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州政發 [2005] 21號)

   2011-03-25 284
核心提示:  各縣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局委、各直屬機構: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湖南省委、省政府《關于繼續實施食品放心工程的要求》精神


  各縣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局委、各直屬機構: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湖南省委、省政府《關于繼續實施食品放心工程的要求》精神,加快推進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保障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經州人民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統一思想認識

  加強食品安全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是加快我州六大保障體系建設、實施食品放心工程的迫切需要。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意義,不斷強化“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負總責,企業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消費者是食品安全最后防線”的意識,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確保人民群眾飲食消費安全。

  二、明確目標任務

  從2005年起,全州力爭用3至5年時間,逐步建立起“分工明確、責權一致、監管有力、運轉高效”的食品安全工作體系。

  (一)強化食品源頭治理,把好農副產品質量關

  1、認證無公害(含綠色食品)農產品數量,2005年底累計達46個,并逐年增加;

  2、蔬菜農藥殘留超標率控制在12%以下,大米、茶葉、水果農殘超標率控制在8%以下;

  3、“瘦肉精”檢出率控制在1%以內;

  4、縣及縣以上城區生豬定點屠宰率達90%以上,其中,吉首地區生豬定點屠宰進場率達95%以上;

  5、搞好畜禽水產品的檢驗、檢疫;

  6、糧食部門處理陳糧須先送質監部門檢驗合格后方能進入市場。

  (二)強化食品生產加工環節質量監管

  1、用3年時間,使州內具有一定規模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獲得生產許可證。加強對無證生產的小作坊監督管理,對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行為給予打擊。開展對肉類、兒童食品等重要產品的衛生質量監管,確保食品質量安全。

  2、強制推行州內米粉、鹵制品、腌制品、豆制品生產加工企業衛生許可證制度。

  (三)強化市場監管,嚴格市場準入

  1、及時查處無工商營業執照的食品經營企業。

  2、州、縣市商場、超市的食品經營行為規范,品種進貨索票索證率達95%以上。

  3、加大對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的查處力度。及時查處虛假廣告、商標侵權等違法行為,每年的辦案結案率達90%以上。

  (四)強化對消費環節的綜合治理

  1、大力推進食品衛生監管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對學校食堂、幼兒園食堂、餐飲業及建筑工地食堂的檢查按量化分級要求,分層次進行監督管理。同時要加大對小餐館、個體門店的監督檢查力度。在2006年之前,縣城以上學校食堂及托幼機構食堂量化分級管理達80%以上,營業面積100m2以上餐飲業的量化分級管理達到50%以上,農村鄉鎮以上寄宿制學校的量化分級管理達50%以上。2007年,縣以上城區全面取締無證經營食品和食品攤擔。

  2、州、縣市要積極推進放心早餐館(店)、食堂的試點工作。2005年底,每個縣市要有1-2家試點單位,待條件成熟取得經驗后逐步推廣。

  三、完善監管措施

  (一)實行目標管理,建立健全檢查考核機制

  1、把食品安全工作和實施食品放心工程作為考核縣市政府和相關部門領導班子和主要負責人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縣市政府主要領導要定期主持召開食品安全工作會議,認真總結分析和妥善解決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強化相關部門的協調、聯動。各級食品安全委員會要結合實際,制定食品安全和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落實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目標和任務。

  2、建立健全職能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州、縣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要制定議事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及時解決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對涉及面廣、影響大的食品安全問題,要召集相關部門,及時研究,認真處理。

  3、強化食品安全巡查督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評價考核體系。由州政府食品安全巡查組牽頭,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參加,組織對食品安全進行綜合檢查和考核。對違法違規單位要給予曝光,對相關責任單位和人員要給予處理。

  4、確保食品安全工作經費。各級政府要增加實施食品放心工程的專項資金投入。各級財政部門在制定年度資金預算時,要增加對食品安全工作的資金安排,并保證10%物價調節基金足額到位,專款專用。

  (二)明確部門職責,強化食品監管機制

  1、各級政府對本轄區食品安全負總責,建立并完善部門食品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

  農業部門負責初級農產品生產環節的監管。發布農產品農藥殘留的監測信息,開展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認證工作,繼續開展“湘西州農產品質量安全行”活動。

  畜牧水產部門負責獸藥、漁藥、飼料市場及畜禽飼養過程中的監管、生豬屠宰前“瘦肉精”的檢測和畜禽產品的檢疫。

  質監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依法查處違反標準化、計量、質量等法律法規的行為,嚴厲打擊制售假劣食品的違法活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標準體系、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并依法監督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生產許可、市場準入的管理工作。

  工商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負責食品經營主體的登記注冊,嚴把食品經營主體市場準入關,依法取締無照經營行為;組織食品流通領域食品質量抽檢,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行為,依法嚴肅查處虛假食品廣告、商標侵權等違法行為。

  衛生部門負責餐飲業和食堂等消費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實施對餐飲業、集體食堂的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協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集體食堂衛生責任制度;實施學校等單位食堂和餐飲業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

  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食品安全的綜合監管、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查處重大事故;負責牽頭組織實施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

  公安部門負責依法查處相關職能部門移送的構成犯罪的制售假劣食品、有毒有害食品案件,并配合有關部門開展食品安全執法工作。

  商務部門負責食品消費和生豬定點屠宰的監督管理及屠宰執法工作;負責酒類流通市場的監管。

  教育部門負責學校食堂飲食安全管理和在學生中普及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和完善學校突發性食品安全事故的處理機制,配合衛生部門建立和完善學校食堂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

  財政部門負責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及食品檢測檢驗機構設施、設備等各項經費投入。

  監察部門負責加強對各級地方政府、職能部門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責的行政監察,配合相關部門調查發生重大食品質量安全事故。對不認真履行職責,造成食品安全狀況不好,給當地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重大損害的單位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按照責任追究制予以追究。

  建設部門負責協助有關職能部門取締無證經營食品的攤、擔、點(店)。

  經委負責協助有關職能部門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食品安全監管。

  糧食部門負責協助有關職能部門監管糧食經營企業食品安全。

  廣播電視部門負責配合職能部門搞好食品安全宣傳報道。

  2、各縣市和州直各職能部門要做到工作機構、工作人員、工作經費、工作任務、工作措施“五到位”,把食品安全體系建設抓出成效。

  3、加大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利用各種形式開展食品安全宣傳,使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各相關部門要及時收集、分析整理食品安全信息,定期發布食品安全信息公告,引導公眾對食品的選擇趨利避害,提高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三)明確第一責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誠信守法機制

  1、強化“企業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嚴把食品安全關,嚴格按標準生產,做到不符合衛生條件的項目不準上,不合格食品原料不準購,不合格的食品不準出廠。

  2、堅持政府推動、部門聯動、市場運作、社會廣泛參與的原則,建立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社會誠信機制。力爭從2005年起在全州盡快建立起社會對食品安全的守法、誠信的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

  (四)建立健全技術監測機制

  1、各級政府要加大對食品安全技術監測的資金投入,確保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對食品安全監管的技術支撐。

  2、果蔬批發市場、生鮮超市、農副產品集貿市場、水果批發市場要開展快速檢測工作,建立快速檢測站(室),嚴把上市食品質量關。

  3、所有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要加大企業食品檢測檢驗能力的投入。在建設食品安全保障體系中,檢測工作應與食品標準的制定、修訂相適應。

  (五)突出重點,適時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1、由州、縣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牽頭,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每年都要開展3至4次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整治行動要做到有方案、有重點、有行動、有效果。各相關職能部門要按照分級、分段、按照職責監管的原則,結合各行業實際,制定分品種、分級整治的方案,加強食品日常監管工作,建立起有效的監管機制。

  2、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預警、重大事故報告、查處機制,逐步將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重心前移。對食品安全問題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整治、早解決。凡出現群體性食物中毒、死傷3人以上的食品安全事件,24小時之內須報同級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設州、縣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二OO五年六月二十八日



 
地區: 湖南
標簽: 體系 飲食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