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食品安全關系到廣大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關系到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興衰。近年來,我省加大了兒童食品專項整治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兒童食品安全監管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威脅著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為切實加強兒童食品監管,凈化我省兒童食品市場,有效消除安全隱患,保障少年兒童食品消費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蘇政發[2005]10號)和《2005年江蘇省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要點》,經省政府同意,省食品安全委員會(以下簡稱“省食安委”)決定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兒童食品安全綜合整治行動(簡稱食品安全“護苗”行動)。
一、總體安排
(一)行動形式:企業自查,監督抽查,執法檢查,宣傳教育,巡訪督查。
(二)行動內容:
1、對兒童食品的生產、加工、經營企業進行一次全面普查;
2、進一步嚴格兒童食品的市場準入,堅決取締未經許可的兒童食品加工、經營點;
3、加強對學校集體食堂的衛生監管,凈化中小學周邊食品消費環境;
4、規范兒童食品添加劑管理,嚴禁濫用及超標使用添加劑行為;
5、對嬰幼兒奶粉、乳飲料產品等兒童食品主要品種指標狀況進行專項檢測調查;
6、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少年兒童食品安全防范意識和經營者守法、誠信經營意識。
(三)行動原則:部門聯手、統分結合;以塊為主、條塊結合;標本兼治、著力治本;形成聲勢、務求實效。
(四)行動時間:2005年5月中旬至6月底。
二、工作重點
重點品種:乳及乳制品、冷凍飲品、膨化食品、果凍、餅干、糕點。
重點內容:抽查兒童食品質量;檢查生產、經營單位是否具備食品經營資格(證照是否齊全),供貨渠道是否正規,是否執行索證制度,有無經營“三假”食品和過期食品現象;檢查生產企業是否嚴格按食品衛生標準、產品質量標準組織生產,食品原料及添加劑的管理和使用是否規范;學生食堂是否符合衛生條件等。
重點領域:對生產環節進行全面檢查;對流通環節,突出鄉鎮和城鄉結合部,鄉鎮檢查面不低于70%,城鄉結合部的各類食品批發市場和集貿市場檢查面不低于80%;對中小學校餐飲,突出學生飲用奶、純凈水、碘鹽的供應以及校內食堂衛生,檢查面達到100%,同時對中小學校周邊的食品店進行全面檢查,檢查面達到100%。
三、實施步驟
(一)準備階段: 5月中旬。主要任務是:制定方案,落實任務,動員部署。
(二)實施階段:5月中旬—6月底。主要任務是:
1、開展兒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狀況調查、企業自查和兒童食品質量、衛生狀況抽查(5月中旬至5月下旬);
2、開展聯合執法檢查(5月下旬至6月中旬);
3、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在每所中小學校上一堂食品安全科普教育課、舉辦兒童食品企業法定責任人培訓班、利用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等(5月中旬至6月中旬)。
(三)總結階段:6月下旬。主要任務是:
1、對綜合整治行動情況進行總結分析;
2、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綜合整治情況,曝光嚴重違法犯罪案件。
四、組織分工
(一)省食安委統一領導此次行動,省食安委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督查和匯總整治情況。
(二)省農林、衛生、質量、工商行政管理、檢驗檢疫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具體落實對兒童食品質量的抽檢,并指導各地的整治行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提供兒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基本情況,質監部門負責對兒童食品重點品種的乳及乳制品、冷凍飲品、膨化食品、果凍、餅干生產加工企業進行全面普查,并組織實施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衛生部門負責提供食品衛生許可資料,并組織落實中小學校集體餐飲衛生、學校周邊飲食店和糕點生產的檢查;鹽業部門負責對兒童食品添加食鹽及學校食堂用鹽是否是合格碘鹽進行檢測檢查;教育部門負責提供中小學校基本情況,落實對中小學生安全消費常識科普教育任務;經貿、農林、漁業、糧食、鹽業等行業管理部門負責落實對兒童食品企業經營者守法和誠信經營教育任務;宣傳部門負責落實新聞宣傳報道任務;公安部門為綜合整治行動保駕護航;其他各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做好工作。
(三)各市、縣政府對整治行動要精心組織、加強領導,認真落實各項整治任務,并督促本地食品安全工作職能部門匯總上報整治行動信息及總體情況。
(四)省食安委辦公室負責組織省食安委成員單位成立督查組,于6月中旬對全省各地整治行動進行督查。
五、有關要求
(一)各市、縣(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對整治行動情況要進行認真總結、分析,于6月20日前書面報送省食安委辦公室。
(二)各市、縣(市)政府對兒童食品市場中存在的問題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理、早規范。對整治行動中發現的問題要采取措施,限期整改,涉嫌違法違規行為的,分別由工商、質監、衛生等部門依法處罰;構成犯罪的,及時移交司法部門處理;對整治活動中暴露出的難點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有針對性的整改意見和措施。
(三)省各相關部門質量抽查情況于6月20日前報省食安委辦公室,省食安委辦公室匯總、整理后于6月底上報省政府和省食安委。
省食安委辦公室聯系人:祝倫平 徐勤
聯系電話:025-83273730、83273728,傳真:83273738,
電子信箱:zhulp@jsfda.gov.cn
附表1:
江蘇省兒童食品安全綜合整治行動企業自查表.doc
附表2:
江蘇省兒童食品安全綜合整治情況匯總表.doc
附表3:
江蘇省兒童食品安全存在問題及規范措施建議表.doc
一、總體安排
(一)行動形式:企業自查,監督抽查,執法檢查,宣傳教育,巡訪督查。
(二)行動內容:
1、對兒童食品的生產、加工、經營企業進行一次全面普查;
2、進一步嚴格兒童食品的市場準入,堅決取締未經許可的兒童食品加工、經營點;
3、加強對學校集體食堂的衛生監管,凈化中小學周邊食品消費環境;
4、規范兒童食品添加劑管理,嚴禁濫用及超標使用添加劑行為;
5、對嬰幼兒奶粉、乳飲料產品等兒童食品主要品種指標狀況進行專項檢測調查;
6、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少年兒童食品安全防范意識和經營者守法、誠信經營意識。
(三)行動原則:部門聯手、統分結合;以塊為主、條塊結合;標本兼治、著力治本;形成聲勢、務求實效。
(四)行動時間:2005年5月中旬至6月底。
二、工作重點
重點品種:乳及乳制品、冷凍飲品、膨化食品、果凍、餅干、糕點。
重點內容:抽查兒童食品質量;檢查生產、經營單位是否具備食品經營資格(證照是否齊全),供貨渠道是否正規,是否執行索證制度,有無經營“三假”食品和過期食品現象;檢查生產企業是否嚴格按食品衛生標準、產品質量標準組織生產,食品原料及添加劑的管理和使用是否規范;學生食堂是否符合衛生條件等。
重點領域:對生產環節進行全面檢查;對流通環節,突出鄉鎮和城鄉結合部,鄉鎮檢查面不低于70%,城鄉結合部的各類食品批發市場和集貿市場檢查面不低于80%;對中小學校餐飲,突出學生飲用奶、純凈水、碘鹽的供應以及校內食堂衛生,檢查面達到100%,同時對中小學校周邊的食品店進行全面檢查,檢查面達到100%。
三、實施步驟
(一)準備階段: 5月中旬。主要任務是:制定方案,落實任務,動員部署。
(二)實施階段:5月中旬—6月底。主要任務是:
1、開展兒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狀況調查、企業自查和兒童食品質量、衛生狀況抽查(5月中旬至5月下旬);
2、開展聯合執法檢查(5月下旬至6月中旬);
3、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在每所中小學校上一堂食品安全科普教育課、舉辦兒童食品企業法定責任人培訓班、利用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等(5月中旬至6月中旬)。
(三)總結階段:6月下旬。主要任務是:
1、對綜合整治行動情況進行總結分析;
2、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綜合整治情況,曝光嚴重違法犯罪案件。
四、組織分工
(一)省食安委統一領導此次行動,省食安委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督查和匯總整治情況。
(二)省農林、衛生、質量、工商行政管理、檢驗檢疫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具體落實對兒童食品質量的抽檢,并指導各地的整治行動;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提供兒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基本情況,質監部門負責對兒童食品重點品種的乳及乳制品、冷凍飲品、膨化食品、果凍、餅干生產加工企業進行全面普查,并組織實施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衛生部門負責提供食品衛生許可資料,并組織落實中小學校集體餐飲衛生、學校周邊飲食店和糕點生產的檢查;鹽業部門負責對兒童食品添加食鹽及學校食堂用鹽是否是合格碘鹽進行檢測檢查;教育部門負責提供中小學校基本情況,落實對中小學生安全消費常識科普教育任務;經貿、農林、漁業、糧食、鹽業等行業管理部門負責落實對兒童食品企業經營者守法和誠信經營教育任務;宣傳部門負責落實新聞宣傳報道任務;公安部門為綜合整治行動保駕護航;其他各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做好工作。
(三)各市、縣政府對整治行動要精心組織、加強領導,認真落實各項整治任務,并督促本地食品安全工作職能部門匯總上報整治行動信息及總體情況。
(四)省食安委辦公室負責組織省食安委成員單位成立督查組,于6月中旬對全省各地整治行動進行督查。
五、有關要求
(一)各市、縣(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對整治行動情況要進行認真總結、分析,于6月20日前書面報送省食安委辦公室。
(二)各市、縣(市)政府對兒童食品市場中存在的問題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理、早規范。對整治行動中發現的問題要采取措施,限期整改,涉嫌違法違規行為的,分別由工商、質監、衛生等部門依法處罰;構成犯罪的,及時移交司法部門處理;對整治活動中暴露出的難點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有針對性的整改意見和措施。
(三)省各相關部門質量抽查情況于6月20日前報省食安委辦公室,省食安委辦公室匯總、整理后于6月底上報省政府和省食安委。
省食安委辦公室聯系人:祝倫平 徐勤
聯系電話:025-83273730、83273728,傳真:83273738,
電子信箱:zhulp@jsfda.gov.cn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