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設區市農業局、平潭綜合實驗區農村發展局,廳安委會各成員單位:
現將《加強重大風險管控遏制重特大農業生產安全事故工作方案》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福建省農業廳辦公室
2017年11月6日
(此件主動公開)
加強重大風險管控遏制重特大農業生產安全事故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標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有效降低和管控重大安全風險,堅決防范和遏制農業安全生產重特大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省政府安委會《關于印發加強重大風險管控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整體方案的通知》(閩安委〔2017〕12號)等有關精神,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這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強化安全風險預控、關口前移、標本兼治、系統治理,采取制度機制、工程技術、管理等措施,切實把源頭治理挺在安全風險管控前面,把安全風險管控挺在隱患前面,把隱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增強安全防范治理能力,提升全省農業安全生產整體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工作目標。到“十三五”末,基本建成以制度機制為保障,以省、市、縣、企業四級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天地一體化”重大安全風險管控平臺和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平臺為支撐,以政府監管和企業自控為手段的重大安全風險預防預控體系,在落實源頭管控的基礎上,對全省農業重大安全風險進行評估分類、分級管控、在線監測、風險預警和應急聯動。
二、主要任務
(一)制定源頭管控機制和措施。各級農業部門、廳安委會各成員單位要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落實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全面加強安全生產源頭管控和安全準入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閩安委辦〔2017〕53號)要求,加快構建農業安全生產源頭管控和安全準入制度體系,不斷提升全省農業領域本質安全水平。
(二)制訂安全風險辨識標準規范和管控制度。各級農業部門、廳安委會各成員單位要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實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構建雙重預防機制實施方案的通知》(閩安委辦〔2017〕17號)要求,結合《福建省農業廳辦公室關于印發遏制飼料行業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構建雙重預防機制實施方案的通知》(閩農廳辦〔2017〕25號),確定并指導飼料和農藥等相關標桿企業開展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試點工作,并在2018年3月底前制定出臺農業相關領域省級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制度規范,明確安全風險類別、評估分級的方法和依據、管控的制度措施,明晰重大事故隱患判定依據;組織所監管領域企業開展對標活動,開展企業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實現把安全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把隱患消滅在事故前面。農業部相關標準規范出臺后應及時銜接。
(三)依托重大安全風險管控平臺和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平臺加強重大安全風險管控。依托省安辦牽頭建設的省、市、縣、企業四級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天地一體化”重大安全風險管控平臺和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平臺,配合安監部門運用物聯網通信技術等信息化手段對重大安全風險進行管控,運用大數據分析手段進行風險預警,實現事故應急處置的實時信息傳遞、遠程指揮、資源調度、遠程會商和協調聯動。
三、重大風險管控原則
(一)堅持重大安全風險優先原則。切實把全面辨識評估安全風險和嚴格管控重大安全風險作為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防線,切實解決“認不清、想不到”等突出問題,把安全風險管控挺在隱患前面。
(二)堅持全過程控制原則。樹立系統防控安全風險的觀念,從人、機、環、管四個方面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風險評估和防控系統,努力把每一個安全風險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
(三)堅持全員參與和持續改進原則。不斷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和企業員工主體地位,建立和執行好全員負責、全過程控制、自我修復、持續改進加強的多重預防工作機制。
四、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2017年10月-2018年底)。各級農業部門、廳安委會各成員單位按照屬地管理、職責分工,在飼料、農藥等重點領域,研究制訂安全風險辨識標準規范、管控制度措施。到2018年底,相關農業安全生產重點領域安全風險辨識標準規范、管控制度基本完善。
第二階段(2019-2020年)。各級農業部門、廳安委會各成員單位對飼料、農藥等重點領域重大安全風險進行全面摸排,試點依托“天地一體化”重大安全風險管控平臺對重大安全風險實施分級分類管控和風險預警;建立健全農業安全生產領域省級安全風險辨識標準規范、管控制度;依托省政府安辦牽頭建成的“一張圖、一個源、一個庫、統一指揮”的“天地一體化”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平臺,基本實現信息實時傳遞、遠程指揮調度、遠程會商和協調聯動。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廳成立重大安全風險管控領導小組,由廳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廳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廳安委會各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擔任成員;下設辦公室掛靠省廳安委會辦公室,負責日常協調工作。各設區市農業局和平潭綜合實驗區農村發展局也要相應成立領導小組,細化制訂具體工作方案,明確具體負責的工作機構、人員,落實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保障,確保工作順利推進。
(二)加強改革創新。各設區市農業局、平潭綜合實驗區農村發展局和廳安委會各成員單位要強化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結合貫徹實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中發〔2016〕32號)、《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閩委發〔2017〕18號),進一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快相關標準規范的制修訂工作,及時清理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準入規定,著力彌補農業安全生產源頭管控和安全準入方面的短板及監管盲區。
(三)加強主體責任。相關企業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依法保障安全投入,認真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分級,建立重大安全風險監管責任制,對安全風險分級、分層、分類、分專業進行管理,實行紅、橙、黃、藍四色風險管控措施,按規定向當地政府安監部門報送重大安全風險情況,確保本企業的重大安全風險納入省重大安全風險管控平臺進行管理,切實把重大安全風險管控到位。
(四)加強預警管控和應急管理。重大安全風險管控平臺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發現事故征兆及時將預警信息發送到相關部門和有關單位。各級農業部門要建立健全線上線下配套管理機制,及時、精準處置風險預警信息,有效管控重大安全風險。加強應急預案管理、演練、評估,推廣應急處置“一圖一卡一冊”,充分高效調配各類救援資源,提高相關企業事故應急處置能力,改善政府應急救援指揮條件。
(五)加強重大安全風險摸排管控。廳安委會各成員單位要組織摸排本行業領域存在的重大安全風險。對排查發現的重大安全風險要建立臺賬,督促企業落實管控責任,逐項制訂管控措施進行有效管控;對構成重大危險源的,督促企業落實辨識、評估、登記、備案管理制度和監測監控措施。
(六)加強信息報送。各設區市農業局、平潭綜合實驗區農村發展局每季度末要及時總結本地區加強重大安全風險管控工作情況,并于下一季度首月1日前、每年12月5日前將飼料、農藥等領域季度、全年工作進展情況,分別報送省廳飼料獸藥管理處、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上述單位匯總后3個工作日內報送省廳辦公室。廳安委會將結合安全生產檢查、巡查,對各設區市農業局、平潭綜合實驗區農村發展局和廳安委會各成員單位工作推進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聯系人:余晨晨、湯坤鵬(省廳辦公室),電話0591-87857394、87811347,郵箱tkp@fjagri.gov.cn;劉逸杰(省廳飼料獸藥管理處),電話0591-87851058,郵箱lyj@fjagri.gov.cn;鄒華嬌(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電話0591-87850994,郵箱zhj9872@qq.com。
現將《加強重大風險管控遏制重特大農業生產安全事故工作方案》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福建省農業廳辦公室
2017年11月6日
(此件主動公開)
加強重大風險管控遏制重特大農業生產安全事故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標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有效降低和管控重大安全風險,堅決防范和遏制農業安全生產重特大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省政府安委會《關于印發加強重大風險管控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整體方案的通知》(閩安委〔2017〕12號)等有關精神,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守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這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強化安全風險預控、關口前移、標本兼治、系統治理,采取制度機制、工程技術、管理等措施,切實把源頭治理挺在安全風險管控前面,把安全風險管控挺在隱患前面,把隱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增強安全防范治理能力,提升全省農業安全生產整體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工作目標。到“十三五”末,基本建成以制度機制為保障,以省、市、縣、企業四級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天地一體化”重大安全風險管控平臺和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平臺為支撐,以政府監管和企業自控為手段的重大安全風險預防預控體系,在落實源頭管控的基礎上,對全省農業重大安全風險進行評估分類、分級管控、在線監測、風險預警和應急聯動。
二、主要任務
(一)制定源頭管控機制和措施。各級農業部門、廳安委會各成員單位要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落實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全面加強安全生產源頭管控和安全準入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閩安委辦〔2017〕53號)要求,加快構建農業安全生產源頭管控和安全準入制度體系,不斷提升全省農業領域本質安全水平。
(二)制訂安全風險辨識標準規范和管控制度。各級農業部門、廳安委會各成員單位要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實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構建雙重預防機制實施方案的通知》(閩安委辦〔2017〕17號)要求,結合《福建省農業廳辦公室關于印發遏制飼料行業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構建雙重預防機制實施方案的通知》(閩農廳辦〔2017〕25號),確定并指導飼料和農藥等相關標桿企業開展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試點工作,并在2018年3月底前制定出臺農業相關領域省級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制度規范,明確安全風險類別、評估分級的方法和依據、管控的制度措施,明晰重大事故隱患判定依據;組織所監管領域企業開展對標活動,開展企業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實現把安全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把隱患消滅在事故前面。農業部相關標準規范出臺后應及時銜接。
(三)依托重大安全風險管控平臺和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平臺加強重大安全風險管控。依托省安辦牽頭建設的省、市、縣、企業四級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天地一體化”重大安全風險管控平臺和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平臺,配合安監部門運用物聯網通信技術等信息化手段對重大安全風險進行管控,運用大數據分析手段進行風險預警,實現事故應急處置的實時信息傳遞、遠程指揮、資源調度、遠程會商和協調聯動。
三、重大風險管控原則
(一)堅持重大安全風險優先原則。切實把全面辨識評估安全風險和嚴格管控重大安全風險作為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防線,切實解決“認不清、想不到”等突出問題,把安全風險管控挺在隱患前面。
(二)堅持全過程控制原則。樹立系統防控安全風險的觀念,從人、機、環、管四個方面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風險評估和防控系統,努力把每一個安全風險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
(三)堅持全員參與和持續改進原則。不斷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和企業員工主體地位,建立和執行好全員負責、全過程控制、自我修復、持續改進加強的多重預防工作機制。
四、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2017年10月-2018年底)。各級農業部門、廳安委會各成員單位按照屬地管理、職責分工,在飼料、農藥等重點領域,研究制訂安全風險辨識標準規范、管控制度措施。到2018年底,相關農業安全生產重點領域安全風險辨識標準規范、管控制度基本完善。
第二階段(2019-2020年)。各級農業部門、廳安委會各成員單位對飼料、農藥等重點領域重大安全風險進行全面摸排,試點依托“天地一體化”重大安全風險管控平臺對重大安全風險實施分級分類管控和風險預警;建立健全農業安全生產領域省級安全風險辨識標準規范、管控制度;依托省政府安辦牽頭建成的“一張圖、一個源、一個庫、統一指揮”的“天地一體化”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平臺,基本實現信息實時傳遞、遠程指揮調度、遠程會商和協調聯動。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廳成立重大安全風險管控領導小組,由廳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廳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廳安委會各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擔任成員;下設辦公室掛靠省廳安委會辦公室,負責日常協調工作。各設區市農業局和平潭綜合實驗區農村發展局也要相應成立領導小組,細化制訂具體工作方案,明確具體負責的工作機構、人員,落實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保障,確保工作順利推進。
(二)加強改革創新。各設區市農業局、平潭綜合實驗區農村發展局和廳安委會各成員單位要強化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結合貫徹實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中發〔2016〕32號)、《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閩委發〔2017〕18號),進一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快相關標準規范的制修訂工作,及時清理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準入規定,著力彌補農業安全生產源頭管控和安全準入方面的短板及監管盲區。
(三)加強主體責任。相關企業要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依法保障安全投入,認真開展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分級,建立重大安全風險監管責任制,對安全風險分級、分層、分類、分專業進行管理,實行紅、橙、黃、藍四色風險管控措施,按規定向當地政府安監部門報送重大安全風險情況,確保本企業的重大安全風險納入省重大安全風險管控平臺進行管理,切實把重大安全風險管控到位。
(四)加強預警管控和應急管理。重大安全風險管控平臺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發現事故征兆及時將預警信息發送到相關部門和有關單位。各級農業部門要建立健全線上線下配套管理機制,及時、精準處置風險預警信息,有效管控重大安全風險。加強應急預案管理、演練、評估,推廣應急處置“一圖一卡一冊”,充分高效調配各類救援資源,提高相關企業事故應急處置能力,改善政府應急救援指揮條件。
(五)加強重大安全風險摸排管控。廳安委會各成員單位要組織摸排本行業領域存在的重大安全風險。對排查發現的重大安全風險要建立臺賬,督促企業落實管控責任,逐項制訂管控措施進行有效管控;對構成重大危險源的,督促企業落實辨識、評估、登記、備案管理制度和監測監控措施。
(六)加強信息報送。各設區市農業局、平潭綜合實驗區農村發展局每季度末要及時總結本地區加強重大安全風險管控工作情況,并于下一季度首月1日前、每年12月5日前將飼料、農藥等領域季度、全年工作進展情況,分別報送省廳飼料獸藥管理處、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上述單位匯總后3個工作日內報送省廳辦公室。廳安委會將結合安全生產檢查、巡查,對各設區市農業局、平潭綜合實驗區農村發展局和廳安委會各成員單位工作推進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聯系人:余晨晨、湯坤鵬(省廳辦公室),電話0591-87857394、87811347,郵箱tkp@fjagri.gov.cn;劉逸杰(省廳飼料獸藥管理處),電話0591-87851058,郵箱lyj@fjagri.gov.cn;鄒華嬌(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電話0591-87850994,郵箱zhj98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