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衛生局,昆山、泰興、沭陽縣(市)衛生局,省衛生監督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省衛生監督協會:
現將《2014年全省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江蘇省衛生廳辦公室
2014年3月4日
2014年全省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工作要點
2014年全省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衛生計生委有關會議和全省衛生工作會議部署,緊緊圍繞“健康江蘇”建設,以依法行政為前提,以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專項衛生監督檢查為重點,以健全完善衛生監督制度和長效機制建設為出發點,不斷提升衛生監督執法能力,努力開創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工作新局面。
一、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認真實施2014年全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實施方案,確保2014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點數量占縣(市、區)總數的80%以上,覆蓋人口數占總人口數比例達到90%以上。繼續擴大食源性疾病監測哨點醫院覆蓋面,保證每個縣(市)都有1所監測哨點醫院。各地要進一步細化監測實施方案,落實工作責任,加強監測工作的質量控制。強化食品安全監測風險監測數據的匯總利用,做好食源性疾病致病因素的溯源分析工作,推動相關基礎數據庫的建立,進一步健全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信息通報、信息共享機制,及時發現、消除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推動有條件的市級疾控機構掛牌“江蘇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市級)中心”和設置區域實驗室,逐步提升市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檢驗機構能力。
二、食品安全標準管理。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跟蹤評價,做好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宣傳貫徹、輿情應對等工作。結合江蘇實際和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發現的食品安全隱患,有針對性地制(修)訂2014年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做好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審查、發布。建立和完善省食品安全標準審評專家庫。進一步做好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備案管理、服務工作,在條件成熟的市試行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備案工作。
三、公共衛生行政審批。認真落實省政府關于推進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意見,組織修訂完善消毒產品、涉水產品、放射診療、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公共場所等公共衛生行政許可相關規范性文件,全面實施首問首辦負責制、一次告知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等,簡化審批流程,壓縮辦理時限,進一步減少中間層級和交叉環節,明確許可和日常監管職責,提高行政效能。
四、衛生監督專項整治和重點檢查。重點開展涉水產品、消毒產品、集中式供水等衛生監督專項整治,具體工作方案另下。繼續開展公共場所衛生、放射衛生、學校衛生、職業衛生等重點衛生監督檢查,依法查處各類違法行為。推進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確保達到100%。加強職業性健康檢查機構的日常管理,進一步規范職業病診斷與鑒定工作。繼續做好醫用輻射防護監測網試點等項目。全力做好青奧會的衛生監督保障工作。
五、打擊非法行醫。加大對醫療市場的監管力度,繼續開展“進一步整頓醫療秩序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將專項行動集中整治階段中發現的突出問題作為深入鞏固階段的工作重點。進一步密切部門間信息通報、聯席會議、重大案件聯合查辦等,加強協調配合,形成監管合力。結合當地實際,拓寬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方法,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
六、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在做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基礎上,繼續加強縣級衛生監督派出機構和協管隊伍的內涵建設。進一步規范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工作內容、操作程序、考核制度等,加強衛生監督協管的指導和考核,以制度和規范來提升基層衛生監督協管工作,推進衛生監督工作重心下沉,提升基層衛生監督工作的能力與水平。
七、衛生監督隊伍建設和管理。認真實施新修訂的《衛生行政執法文書規范》。進一步強化衛生監督執法制度化、規范化管理,完善衛生監督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繼續開展對衛生許可、日常監督、舉報投訴和行政處罰等衛生監督稽查和考核。切實加強衛生監督執法隊伍知識更新和執法能力培訓,做好省級衛生監督專家庫的管理培訓、省級首席監督員的聘任、推進市級首席監督員的相關工作,加快推進衛生監督緊缺人才和基層衛生監督復合型人才的培訓。加大衛生監督工作的宣傳報道,樹立典型人物,彰顯正能量。
八、衛生監督體系和信息化建設。繼續開展衛生監督體系標準化達標建設“回頭看”活動,鞏固和提高衛生監督體系標準化建設成果,以市為單位,轄區內達到標準的衛生監督機構數不少于總數的80%。進一步完善提升全省衛生監督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功能,推廣深度應用及互聯互通,確保衛生監督信息報告等各項基本功能的全面應用和全員化使用,在有條件的市(縣、區)推廣使用手持執法終端設備,實現現場監督執法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九、調研和交流。針對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充分地進行論證,廣泛地聽取意見,提出解決辦法和措施,不斷提高衛生監督綜合管理水平。適時召開衛生監督協管服務、打擊非法行醫、學校衛生等工作的現場交流或推進會。
現將《2014年全省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江蘇省衛生廳辦公室
2014年3月4日
2014年全省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工作要點
2014年全省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衛生計生委有關會議和全省衛生工作會議部署,緊緊圍繞“健康江蘇”建設,以依法行政為前提,以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專項衛生監督檢查為重點,以健全完善衛生監督制度和長效機制建設為出發點,不斷提升衛生監督執法能力,努力開創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工作新局面。
一、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認真實施2014年全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實施方案,確保2014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點數量占縣(市、區)總數的80%以上,覆蓋人口數占總人口數比例達到90%以上。繼續擴大食源性疾病監測哨點醫院覆蓋面,保證每個縣(市)都有1所監測哨點醫院。各地要進一步細化監測實施方案,落實工作責任,加強監測工作的質量控制。強化食品安全監測風險監測數據的匯總利用,做好食源性疾病致病因素的溯源分析工作,推動相關基礎數據庫的建立,進一步健全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信息通報、信息共享機制,及時發現、消除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推動有條件的市級疾控機構掛牌“江蘇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市級)中心”和設置區域實驗室,逐步提升市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檢驗機構能力。
二、食品安全標準管理。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跟蹤評價,做好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宣傳貫徹、輿情應對等工作。結合江蘇實際和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發現的食品安全隱患,有針對性地制(修)訂2014年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做好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審查、發布。建立和完善省食品安全標準審評專家庫。進一步做好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備案管理、服務工作,在條件成熟的市試行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備案工作。
三、公共衛生行政審批。認真落實省政府關于推進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意見,組織修訂完善消毒產品、涉水產品、放射診療、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公共場所等公共衛生行政許可相關規范性文件,全面實施首問首辦負責制、一次告知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等,簡化審批流程,壓縮辦理時限,進一步減少中間層級和交叉環節,明確許可和日常監管職責,提高行政效能。
四、衛生監督專項整治和重點檢查。重點開展涉水產品、消毒產品、集中式供水等衛生監督專項整治,具體工作方案另下。繼續開展公共場所衛生、放射衛生、學校衛生、職業衛生等重點衛生監督檢查,依法查處各類違法行為。推進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確保達到100%。加強職業性健康檢查機構的日常管理,進一步規范職業病診斷與鑒定工作。繼續做好醫用輻射防護監測網試點等項目。全力做好青奧會的衛生監督保障工作。
五、打擊非法行醫。加大對醫療市場的監管力度,繼續開展“進一步整頓醫療秩序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將專項行動集中整治階段中發現的突出問題作為深入鞏固階段的工作重點。進一步密切部門間信息通報、聯席會議、重大案件聯合查辦等,加強協調配合,形成監管合力。結合當地實際,拓寬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方法,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
六、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在做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基礎上,繼續加強縣級衛生監督派出機構和協管隊伍的內涵建設。進一步規范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工作內容、操作程序、考核制度等,加強衛生監督協管的指導和考核,以制度和規范來提升基層衛生監督協管工作,推進衛生監督工作重心下沉,提升基層衛生監督工作的能力與水平。
七、衛生監督隊伍建設和管理。認真實施新修訂的《衛生行政執法文書規范》。進一步強化衛生監督執法制度化、規范化管理,完善衛生監督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繼續開展對衛生許可、日常監督、舉報投訴和行政處罰等衛生監督稽查和考核。切實加強衛生監督執法隊伍知識更新和執法能力培訓,做好省級衛生監督專家庫的管理培訓、省級首席監督員的聘任、推進市級首席監督員的相關工作,加快推進衛生監督緊缺人才和基層衛生監督復合型人才的培訓。加大衛生監督工作的宣傳報道,樹立典型人物,彰顯正能量。
八、衛生監督體系和信息化建設。繼續開展衛生監督體系標準化達標建設“回頭看”活動,鞏固和提高衛生監督體系標準化建設成果,以市為單位,轄區內達到標準的衛生監督機構數不少于總數的80%。進一步完善提升全省衛生監督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功能,推廣深度應用及互聯互通,確保衛生監督信息報告等各項基本功能的全面應用和全員化使用,在有條件的市(縣、區)推廣使用手持執法終端設備,實現現場監督執法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九、調研和交流。針對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充分地進行論證,廣泛地聽取意見,提出解決辦法和措施,不斷提高衛生監督綜合管理水平。適時召開衛生監督協管服務、打擊非法行醫、學校衛生等工作的現場交流或推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