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蘊辛委員:
您在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提出的797號提案《關于加強功能性食品監督管理的建議》收悉,經商會辦單位,現答復如下:
一、提案主要觀點和意見建議
您在提案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觀點和意見建議:一是完善食品功能聲稱管理體系;二是在生產環節規范產品標簽;三是在經營環節強化市場監管;四是雙管齊下做好市場培育。
二、針對所提意見建議的解決措施
您在提案中對我省功能性食品監管工作進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設性的意見,針對您提出的意見,現提出工作舉措如下:
(一)全面加強保健功能聲稱管理。《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聲稱具有保健功能。近年來,我局結合《保健食品原料目錄和保健功能目錄管理辦法》規定和《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GB 28050)等國家食品安全標準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發布《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 營養素補充劑(2023年版)》、《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 非營養素補充劑(2023年版)》等規定以及相關配套文件公告,全面落實企業保健功能聲稱和研發評價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嚴格執行國家目錄管理要求,規范保健功能聲稱管理,切實避免與藥品疾病治療作用相混淆,防止誤導消費者,推動保健食品產業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二)嚴格規范食品標簽標注。針對個別食品生產企業違規標注問題,我局積極響應和貫徹落實《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鼓勵食品企業優化預包裝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標簽標識的公告》要求,圍繞“查、打、幫、改”四個方面,重點加強食品生產領域食品標簽標注監管。一是嚴格落實自查要求。要求企業切實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對生產銷售食品的標識標簽、說明書等內容進行自查,確保合法合規標注相關內容。其中,嚴格要求保健食品標簽標注內容與注冊證書或備案憑證保持一致。二是嚴厲打擊違法標注。針對篡改食品生產日期、偽造產地、虛假標注食品營養成分及含量等,宣稱食品具有疾病預防及治療功能、標識內容不真實、偽造冒用他人食品生產許可證私自分裝、更換包裝等違法行為進行重點打擊和查處,有效遏制違規標注市場亂象。三是全面加強指導培訓。要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對食品生產企業“兩員”和基層監管干部進行標簽標識專題培訓;組織專業力量幫助企業標簽合規性進行指導審核,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四是探索推廣數字標簽。全面落實《浙江省食品安全數字化追溯規定》要求,充分發揮數字化改革紅利,結合“全球二維碼示范區”建設,在特殊食品、乳制品、肉制品、黃酒等重點食品標簽上加賦溯源碼推廣數字數字標簽應用。
(三)加大食品銷售監管力度。一是加大食品流通領域檢查力度。近年來,我局結合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以農村及城郊結合部為重點地區,以小食雜店、小餐飲店、農村集市、農貿市場、農批市場等主體為重點業態,嚴肅查處食品假冒、侵權“山寨”、“三無”產品、劣質產品、超過保質期的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規范食品經營領域市場秩序。二是組織開展保健食品市場專項整治行動。針對通過虛假宣傳、違規標注、免費體驗以及通過會議講座、組織旅游、開展義診等方式推銷保健食品等亂象問題,我局要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商超、藥店、保健食品專賣店以及網絡平臺為重點場所,加大對在售保健食品標簽、說明書、廣告等內容檢查力度,嚴肅查處違規標注、夸大功效、虛假宣傳、欺詐銷售等違法違規行為。同時,對經營者銷售的保健食品進貨渠道、索證索票等情況進行嚴格檢查,確保產品來源和去向可追溯。三是落實網絡銷售平臺主體責任。全面壓實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規定的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重點聚焦“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以及直播帶貨等新興業態,要求網絡銷售平臺建立登記核驗檔案,監測并處理夸大或虛假宣傳的信息,并與監管部門建立協同聯動機制,共同保障網絡銷售食品的安全。
(四)積極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加快推進特色食品產業培育。加大對火腿、梅干菜以及預制菜等浙江特色食品產業的幫扶引導,幫助企業規范標簽、排查風險、培育品牌、提升質量。二是加快推動食藥產業發展。探索“行業龍頭+產業集聚+多元合作”方式,推動浙江特色的鐵皮石斛、靈芝和山茱萸等3類食藥物質產業快速發展,助力企業拓寬食藥物質產品品類,不斷提升行業辨識度、知名度和認可度。三是深化食安共富成果。借力共富賽道,加大傳統食品產業幫扶力度,助力推動全省食品產業“擴中提低”,努力培育傳統小微食品產業邁向百億大關。
三、涉及到的工作開展情況和下一步打算
圍繞特殊食品監管工作,近年來我們還開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控源頭,壓實生產主體責任。依法實施特殊食品生產企業風險分級管理,督促企業制定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和“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制度,全面規范標簽功能聲稱標注行為。二是抓落實,深化企業信用監管體系建設。按照“一企一檔”原則,歸集特殊食品生產企業行政許可、監督檢查、監督抽檢、行政處罰等結果信息,納入企業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實施動態管理。三是嚴監管,實施全鏈嚴管。嚴格落實《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特殊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特殊食品生產企業體系檢查指南》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通過日常監督檢查、體系檢查、監督抽檢等方式對特殊食品生產企業實施年度“全覆蓋”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風險隱患,保障食品安全。四是謀創新,智慧監管賦能。按照《浙江省食品安全數字化追溯規定》,鼓勵特殊食品生產企業建立數字化追溯系統,對產品原輔料、生產過程控制及產品流向等進行數字智控,實現來源可溯、去向可追、問題可查,顯著提升企業食品生產安全管理水平。
下一步,我們還將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推動總局出臺《食品標簽監督管理辦法》。結合即將出臺的新版《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積極對接總局,力爭推動總局在年內出臺《食品標簽監督管理辦法》,切實規范食品標簽標注行為。二是持續鞏固保健食品清理整治成效。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加大對生產銷售保健食品標簽標注的監管力度和違法案件處罰力度,加強宣傳引導,切實規范保健食品市場秩序。三是持續推動浙產食品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圍繞食品生產經營多元形態和企業需求,組織力量加大食品產業幫扶,打造更具影響力的標志性成果和可及可感的共同富裕新圖景。
再次感謝您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再提寶貴意見。
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4年 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