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為全面貫徹國務院食安辦等9部門《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方案的通知》精神,認真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切實維護和保障公眾飲食健康安全和合法權益,省局聚焦群眾關切的食品、保健食品非法生產經營、非法宣傳聲稱等突出問題,決定從2017年9月初至12月底,在全省范圍內開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整治,2018年1月至6月底,省局將組織對各地專項整治情況開展督查。現將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山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7年9月11日
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整治實施方案
當前,違法生產經營、肆意夸大宣傳已成為食品和保健食品產業的突出問題,嚴重侵害了公眾的飲食健康安全和合法權益。為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嚴厲打擊食品和保健食品非法生產經營、非法宣傳聲稱(以下簡稱“雙非”)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障產品質量安全,按照國務院和省食安辦專項整治工作部署,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專項整治以打擊“雙非”、懲治假劣、凈化市場、維護權益為總體工作目標。通過宣傳引導、監督檢查、專項抽檢、公開曝光等方式,主動出擊、重典治亂、打建并舉、疏堵結合,全面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意識,落實屬地監管責任,為公眾營造放心安全的消費環境,助力我省食品和保健食品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二、整治重點
此次專項行動的整治對象為全省食品和保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以及第三方平臺經營者和相關方。重點嚴查四類違法違規行為:一是嚴查無證生產經營行為,二是嚴查產品標簽虛假標識聲稱行為,三是嚴查廣告虛假宣傳行為,四是嚴查非法添加藥物行為。
三、整治措施
(一)堅持源頭嚴防,加大生產企業監督檢查力度
按照監督檢查要點或格式化檢查表全項目內容,對全省食品、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開展全覆蓋監督檢查,確保食品生產安全。重點檢查是否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是否按照許可的食品類別和產品品種組織生產,生產過程是否嚴格執行質量管理制度和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產品標簽標識是否符合法律要求,是否有虛假宣傳和功能聲稱,保健食品廣告宣傳是否經過省局審查。
(二)堅持過程嚴管,加大經營單位監督檢查力度
以食品、保健食品專營店、會議銷售公司;以醫院、社區和寫字樓周邊通過免費體驗等形式銷售食品、保健食品的體驗館、養生館;以會議、健康講座等形式銷售食品、保健食品的賓館、酒店、會場等做為重點排查單位、區域和場所。重點檢查不具備經營資質、產品標簽標識、宣傳材料未經批準聲稱保健功能、宣稱具有疾病預防或治療功能、含有虛假宣傳功效等違法行為。
(三)堅持風險嚴控,加大非實體經營單位監督檢查力度
通過電視購物、電話營銷、網絡營銷已經成為食品、保健食品重要的銷售方式,也是假冒偽劣、虛假宣傳等違法營銷重災區,食品安全風險極高。這類型經營單位要重點檢查食品經營許可資質,網絡經營是否具備實體經營資格,銷售的產品是否合法,導購視頻、音頻和網頁宣傳等是否存在虛假夸大,是否涉及疾病預防和治療,保健食品廣告宣傳是否經過審查。
(四)堅持隱患治理,加大場地出租方巡查力度
對經常性用于食品、保健食品會議營銷的賓館、酒店、會場等場所要開展市場巡查。巡查重點是發現聚集老年人進行食品、保健食品虛假宣傳行為的,要及時制止、正面引導。要采取張貼告知書、約談負責人、簽訂承諾書等多種方式,明確場地開辦方和租賃者的法律責任和義務。
(五)堅持問題導向,加大非法添加專項抽檢力度
對普通食品涉及保健功能聲稱、保健食品涉及疾病預防治療、投訴舉報集中的問題產品列為重點抽檢品種;對網絡銷售、會議銷售、電視購物、電話營銷等經營單位作為重點抽檢對象;按照國務院食安辦確定的19個抽檢項目由省局組織開展集中專項抽檢(具體方案另行下發)。
(六)堅持科學引導,加大主題宣傳教育力度
開展“攜手共治、晉善維老”主題宣傳活動。一是廣泛開展食品、保健食品的科普知識宣傳進社區、進企業、進鄉村活動;二是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開展系列宣傳報道、制作電視(網絡)公益廣告和宣傳片;三是通過新聞媒體大力宣傳集中整治工作的動態、進展和成效,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七)堅持有獎舉報,加大投訴舉報獎勵力度
充分發揮“12331”投訴舉報平臺作用,暢通投訴舉報渠道,鼓勵全社會參與監督食品、保健食品違法違規行為。對各類投訴舉報要快核快處、及時回應,案件線索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經證實的案件線索,按照《山西省食品藥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規定對舉報人予以獎勵。
(八)堅持“七個一律”,加大違法違規打擊力度
在專項整治期間,凡發現生產企業違反“四個嚴查”的,一律停產停業;企業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一律予以立案、限期整改;產品標簽、網頁含有虛假宣傳的,一律責令召回;廣告宣傳虛假夸大的,一律全省暫停銷售;檢驗不合格的,一律予以停產停售和召回;對下架召回的產品,一律登記造冊、依法處置,不得再次流入市場;所有檢查、抽檢和處罰結果,一律向社會公開。
(九)堅持誠信建設,加大行業協會自律引導力度
要與各類行業協會、商會等建立良好的溝通協作機制,充分發揮其政府、企業和市場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通過輿論宣傳、組織培訓、發起倡議、典型掛牌等形式,提高企業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提升行業自我約束和管理能力,積極促進行業誠信建設,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四、工作安排
第一階段:摸底排查階段(2017年9月)
各市局要對本轄區食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組織開展調查摸底,掌握基本情況。對會議營銷、網絡營銷、電視購物、電話營銷等經營主體,要重新建立和完善監管檔案。在此基礎上,排查風險隱患,厘清突出問題,明確整治重點。
第二階段:主題宣傳階段(2017年10月)
各市局要按照專項整治的內容和要求,利用一個月時間,組織縣、區局開展“攜手共治、晉善維老”主體宣傳教育活動。其中,10月28日上午,省、市、縣(區)局統一時間集中進行宣傳咨詢服務活動。
第三階段:整治整改階段(2017年11月-12月)。各市局要采取明查暗訪、飛行檢查、交叉檢查、跟蹤復查等形式組織開展專項整治,突出聲勢效果,強調問題整改,重在嚴查嚴辦。力求糾正一批違規現象,查處一批違法行為,移交一批重大案件,確保整治實效。
第四階段:督查檢查階段(2018年1月-6月)。省局將組織對各地宣傳和整治工作督查檢查,對重點案件進行掛牌督辦。各市局專項整治的措施和成效,將納入2017年對市級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對市場混亂、組織不力的市、縣局,要全省通報。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市局要充分認識專項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成立領導機構、細化工作方案、周密安排部署,結合風險排查工作,認真抓好專項整治的組織實施,切實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同時,要及時總結報道專項整治的成果,以及一些好經驗、好做法,逐步建立食品、保健食品長效監管機制。
(二)加強協調配合。各級食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監管、稽查、投訴舉報等相關處(科)室及中心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監管合力。同時,要在各地食安辦的統一協調下,加強與公安、工商、質監、新聞媒體、網信等部門的溝通配合,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優勢。對檢查中發現涉及其他部門的問題,要及時通報和移送,并留存相關記錄。
(三)加強信息報送。各市局務于9月30日前上報專項整治實施方案;每月月底前上報整治工作進展(包括企業排查情況,排查進度,問題整改到位情況,案件查處情況,移送相關部門線索情況和解決的主要問題),以及專項整治工作統計表(見附件);12月31日前上報專項整治工作總結,要有數據、有亮點、有成效;專項整治期間,大案要案線索、查處的典型案件隨時報送。
聯 系 人:解福誠、李凱、獨家杰
聯系電話(傳真):0351-3581511
電子郵箱:shanxijubhc@163.com
附件:
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整治工作統計表
為全面貫徹國務院食安辦等9部門《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方案的通知》精神,認真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切實維護和保障公眾飲食健康安全和合法權益,省局聚焦群眾關切的食品、保健食品非法生產經營、非法宣傳聲稱等突出問題,決定從2017年9月初至12月底,在全省范圍內開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整治,2018年1月至6月底,省局將組織對各地專項整治情況開展督查。現將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山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7年9月11日
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整治實施方案
當前,違法生產經營、肆意夸大宣傳已成為食品和保健食品產業的突出問題,嚴重侵害了公眾的飲食健康安全和合法權益。為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嚴厲打擊食品和保健食品非法生產經營、非法宣傳聲稱(以下簡稱“雙非”)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障產品質量安全,按照國務院和省食安辦專項整治工作部署,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專項整治以打擊“雙非”、懲治假劣、凈化市場、維護權益為總體工作目標。通過宣傳引導、監督檢查、專項抽檢、公開曝光等方式,主動出擊、重典治亂、打建并舉、疏堵結合,全面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意識,落實屬地監管責任,為公眾營造放心安全的消費環境,助力我省食品和保健食品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二、整治重點
此次專項行動的整治對象為全省食品和保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以及第三方平臺經營者和相關方。重點嚴查四類違法違規行為:一是嚴查無證生產經營行為,二是嚴查產品標簽虛假標識聲稱行為,三是嚴查廣告虛假宣傳行為,四是嚴查非法添加藥物行為。
三、整治措施
(一)堅持源頭嚴防,加大生產企業監督檢查力度
按照監督檢查要點或格式化檢查表全項目內容,對全省食品、保健食品生產企業開展全覆蓋監督檢查,確保食品生產安全。重點檢查是否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是否按照許可的食品類別和產品品種組織生產,生產過程是否嚴格執行質量管理制度和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產品標簽標識是否符合法律要求,是否有虛假宣傳和功能聲稱,保健食品廣告宣傳是否經過省局審查。
(二)堅持過程嚴管,加大經營單位監督檢查力度
以食品、保健食品專營店、會議銷售公司;以醫院、社區和寫字樓周邊通過免費體驗等形式銷售食品、保健食品的體驗館、養生館;以會議、健康講座等形式銷售食品、保健食品的賓館、酒店、會場等做為重點排查單位、區域和場所。重點檢查不具備經營資質、產品標簽標識、宣傳材料未經批準聲稱保健功能、宣稱具有疾病預防或治療功能、含有虛假宣傳功效等違法行為。
(三)堅持風險嚴控,加大非實體經營單位監督檢查力度
通過電視購物、電話營銷、網絡營銷已經成為食品、保健食品重要的銷售方式,也是假冒偽劣、虛假宣傳等違法營銷重災區,食品安全風險極高。這類型經營單位要重點檢查食品經營許可資質,網絡經營是否具備實體經營資格,銷售的產品是否合法,導購視頻、音頻和網頁宣傳等是否存在虛假夸大,是否涉及疾病預防和治療,保健食品廣告宣傳是否經過審查。
(四)堅持隱患治理,加大場地出租方巡查力度
對經常性用于食品、保健食品會議營銷的賓館、酒店、會場等場所要開展市場巡查。巡查重點是發現聚集老年人進行食品、保健食品虛假宣傳行為的,要及時制止、正面引導。要采取張貼告知書、約談負責人、簽訂承諾書等多種方式,明確場地開辦方和租賃者的法律責任和義務。
(五)堅持問題導向,加大非法添加專項抽檢力度
對普通食品涉及保健功能聲稱、保健食品涉及疾病預防治療、投訴舉報集中的問題產品列為重點抽檢品種;對網絡銷售、會議銷售、電視購物、電話營銷等經營單位作為重點抽檢對象;按照國務院食安辦確定的19個抽檢項目由省局組織開展集中專項抽檢(具體方案另行下發)。
(六)堅持科學引導,加大主題宣傳教育力度
開展“攜手共治、晉善維老”主題宣傳活動。一是廣泛開展食品、保健食品的科普知識宣傳進社區、進企業、進鄉村活動;二是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開展系列宣傳報道、制作電視(網絡)公益廣告和宣傳片;三是通過新聞媒體大力宣傳集中整治工作的動態、進展和成效,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七)堅持有獎舉報,加大投訴舉報獎勵力度
充分發揮“12331”投訴舉報平臺作用,暢通投訴舉報渠道,鼓勵全社會參與監督食品、保健食品違法違規行為。對各類投訴舉報要快核快處、及時回應,案件線索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經證實的案件線索,按照《山西省食品藥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規定對舉報人予以獎勵。
(八)堅持“七個一律”,加大違法違規打擊力度
在專項整治期間,凡發現生產企業違反“四個嚴查”的,一律停產停業;企業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一律予以立案、限期整改;產品標簽、網頁含有虛假宣傳的,一律責令召回;廣告宣傳虛假夸大的,一律全省暫停銷售;檢驗不合格的,一律予以停產停售和召回;對下架召回的產品,一律登記造冊、依法處置,不得再次流入市場;所有檢查、抽檢和處罰結果,一律向社會公開。
(九)堅持誠信建設,加大行業協會自律引導力度
要與各類行業協會、商會等建立良好的溝通協作機制,充分發揮其政府、企業和市場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通過輿論宣傳、組織培訓、發起倡議、典型掛牌等形式,提高企業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提升行業自我約束和管理能力,積極促進行業誠信建設,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四、工作安排
第一階段:摸底排查階段(2017年9月)
各市局要對本轄區食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組織開展調查摸底,掌握基本情況。對會議營銷、網絡營銷、電視購物、電話營銷等經營主體,要重新建立和完善監管檔案。在此基礎上,排查風險隱患,厘清突出問題,明確整治重點。
第二階段:主題宣傳階段(2017年10月)
各市局要按照專項整治的內容和要求,利用一個月時間,組織縣、區局開展“攜手共治、晉善維老”主體宣傳教育活動。其中,10月28日上午,省、市、縣(區)局統一時間集中進行宣傳咨詢服務活動。
第三階段:整治整改階段(2017年11月-12月)。各市局要采取明查暗訪、飛行檢查、交叉檢查、跟蹤復查等形式組織開展專項整治,突出聲勢效果,強調問題整改,重在嚴查嚴辦。力求糾正一批違規現象,查處一批違法行為,移交一批重大案件,確保整治實效。
第四階段:督查檢查階段(2018年1月-6月)。省局將組織對各地宣傳和整治工作督查檢查,對重點案件進行掛牌督辦。各市局專項整治的措施和成效,將納入2017年對市級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對市場混亂、組織不力的市、縣局,要全省通報。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市局要充分認識專項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成立領導機構、細化工作方案、周密安排部署,結合風險排查工作,認真抓好專項整治的組織實施,切實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同時,要及時總結報道專項整治的成果,以及一些好經驗、好做法,逐步建立食品、保健食品長效監管機制。
(二)加強協調配合。各級食品、保健食品生產經營監管、稽查、投訴舉報等相關處(科)室及中心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監管合力。同時,要在各地食安辦的統一協調下,加強與公安、工商、質監、新聞媒體、網信等部門的溝通配合,充分發揮各部門的職能優勢。對檢查中發現涉及其他部門的問題,要及時通報和移送,并留存相關記錄。
(三)加強信息報送。各市局務于9月30日前上報專項整治實施方案;每月月底前上報整治工作進展(包括企業排查情況,排查進度,問題整改到位情況,案件查處情況,移送相關部門線索情況和解決的主要問題),以及專項整治工作統計表(見附件);12月31日前上報專項整治工作總結,要有數據、有亮點、有成效;專項整治期間,大案要案線索、查處的典型案件隨時報送。
聯 系 人:解福誠、李凱、獨家杰
聯系電話(傳真):0351-3581511
電子郵箱:shanxijubhc@163.com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