局要積極對重點安全生產領域和企業開展調查研究,結合當前安全生產形勢及安全監管需要,采取有效手段和措施,落實重大風險管控要求,堅決遏制生產安全事故,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業應當納入年度監督檢查計劃。
1.近三年發生過亡人生產安全事故的;
2.上年度執法檢查存在重大隱患或一般隱患較多的;
3.上年度受到行政處罰的;
4.存在安全生產失信行為,實施聯合懲戒的;
5.省級或當地媒體曝光的;
6.安全管理基礎薄弱、生產環境較差的。
為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提升企業自主安全監管能力,創建誠信監管,實行差異化執法,對下列企業原則上減少執法檢查頻次。
1.安全生產標準化達到三級以上的;
2.安全基礎條件較好、安全管理能力較強、現代化程度高的;
3.主動接受公眾監督,并按照省廳規定公開安全生產承諾報告的。
(三)實行分級分類監管,明晰執法主體。各地應急管理局要加強安全監管執法工作的上下銜接、信息互通。要嚴格執行《黑龍江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分級分類監督管理辦法(試行)》有關規定,采取分級分類原則,合理劃分本地區企業監管執法權限,對每個企業都要明確一個監管主體,杜絕多頭、多層級重復檢查。突出重點企業監督指導,要將歷年存在重大隱患、一般隱患較多、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等情形的提檔為市級重點執法檢查對象。
二、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保障措施
(一)強化信息化引領,深入推進互聯網+執法。各地要加強執法信息系統應用督導檢查,實現應用全覆蓋,強力推進安全執法公示、過程、結果等信息互聯網管理,利用安全執法大數據,科學分析本地安全生產領域重點監管企業,推廣企業網上動態監管、提前預警等監管執法新形式。各地應急管理局在執法工作中必須使用執法系統開展監管執法工作,確保所有年度監督檢查計劃全部使用執法系統完成,及時做好相關數據的錄入和上傳工作,堅決杜絕體外循環和不按程序執法行為。
(二)全面推行“五位一體”監管執法模式。省廳將在全省系統全面推行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重點監管為補充、信用監管為基礎、“互聯網+監管”為支撐、事故倒查追責為保障的“五位一體”安全監管執法模式,切實加強過程動態管控。各地在現場執法過程中要堅持文明執法,把說理式執法、專家服務團、誰執法誰普法、事故警示教育、執法通報和警示約談等現場執法的好做法貫穿于執法全過程,合理化解與執法相對人的矛盾,全面提升監管執法能力和水平。
(三)強化執法素養培養,全面提升執法規范化水平。各地要認真落實應急管理部辦公廳《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規范用語指引》(應急廳函〔2019〕538號)有關要求,把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規范用語指引》納入本部門執法培訓內容,進一步規范執法用語、執法程序和執法行為。認真開展現場執法比武、現場文書制作等多種多樣執法評比活動,以“老兵帶新兵”“專業帶新人”等方式,進一步強化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人員專業技能,全面提升執法規范化水平。
(四)強化執法過程管控,以嚴格執法促進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各地要嚴格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強化執法過程管控。要加大執法力度,緊盯企業主要負責人(法人代表、企業經理人、實際控制人)和安全管理團隊,對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依規處理,對嚴重失信企業實施聯合懲戒,納入“黑名單”管理,繼續加大違法違規企業“曝光”力度,形成全社會監督和震懾力,不能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名放松監管,有效落實監管執法責任,解決安全監管“寬松軟”問題,堅決遏制安全生產事故。
三、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工作要求
(一)加強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編制審查和報備工作。各地應急管理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做好年度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編制工作。要依據內設機構職責任務分工,明確具體負責監督檢查計劃編制和上報的內設機構及具體負責人員,監督檢查計劃報備實行“一級負責一級”原則。各地應急管理局編制的監督檢查計劃,在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于3月10日前報省應急管理廳。對監督檢查計劃執行中需要作出重大調整的,應在作出決定之日起30日內重新履行報批程序。
(二)定期開展安全生產監督檢查計劃執行情況調度。今年,省廳將對各市(地)年度監督檢查計劃采取“一季一統計、一季一通報”方式,結合執法系統統計數據和各市(地)季度執法工作上報情況,每一季度進行一次執法工作調度。各地應急管理局要于每季度第一個月5日前,向省廳報送上季度監督檢查計劃完成情況,12月30日前報全年完成情況(報表格式見附件)。對上報不及時,工作進展不力的,省廳將予以通報,并納入年度對市(地)考核內容。
(三)組織開展薄弱地區執法工作調研指導。各市(地)應急管理局要根據本地所轄縣(市、區)應急管理局實際情況,對安全監管執法人員、執法對象、執法效能進行調研,及時發現基層安全監管執法問題和難點,積極采取措施解決問題,有效指導正常執法檢查。要做好執法工作基礎薄弱地區的指導培訓工作,開展好“傳、幫、帶”,確保所屬縣(市、區)執法機構具備承接下放執法權限的基本要求,全面提升本地區執法能力和水平。
(四)組織開展執法效果評估。各地應急管理局要利用好安全監管執法大數據,定期對本地安全執法工作進行綜合分析研判和效果評估,針對評估結果,查缺補漏,完善安全監管執法方式方法,提高安全執法效能。
聯系人:馬冀 史劍鋒;電話(傳真):0451—87013180;
電子郵箱:hyjzfc@163.com。
附件:

黑龍江省應急管理廳
2020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