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農業局、泰山景區農林局、市高新區經發局:
近期,部分農產品質量事件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省農業廳下發《關于切實加強禁限用農藥監管和規范使用的緊急通知》,并于5月14日召開了“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電視會議”,全面安排部署了當前的農產品安全生產工作。為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切實加強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特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領導
各級農業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主動抓、責任科室具體抓的工作制度。堅持屬地化管理和分級負責原則,認真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措施,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水平,杜絕農產品安全事故發生。
二、迅速行動,開展農藥大檢查
一是檢查農藥的生產經營和使用情況。各級農業部門要迅速行動,組織執法力量,對轄區內農藥生產、經營和使用情況進行拉網式檢查,重點檢查農藥生產經營環節是否有違法生產經營違禁高毒農藥行為,檢查生姜、韭菜等“菜籃子”產品種植過程中是否有違規使用禁限用農藥行為,對違法生產經營違禁高毒農藥、違規使用禁限用農藥的要依法嚴懲,對檢查中發現的違禁高毒農藥,要立即予以沒收,并追根溯源,一查到底。
二是檢查農藥“兩項制度”實施情況。各縣(市、區)要結合農藥經營環節大檢查,對“兩項制度”實施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檢查經銷商及經營產品備案是否有遺漏、備案程序是否規范、備案產品是否公布、高毒農藥經營是否定點、是否實行實名購買等,對沒有達到規范要求的,要采取措施,限期整改,確保經營產品備案率100%,確保高毒禁限用農藥不流入“菜籃子”產品生產環節。
三是開展禁限用農藥殘留專項監督抽查。各縣(市、區)要抓緊制定監測方案,及時組織“菜籃子”產品、涕滅威等禁限用農藥監督抽查。按照省廳要求,各縣(市、區)的抽樣數要達到100個以上。抽樣范圍要做到基地和市場兼顧,市場的抽樣比例不得低于70%。要堅持檢打聯動,對檢測出含有禁限用農藥的樣品,要明確界定違規農藥使用范圍,依法對問題產品予以查處。對故意違規使用禁限用農藥的生產經營者、對由于非法添加造成農藥質量不合格的農藥生產廠家,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從嚴處置。
三、履行職責,認真落實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縣、鄉、村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實行領導負責制??h(市、區)農業行政部門主要負責人是本轄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分工領導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直接責任人。對因監管不到位、人為因素造成責任事故的實行一票否決制。因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發生食物中毒事件的,或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處置不當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的,實行一票否決,取消年度農業系統一切評優資格,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在農業部抽檢、省農業廳例行監測及市農業局抽檢中發現使用禁限用農業投入品的,責令當地農業等相關部門,依照相關規定處理。
市農業局將由局領導帶隊,組成六個工作督導小組,分別對各縣(市、區)的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同時,作為責任包保人,督查年度內質量安全監管的工作落實、責任到位和指導聯系等。(名單附后)
四、加強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要進一步強化輿論引導,積極宣傳政策法規,引導生產者科學生產,經營者合法經營,人民群眾放心消費。要廣泛利用新聞、廣播、電視等媒體宣傳國家禁用和限用的藥物及其產品。組織開展各種宣傳和培訓活動,進一步提高農藥經營人員的守法意識和農民群眾的規范用藥水平。積極組織各級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向農民介紹科學用藥方法,推廣健康種植技術,現場開展指導和服務,幫助農民群眾解決實際難題。
五、統籌兼顧,加快“一噴三防”補助項目的實施進度
根據農情調度,縣(市、區)之間落實“一噴三防”補助項目的進度差距較大,個別縣(市、區)進度較慢。各地要結合生產實際,充分發揮統防統治組織的作用,積極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加大對廣大小麥種植農戶的技術指導和培訓,把握最佳噴施時期,確保噴施效果。同時,各地要嚴格項目實施程序。一是要對采購的藥劑進行留樣備檢。二是要張榜公示并留存影像資料。村委會要核實農戶實際小麥種植面積,確定各戶藥劑分發數量,進行張榜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天。公示無異議后,負責將藥劑發放到戶或植保服務組織,分別由農民簽字加按手印或由村委會與植保服務組織簽訂合同進行確認。三是要對相關信息登記造冊。將農戶實際小麥種植面積情況、藥劑發放情況、一噴三防作業情況等登記造冊,報鄉(鎮)政府審核,確認無誤后報縣級農業、財政部門備案。四是要規范檔案管理。各地要加強材料收集,建檔立案,細化工作臺賬,及時上報補助政策落實情況,以備檢查驗收。
泰安市農業局
2013年5月17日
近期,部分農產品質量事件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省農業廳下發《關于切實加強禁限用農藥監管和規范使用的緊急通知》,并于5月14日召開了“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電視會議”,全面安排部署了當前的農產品安全生產工作。為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切實加強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特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領導
各級農業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主動抓、責任科室具體抓的工作制度。堅持屬地化管理和分級負責原則,認真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措施,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水平,杜絕農產品安全事故發生。
二、迅速行動,開展農藥大檢查
一是檢查農藥的生產經營和使用情況。各級農業部門要迅速行動,組織執法力量,對轄區內農藥生產、經營和使用情況進行拉網式檢查,重點檢查農藥生產經營環節是否有違法生產經營違禁高毒農藥行為,檢查生姜、韭菜等“菜籃子”產品種植過程中是否有違規使用禁限用農藥行為,對違法生產經營違禁高毒農藥、違規使用禁限用農藥的要依法嚴懲,對檢查中發現的違禁高毒農藥,要立即予以沒收,并追根溯源,一查到底。
二是檢查農藥“兩項制度”實施情況。各縣(市、區)要結合農藥經營環節大檢查,對“兩項制度”實施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檢查經銷商及經營產品備案是否有遺漏、備案程序是否規范、備案產品是否公布、高毒農藥經營是否定點、是否實行實名購買等,對沒有達到規范要求的,要采取措施,限期整改,確保經營產品備案率100%,確保高毒禁限用農藥不流入“菜籃子”產品生產環節。
三是開展禁限用農藥殘留專項監督抽查。各縣(市、區)要抓緊制定監測方案,及時組織“菜籃子”產品、涕滅威等禁限用農藥監督抽查。按照省廳要求,各縣(市、區)的抽樣數要達到100個以上。抽樣范圍要做到基地和市場兼顧,市場的抽樣比例不得低于70%。要堅持檢打聯動,對檢測出含有禁限用農藥的樣品,要明確界定違規農藥使用范圍,依法對問題產品予以查處。對故意違規使用禁限用農藥的生產經營者、對由于非法添加造成農藥質量不合格的農藥生產廠家,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從嚴處置。
三、履行職責,認真落實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縣、鄉、村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實行領導負責制??h(市、區)農業行政部門主要負責人是本轄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分工領導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直接責任人。對因監管不到位、人為因素造成責任事故的實行一票否決制。因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發生食物中毒事件的,或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處置不當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的,實行一票否決,取消年度農業系統一切評優資格,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在農業部抽檢、省農業廳例行監測及市農業局抽檢中發現使用禁限用農業投入品的,責令當地農業等相關部門,依照相關規定處理。
市農業局將由局領導帶隊,組成六個工作督導小組,分別對各縣(市、區)的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同時,作為責任包保人,督查年度內質量安全監管的工作落實、責任到位和指導聯系等。(名單附后)
四、加強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要進一步強化輿論引導,積極宣傳政策法規,引導生產者科學生產,經營者合法經營,人民群眾放心消費。要廣泛利用新聞、廣播、電視等媒體宣傳國家禁用和限用的藥物及其產品。組織開展各種宣傳和培訓活動,進一步提高農藥經營人員的守法意識和農民群眾的規范用藥水平。積極組織各級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向農民介紹科學用藥方法,推廣健康種植技術,現場開展指導和服務,幫助農民群眾解決實際難題。
五、統籌兼顧,加快“一噴三防”補助項目的實施進度
根據農情調度,縣(市、區)之間落實“一噴三防”補助項目的進度差距較大,個別縣(市、區)進度較慢。各地要結合生產實際,充分發揮統防統治組織的作用,積極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加大對廣大小麥種植農戶的技術指導和培訓,把握最佳噴施時期,確保噴施效果。同時,各地要嚴格項目實施程序。一是要對采購的藥劑進行留樣備檢。二是要張榜公示并留存影像資料。村委會要核實農戶實際小麥種植面積,確定各戶藥劑分發數量,進行張榜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天。公示無異議后,負責將藥劑發放到戶或植保服務組織,分別由農民簽字加按手印或由村委會與植保服務組織簽訂合同進行確認。三是要對相關信息登記造冊。將農戶實際小麥種植面積情況、藥劑發放情況、一噴三防作業情況等登記造冊,報鄉(鎮)政府審核,確認無誤后報縣級農業、財政部門備案。四是要規范檔案管理。各地要加強材料收集,建檔立案,細化工作臺賬,及時上報補助政策落實情況,以備檢查驗收。
泰安市農業局
2013年5月17日
附件:
局領導 | 科站 | 包??h(市、區) |
侯 力 | 生產科 | 岱岳區 |
姜云省 | 信息科 | 新泰市 |
李 偉 | 法規科 | 肥城市 |
齊田峰 | 植保站 | 寧陽縣 |
畢 成 | 計劃科 | 東平縣 |
劉 偉 尹鳳蘭 | 質監科 | 泰山區(含景區和高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