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農場,市政府有關部門: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市農村經濟局《關于全市無公害農綠食品、有機食品整體推進工作實施方案》轉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二〇〇五年七月二十八日
關于全市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整體推進工作實施方案
為全面落實《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遼政發〔2005〕3號)和省農委《關于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整體推進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遼農〔2005〕122號),加快東港市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下稱“三品”)生產推進速度,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為基礎,以建設有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組織帶動的示范基地為重點,健全、推廣東港市農業技術標準,加強農業生產投入品管理,實行農產品質量追溯制度,加快“三品”產地、產品認證速度,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工作目標
到2005年底,建立“三品”生產基地52個;完成無公害產品認證數量26個;新增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企業5家;增加“三品”生產面積39萬畝,總面積達到101萬畝。其中水稻65萬畝,玉米5萬畝,草莓12萬畝,水果6萬畝,花生2萬畝,蔬菜8萬畝,甜瓜3萬畝(詳見附表)。
二、主要任務
(一)加強宣傳,開展培訓。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采取多種方式,對“三品”推進工作進行全方位的宣傳和技術培訓,讓人們認識“三品”、使用“三品”。要加強操作技術培訓。按照同類農產品生產區域,對農民進行生產技術培訓,重點培訓標準化生產要點,特別是農業投入品使用技術和禁用限用投入品的替代技術。要對“三品”認證申請人進行“三品”常識和標準化生產的組織、產地認定、產品認證程序等方面的培訓。從事“三品”生產的農戶培訓率要達到80%以上,“三品”認證申請人培訓率要達到100%。
(二)開展標準化生產。依據“三品”的國家、行業標準和省地方標準,制定符合東港生產實際的技術標準。主要包括水稻等主要農產品的生產操作規程,以及本地特色農產品的產品標準。根據我市優勢特色農產品布局情況,可分區域建立各類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其中,在龍王廟鎮重點建立大白菜標準生產區,在長山、前陽、北井子、椅圈建立水稻標準生產區,在椅圈建立草莓標準生產區,在長山建立甜瓜標準生產區。各鄉鎮要在“三品”生產區內設醒目標識牌,寫明生產技術規程,以警示和提示農民按照標準實行標準化生產,并接受群眾監督。
(三)加強投入品管理。有關部門要制訂《東港市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資料指定單位管理辦法》,指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資料經銷單位。要對全市農業生產資料經營者進行《農藥管理條例》、《農業標準化知識》及《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和有機肥、化肥的科學使用方法的培訓,經考試合格后頒發經營資格證書。對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資料經營條件的單位要頒發“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資料定點銷售單位”牌匾。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發現違規經營者,在進行處罰的同時,取消其“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資料定點銷售單位”資格。
(四)組織“三品”申報。東港市綠辦負責全市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申報、組織、發動工作。對集中申報的材料,將聯系省、市綠辦開辟“綠色通道”,采取現場辦公形式進行集中審批。今年,要對重點米業加工、食品加工企業進行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生產試點工作,在企業與基地間實現訂單生產。
(五)嚴格追溯制度。對“三品”的生產、經營、加工和流通,要堅持例行檢測、自行檢測相結合。要發揮協會和龍頭企業作用,將生產農戶產品實行編碼,發放登記號,生產的每個環節都要記錄產品流向,終端市場可直接追蹤到生產者,產品出現問題按證追溯。
(六)加強和完善農產品監督檢驗中心建設。要積極籌措資金,購買先進檢測設備,改善市農產品監督檢驗中心檢測條件,提高其檢測能力和水平,保證對進入市場“三品”檢測的需要。
(七)建立市場準入制度。從今年開始,東港市區內黃海大市場、蔬菜批發市場、綜合批發市場等3個市場,將逐步實行農產品準入制度。從2006年開始,各鄉鎮的集貿市場也將陸續實行準入制度。凡進入“三品”市場交易區的農副產品,都要出具由東港市無公害檢測中心簽發的無公害農產品許可證,包裝物要注明產地認定,產品認證和產品標識,在市場入口處設抽檢站,對達不到“三品”標準的農產品,一律不準入市。
三、保障措施
(一)成立組織,加強領導
市政府成立東港市“三品”生產整體推進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尤澤軍 市政府副市長
副組長:黃連渤 市政府副秘書長
孫鳳德 市農經局局長
成 員:孫大偉 市財政局副局長
劉福義 市環保局副局長
李長儒 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
賈連軍 市林業局副局長
汪文堂 市工商局副局長
王 濤 市技術監督局副局長
欒永德 市商業局副局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農經局,主任由副局長許傳偉擔任。
各鄉鎮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負責本地區的“三品”推進工作。
(二)增加投入,加大扶持力度
在整體推進過程中,將多種渠道積極爭取專項資金加快推進速度。2005年,市農經局已經落實和計劃爭取的農業生態建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北方水稻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協會建設、科技培訓直通車等同“三品”推進相關的項目資金,要提取一部分作為“三品”推進工作基金,對取得“三品”認證的企業進行補貼。從事“三品”生產的企業,每認證一個有機食品補貼8000元,每認證一個綠色食品補貼5000元,每認證一個無公害食品補貼2000元。
東港市農村經濟局
二OO五年七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