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開展豬肉安全狀況調查與分析的通知(浙食藥監食〔2006〕20號)

   2012-11-20 603
核心提示: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開展食品安全調查與分析工作的通知》(國食藥監協〔2006〕98號)
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開展食品安全調查與分析工作的通知》(國食藥監協〔2006〕98號)精神,結合2006年度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要點,決定在全省開展豬肉安全狀況調查與分析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標
 
  通過對省內鮮、凍豬肉產品全過程的安全狀況的實地調查和抽樣檢測,掌握了解生豬養殖、運輸、屠宰加工和豬肉消費各環節的安全狀況、政府監管與企業食品安全控制措施的現狀,分析我省豬肉產品存在的潛在風險和危害因素,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建議意見。
 
  二、工作原則
 
  本次調查是為國家、省了解掌握豬肉產品基本狀況和監管情況采集和提供基礎數據,不對企業的產品質量作任何評價,不作為監督執法依據。調查工作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調查人員不得公開和擴散調查資料和數據。
 
  三、工作內容
 
  (一)政府監管信息
 
  1、豬肉安全監管機制調研
 
  各地監管部門職能分工,責任追究制度制定和落實情況;地方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標準和監管措施。
 
  2、監督執法信息收集
 
  養殖環節、生豬流通環節政府監督狀況;定點屠宰企業審批和監督狀況;私屠濫宰查處情況;監督抽查結果(見附件3);專項整治情況。
 
  3、監管部門信息交流
 
  定期組織各相關監管部門交流各部門工作進展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探討豬肉監管的有效措施。
 
  (二)生產經營環節信息
 
  1、關鍵環節調查
 
  (1)流通銷售環節。調查內容:鮮凍豬肉消費量;鮮凍豬肉(含白條肉、分割肉)食品安全狀況;市場準入與流通過程的安全控制措施;鮮凍豬肉批發商情況;鮮凍豬肉(含白條肉、分割肉)供應來源狀況。調查對象:分別選擇1-2家豬肉批發市場、9家農貿市場(按照市場在城市的布局即市中心、城鄉結合部、鄉鎮分別選取3家市場)、6家大、中型超市與便利店(分別選取2家),開展現場調查。
 
  (2)屠宰加工環節。調查內容:鮮凍豬肉(含白條肉、分割肉)食品安全狀況;屠宰企業對豬肉安全控制體系狀況;不合格產品的無害化與處理情況;生豬供應商的來源;各地屠宰加工企業機械化與定點設置的總體狀況。調查對象:選擇與流通銷售環節狀況調查相關的,企業水平層次有代表性的4-6個屠宰企業,開展現場調查。
 
  (3)生豬養殖供應環節。調查內容:生豬的質量安全狀況;生豬供應商或基地的質量安全控制體系;生豬異地流通質量安全控制措施。調查對象:選擇與屠宰加工環節狀況調查相關的,供應量占前3-5位的主要生豬供應商或基地,開展現場調查。
 
  關鍵環節調查表與匯總表詳見附件1、附件2。
 
  2、企業信息交流
 
  分別組織召開養殖、屠宰加工、流通企業座談會,了解行業動態、發展趨勢、存在的安全隱患等行業信息,聽取企業的意見和建議。
 
  (三)投訴信息
 
  調查期間各監管部門、消費者協會受理的消費者投訴情況。
 
  (四)豬肉安全事件信息
 
  調查期間發生的豬肉安全事件。
 
  (五)完成調查報告
 
  在上述信息收集和調查的基礎上,各市局匯總、整理本地調查信息,并完成分析報告,報告主要內容包括:實施情況、調查結果與分析、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保障措施、監管建議等。
 
  四、組織實施
 
  本次調查由省局統一組織,各市局具體組織實施。
 
  請各市分別在2006年7月和12月完成本地2006年上、下半年豬肉安全狀況調查與分析工作,并分別與7月30日和12月30日前,將調查匯總結果(附件2和附件3)與階段報告,以電子郵件和書面形式(簽章)同時報省局食品安全協調監察處。發生豬肉安全事件的,應及時形成報告(包括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和危害程度等)上報。
 
  在2007年1月8日前完成《本市豬肉類食品安全狀況》的報告,報告以電子郵件和書面形式(簽章)報省局食品處。
 
  附件:1、鮮、凍肉產品安全信息全程采集表【官網附件不能下】
 
  2、鮮、凍肉產品安全信息全程采集匯總表
 
  3、鮮、凍肉中違禁及限量獸藥殘留狀況調查匯總表
 
  二○○六年六月九日


 
地區: 浙江
標簽: 工作要點 豬肉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