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食安辦,省食安委各成員單位:
為鞏固近年來我省食品安全治理整頓成果,按照國務院辦公廳《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國辦發〔2013〕25號)和《2013年浙江省食品安全工作要點》(浙食安委〔2013〕2號)要求,省食安辦制定了《2013年全省食品安全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2013年4月28日
2013年浙江省食品安全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
為鞏固近年來我省食品安全治理整頓成果,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切實抓好放心糧油、放心肉、放心菜、放心奶等食品安全工程建設,按照國務院辦公廳《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國辦發〔2013〕25號)和《2013年浙江省食品安全工作要點》(浙食安委〔2013〕2號)要求,省食安委決定今年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為期8個月的食品安全整治專項行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按照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浙江省食品安全工作要點等要求和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2013年全省食品安全工作會議精神,重拳出擊重典治亂,鐵腕執法鐵面問責,營造強大聲勢,解決突出問題,深入開展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的集中治理整頓。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專項行動,清理整頓一批不符合食品安全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嚴厲打擊涉及面廣、社會影響大、群眾反響強烈、帶有行業“潛規則”性質的危害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活動,堅決摧毀制售有毒有害的“黑窩點”,嚴懲一批違法犯罪分子,切實凈化我省食品環境。具體實現“三個100%”:排查出的突出問題和安全隱患整治率達到100%;行政監管部門對涉嫌食品犯罪的案件向公安機關移送率達到100%;食品安全事故及時處置率100%。
三、整治任務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對年初排查出的隱患問題開展綜合治理和集中整頓,持續深入開展非法添加工業染料、非法添加孔雀石綠、非法使用工業硫磺、工業明膠冒充食用明膠、病死豬等肉品質量安全、劣質食用油、問題豆芽菜、濫用果蔬保鮮劑、濫用含鋁膨松劑、鮮筍農藥殘留、茶葉質量安全、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網售食品安全等13個突出問題整治工作,有力有效地實施放心菜、放心奶、放心肉和放心糧油工程,著力解決帶有行業和區域共性的食品安全隱患和潛在風險,防范系統性、區域性風險,重點突出以下方面。
(一)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
實施放心菜工程,加強農業投入品的監管,以種子、農藥、肥料、飼料、獸藥等為重點,嚴厲打擊制假售假行為。重點整治蔬果茶違規使用禁限用農藥和非食用物質、畜禽養殖中使用“瘦肉精”和違規使用抗菌藥、竹筍違規使用禁限用農藥、水產品養殖生產中使用孔雀石綠、硝基呋喃等違禁藥物的違法行為。
此項工作由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局、各市政府負責。
(二)乳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
實施放心奶工程,加強奶站規范化建設, 嚴格食品添加劑管理,強化乳制品出廠檢驗,嚴厲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濫用食品添加劑等行為。重點整治奶制品添加非食用物質、鮮奶配送冷鏈不符合儲存條件等行為。加大乳品質量安全和抽檢工作力度,對批發市場、農村和學校周邊地區乳及乳飲料產品進行重點監管。
此項工作由省質監局、省工商局、省農業廳、各市政府負責。(三)肉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
實施放心肉工程,堅決查處在飼料生產經營過程中和飼養環節添加“瘦肉精”等違禁物質行為,進一步遏制私屠濫宰,嚴厲查處收購和屠宰病死豬,出售、運輸、儲存和加工病害豬肉、制售“注水肉”等違法犯罪行為。在已經形成牛、羊集中屠宰的區域,開展定點屠宰與檢驗檢疫相配套的試點工作。加強省外調入牛、羊肉中“瘦肉精”等違禁物質的監測。
此項工作由省商務廳、省農業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各市政府負責。
(四)糧油質量安全專項整治
實施放心糧油工程,加強市場監管,規范糧油生產經營秩序。重點對糧油批發市場供應城鄉居民口糧消費的大米、面粉、食用油質量安全進行監測抽查。
此項工作由省糧食局、省質監局、省工商局、各市政府負責。
(五)餐飲服務環節專項整治
實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加強非食用物質、食品添加劑的監管,嚴厲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濫用食品添加劑等行為。重點整治自制面食制品鋁超標、涼菜及生食海產品制作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等違法行為。
此項工作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各市政府負責。
(六)保健食品專項整治
加強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原料和藥店經營保健食品的監管,嚴厲打擊生產經營過程中假冒偽劣和違法添加行為。重點整治珍珠粉類、蜂膠類、鐵皮石斛類和靈芝孢子粉類保健食品原料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問題,重點解決索證索票、臺賬管理、標簽標識、廣告宣傳等不規范問題。
此項工作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各市政府負責。
(七)集中消毒的餐飲具專項整治
加強餐飲具集中消毒企業監管,重點解決餐飲具集中消毒生產過程中不符合衛生規范要求、無證非法從事餐飲具集中消毒生產行為。在餐飲服務單位杜絕使用無證集中消毒餐飲具。
此項工作由省衛生廳、省工商局、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各市政府負責。
(八)進出口環節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加強食品進出口監管,強化進口食品檢驗檢疫和監督管理,堅決依法處理不合格食品,防止不合格食品進入流通和消費領域。重點打擊出口珠眉茶添加非茶物質、廢渣回收等違法活動。
此項工作由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省農業廳、省質監局、各市政府負責。
(九)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加大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力度,重點加強民工學校食堂、學校周邊食品安全的監督檢查,杜絕不合格食品、過期食品、“三無”食品和劣質食品,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建立治理長效機制,凈化校園食品安全環境。
此項工作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建設廳、省工商局、省教育廳,各市政府負責。
(十)食品標簽標識問題專項整治。進一步細化完善食品標簽標識管理規定,著力解決食品標簽標識不規范問題。強化食品出廠檢驗、流通環節食品標簽標識檢查,嚴厲打擊篡改生產日期、偽造產地、違法涂改標簽、偽造冒用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及“三品一標”(即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標識等違法行為。
此項工作由省質監局、省工商局,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局、各市政府負責。
四、組織領導
為加強全省專項行動的組織領導,設立綜合組、宣傳組、企業組、案件組,建立每月定期和不定期例會制度。
綜合組:組長單位省食安辦,由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建設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商務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海洋與漁業局、省糧食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浙江檢驗檢疫局組成,負責專項行動方案及相關文件的起草制定、與相關部門的協調聯絡、整治信息匯總統計及簡報編印報送、督查暗訪等工作。
宣傳組:組長單位省委宣傳部,由省級主要媒體及省食安委主要成員單位組成,負責專項行動宣傳報道的組織和稿件審核、發布等工作。
企業組:組長單位省經信委,由省食安委各成員單位及行業協會組成,負責專項行動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培訓、宣傳和發動,牽頭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等工作。
案件組:組長單位省公安廳,由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商務廳、省衛生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省海洋與漁業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浙江檢驗檢疫局組成,負責專項行動各類違法犯罪案件的聯合查辦等工作。
五、工作安排
專項行動時間為2013年5月至12月,具體分4個階段實施:
(一)組織部署階段(2013年5月)。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根據本方案要求,突出“四放心”工程,切實做到部署到位、組織到位、措施到位。各市及省級有關部門的專項整治方案于5月29日之前報省食安辦。
(二)集中整治階段(2013年6月—9月)。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圍繞整治重點,開展深入排查、嚴密防控、重點施治,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打擊不遺余力。要針對性地加大監督抽檢力度,對各類食品安全違法行為保持高壓態勢,曝光典型案例,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三)鞏固提高階段(2013年10月—11月)。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對照整治目標要求,進行自查總結,整改存在問題,鞏固整治成果,對專項整治情況進行全面總結,把一些好的措施、做法和經驗制度化、常態化,探索完善食品安全長效管理的體制機制與手段方法。
(四)考核評估階段(2013年12月)。省食安辦將適時組織督查組,現場督導檢查各地落實情況。各市及省級有關部門食品安全整治專項行動工作總結于12月10日前報省食安辦,附件由各市結合工作總結一并報送。專項行動將列入省政府對市政府的年度綜合評價考核內容。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從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出發,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把專項行動作為今年的重要工作。各地要加強對專項行動領導、協調工作;省級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本系統專項行動的指導。要細化工作方案,并將各項整治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崗、到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充分發揮責任網格作用,確保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二)加強協調,形成合力。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圍繞整治目標和重點,加強工作銜接,及時互通整治工作情況,健全上下聯動、部門聯動、區域聯動機制,集中時間、集中力量,開展聯合執法。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廣泛發動群眾、知情人員積極舉報,動員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專項行動,形成群防群控的強大社會合力。
(三)加強打擊,嚴懲犯罪。各級監管部門要切實履行法定職責,依法從嚴懲處違法違規企業及有關人員,對涉嫌犯罪案件,要注重線索收集、及時移送立案,并積極主動配合司法機關調查取證,做好對涉案食品的封存、抽檢、檢驗鑒定等工作,嚴禁罰過放行、以罰代刑,確保對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追究到位。專項行動期間,各級公安機關要集中警力查辦食品領域違法犯罪案件,對重點案件實行掛牌督辦。各級檢察機關要著力保障民生,加強對涉嫌食品犯罪案件移送、立案情況的監督,促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
(四)認真總結,完善機制。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對專項整治工作中好的經驗和做法進行總結,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過程監控、企業信用、監管責任、技術支撐、追溯召回、電子監管、應急管理等方面長效監管機制和制度。要充分發揮典型示范的帶頭作用,引導食品生產經營者自覺加強自律,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五)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報刊、廣電、網絡等媒體,保持足夠的宣傳強度和頻度,大力宣傳法律法規和科普知識,加強正面宣傳,曝光典型案例,及時掌握輿情動態,回應社會關切。積極發揮食品相關行業協會、農村農業合作組織的行業自律作用。加強信息報送,各地、省級有關部門要及時向省食安辦報送整治工作階段性信息。各地、省級有關部門分別于7月5日、10月8日前報送階段性信息。大案要案線索、查處的典型案件隨時報送。
聯系人:毛林燕,聯系電話(傳真):0571-81393652;Email:516289758@qq.com。
附件:2013年食品安全整治專項行動情況統計表
2013年食品安全整治專項行動情況統計表填報單位: 市(蓋章) 填報時間:
類別 部門 | 風險隱患整治 | 事故處置 | 行政案件查處情況 | 刑事案件查處情況 | |||||||||||||
排查個數 | 整治個數 | 檢查戶次 | 出動人次 | 事故起數 | 處置起數 | 責令整改戶數 | 查處情況 | 立案數(起) | 移送司法(起) | 罰沒款金額(萬元) | 涉案貨值(萬元) | 立案數(起) | 破案數(起) | ||||
整改書發出數 | 整改合格數 | 取締無證無照家數 | 吊銷證照家數 | 查處違法行為(起) | |||||||||||||
合 計 |
注:1、事故處置情況請附簡要說明。
2、破案情況請附案情簡要說明。
填報人: 聯系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