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所等成功構建沉積物中重金屬和殺蟲劑對水生生物區系聯合生態風險評價方法

   2022-09-30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607
核心提示: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院級創新團隊——“南海漁業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創新團隊谷陽光、黃洪輝聯合河海大學、日本Yamagata University等科研人員基于沉積物重金屬和殺蟲劑的生物可利用性,成功構建了重金屬和殺蟲劑對水生生物區系聯合生態風險評價方法。……(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院級創新團隊——“南海漁業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創新團隊谷陽光、黃洪輝聯合河海大學、日本Yamagata University等科研人員基于沉積物重金屬和殺蟲劑的生物可利用性,成功構建了重金屬和殺蟲劑對水生生物區系聯合生態風險評價方法,相關研究成果以“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 and pesticide mixtures in aquatic biota using the DGT technique in sediments”為題發表在國際水環境頂級期刊Water Research上(Nature Index期刊,IF=13.40)。
 
  目前,重金屬和殺蟲劑等無機和有機物污染物的質量評價標準主要依據污染物總量建立、以單因子評價為主。由于缺乏多種無機和有機污染物對多種水生生物生態風險的評價,這樣的評價結果往往高估了生態風險,據此評估出來的生態風險也主要針對單個水生生物物種,這難以準確反映真實的水生態系統中多種有機和無機污染物對不同營養級水生生物的聯合毒性狀況。
 
  與傳統的破壞性測定技術相比,梯度擴散薄膜(DGT)技術能夠在原位狀態下比較真實地反映環境介質中目標物的可移動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從而更好地反映環境介質的營養或污染水平。DGT的富集過程可以模擬目標離子在環境中的遷移和生物吸收過程,分析結果更加科學可靠,而這一特點正是傳統有效態測定方法所欠缺的。
 
  柘林灣是粵東地區最大的海水養殖海灣,也是全國沿海18個重點海水養殖區之一。近年來柘林灣周邊陸源輸入和地表徑流攜帶的污染物致使柘林灣海域受到一定程度的有機和無機污染物威脅。流入水體的污染物大部分會進入到沉積物中,當水體環境發生變化,這些污染物又會釋放到水體環境中,威脅水產養殖生物健康。基于此,該研究選取柘林灣為研究對象,評價方法的主要步驟包括:一是采用DGT技術對柘林灣沉積物中重金屬和殺蟲劑的生物可利用性進行研究,從而獲取沉積物重金屬和殺蟲劑的生物可利用性濃度;二是從美國環保署毒性數據庫(https://cfpub.epa.gov/ecotox/)、Google Scholar、ScienceDirect、Springer、Wiley等數據庫和美國環保署EPI毒性計算軟件獲取水生生物區系毒性數據,構建物種分布敏感曲線;三是采用美國宇航局和環保署推薦的概率風險評價模型,獲得每種重金屬和殺蟲劑的生態風險概率;四是采用容斥定律計算重金屬和殺蟲劑對水生生物區系聯合生態風險概率。研究結果表明,柘林灣沉積物中22種重金屬和殺蟲劑污染物對水生生物區系生態風險處于中等程度風險概率。
 
  該研究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項目(2019YFD0901105)、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人才團隊引進重大專項(GML2019ZD020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977365)和中央公益基金基本科研業務費(2020TD15)等項目資助。
 
  全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3135422010545



日期:2022-09-30
 
地區: 亞洲 日本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