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落實《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適用規則(試行)》(以下簡稱《適用規則》)及《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基準(試行)》(以下簡稱《裁量基準》)各項規定,規范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現就相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為何要制定《適用規則》及《裁量基準》?
機構改革后,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設置和職能變化較大,涉及市場監管職責的部分法律、法規和規章已修訂或廢止,為進一步規范本省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及其行政執法人員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行為,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組織制定了《適用規則》及《裁量基準》。
二、《適用規則》及《裁量基準》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適用規則》及《裁量基準》僅適用省局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各市、縣、自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綜合行政執法局,洋浦經濟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參照《適用規則》和《裁量基準》執行。
三、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是什么?
《適用規則》第三條,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是指省局在實施行政處罰時,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綜合考慮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危害程度等因素,決定是否給予行政處罰、給予行政處罰的種類和幅度的權限。
四、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適用原則有哪些?
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應當遵循合法原則、過罰相當原則、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綜合裁量原則。
五、行政處罰裁量階次是如何確定的?
《適用規則》將行政處罰裁量階次劃分為較低階次、適中階次、較高階次,分別對應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一般行政處罰、從重行政處罰,分別在第十一條和第十二條、第十五條、第十三條和第十四條規定了相應的適用情形。
六、根據《適用規則》,如何計算不同裁量階次的裁量幅度?
裁量階次劃分為較低、適中、較高三個階次,分別按照下列方式計算::
較低階次:法定最低罰款金額(倍數)以上至不足[Y+(X-Y)×30%];
適中階次:[Y+(X-Y)×30%]以上至不足[Y+(X-Y)×70%];
較高階次:[Y+(X-Y)×70%]以上至法定最高處罰金額(倍數)。
X為法定最高處罰金額(倍數),Y為法定最低處罰金額(倍數),沒有最低處罰金額(倍數)時,Y值為零。
七、對于法條規定的“可處”行政處罰情形如何行使裁量權?
《適用規則》第八條規定,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處罰種類可以單處或可以并處的,可以選擇適用;規定應當并處的,不得選擇適用。
可以單處也可以并處的行政處罰,應當根據綜合裁量的原則決定單處或者并處;適用從重處罰情形的,應當予以并處。
八、對于性質相同、情節相近、危害后果基本相當、違法主體同類的案件,裁量基準如何定性?
《適用規則》第九條規定,同一辦案機關對于性質相同、情節相近、危害后果基本相當、違法主體同類的案件,在實施行政處罰行使自由裁量權時,適用的法律依據、處罰種類及處罰幅度應當基本相同。
九、如何認定“情節嚴重”情形?
《適用規則》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違法行為具有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兩項以上(含兩項)情形的,原則上屬于“情節嚴重”,法律、法規、規章對“情節嚴重”有專門處罰內容和處罰幅度規定的,從其規定;法律、法規、規章未對“情節嚴重”作出專門處罰規定的,應當按處罰階次上限實施處罰。
十、《裁量基準》規定了哪些主要內容?
為方便執法,將裁量基準按執法領域進行了分類,為食品安全、產品質量、計量、標準化、認證認可、特種設備、商事登記、公平競爭及價格、廣告、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網絡監管、其他市場監管13個執法領域。涉及法律、法規、規章共73部,涉及市場監管職責的違法行為共572項。
十一、《裁量基準》標準格式是什么?
采用表格方式,表格由法律依據、違法行為、處罰種類、裁量階次、適用情形和裁量幅度等6部分組成。
十二、對于法條規定未構成情節嚴重的情形處以一定幅度罰款,“情節嚴重”吊銷營業執照的情形,如何確定裁量幅度?
將罰款的裁量幅度分為三檔,分別對應較低、適中、較高的裁量階次,在較高的裁量階次中,單列情節嚴重的情形。如《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六十四條:“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公司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裁量幅度為:“較低階次: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不足18.5萬元的罰款。適中階次:責令改正,處18.5萬元以上不足36.5萬元的罰款。較高階次:責令改正,處36.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0年12月1日
一、為何要制定《適用規則》及《裁量基準》?
機構改革后,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設置和職能變化較大,涉及市場監管職責的部分法律、法規和規章已修訂或廢止,為進一步規范本省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及其行政執法人員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行為,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組織制定了《適用規則》及《裁量基準》。
二、《適用規則》及《裁量基準》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適用規則》及《裁量基準》僅適用省局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各市、縣、自治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綜合行政執法局,洋浦經濟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參照《適用規則》和《裁量基準》執行。
三、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是什么?
《適用規則》第三條,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是指省局在實施行政處罰時,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綜合考慮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危害程度等因素,決定是否給予行政處罰、給予行政處罰的種類和幅度的權限。
四、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適用原則有哪些?
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應當遵循合法原則、過罰相當原則、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綜合裁量原則。
五、行政處罰裁量階次是如何確定的?
《適用規則》將行政處罰裁量階次劃分為較低階次、適中階次、較高階次,分別對應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一般行政處罰、從重行政處罰,分別在第十一條和第十二條、第十五條、第十三條和第十四條規定了相應的適用情形。
六、根據《適用規則》,如何計算不同裁量階次的裁量幅度?
裁量階次劃分為較低、適中、較高三個階次,分別按照下列方式計算::
較低階次:法定最低罰款金額(倍數)以上至不足[Y+(X-Y)×30%];
適中階次:[Y+(X-Y)×30%]以上至不足[Y+(X-Y)×70%];
較高階次:[Y+(X-Y)×70%]以上至法定最高處罰金額(倍數)。
X為法定最高處罰金額(倍數),Y為法定最低處罰金額(倍數),沒有最低處罰金額(倍數)時,Y值為零。
七、對于法條規定的“可處”行政處罰情形如何行使裁量權?
《適用規則》第八條規定,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處罰種類可以單處或可以并處的,可以選擇適用;規定應當并處的,不得選擇適用。
可以單處也可以并處的行政處罰,應當根據綜合裁量的原則決定單處或者并處;適用從重處罰情形的,應當予以并處。
八、對于性質相同、情節相近、危害后果基本相當、違法主體同類的案件,裁量基準如何定性?
《適用規則》第九條規定,同一辦案機關對于性質相同、情節相近、危害后果基本相當、違法主體同類的案件,在實施行政處罰行使自由裁量權時,適用的法律依據、處罰種類及處罰幅度應當基本相同。
九、如何認定“情節嚴重”情形?
《適用規則》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違法行為具有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兩項以上(含兩項)情形的,原則上屬于“情節嚴重”,法律、法規、規章對“情節嚴重”有專門處罰內容和處罰幅度規定的,從其規定;法律、法規、規章未對“情節嚴重”作出專門處罰規定的,應當按處罰階次上限實施處罰。
十、《裁量基準》規定了哪些主要內容?
為方便執法,將裁量基準按執法領域進行了分類,為食品安全、產品質量、計量、標準化、認證認可、特種設備、商事登記、公平競爭及價格、廣告、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網絡監管、其他市場監管13個執法領域。涉及法律、法規、規章共73部,涉及市場監管職責的違法行為共572項。
十一、《裁量基準》標準格式是什么?
采用表格方式,表格由法律依據、違法行為、處罰種類、裁量階次、適用情形和裁量幅度等6部分組成。
十二、對于法條規定未構成情節嚴重的情形處以一定幅度罰款,“情節嚴重”吊銷營業執照的情形,如何確定裁量幅度?
將罰款的裁量幅度分為三檔,分別對應較低、適中、較高的裁量階次,在較高的裁量階次中,單列情節嚴重的情形。如《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六十四條:“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公司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裁量幅度為:“較低階次: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不足18.5萬元的罰款。適中階次:責令改正,處18.5萬元以上不足36.5萬元的罰款。較高階次:責令改正,處36.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0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