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人民政府,市級各部門:
為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監管及檢測體系,加快市場準入步伐,維護公眾健康,促進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精神,現就加強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強化標準制定,完善標準體系
為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建設,各級政府要按照《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業標準化工作的意見》(攀辦發〔2008〕55號)要求,加強標準制定、組織實施、監督管理以及評估體系建立工作,認真落實具體措施。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積極研究和組織制定我市特色農產品標準,滿足生產發展需要,按時完成制標任務,并根據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需要,及時組織修訂;各級農業、水利、林業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積極組織開展標準的實施工作,切實加大農業標準化示范和推廣力度,普及農業標準化知識,指導和引導農產品生產者和經營者按標準進行生產、加工,充分發揮龍頭企業、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作用,全力推進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商、技術監督、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中心等部門應積極配合,充分發揮市場監督管理職能;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積極組建專家技術評審組,充分聽取農產品生產者、消費者的意見,根據技術發展水平和農產品質量安全需要,及時修訂安全標準。
二、建立監管體系,健全監測網絡
?。ㄒ唬┘涌旖⒈O管體系,切實履行管理職責。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要求,以各級行政區劃為依據,以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為基礎,逐級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專門機構。成立攀枝花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中心,負責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指導縣(區)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工作。各縣(區)、鄉(鎮)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落實相應的專門機構和人員,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各級財政要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經費納入預算,逐年增加投入。
?。ǘ┤ν晟票O測網絡,增強檢驗檢測能力。各級政府應建立專門的監測機構,配備相應儀器、設備和技術人員,形成“市級建中心、縣(區)建站、鄉(鎮)、企業及專合組織建點”的三級監測網絡,并經上級部門計量認證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機構認可。各監測機構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履行各自職責,切實提高檢測能力。
攀西無公害農產品監測中心負責全市范圍內農產品質量安全定期與不定期的監測檢驗,開展市級以下監測機構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工作;縣(區)級監測站負責本轄區內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測工作,建立信息上報制度,對下級監測點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根據發展需要合理安排鄉(鎮)監測點;鄉(鎮)、
企業(含市場業主)及專合組織監測點負責相應范圍內的監測工作,及時上報監測結果,并對不合格農產品提出處理意見,各級檢驗人員必須獲得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資質認定。
三、推進市場準入,促進安全流通
?。ㄒ唬┙⒅贫?,保障安全。各級政府及部門要加大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儲藏及市場銷售等各個環節的管理力度,建立和健全農業投入品、農產品追溯、市場監測、產品銷售、監督者管理、重大事故報告等制度,特別是要積極引導和扶持農產品生產基地、龍頭企業和專合組織制作相對標準統一的包裝和標識,標明品名、產地、生產者、生產日期、保質期和質量等級等內容,全面建立完備的質量安全檔案記錄。
?。ǘ﹦撛鞐l件,提供平臺。各級政府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積極履行職責,建立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標準化生產基地。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和農貿市場設立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專銷區或專柜,組織獲證農產品參加網上展銷會和各類博覽會等,不斷提升優質安全農產品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場占有率。同時,各級政府還應采取各種獎勵措施,鼓勵和激勵農產品生產者創建省級及以上優質農產品品牌,不斷增加綠色和有機食品數量和規模,為我市農產品進入國內外市場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
?。ㄈ┱w推進,分段實施。按照農業發展和農產品流通的需要,分階段積極推進市場準入制度,到2010年末全面實現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具體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宣傳準備期,主要做好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前期摸底和宣傳發動工作,組織相關人員學習和借鑒外地成功經驗;第二階段為制度建立期,主要任務是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和市場準入的各項制度,重點落實全市批發市場和大型超市各項準備工作;第三階段為推進實施期,主要對我市所有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銷售生鮮食品的超市實行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不斷總結和積累成功經驗;第四階段為全面實施階段,主要任務是對全市農產品市場全面實行市場準入制度,重點是落實小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農貿市場和配送中心各項準入制度,最終全面實現市場準入。
四、加強宣傳培訓,提高安全意識
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充分發揮新聞輿論宣傳作用,通過廣播、網絡、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提高全社會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通過加大培訓力度,切實提高管理者和生產者的農產品安全水平,確保農產品安全生產規程全面落實;通過強化維護市場秩序,杜絕假冒偽劣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肥料、獸醫器械、種子等農資流入市場,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五、統一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各部門必須統一認識,要從戰略的高度,把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為了進一步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領導,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長為組長,相關部門為成員的攀枝花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農牧局。各縣(區)應成立相應機構。通過強化領導,形成“政府領導、部門主抓、企業帶頭、生產者參與、社會監督”齊抓共管的局面。
六、認真履行職責,嚴格責任追究
領導小組各成員部門應當根據職責分工認真履職,落實各項措施,切實做好此項工作。因不履行職責、監管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等造成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由監察機關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部門負責人及相關人員的行政責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附件:1.攀枝花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2.攀枝花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原文件附件下載: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攀府發[2008]59號).pdf
為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監管及檢測體系,加快市場準入步伐,維護公眾健康,促進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精神,現就加強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強化標準制定,完善標準體系
為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建設,各級政府要按照《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業標準化工作的意見》(攀辦發〔2008〕55號)要求,加強標準制定、組織實施、監督管理以及評估體系建立工作,認真落實具體措施。
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積極研究和組織制定我市特色農產品標準,滿足生產發展需要,按時完成制標任務,并根據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需要,及時組織修訂;各級農業、水利、林業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積極組織開展標準的實施工作,切實加大農業標準化示范和推廣力度,普及農業標準化知識,指導和引導農產品生產者和經營者按標準進行生產、加工,充分發揮龍頭企業、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作用,全力推進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商、技術監督、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中心等部門應積極配合,充分發揮市場監督管理職能;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積極組建專家技術評審組,充分聽取農產品生產者、消費者的意見,根據技術發展水平和農產品質量安全需要,及時修訂安全標準。
二、建立監管體系,健全監測網絡
?。ㄒ唬┘涌旖⒈O管體系,切實履行管理職責。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要求,以各級行政區劃為依據,以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為基礎,逐級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專門機構。成立攀枝花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中心,負責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指導縣(區)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工作。各縣(區)、鄉(鎮)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落實相應的專門機構和人員,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各級財政要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經費納入預算,逐年增加投入。
?。ǘ┤ν晟票O測網絡,增強檢驗檢測能力。各級政府應建立專門的監測機構,配備相應儀器、設備和技術人員,形成“市級建中心、縣(區)建站、鄉(鎮)、企業及專合組織建點”的三級監測網絡,并經上級部門計量認證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機構認可。各監測機構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履行各自職責,切實提高檢測能力。
攀西無公害農產品監測中心負責全市范圍內農產品質量安全定期與不定期的監測檢驗,開展市級以下監測機構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工作;縣(區)級監測站負責本轄區內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測工作,建立信息上報制度,對下級監測點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根據發展需要合理安排鄉(鎮)監測點;鄉(鎮)、
企業(含市場業主)及專合組織監測點負責相應范圍內的監測工作,及時上報監測結果,并對不合格農產品提出處理意見,各級檢驗人員必須獲得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資質認定。
三、推進市場準入,促進安全流通
?。ㄒ唬┙⒅贫?,保障安全。各級政府及部門要加大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儲藏及市場銷售等各個環節的管理力度,建立和健全農業投入品、農產品追溯、市場監測、產品銷售、監督者管理、重大事故報告等制度,特別是要積極引導和扶持農產品生產基地、龍頭企業和專合組織制作相對標準統一的包裝和標識,標明品名、產地、生產者、生產日期、保質期和質量等級等內容,全面建立完備的質量安全檔案記錄。
?。ǘ﹦撛鞐l件,提供平臺。各級政府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積極履行職責,建立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標準化生產基地。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和農貿市場設立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專銷區或專柜,組織獲證農產品參加網上展銷會和各類博覽會等,不斷提升優質安全農產品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場占有率。同時,各級政府還應采取各種獎勵措施,鼓勵和激勵農產品生產者創建省級及以上優質農產品品牌,不斷增加綠色和有機食品數量和規模,為我市農產品進入國內外市場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
?。ㄈ┱w推進,分段實施。按照農業發展和農產品流通的需要,分階段積極推進市場準入制度,到2010年末全面實現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具體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宣傳準備期,主要做好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前期摸底和宣傳發動工作,組織相關人員學習和借鑒外地成功經驗;第二階段為制度建立期,主要任務是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和市場準入的各項制度,重點落實全市批發市場和大型超市各項準備工作;第三階段為推進實施期,主要對我市所有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銷售生鮮食品的超市實行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不斷總結和積累成功經驗;第四階段為全面實施階段,主要任務是對全市農產品市場全面實行市場準入制度,重點是落實小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農貿市場和配送中心各項準入制度,最終全面實現市場準入。
四、加強宣傳培訓,提高安全意識
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充分發揮新聞輿論宣傳作用,通過廣播、網絡、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提高全社會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通過加大培訓力度,切實提高管理者和生產者的農產品安全水平,確保農產品安全生產規程全面落實;通過強化維護市場秩序,杜絕假冒偽劣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肥料、獸醫器械、種子等農資流入市場,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五、統一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各部門必須統一認識,要從戰略的高度,把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為了進一步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領導,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長為組長,相關部門為成員的攀枝花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農牧局。各縣(區)應成立相應機構。通過強化領導,形成“政府領導、部門主抓、企業帶頭、生產者參與、社會監督”齊抓共管的局面。
六、認真履行職責,嚴格責任追究
領導小組各成員部門應當根據職責分工認真履職,落實各項措施,切實做好此項工作。因不履行職責、監管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等造成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由監察機關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部門負責人及相關人員的行政責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附件:1.攀枝花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2.攀枝花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原文件附件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