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各級漁業部門圍繞“兩個千方百計,兩個努力確保”的目標任務,一手抓抗災救災和生產促進,一手抓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治理,水產品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中略升,產地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定向好,為豐富城鄉居民“菜藍子”、增加漁(農)民收入作出了積極貢獻。但由于受自然災害多發,國內大宗農產品價格波動等因素影響,當前水產品供應和質量安全還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特別是今年水產品市場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有所降低,尤其是鱖魚、大菱鲆、烏鱧、斑點叉尾鮰等品種的監測合格率不容樂觀。為努力確保元旦、春節期間水產品安全有效供給,現就進一步做好相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繼續保持生產環節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強度。要按照《2011年水產品禁用藥物和有毒有害物質殘留專項治理方案》的要求,認真總結梳理專項治理工作成效和問題,深入分析和查找工作漏洞,確保專項治理的各項工作任務按時按量完成。要充分動員執法、質檢、技術推廣等各方面的力量,繼續保持對水產苗種場和養殖場的監管強度,尤其是要針對鱖魚、大菱鲆、烏鱧、鰻鱺、斑點叉尾鮰等重點養殖品種,加大監管力度,強化應急監測,努力確保產地水產品質量安全。要進一步加大對捕撈漁船使用保鮮劑、防腐劑的監管執法力度。要積極爭取畜牧、獸醫部門的支持,開展各種形式的聯合執法,加強對漁藥、飼料等主要投入品的監管,排除水產品質量安全隱患。對監督抽查中發現的陽性樣品及其生產單位,要依法查處,并及時組織力量開展督導和整改,堅決防止問題產品流入市場。
二、不斷強化水產品市場運行監測和信息發布。各級漁業主管部門要充分利用水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采集平臺,收集、整理、掌握主要水產品供需狀況和價格信息,深入做好數據分析和供求預測,并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引導水產品生產、供銷企業根據市場需求組織產品供應。要根據轄區內水產品生產和供應特點、重大節日期間市場運行規律和極端災害性天氣可能發生的程度,提前對兩節期間水產品市場供應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預測預警,并制訂好應急預案,防止出現因供應緊張或滯銷賣難導致價格大起大落。中國水產學會要充分發揮自身作用,隨時掌握重點城市水產品批發市場供應及價格情況;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必要時要動員會員企業樹立大局意識,及時調劑余缺,保證重點市場的水產品價格穩定、供應充足。
三、持續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輿情監測。要堅持水產品質量安全輿情監測制度,強化重大突發事件報告制度,加大對重點媒體、重點網站的監測力度,及時掌握水產品質量安全有關信息。要進一步完善水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一旦事件發生,在做好情況核實、事故原因分析追溯和妥善處置防止事態擴大的同時,及時向同級政府和上級漁業主管部門報告。對于各種不實信息,要及時組織有關專家予以澄清,消除消費恐慌。此外,要通過多種形式,宣傳普及水產品消費知識,引導消費者正確食用,防止因誤食造成水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
同時,各級漁業主管部門要積極組織科研和技術推廣系統人員深入基層,廣泛開展技術培訓、推廣和服務工作,指導養殖企業(戶)加強冬季養殖生產管理,提前做好預防低溫、雨雪冰凍等自然災害應急預案和各項準備工作,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災損,穩步增加水產品供應。
各省(區、市)漁業主管部門要根據本通知精神,制訂具體的工作計劃和應急預案,將工作責任和任務落實到崗到人,努力確保兩節期間水產品安全有效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