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湘潭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發展糧食生產的意見(潭政發〔2010〕3號)

   2011-03-12 321
核心提示: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為全面貫徹落實2010年中央1號文件和省、市農村工作和糧食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實現縣委農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為全面貫徹落實2010年中央1號文件和省、市農村工作和糧食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實現縣委農村工作會議提出“保面、增產、提質、增效”的發展糧食生產目標,現就進一步發展糧食生產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提高對發展糧食生產重要性的認識糧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生產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糧食生產是我縣傳統產業,也是我縣的支柱產業,是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是畜牧業和食品加工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爭取國家投入的重要產業載體,是全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全縣各級各部門必須牢固樹立大局意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市、縣的決策部署上來,講政治,講大局,繼續抓緊抓好糧食生產,千方百計穩定糧食生產面積,遏制雙季改單季,嚴禁耕地拋荒,確保全縣糧食生產面積、糧食總產和效益穩中有增。

  二、進一步強化發展糧食生產的工作措施

  —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湘潭縣發展糧食生產領導小組,由縣人民政府縣長任組長,縣委聯系農業工作的領導、縣政府協管副縣長、副調研員任副組長,縣委辦、縣政府辦、縣委宣傳部、縣農辦、縣發改局、縣農業局、縣糧食局、縣林業局、縣畜牧局、縣水利局、縣農經局、縣能源局、縣農開辦、縣農機局、縣科技局、縣工商局、縣物價局、縣交通局、縣統計局、縣質監局、縣農行、縣農發行、縣信用聯社、縣財政局、縣國土局、縣農素辦為成員單位,各鄉鎮也要成立發展糧食生產領導小組,充分發揮領導小組的組織協調作用,確保各項職能發揮,各項工作落實。二是強化責任管理。將糧食播種面積、產量、效益、投入及產業化發展等各項指標分解量化到各鄉鎮及縣發展糧食生產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列入鄉鎮和相關單位年度經濟發展目標,作為績效考核內容,嚴格按照《湘潭縣發展糧食生產目標考核辦法》進行考核。三是狠抓政策落實。嚴格執行國家財政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完善申報辦法,強化監管機制,嚴格發放范圍,把種糧各項補貼及時、足額、準確發放給種糧農戶;嚴格執行國家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政策;進一步完善水稻保險工作。四是強化耕地管理。堅決禁止在基本農田挖魚池、栽樹;堅決制止非法改變耕地用途;嚴厲查

  處毀損、污染耕地的行為;堅決遏制雙季稻田改種單季稻的行為;依法收回閑置兩年以上“開而不發”的土地,交農民耕種;對交通、水利、土地整理等建設工程造成耕地無法耕種的,按誰建設誰負責的原則,限期恢復生產能力。五是加強技術服務。加大農業技術的推廣力度,多渠道多方式宣傳和推廣農業新技術。大力推廣“良種良法”,擴大優質稻和超級稻種植面積,推廣先進的栽培管理技術;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業投入品和無公害、綠色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技術;大力推進糧食高產創建活動,提高糧食單產;積極開展訂單生產,努力提高種糧效益;全面實施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工程,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三、進一步加大發展糧食生產的投入力度

  堅持和完善各項支農資金的統籌使用、集中使用,加大對上級投入的爭取力度,加大縣本級財政資金支農力度,落實各項目地方配套資金,重點保證對發展糧食生產和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投入。增加對提高耕地質量的投入,加快中低產田改造,大力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推行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擴大油菜、綠肥的種植面積,實行水旱輪作,逐步提高耕地質量。要搶抓國家全面實施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等項目的契機,盡快立項,爭取國家更多支持。增加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快農用機電排灌設施的更新改造步伐,加大對山塘、水庫、溝渠、河壩等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投入力度,提高蓄水保水能力,發展節水灌溉,確保基本農田旱澇保收。增加對防災減災的投入,進一步完善農業自然災害應急預案,提高抗御災害的應急處置能力,完善災后重建的各項機制,擴大農業保險的覆蓋面,減輕災害對農民的損失。加大對種糧大戶和糧食加工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幫助農民和種糧大戶組建農資儲備供應、機耕機收、病蟲害專業化防治、農田排漬和抗旱等方面專業化合作組織,提高糧食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幫助糧食加工龍頭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升級,解決糧食倉儲、收購資金、購銷信息等困難;扶持無公害、綠色食品糧食基地建設,推行標準化栽培,培育糧食品牌,確保質量安全,做大糧食產業。每年由縣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用于獎勵糧食生產先進鄉鎮、村、種糧大戶、高產創建先進單位、糧食加工先進企業和糧食專業合作組織先進單位。

  四、進一步穩定糧食播種面積

  堅持從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高度出發,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確保我縣糧食播種面積穩中有增。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穩定糧食面積、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性,認真扎實開展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糧食生產任務。一要建立行政首長負總責,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村委會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將糧食生產計劃層層分解,到村到組到農戶。凡糧食播種面積較上年減少的鄉鎮,鄉鎮長要向縣委、縣政府說明原因;凡因拋荒和雙改單面積增加而減少糧食播種面積的鄉鎮,將追究分管負責人的責任。各鄉鎮要根據本轄區糧食生產的特點,制定糧食生產工作方案。一季稻面積相對較大的茶恩寺、白石、中路鋪、譚家山四個鄉鎮要將糧食生產工作的重點放在“壓單擴雙”上,力爭擴面1萬畝;雙季稻覆蓋率大的鄉鎮要將糧食生產工作的重點放在“保面提質”上,要加大“保面擴面”工作的力度,能種雙季稻的要盡量種雙季稻,堅決杜絕耕地拋荒。二要組織發動鄉村干部下組入戶,準確掌握農民的種植意愿,廣泛宣傳中央、省、市、縣對糧食生產的扶持政策,幫助種糧大戶、缺資缺勞戶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困難,對棄耕拋荒耕地要查明原因,解決實際問題。對不愿種糧農戶的責任田,要鼓勵和支持種糧大戶或種糧專業合作組織承包或租賃連片種植水稻。三要組織農業、農機、農經、農資供應單位等服務機構人員,做好各項服務工作。要做好物資供應、技術服務,要依法查處假劣農資,維護農民利益。四要加快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標準糧田建設、冬修水利等工程的掃尾工作,及時做好田間工程整地還田。同時要搞好交通重點工程臨時占地的清理,盡快恢復耕地生產條件,及時調整農民在征、占土地后的土地承包工作,鼓勵種植大戶采用集中育秧方式,備種備肥,確保還田后能夠有秧插、有人種。五要采取措施制止人為拋荒。對人為棄耕拋荒土地,要依法收回承包使用權,重新發包給其他農戶,要將國家種糧的各項補貼發放給種田戶。六要合理引導農民調整種植業結構,鼓勵農民在宜糧旱土內擴大旱糧種植面積,發展玉米、大豆、紅薯、馬鈴薯等糧食作物,支持農民調減低效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大力倡導“經濟作物上山,不與糧食爭地”的種植業結構調整理念,確保全年糧食播種面積落實到位。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計劃的收尾之年,也是謀劃“十二五”的關鍵之年,抓好今年的糧食生產意義重大,我們要認真貫徹中央扶糧穩糧政策措施,扎實工作,努力確保全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

  二0一0年四月八日
 



 
地區: 湖南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