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指導和規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根據上級有關精神,特制定我縣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一、適用范圍
此預案適用范圍包括:食用染疫動植物及其產品引發的重大食源性疾患;食用被污染食品引發的嚴重傳染病暴發與流行;食品含有有毒、有害物質或食品在生產、流通、消費等過程中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引發嚴重食源性疾患;30人以上群體性突發性食物中毒事件或致人死亡的重大惡性食物中毒事件。
二、組織領導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由縣人民政府統籌指揮。發生重大事故,由縣人民政府啟動應急預案,各相關部門負責應急處理工作和現場指揮,組織應急救援,制定控制措施,相應成員單位協調聯動、互相配合,做好信息公布、警戒保衛、醫療救護、后勤保障、善后處理、事故調查及恢復生產和生活秩序等工作。
一旦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縣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負責人必須在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組織開展現場搶救、維護秩序、后勤保障、善后工作和事故調查工作。
各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對因未認真履職而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并導致嚴重后果的責任人,要追究監管責任。
三、應急處理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第一個趕到事發地的責任部門應當立即做到:
1、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積極組織搶救,防止事故蔓延擴大。
2、嚴格保護事故現場。
3、立即報告當地政府值班室,并通報各有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
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向縣政府分管領導和上一級食品安全委員會報告。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
縣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接到報告后,依照本應急處理預案的規定,應當立即組織力量對報告事項調查核實,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時報告調查情況。
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需要移動現場物品的,公安部門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事故發生現場作好標志,采取拍照、攝像等方法詳細記錄事故現場原貌,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
四、責任分工
為了有效地處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各相關部門應急救援的分工如下:
(一)縣公安局應當加強事故現場的安全保衛、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導工作,預防和制止各種破壞活動,維護社會治安。對有關責任人員應采取監控措施,防止逃逸。
(二)縣衛生局應當立即組織急救隊伍,利用各種醫療設施搶救傷員;醫藥部門應當及時提供救護所需藥品;其他相關部門應做好搶救配合工作。
(三)各類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由其歸口管理部門或縣政府指定部門牽頭負責組織,縣公安局等有關部門支持配合。
(四)在應急搶險救援過程中需要緊急調用物資、設備、人員和占用場地的,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支持、配合并提供一切便利條件。
(五)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綜合協調各部門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進行調查、處理,并及時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