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太原市質量提升行動計劃(2013-2015年)的通知(并政辦發〔2013〕110號)

   2014-08-18 753
核心提示: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各有關單位:  《太原市質量提升行動計劃(2013-2015年)》已經市政府同意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各有關單位:
 
  《太原市質量提升行動計劃(2013-2015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3年12月20日
 
  太原市質量提升行動計劃(2013-2015年)
 
  為推進我市質量強市戰略實施,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3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國辦發〔2013〕18號)和《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山西省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3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晉政辦發〔2013〕52號),制訂本行動計劃。
 
  一、著力提升產品質量
 
  (一)強化重點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監督抽查。以食品、食用農產品、藥品、婦女兒童用品、農資、建材為重點,對制假售假、產品質量問題嚴重的產品生產聚集區、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市場等重點區域及城中村、建筑工地、中小學校園等重點場所開展綜合治理。以與百姓密切相關的生產資料、生活消費品、節能、環保、安全類產品為重點,實施產品質量安全抽查,實現我市產品質量合格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總體合格率達到88%以上目標。以深化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為重點,深入實施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查合格率達到95%以上。
 
  (二)大力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加大培育自主品牌力度,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和市場競爭力強的名牌產品、支柱產業、企業集團及新興品牌集群。加大品牌宣傳推介力度,增強品牌影響力、輻射力,使品牌經濟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積極開展“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建設,做好已申報示范區推介工作,力爭實現爭創工作零的突破。重點做好山西名牌產品和山西省質量信譽企業培育推薦工作,積極拓展服務業名牌認定領域,每年名牌數增長10%。做好第二屆太原市政府質量獎評選,馳(著)名商標培育、推薦、申報、認定工作。到2015年末,中國馳名商標達到18件,山西省著名商標達到220件。做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培育壯大“地理標志產品”產業。
 
  (三)積極推動標準化提升戰略。實施工業標準化創新提升戰略,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強農業標準化試點和地方標準制修訂,推動農業科技成果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到2015年制定6個農業標準規程,其中雜糧生產技術規程3個,蔬菜生產技術規程3個。到2015年末引導有實力企業主導或參與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10項以上,組織10個產品采用國際標準生產。
 
  (四)強化食品生產及特種設備質量安全。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構建企業法人代表(負責人)、質量管理人員、一線操作人員三級責任體系,逐級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加強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加大食品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力度,嚴懲重處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從根本上扭轉食品安全違法犯罪頻發勢頭。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管,著力推進全市300余家重點監控設備使用單位實現安全管理標準化達標,深化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監管,提升特種設備事故調查處理和應急救援能力。
 
  (五)推動“質量興企”活動開展。認真宣傳貫徹《質量發展綱要》,不斷強化企業質量主體作用。指導企業開展質量興企活動和群眾性QC活動,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和質量技術創新能力。以國家、省、市政府質量獎評審為載體,以政府質量獎獲獎企業為標桿,在主導產業、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中繼續宣傳、普及、推廣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充分發揮名牌企業、政府質量獎獲獎企業和優勢企業引領作用,增強質量競爭力。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探索開展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試點工作。
 
  (以上工作牽頭部門:市質監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市質監局、農委、食藥監管局、商務局、工商局)
 
  二、著力提升工程質量
 
  (一)規范建設工程質量檢測行業市場行為。2014年6月前,從事材料見證取樣專項檢測的機構全部完成檢測數據自動上傳工作。對未能實現上傳業務的檢測機構,停止其在本市的材料試驗檢測工作。
 
  (二)規范提高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主體結構專項資質檢測行為能力。取得《山西省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資質證書》主體結構專項檢測資質滿一年并在市住建委備案的檢測機構,通過對其試驗場地、人員設備配置進行現場考察和能力動態考核,實行檢測機構主體結構專項資質分級管理。
 
  (三)對檢測機構檢測能力考核常態化管理。連續兩年動態考核基本合格的企業,列入檢測機構重點監管企業;第三年度仍為基本合格的企業,停止其檢測業務。
 
  (四)強化各檢測機構間的對比試驗,規范檢測操作,減少人為因素對試驗數據的影響。力爭兩年內檢測機構從業人員技術水平上一個新臺階。
 
  (五)堅持“樣板領路”。2013-2015年期間全部施工單位均制作施工樣板,工程實體中鋼筋制作、安裝、隱蔽等工序按照樣板進行施工,參與建設的施工人員有明確的工作目標和觀感標準。全市在建工程項目質量有大的改觀,出現更多優質精品工程。
 
  (以上工作牽頭部門:市住建委;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市住建委、市交通運輸局)
 
  三、著力提升服務質量
 
  (一)著力增強服務業重點領域競爭力。認真落實《太原市“十二五”服務業發展規劃》,確保各項扶持政策落到實處。結合我市資源優勢和產業特點,著力增強旅游、文化、物流、金融、科技服務、會展、商貿等重點領域及電子商務等服務業新業態競爭力。建立健全適應現代服務業發展要求的標準體系,加快實現服務業規范化、標準化、現代化和國際化。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到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980億元,實現翻番,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明顯提升。以建設“環渤海和黃河中游地區現代物流中心”為載體,壯大現代物流業,大力發展煤、焦、不銹鋼、機械裝備等專業物流,建設專業化物流市場,打造在全省、全國范圍內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自主物流服務品牌。以建設“華夏文明看山西旅游中心”為載體,提升文化旅游業,全市A級旅游景區和工農業旅游點分別達到13個和28個。
 
  (二)加快高技術服務業發展。到2015年,新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鎂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國家級技術中心5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0個,充分發揮國家、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作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比例達到60%,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60%以上。
 
  (三)加快傳統服務業升級改造。積極推廣現代化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服務方式,大力實施品牌戰略,不斷提高服務品質,促進傳統商貿服務業升級改造。加快推進鐘樓商業步行街、并州飲食文化廣場等建設項目實施,努力打造一批在全國有知名度的商業品牌,成為太原城市建設和商貿發展標志性亮點。挖掘“雙合成”、“六味齋”、“清和元”等老字號知名品牌歷史內涵,鼓勵支持企業擴大品牌知名度,實現企業規模化、集團化發展。深入推進“放心早餐”等便民、利民工程,為群眾提供放心、安全、實惠的食品。規劃建設陽光國際大酒店、西山國際會議中心、太原萬達酒店等一批高檔星級酒店,增強一流省會城市高端服務能力。
 
  (以上工作牽頭部門:市商務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市發改委、經信委、商務局、旅游局、質監局、交通運輸局、科技局)
 
  四、著力提升環境質量
 
  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全面完成省政府下達的污染物減排各項指標任務。到2015年,市區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空氣優良率達到40%,力爭達到全國省會城市中游水平,進入北方城市先進行列。飲用水水源安全得到有效保護,水質達標率保持100%;地表水環境得到根本改善,汾河及其支流實現清水復流,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75%。
 
  (以上工作牽頭部門:市環保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市環保局)
 
  五、完善質量工作考核激勵機制
 
  (一)強化質量強市目標考核。加強地方政府質量工作績效管理,探索建立質量工作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逐步將質量安全與質量發展考核指標納入地方政府績效管理指標體系。各縣(市、區)、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要將質量發展目標納入本轄區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明確目標任務,建立考評機制,落實工作責任,建立完善政府主抓、質監牽頭、部門聯動、企業主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進一步夯實“大質量”工作機制。
 
  (二)落實政府獎勵扶持政策。為深入推進質量強市工作,各縣(市、區)、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各職能部門要認真落實市政府有關政策,建立質量工作財政穩定投入機制,不斷完善優化質量工作獎勵機制。
 
  (三)積極做好爭創“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準備工作。繼續引導鼓勵各級政府加強質量工作,將質量提升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內容,積極開展爭創質量興省、質量強市先進和示范縣(市、區)活動。對先進和示范縣(市、區),市政府予以通報表彰并在質量強市年度目標考評中加分。
 
  (以上工作牽頭部門:市質監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市質監局)
 
  六、加強組織領導與宣傳教育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園區)管委會要建立質量提升行動組織領導機構,落實工作責任制,統籌安排,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大力推進質量強市各項工作,完成市政府下達的質量強市工作目標和任務。
 
  (二)加強宣傳教育。各級各部門要充分發揮報刊、電視、互聯網等媒體作用,廣泛宣傳質量法律知識,深入開展質量月、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等宣傳活動;做好質量知識進校園和國家級中小學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開放使用工作,提高全民質量意識,營造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注質量的良好氛圍。


 
地區: 山西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