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企事業單位:
經市政府領導同意,現將《雞西市大型集體聚餐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集中整治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一二年七月九日
雞西市大型集體聚餐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集中整治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學子宴、婚宴等大型集體聚餐活動食品安全管理,有效預防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71號)、《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國食藥監食〔2011〕395號),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通過集中整治,強化地方政府負總責,確保監管責任落實到位;強化大型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監管主體責任;增強大型集體聚餐餐飲服務單位的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規范承辦聚餐行為;加強宣傳教育,有效預防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確保我市大型集體聚餐活動食品安全。
二、 主要任務
(一) 加強餐飲服務單位的軟硬件設施建設
對每個大型聚餐服務單位的設施設備、布局流程、分間操作、廚房環境衛生、從業人員個人衛生、有效健康證的持證情況、原材料購入渠道、餐具消毒、生熟食品貯存、食品添加劑“五專”(專人采購、專人保管、專人領用、專人登記、專柜保存,簡稱“五專”,下同)管理等環節進行全面監督檢查,對于設施設備不完善,布局流程不合理、未設有粗加工間、洗碗間、涼菜間、備菜間的責令整改,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依法予以處理。同時指導餐飲服務單位建立進貨查驗記錄、食品添加劑使用記錄、設施設備養護記錄、從業人員健康培訓檔案、供貨方資質檔案等管理軟件。
(二)嚴格執行索證索票制度
要嚴格執行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的采購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監督企業認真做好進貨臺帳記錄、進貨查驗工作,對庫存食品及原料定期清查,發現過期、變質食品及原料要及時進行銷毀處理。依法嚴厲打擊采購、使用劣質食用油(地溝油)、不合格鮮肉或者肉制品(瘦肉精)、不合格調味品、工業用鹽或者非食品原料及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違規行為。
(三)嚴格食品添加劑管理
監督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食品安全標準采購、保存和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得使用除酵母、小蘇打、面堿以外的任何食品添加劑,嚴禁超標準限量和濫用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應有標簽、說明書和包裝,存放于專柜等設施中,并標示“食品添加劑”字樣,做到“五專”管理,并在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登記備案。一律禁止購買、使用、存放亞硝酸鹽(包括含有亞硝酸鹽成分的食品添加劑)。
(四)嚴格從業人員管理
建立并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和培訓制度,建立從業人員健康、培訓檔案。從業人員每年進行1次健康檢查并按照培訓計劃和要求參加培訓,取得健康證、培訓合格證明后方可上崗。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原則上每年應接受不少于40小時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集中培訓。
(五)嚴格餐飲具清洗消毒管理
監督企業按照餐飲具清洗、消毒方法對餐飲具進行清洗、消毒,并存放在專用保潔設施內備用,不得使用未經清洗和消毒的餐飲具;餐飲具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應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并嚴格按照要求使用;從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采購的餐飲具,必須查驗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的資質證明,采購一次性餐飲具,必須查驗供貨者的經營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文件。
(六)推進電子監管體系建設
縣(市)、區餐飲服務監管部門要發揮現代科技優勢加強監管,倡導科學監管,創新監管模式,堅持“政府引導、企業自籌”的原則,鼓勵大型集體餐飲服務單位積極穩妥推進電子化監控系統,實現大型集體聚餐活動全程監管。
(七)建立健全大型集體聚餐備案制度
縣(市)、區餐飲服務監管部門要將轄區內承辦大型集體聚餐的餐飲服務單位名單報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備案。餐飲服務單位舉辦100人以上的大型集體聚餐必須在承辦前3日內向當地餐飲服務監管部門申報,相關執法人員要對其承辦能力和食譜進行嚴格審查,對聚餐活動食品安全進行實地事前檢查、事中駐點監督,指導企業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督導企業成立食品安全管理組織機構,設立專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八)落實大型集體聚餐食品留樣制度
要嚴格執行食品留樣制度。集體用餐單位、重大活動餐飲服務和超過100人的1次性聚餐,每餐次的食品成品應按照規定進行食品留樣,留樣食品應按品種分別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專用密閉容器內,并放置在專用冷藏設施中,在冷藏條件下存放48小時以上,每個品種留樣量不少于100克,并指定專人負責做好記錄。
三、整治時間
2012年7月9日—16日,全市統一行動,對大型集體聚餐餐飲服務單位開展集中整治,對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一律關停。
四、整治要求
(一)強化應急處置
縣(市)、區政府要進一步完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應急預案,健全應急決策指揮系統,完善應急處置工作制度,規范應急處置程序,提高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加強應急相關知識培訓,組織開展應急處置演練,提高快速反應和現場處置能力。一要按照《國家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總體框架,認真修訂應急預案,使預案真正起到“有備無患,臨危不亂,既是辦事依據,更是行動方案”的作用;二要落實屬地化管理。食物中毒突發事件發生后,要做到邊報告、邊處置、邊控制危害、邊研判性質,力爭“打早、打小、打了、打好”,防止人為因素造成危害和影響擴大;三要建立協同應對機制。要進一步完善衛生、食品藥品監管等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指揮協調機制,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合力,確保一旦發生食物中毒突發事件,能夠實現“四個到位”,即:受害人員救治到位、有害食品控制到位、負面影響消除到位、事件責任追究到位。
(二)強化監督檢查
要組織轄區內大型集體聚餐餐飲服務單位認真開展自查,切實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督促指導落實整改措施,嚴肅查處違規違法行為。
(三)強化責任落實
要嚴格落實大型集體聚餐管理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大型集體聚餐食品安全承諾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及約談制度,督促大型集體聚餐餐飲服務單位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責任。
(四)強化整治實效
在此次整治工作中要創新監管,注重實效,不斷強化整治治本措施,堅決杜絕工作不落實、走過場現象發生。在監督檢查中要認真落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等法律法規要求,與量化分級工作相結合,切實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五)強化責任人意識
切實完善以企業為第一責任人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責任制。要正確引導企業牢固樹立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配備專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杜絕發生食物中毒或者食源性疾患。
(六)強化宣傳教育
要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增強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同時,加強與新聞媒體合作,積極引導健康安全的食品消費。對使用非食用物質加工食品和濫用食品添加劑、使用無標識、標簽的食品、衛生狀況差、餐具消毒不符合要求的大型集體聚餐餐飲服務單位,要及時通過新聞媒體予以曝光。
(七)縣(市)、區餐飲服務監管部門要在集中整治期間,將每日檢查情況報市食品藥品監管局;2012年7月15日將集中整治工作總結報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聯系人:黃克軍,聯系電話:6100970。
經市政府領導同意,現將《雞西市大型集體聚餐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集中整治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一二年七月九日
雞西市大型集體聚餐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集中整治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加強學子宴、婚宴等大型集體聚餐活動食品安全管理,有效預防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71號)、《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國食藥監食〔2011〕395號),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通過集中整治,強化地方政府負總責,確保監管責任落實到位;強化大型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監管主體責任;增強大型集體聚餐餐飲服務單位的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規范承辦聚餐行為;加強宣傳教育,有效預防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確保我市大型集體聚餐活動食品安全。
二、 主要任務
(一) 加強餐飲服務單位的軟硬件設施建設
對每個大型聚餐服務單位的設施設備、布局流程、分間操作、廚房環境衛生、從業人員個人衛生、有效健康證的持證情況、原材料購入渠道、餐具消毒、生熟食品貯存、食品添加劑“五專”(專人采購、專人保管、專人領用、專人登記、專柜保存,簡稱“五專”,下同)管理等環節進行全面監督檢查,對于設施設備不完善,布局流程不合理、未設有粗加工間、洗碗間、涼菜間、備菜間的責令整改,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依法予以處理。同時指導餐飲服務單位建立進貨查驗記錄、食品添加劑使用記錄、設施設備養護記錄、從業人員健康培訓檔案、供貨方資質檔案等管理軟件。
(二)嚴格執行索證索票制度
要嚴格執行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的采購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監督企業認真做好進貨臺帳記錄、進貨查驗工作,對庫存食品及原料定期清查,發現過期、變質食品及原料要及時進行銷毀處理。依法嚴厲打擊采購、使用劣質食用油(地溝油)、不合格鮮肉或者肉制品(瘦肉精)、不合格調味品、工業用鹽或者非食品原料及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違規行為。
(三)嚴格食品添加劑管理
監督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食品安全標準采購、保存和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得使用除酵母、小蘇打、面堿以外的任何食品添加劑,嚴禁超標準限量和濫用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應有標簽、說明書和包裝,存放于專柜等設施中,并標示“食品添加劑”字樣,做到“五專”管理,并在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登記備案。一律禁止購買、使用、存放亞硝酸鹽(包括含有亞硝酸鹽成分的食品添加劑)。
(四)嚴格從業人員管理
建立并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和培訓制度,建立從業人員健康、培訓檔案。從業人員每年進行1次健康檢查并按照培訓計劃和要求參加培訓,取得健康證、培訓合格證明后方可上崗。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原則上每年應接受不少于40小時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集中培訓。
(五)嚴格餐飲具清洗消毒管理
監督企業按照餐飲具清洗、消毒方法對餐飲具進行清洗、消毒,并存放在專用保潔設施內備用,不得使用未經清洗和消毒的餐飲具;餐飲具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應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并嚴格按照要求使用;從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采購的餐飲具,必須查驗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的資質證明,采購一次性餐飲具,必須查驗供貨者的經營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文件。
(六)推進電子監管體系建設
縣(市)、區餐飲服務監管部門要發揮現代科技優勢加強監管,倡導科學監管,創新監管模式,堅持“政府引導、企業自籌”的原則,鼓勵大型集體餐飲服務單位積極穩妥推進電子化監控系統,實現大型集體聚餐活動全程監管。
(七)建立健全大型集體聚餐備案制度
縣(市)、區餐飲服務監管部門要將轄區內承辦大型集體聚餐的餐飲服務單位名單報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備案。餐飲服務單位舉辦100人以上的大型集體聚餐必須在承辦前3日內向當地餐飲服務監管部門申報,相關執法人員要對其承辦能力和食譜進行嚴格審查,對聚餐活動食品安全進行實地事前檢查、事中駐點監督,指導企業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督導企業成立食品安全管理組織機構,設立專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八)落實大型集體聚餐食品留樣制度
要嚴格執行食品留樣制度。集體用餐單位、重大活動餐飲服務和超過100人的1次性聚餐,每餐次的食品成品應按照規定進行食品留樣,留樣食品應按品種分別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專用密閉容器內,并放置在專用冷藏設施中,在冷藏條件下存放48小時以上,每個品種留樣量不少于100克,并指定專人負責做好記錄。
三、整治時間
2012年7月9日—16日,全市統一行動,對大型集體聚餐餐飲服務單位開展集中整治,對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一律關停。
四、整治要求
(一)強化應急處置
縣(市)、區政府要進一步完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應急預案,健全應急決策指揮系統,完善應急處置工作制度,規范應急處置程序,提高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加強應急相關知識培訓,組織開展應急處置演練,提高快速反應和現場處置能力。一要按照《國家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總體框架,認真修訂應急預案,使預案真正起到“有備無患,臨危不亂,既是辦事依據,更是行動方案”的作用;二要落實屬地化管理。食物中毒突發事件發生后,要做到邊報告、邊處置、邊控制危害、邊研判性質,力爭“打早、打小、打了、打好”,防止人為因素造成危害和影響擴大;三要建立協同應對機制。要進一步完善衛生、食品藥品監管等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指揮協調機制,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合力,確保一旦發生食物中毒突發事件,能夠實現“四個到位”,即:受害人員救治到位、有害食品控制到位、負面影響消除到位、事件責任追究到位。
(二)強化監督檢查
要組織轄區內大型集體聚餐餐飲服務單位認真開展自查,切實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督促指導落實整改措施,嚴肅查處違規違法行為。
(三)強化責任落實
要嚴格落實大型集體聚餐管理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大型集體聚餐食品安全承諾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及約談制度,督促大型集體聚餐餐飲服務單位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責任。
(四)強化整治實效
在此次整治工作中要創新監管,注重實效,不斷強化整治治本措施,堅決杜絕工作不落實、走過場現象發生。在監督檢查中要認真落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等法律法規要求,與量化分級工作相結合,切實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五)強化責任人意識
切實完善以企業為第一責任人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責任制。要正確引導企業牢固樹立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配備專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杜絕發生食物中毒或者食源性疾患。
(六)強化宣傳教育
要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增強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同時,加強與新聞媒體合作,積極引導健康安全的食品消費。對使用非食用物質加工食品和濫用食品添加劑、使用無標識、標簽的食品、衛生狀況差、餐具消毒不符合要求的大型集體聚餐餐飲服務單位,要及時通過新聞媒體予以曝光。
(七)縣(市)、區餐飲服務監管部門要在集中整治期間,將每日檢查情況報市食品藥品監管局;2012年7月15日將集中整治工作總結報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聯系人:黃克軍,聯系電話:6100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