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建黨100周年。今年全市商務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全省商務工作會議工作部署,緊緊圍繞“作示范、勇爭先”目標定位,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強化省會商務擔當,確保“十四五”規劃商務領域開好局、起好步。
一、基本思路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以需求牽引供給、以供給創造需求。以擴大消費為主線,以推動全市商務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深刻把握“彰顯省會擔當”的更高要求,狠抓招優引強、品牌培育、平臺打造、機制創新、重大活動組織,不斷優化消費供給、拓展消費需求,持續釋放消費潛力,加快促進消費升級,為南昌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貢獻商務力量。
二、主要目標
2021年全市商務工作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00億元,增長9%左右,增速達到全國省會前列。網絡零售額達到540億元,增幅15%,保持全省領先。
三、重點舉措
(一)促進消費升級,打好擴大消費組合拳
1、做旺節慶消費市場。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市縣聯動、全民參與,大力開展全年應季促消費系列活動,推廣洪城特色,提振消費信心。堅持“無節造節、有節造市”,做到“周周有促銷、月月有活動、季季有節慶”,讓市民百姓得實惠,使商貿繁榮有支撐,充分釋放消費潛力,力爭實現“周周有驚喜、月月有亮點、季季掀高潮、年終見成效”。
2、做優提質夜間經濟。編制出臺《南昌市“十四五”夜間經濟發展規劃》,持續推進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等高品位夜市街區建設,提升已開街的夜市街區品質。加大夜間經濟督查考核力度,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培育打造一批高品質夜市街區。
3、做強會展經濟品牌。發揮會展在擴大對外開放、提升產業發展、助推消費升級等方面重要作用,重點圍繞全市4+4+X產業,繼續打造培育“會展+產業”項目,提升世界VR/AR產品和應用展覽會、南昌飛行大會、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中國中醫藥信息博覽會等現有展會影響力,承接好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南昌年會、中國畜牧業博覽會等重大會展項目,培育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展、生物醫藥大健康展等新興展會新動能。
(二)提升商業品質,擴大品牌消費影響力
4、做細農貿市場管理。加快推進農貿市場條例修訂立法,建立健全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的管理機制,持續鞏固綜合整治百日攻堅行動成果,全面提升農貿市場綜合管理水平,讓農貿市場成為廣大群眾“贊”的一方面、英雄南昌“美”的一部分。
5、加強重點商圈建設。推進贛江新天地特色街開展改造提升工作,強力推進“萬壽宮+滕王閣+繩金塔+勝利路步行街”商圈提升,挖掘地域特色和文化元素,實施環境景觀提升改造,突出“歷史尋根、文化探蹤”的商圈品牌特色,打造“豫章文化體驗地”和“城市會客廳”。充分利用萬壽宮街區人氣,提升勝利路步行街商業氛圍。
6、大力發展首店經濟。制定出臺《南昌市首店經濟發展實施意見》,研究發展首店經濟的總體思路、工作目標、工作任務、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等,在部分城區進行試點,從平臺建設、企業引進、品牌集聚等多個維度,引導品牌首店入駐南昌。
7、著力打造贛菜品牌。制定并出臺《南昌市打造贛菜品牌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從做強做大市場主體,打造南昌地標美食,挖掘贛菜特色文化,優化贛菜產品流通,加強贛菜域外推廣,培養匯聚贛菜人才等六大方面,全面提升我市贛菜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開展“十大名菜”、“十大名點”、“ 十大名店”、“ 十大名廚”評選等系列活動。舉辦首屆中國米粉節,把此次盛會打造成為米粉產業發展的全國性交流平臺。
(三)做優線上平臺,培育電商發展新業態
8、加大電商政策支持力度。認真按照《2021年南昌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實施細則》的要求,用好用足電商發展資金,全力支持我市電商企業的發展,支持鼓勵電商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大力組織開展電子商務知識培訓和宣傳普及活動,積極鼓勵企業上云、上線、上網,加速電子商務與各行業的融合。
9、提升電商基地建設梯度。大力支持電商基地建設升級,扶助基地內企業做大做強,讓電商基地成為電商企業發展的肥沃土壤。切實提高基地服務水平,幫助入駐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爭創省級、國家級電商示范基地,重點是加強華南城、夢想小街電商基地的打造力度,對照國家標準,創建一流電商基地,力爭實現我市國家電商基地零的突破。
10、拓寬直播經濟發展廣度。加強與淘寶、拼多多、抖音、美團第三方平臺的合作,積極鼓勵和促進企業利用各種網絡平臺,通過明星、網紅帶貨等電商直播方式,大力開展促銷活動,引領直播經濟。命名掛牌一批電商直播基地,大力引進MCN機構和網紅達人,完善產業鏈供應體系。
11、挖掘農村電商提質深度。支持各縣申報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示范縣。2021年力爭至少一個縣進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示范縣,通過開展示范縣建設,夯實農村電子商務的運行的基礎設施和條件,暢通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鄉的渠道,發展各具鮮明的縣級農村電子商務。加大對農村電子商務龍頭企業的支持,優先申報市級、省級電商示范企業。
(四)完善配送體系,推進物流體系現代化
12、實施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推動建設市級城市集配樞紐,加快建設縣區公共配送中心,配套建設城區、鄉鎮末端公共服務點三級城鄉配送網絡;發展連鎖企業統一配送、零擔運輸“落地配”、線上線下統一配送、農村末端配送整合四種城鄉配送模式;簡化城市配送車輛出行限制及推進配送車輛標準化兩項配套政策,逐步建立高效集約、協同共享、融合開放、綠色環保的城鄉高效配送體系。
13、推進商貿物流城鄉高效配送基地建設。以京東亞洲一號、菜鳥網絡(中國智能骨干網)、蘇寧易購江西電商產業園項目建設為引領,打造跨境電商貿易中心、云倉運營中心、轉運分撥中心、生鮮冷鏈配送中心,并構建輻射江西省的訂單生產結算運營中心、大數據信息平臺、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心、O2O體驗式購物中心等。建成集采購結算、電子商務、倉儲分撥、配送加工、信息交易、多式聯運等功能于一體的引領全省電子商務服務和商貿物流發展的綜合型物流城鄉高效配送基地。
(五)強化黨建引領,唱響“五型”商務好聲音
14、深化“忠誠”商務建設。把牢機關政治建設統領地位,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組織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動,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深刻領悟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堅定理想信念,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繼續篇”。貫徹落實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15、推進“效能”商務建設。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轉作風優環境”活動年相關工作的要求部署,上下一心、主動作為,以更好的作風、更優的環境推動商務工作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持續深化政務服務“放管服”改革,深入對接贛服通,打破“信息孤島”,提升“互聯網+大數據”政務服務能力。持續推進機關政務信息化建設,加強項目規范化管理,夯實網絡安全工作基礎,推進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強化網上輿情跟蹤、研判和預警。出臺實施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完善重點工作督查督辦機制,做好政務公開、信訪、保密及檔案工作。
16、加強“平安”商務建設。夯實平安建設工作基礎,加強治安防控,強化重點場所和重點區域管理,嚴防突發事件。加快平安信息化工作建設,宣傳推廣社會治理APP,及時做好社會治理案件的受理、處置。堅持把防范邪教活動作為平安建設的重點抓緊抓實;全力推進結對幫創安義縣龍津鎮前進村平安建設工作,深入開展普法宣傳,全面推進商貿領域依法治市工作,扎實組織“七五普法”工作。嚴厲打擊成品油違法違規經營活動,切實規范成品油經營秩序,及時消除安全隱患,保障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成品油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一、基本思路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以需求牽引供給、以供給創造需求。以擴大消費為主線,以推動全市商務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深刻把握“彰顯省會擔當”的更高要求,狠抓招優引強、品牌培育、平臺打造、機制創新、重大活動組織,不斷優化消費供給、拓展消費需求,持續釋放消費潛力,加快促進消費升級,為南昌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貢獻商務力量。
二、主要目標
2021年全市商務工作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00億元,增長9%左右,增速達到全國省會前列。網絡零售額達到540億元,增幅15%,保持全省領先。
三、重點舉措
(一)促進消費升級,打好擴大消費組合拳
1、做旺節慶消費市場。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市縣聯動、全民參與,大力開展全年應季促消費系列活動,推廣洪城特色,提振消費信心。堅持“無節造節、有節造市”,做到“周周有促銷、月月有活動、季季有節慶”,讓市民百姓得實惠,使商貿繁榮有支撐,充分釋放消費潛力,力爭實現“周周有驚喜、月月有亮點、季季掀高潮、年終見成效”。
2、做優提質夜間經濟。編制出臺《南昌市“十四五”夜間經濟發展規劃》,持續推進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等高品位夜市街區建設,提升已開街的夜市街區品質。加大夜間經濟督查考核力度,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培育打造一批高品質夜市街區。
3、做強會展經濟品牌。發揮會展在擴大對外開放、提升產業發展、助推消費升級等方面重要作用,重點圍繞全市4+4+X產業,繼續打造培育“會展+產業”項目,提升世界VR/AR產品和應用展覽會、南昌飛行大會、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中國中醫藥信息博覽會等現有展會影響力,承接好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南昌年會、中國畜牧業博覽會等重大會展項目,培育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展、生物醫藥大健康展等新興展會新動能。
(二)提升商業品質,擴大品牌消費影響力
4、做細農貿市場管理。加快推進農貿市場條例修訂立法,建立健全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的管理機制,持續鞏固綜合整治百日攻堅行動成果,全面提升農貿市場綜合管理水平,讓農貿市場成為廣大群眾“贊”的一方面、英雄南昌“美”的一部分。
5、加強重點商圈建設。推進贛江新天地特色街開展改造提升工作,強力推進“萬壽宮+滕王閣+繩金塔+勝利路步行街”商圈提升,挖掘地域特色和文化元素,實施環境景觀提升改造,突出“歷史尋根、文化探蹤”的商圈品牌特色,打造“豫章文化體驗地”和“城市會客廳”。充分利用萬壽宮街區人氣,提升勝利路步行街商業氛圍。
6、大力發展首店經濟。制定出臺《南昌市首店經濟發展實施意見》,研究發展首店經濟的總體思路、工作目標、工作任務、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等,在部分城區進行試點,從平臺建設、企業引進、品牌集聚等多個維度,引導品牌首店入駐南昌。
7、著力打造贛菜品牌。制定并出臺《南昌市打造贛菜品牌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從做強做大市場主體,打造南昌地標美食,挖掘贛菜特色文化,優化贛菜產品流通,加強贛菜域外推廣,培養匯聚贛菜人才等六大方面,全面提升我市贛菜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開展“十大名菜”、“十大名點”、“ 十大名店”、“ 十大名廚”評選等系列活動。舉辦首屆中國米粉節,把此次盛會打造成為米粉產業發展的全國性交流平臺。
(三)做優線上平臺,培育電商發展新業態
8、加大電商政策支持力度。認真按照《2021年南昌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實施細則》的要求,用好用足電商發展資金,全力支持我市電商企業的發展,支持鼓勵電商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大力組織開展電子商務知識培訓和宣傳普及活動,積極鼓勵企業上云、上線、上網,加速電子商務與各行業的融合。
9、提升電商基地建設梯度。大力支持電商基地建設升級,扶助基地內企業做大做強,讓電商基地成為電商企業發展的肥沃土壤。切實提高基地服務水平,幫助入駐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爭創省級、國家級電商示范基地,重點是加強華南城、夢想小街電商基地的打造力度,對照國家標準,創建一流電商基地,力爭實現我市國家電商基地零的突破。
10、拓寬直播經濟發展廣度。加強與淘寶、拼多多、抖音、美團第三方平臺的合作,積極鼓勵和促進企業利用各種網絡平臺,通過明星、網紅帶貨等電商直播方式,大力開展促銷活動,引領直播經濟。命名掛牌一批電商直播基地,大力引進MCN機構和網紅達人,完善產業鏈供應體系。
11、挖掘農村電商提質深度。支持各縣申報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示范縣。2021年力爭至少一個縣進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示范縣,通過開展示范縣建設,夯實農村電子商務的運行的基礎設施和條件,暢通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鄉的渠道,發展各具鮮明的縣級農村電子商務。加大對農村電子商務龍頭企業的支持,優先申報市級、省級電商示范企業。
(四)完善配送體系,推進物流體系現代化
12、實施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推動建設市級城市集配樞紐,加快建設縣區公共配送中心,配套建設城區、鄉鎮末端公共服務點三級城鄉配送網絡;發展連鎖企業統一配送、零擔運輸“落地配”、線上線下統一配送、農村末端配送整合四種城鄉配送模式;簡化城市配送車輛出行限制及推進配送車輛標準化兩項配套政策,逐步建立高效集約、協同共享、融合開放、綠色環保的城鄉高效配送體系。
13、推進商貿物流城鄉高效配送基地建設。以京東亞洲一號、菜鳥網絡(中國智能骨干網)、蘇寧易購江西電商產業園項目建設為引領,打造跨境電商貿易中心、云倉運營中心、轉運分撥中心、生鮮冷鏈配送中心,并構建輻射江西省的訂單生產結算運營中心、大數據信息平臺、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心、O2O體驗式購物中心等。建成集采購結算、電子商務、倉儲分撥、配送加工、信息交易、多式聯運等功能于一體的引領全省電子商務服務和商貿物流發展的綜合型物流城鄉高效配送基地。
(五)強化黨建引領,唱響“五型”商務好聲音
14、深化“忠誠”商務建設。把牢機關政治建設統領地位,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組織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動,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深刻領悟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堅定理想信念,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的“繼續篇”。貫徹落實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15、推進“效能”商務建設。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轉作風優環境”活動年相關工作的要求部署,上下一心、主動作為,以更好的作風、更優的環境推動商務工作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持續深化政務服務“放管服”改革,深入對接贛服通,打破“信息孤島”,提升“互聯網+大數據”政務服務能力。持續推進機關政務信息化建設,加強項目規范化管理,夯實網絡安全工作基礎,推進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強化網上輿情跟蹤、研判和預警。出臺實施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完善重點工作督查督辦機制,做好政務公開、信訪、保密及檔案工作。
16、加強“平安”商務建設。夯實平安建設工作基礎,加強治安防控,強化重點場所和重點區域管理,嚴防突發事件。加快平安信息化工作建設,宣傳推廣社會治理APP,及時做好社會治理案件的受理、處置。堅持把防范邪教活動作為平安建設的重點抓緊抓實;全力推進結對幫創安義縣龍津鎮前進村平安建設工作,深入開展普法宣傳,全面推進商貿領域依法治市工作,扎實組織“七五普法”工作。嚴厲打擊成品油違法違規經營活動,切實規范成品油經營秩序,及時消除安全隱患,保障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成品油市場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