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應急管理局、有關中央在滬和地方國有企業等單位:
近年來,在各區應急管理局、有關中央在滬和地方國有企業等單位(以下簡稱各有關單位)的共同努力下,本市企業風險隱患雙重預防工作穩步推進,企業自主安全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斷提升。“上海市風險隱患雙重預防系統”(以下簡稱雙重預防系統)在推進該項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信息支撐作用。
同時,風險隱患雙重預防信息填報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企業層面:有些企業不填報、不及時填報風險隱患信息,還有一些企業較長時間段內多次零隱患填報;錯填報,有些企業填報的風險隱患與實際不符,個別企業甚至刻意降低風險等級、隱瞞重大事故隱患;漏填報,有些企業基礎信息漏填、隱患整改完成后未在系統內更改整改狀態。政府層面:部分區應急管理局未督促街鎮(園區)運用和宣傳雙重預防系統,未督促屬地企業及時進行信息填報;對企業上報的風險隱患數據未有效跟蹤,未督促其按期整改隱患;缺乏數據分析研判主動性,未與日常監督執法工作有效結合。
為進一步提高風險隱患雙重預防信息填報質量,推動企業構建科學、有效的風險隱患雙重預防工作機制,根據《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上海市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辦法》《上海市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實施指南》等相關要求,現就相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登錄方式
政府端用戶通過“上海市安全生產基礎信息平臺”(網址:http://10.87.52.134/ajjpt)登錄;企業端用戶登錄市應急局網站,點擊主頁“網上辦事”欄,進入“上海市風險隱患雙重預防系統”,系統內含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監督檢查問題反饋等模塊。
二、填報范圍
含下列情形之一的企業,必須通過雙重預防系統定期填報風險隱患信息:
(一)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不帶儲存設施的除外)、使用(許可發證)企業;
(二)化工、醫藥企業;
(三)構成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企業;
(四)液氨制冷、粉塵涉爆的企業;
(五)存在有限空間作業、高溫熔融金屬作業的企業;
(六)使用20種特別管控危險化學品的企業;
(七)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煙草、商貿規模以上企業;
(八)中央在滬和地方國有企業及所屬企業(包括參股企業)。
鼓勵其他行業企業通過雙重預防系統填報風險隱患信息。
三、填報頻次
(一)風險分級管控信息填報
企業首次完成風險信息填報后,每年應當就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情況進行評估,并在雙重預防系統內完成風險信息確認。如生產工藝、設備設施、作業環境、人員和管理體系等發生變化或發生事故,應立即重新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分級、管控,并完成信息更新。
(二)隱患排查治理信息填報
每月月底,企業應通過雙重預防系統上報本月排查出的隱患情況,當月排查未發現隱患的,進行零隱患上報。對排查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除在雙重預防系統內上報外,還應當及時向生產作業場所所在地的區應急管理局報告。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確保填報工作責任落實到位
風險隱患雙重預防工作既是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的安全生產改革發展的重要要求,也是當前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重要內容,更是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政府安全監管責任的重要舉措。各區應急管理局、各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指定專人負責雙重預防信息填報工作。各區應急管理局每月應對系統內屬地企業填報的信息進行分析、歸納,找出安全風險隱患集中點、安全工作薄弱點,并研究制定針對性的防范管控措施,更好發揮雙重預防工作的指引作用。
(二)按時按實高質量填報,強化數據信息動態監測
凡屬于必須上報范圍的企業,每月月底應如實上報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內現有企業信息缺失的,要進一步補充完善,必填項應填寫準確、完整。企業發現風險管控措施失效時,應當優先通過風險分級管控模塊中相應管控清單條目所對應的操作按鈕,進行關聯性的隱患登記,并實施隱患治理,也可直接通過隱患排查治理模塊上報隱患信息。
各區應急管理局、各有關單位要對屬地、所屬企業的風險隱患數據要進行動態監測。對企業主動排查發現、已通過雙重預防系統填報、并已采取相應隱患整改措施的輕微違法行為,原則上不予行政處罰。對系統內超期未整改隱患,各區應急管理局、各有關單位要進行核實,如實際已完成整改,督促企業將整改狀態改為“已整改”,并填寫整改完成日期,如經核實確未按期完成整改,各區應急管理局應依法進行處理。各區應急管理局、各有關單位要加大對長期零隱患填報企業的抽查頻次,確保雙重預防工作落實到位、取得實效。
(三)周密部署,加強信息互聯互通
各區應急管理局、各有關單位要對風險隱患雙重預防信息填報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安排、再強調。各區應急管理局要將本通知精神及時傳達到街鎮(園區),各有關單位要及時傳達到下屬企業。市、區應急管理局要加強信息互通,部分使用自建信息系統的區,要主動與市應急局對接,每月定期將數據推送至雙重預防系統。
上海市應急管理局
2020年11月18日
(聯系人:安全生產執法監察處陳紅玲,電話:54667087)
近年來,在各區應急管理局、有關中央在滬和地方國有企業等單位(以下簡稱各有關單位)的共同努力下,本市企業風險隱患雙重預防工作穩步推進,企業自主安全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斷提升。“上海市風險隱患雙重預防系統”(以下簡稱雙重預防系統)在推進該項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信息支撐作用。
同時,風險隱患雙重預防信息填報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企業層面:有些企業不填報、不及時填報風險隱患信息,還有一些企業較長時間段內多次零隱患填報;錯填報,有些企業填報的風險隱患與實際不符,個別企業甚至刻意降低風險等級、隱瞞重大事故隱患;漏填報,有些企業基礎信息漏填、隱患整改完成后未在系統內更改整改狀態。政府層面:部分區應急管理局未督促街鎮(園區)運用和宣傳雙重預防系統,未督促屬地企業及時進行信息填報;對企業上報的風險隱患數據未有效跟蹤,未督促其按期整改隱患;缺乏數據分析研判主動性,未與日常監督執法工作有效結合。
為進一步提高風險隱患雙重預防信息填報質量,推動企業構建科學、有效的風險隱患雙重預防工作機制,根據《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上海市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辦法》《上海市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實施指南》等相關要求,現就相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登錄方式
政府端用戶通過“上海市安全生產基礎信息平臺”(網址:http://10.87.52.134/ajjpt)登錄;企業端用戶登錄市應急局網站,點擊主頁“網上辦事”欄,進入“上海市風險隱患雙重預防系統”,系統內含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監督檢查問題反饋等模塊。
二、填報范圍
含下列情形之一的企業,必須通過雙重預防系統定期填報風險隱患信息:
(一)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不帶儲存設施的除外)、使用(許可發證)企業;
(二)化工、醫藥企業;
(三)構成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企業;
(四)液氨制冷、粉塵涉爆的企業;
(五)存在有限空間作業、高溫熔融金屬作業的企業;
(六)使用20種特別管控危險化學品的企業;
(七)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煙草、商貿規模以上企業;
(八)中央在滬和地方國有企業及所屬企業(包括參股企業)。
鼓勵其他行業企業通過雙重預防系統填報風險隱患信息。
三、填報頻次
(一)風險分級管控信息填報
企業首次完成風險信息填報后,每年應當就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情況進行評估,并在雙重預防系統內完成風險信息確認。如生產工藝、設備設施、作業環境、人員和管理體系等發生變化或發生事故,應立即重新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分級、管控,并完成信息更新。
(二)隱患排查治理信息填報
每月月底,企業應通過雙重預防系統上報本月排查出的隱患情況,當月排查未發現隱患的,進行零隱患上報。對排查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除在雙重預防系統內上報外,還應當及時向生產作業場所所在地的區應急管理局報告。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確保填報工作責任落實到位
風險隱患雙重預防工作既是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的安全生產改革發展的重要要求,也是當前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重要內容,更是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政府安全監管責任的重要舉措。各區應急管理局、各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指定專人負責雙重預防信息填報工作。各區應急管理局每月應對系統內屬地企業填報的信息進行分析、歸納,找出安全風險隱患集中點、安全工作薄弱點,并研究制定針對性的防范管控措施,更好發揮雙重預防工作的指引作用。
(二)按時按實高質量填報,強化數據信息動態監測
凡屬于必須上報范圍的企業,每月月底應如實上報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內現有企業信息缺失的,要進一步補充完善,必填項應填寫準確、完整。企業發現風險管控措施失效時,應當優先通過風險分級管控模塊中相應管控清單條目所對應的操作按鈕,進行關聯性的隱患登記,并實施隱患治理,也可直接通過隱患排查治理模塊上報隱患信息。
各區應急管理局、各有關單位要對屬地、所屬企業的風險隱患數據要進行動態監測。對企業主動排查發現、已通過雙重預防系統填報、并已采取相應隱患整改措施的輕微違法行為,原則上不予行政處罰。對系統內超期未整改隱患,各區應急管理局、各有關單位要進行核實,如實際已完成整改,督促企業將整改狀態改為“已整改”,并填寫整改完成日期,如經核實確未按期完成整改,各區應急管理局應依法進行處理。各區應急管理局、各有關單位要加大對長期零隱患填報企業的抽查頻次,確保雙重預防工作落實到位、取得實效。
(三)周密部署,加強信息互聯互通
各區應急管理局、各有關單位要對風險隱患雙重預防信息填報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安排、再強調。各區應急管理局要將本通知精神及時傳達到街鎮(園區),各有關單位要及時傳達到下屬企業。市、區應急管理局要加強信息互通,部分使用自建信息系統的區,要主動與市應急局對接,每月定期將數據推送至雙重預防系統。
上海市應急管理局
2020年11月18日
(聯系人:安全生產執法監察處陳紅玲,電話:54667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