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屬單位:
現將《黑龍江省食品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30日
黑龍江省食品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
為進一步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促進食品醫藥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家有關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部署,特制定本規劃。
一、規劃基礎
?。ㄒ唬?ldquo;十二五”期間主要成績。“十二五”期間,在全省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下,在社會各界的協同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全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改革創新、開拓進取,圓滿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確保了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為服務全省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薄1O管體制改革初見成效。大力推進市、縣級食品藥品監管機構改革工作,全?。保硞€市(地)、2個省直接管理縣(市)均完成了機構組建和人員劃轉工作。各縣(市、區)全部出臺了“三定”規定,實現了機構、職能、人員、編制、經費、領導配備“六到位”。在鄉鎮(街道)設立了953個派出機構,將監管觸角延伸到街道、鄉鎮、社區、村屯,初步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網絡。
?。病H粘1O管能力不斷提升。突出“以環節管理為基礎、以品種管理為重點”的思路,成立了酒類、油類、肉類、茶類4個專項工作推進組,實現了對重點食品從生產、流通到餐飲等全環節、全方位、全覆蓋的監督管理。積極推進藥品GMP、GSP認證工作,全?。福都宜幤飞a企業部分或全部劑型(生產線)通過藥品GMP認證;全省已有477家藥品批發企業通過GSP認證。組織開展了多層次、全方位培訓,先后舉辦了180多期學習班,培訓人員2。6萬人次,監管隊伍素質不斷提升。
3。監管執法成效顯著。全面貫徹落實“四個最嚴”要求,開展了“護綠打黑”“保護舌尖上的安全”、農村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食品安全“四打擊四規范”、藥品安全“兩打兩建”、醫療器械“五整治”和“食安龍江百日行動”等大規模集中整治行動,破獲了一系列食品藥品違法大案要案,有效凈化了市場環境,有力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食品藥品安全環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4。應急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建立健全系統聯動的應急體系,形成了反應迅速、協調順暢、處置有力的工作機制。及時處置了鉻超標膠囊等省內食品藥品安全突發事件。加強輿情監測工作,對“五常大米涉嫌造假”等輿情信息及時作出回應和處理,澄清真相,消除負面影響,防止了事態擴大,挽回了不良影響。總結出“打早、打小、打了、打好”的應急處置工作經驗。
?。怠z驗檢測能力顯著提高。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所16200平方米的辦公大樓和實驗室交付使用,檢驗檢測項目達到1275項。在國家評價性抽驗評比中,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所中藥品種獲得全國第一、化藥品種獲得全國第八。建立并運行了黑龍江省藥品抽驗信息管理系統,組織全省對基本藥物、抗腫瘤藥物、高風險注射劑等進行專項抽驗,對省內基本藥物生產企業品種抽驗覆蓋率達到100%。
?。?。食品藥品發展環境得到改善。堅持“既抓監管保安全、又抓服務促發展、向安全要發展”的理念,不斷優化食品藥品經濟發展環境,激發了食品藥品經濟發展活力。一次性下放了除嬰幼兒配方乳粉、食品添加劑以外的所有食品生產許可事項。圍繞綠色食品市場推廣,與26個省(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簽訂了監管協作協議,嚴把綠色食品展前、展中、展后“三關”,助力我省綠色食品走向全國市場、打造優質品牌。
?。?。社會共治格局初步形成。推動地方政府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初步建立了地方政府守土有責、黨政同責、監管部門履職盡責、食品藥品企業承擔首責、消費人員自身負責的責任體系。食品藥品安全各相關部門建立了溝通協作機制,實現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強化了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建立健全了案件移送、聯合辦案、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加強了誠信體系建設,實行企業黑名單曝光制度。暢通舉報渠道,健全舉報網絡,鼓勵和引導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社會組織參與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初步形成。
?。ǘ┟媾R的形勢和存在的問題。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加快完善食品監管制度,健全嚴密高效、社會共治的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吨泄埠邶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加強公共安全工作的意見》中,將食品藥品安全作為公共安全任務之首做出了重要部署,對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受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食品藥品安全工作仍然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我省食品藥品產業基礎較為薄弱,產業規范化、規?;?、集約化程度不高,各類監管對象多、小、散、亂的問題比較突出;行業誠信自律機制不健全,部分企業及從業人員自律意識不強、道德素質不高、質量意識和法律意識淡薄,誠信缺失;統一權威的監管體系尚未形成,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有待提高,監管能力尚不能滿足實際需要。食品藥品安全水平和監管能力與國家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待仍有不小差距。
二、指導思想、規劃原則
?。ㄒ唬┲笇枷?。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四個最嚴”和完善統一權威高效的食品藥品監管體系、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的總要求,堅持監管為民、源頭治理、效能監管、綜合施策、全程控制,構建更加嚴謹的法規標準體系,建立更加嚴格的全過程監管制度,完善更加有效的監管機制,實施更加嚴厲的監管執法,健全更加有力的監管保障機制,科學配置監管資源,全面落實各方面責任,加強執法隊伍和技術支撐體系建設,不斷提升依法監管、科學監管的能力,充分利用市場機制,發揮社會共治作用,推進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專業化、現代化,有效防控和化解食品藥品安全風險,促進食品醫藥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保障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
(二)規劃原則。
?。薄猿忠匀嗣駷橹行?、監管為民的原則。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必須不斷地滿足人民群眾對食品藥品安全的需要,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維護公共安全,更好地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必須以“社會認可、群眾滿意”作為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以工作實效取信于民、服務于民、惠及于民。
?。?。堅持依法治理、公開透明的原則。按照關于依法治國的有關要求,加強食品藥品監管法治化建設,強化執法隊伍、健全執法機制、嚴肅執法紀律,推進食品藥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做到陽光執法、規范執法、透明執法、公正執法,保障市場秩序和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營造和諧有序的食品藥品安全環境。
?。场猿峙c時俱進、改革創新的原則。深刻分析食品藥品行業發展的時代特征,準確把握當前食品藥品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規律,以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進一步改革完善食品藥品事前、事中、事后監管政策,不斷創新監管手段,優化監管資源,強化監管能力,提升監管水平。
4。堅持科技引領、專業監管的原則。全面推進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先進科技手段在食品藥品監管領域的應用,強化各類基礎數據庫、追溯系統、移動執法終端的研發和應用,通過科技創新改進傳統監管手段,提高監管效能。強化標準、技術、法規建設,加快專業人才培養,提高監管隊伍業務素質,以信息化引領專業化。
?。怠猿猪椖繋?、重點推進的原則。根據食品藥品監管和食品藥品產業發展需要,合理分配監管資源,開展智慧食品藥品監管系統、藥品風險防控系統、食品藥品檢驗檢測資源整合等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建設,強基固本、補齊短板,通過項目建設提升技術支撐、基層監管、信息化監管、質量追溯、檢驗檢測、應急處置等各方面能力。
?。丁猿终鲗?、社會共治的原則。充分發揮各級政府的組織、領導作用,加快構建統一權威、科學高效的食品藥品安全綜合治理體系。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社會監督的作用,推動落實各方責任,形成企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食品藥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
三、目標任務
?。ㄒ唬┙⒔y一權威的監管體制。完成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任務,抓好基層監管隊伍建設,可在鄉鎮(街道)設立食品藥品監管派出機構,全面履行本行政區域內的食品藥品監管職責。
?。ǘ嫿ǜ鼑乐數姆ㄒ庴w系。完成《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修訂工作,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有關規章,健全完善《黑龍江省食品安全追溯制度》《黑龍江省食品召回制度》《黑龍江省食品藥品安全責任強制保險制度》等相關規章制度,建立較為科學完備的法律法規及配套規章制度體系,促進形成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實現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和精細化。
(三)完善食品藥品監管機制。強化各級食品安全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的綜合協調和牽頭抓總作用,加強統籌規劃和督查考評,推動加快制度機制建設,有效發揮綜合協調機構的協商會辦和信息樞紐作用,提高食品安全工作的針對性、系統性和時效性。
推動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強化督查考評,將食品安全納入對地方政府績效考核。促進形成上下統一、設置合理、執法有力的行政監管和執法體系。
?。ㄋ模嵤└鼑栏竦谋O管執法。嚴格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加強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及餐飲服務全過程監管;嚴格落實藥品、醫療器械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GCP)、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等各項管理制度,嚴格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的研制、生產、經營、使用各環節監管,建立可追溯制度,保障全鏈條安全。加強對網絡銷售食品、保健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等新業態的監管。
建立健全覆蓋省、市、縣三級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強化跨區域跨部門應急協作與信息通報等應急機制。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應急體系。建立重大信息直報系統和應急信息平臺,加強應急隊伍及裝備建設,強化食品藥品安全輿情監測與研判,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健全食品藥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完善行刑銜接相關制度,抓住食品藥品安全領域社會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特別是帶有行業潛規則性質的重點問題,加大稽查辦案查處力度,持續深入開展專項整治,保持對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的嚴懲重處。
?。ㄎ澹┙⒖茖W權威的技術支撐體系。加強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體制機制建設,建立起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相對獨立、合理配置的檢驗檢測體系和配套的體制機制。加快推進檢驗檢測信息化建設,著力打造國內領先的食品藥品監管重點實驗室,把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所建成全國一流、區域領先的檢驗檢測機構。
完善食品審評認證體制,加強審核查驗隊伍建設,建立專業的檢查員隊伍。建設審評專家管理平臺。建立完善食品藥品審評認證網絡信息化系統。推進建立第三方認證機構與審評聯動發展的運行機制。
構建組織健全、人員穩定、專業高效的省、市、縣三級監測機構和監測隊伍,不斷提高監測、評價能力。增設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醫院,形成比較完善的藥械(化妝品)安全性監測體系。加強對基層監測人員的業務培訓,提升監測能力和藥物警戒水平。
健全省、市(地)、縣(市、區)投訴舉報體系,建立統一的投訴舉報辦理規范和專業化的投訴舉報隊伍,逐步建成覆蓋省、市、縣三級,橫向聯通、縱向聯動、集散一體、高效運行的投訴舉報業務系統。
通過廣泛應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全省統一的監管網絡。整合現有業務信息系統,建成“智慧食藥”監管工程。提升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效能,優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與服務的信息化環境,為政府、企業、消費者提供食品藥品安全綜合信息服務。
?。┙∪称匪幤繁O管保障機制。縣級以上政府應當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食品安全工作經費列入本級政府財政預算,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能力建設,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保障。
?。ㄆ撸┘訌娨吧幉馁Y源保護管理工作。建設好大興安嶺原麝、黃芪、草蓯蓉保護區、饒河林蛙保護區;在野生藥材主產區新建野生藥材資源保護區10個至15個,籌備建立省級野生中藥材標本庫和種質資源庫,保護野生藥材遺傳基因,不斷加大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力度。開展野生藥材人工繁育研究,提高道地野生藥材人工繁育技術;推廣種植養殖優勢地產中藥材,建設優質道地藥材生產基地30萬畝,提高中藥材生產的規?;?、規范化、產業化水平。
(八)形成社會共治格局。建立科學的指標體系和考核標準,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目標考核機制,對各地食品藥品監管工作進行定性定量考核,督促各級政府落實食品藥品安全責任。提高食品藥品企業主體責任意識,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積極開展過程控制,強化供應鏈管理和安全保障措施,加強對生產經營全過程的質量安全管理。
加強信用記錄建設,完善食品藥品行業信用記錄和從業人員信用檔案,推進信用信息異地和部門間共享,促進信用狀況與市場掛鉤,建立實施統一的“黑名單”制度,推行信用報告制度,形成市場倒逼企業守法生產經營的機制。
健全公眾參與監督的激勵機制,暢通投訴舉報渠道,推進食品藥品有獎舉報,落實舉報獎勵專項資金,強化舉報人保護,激勵社會公眾及行業內部人士舉報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發展食品藥品基層監督員、協管員、信息員等群眾性隊伍,拓展社會監督和群防群控途徑。
舉辦食品安全宣傳周、安全用藥月等宣傳活動,發揮食品藥品安全專家和志愿者作用,以專家講座、公益宣傳、消費提示等方式,廣泛普及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引導公眾科學理性消費,提高社會公眾食品藥品安全素養和基本知識普及率。
支持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曝光典型案件,震懾違法犯罪行為。引導新聞媒體把握正確輿論導向,重視社會效果。構建立體化的新聞宣傳平臺和宣傳聯絡員隊伍,開展多種形式的新聞發布和宣傳引導,營造有利于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圍。
充分調動各利益相關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典型引路的示范帶動作用,激發全社會做好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密切協同的食品藥品安全多元治理格局,爭取將1個至2個市級城市創建成全國食品安全城市。
四、重點建設項目
?。ㄒ唬┦称匪幤繁O管信息化建設項目。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互聯網+”的要求,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為先導,建立與食品藥品安全相關的“互聯網+共享”“互聯網+監管”“互聯網+誠信”“互聯網+商務”等信息應用系統,滿足行政執法人員、行政相對人、社會中介組織和公眾對食品藥品安全的信息需求,使食品藥品行政許可、稽查執法、技術支撐依托于網絡公開、透明、高效運轉。實現“互聯網+食藥安全”,提升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效能,促進食品藥品安全社會共治。
?。ǘ┛h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項目。積極爭取國家基本建設項目專項資金支持,對64個縣級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所進行改建擴建,對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進行整合和優化布局,推進縣級食品檢驗機構基礎設施、儀器設備全面達標,提高縣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水平和食品安全技術支撐能力。
?。ㄈ┦称窓z驗檢測能力提升項目。建立功能完備、分區合理、設置齊全、先進智能的食品檢驗檢測綜合樓。加強檢驗檢測硬件設備建設,為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配備開展理化、微生物、毒理學、功能學等相關檢驗檢測工作所必需的儀器設備,滿足食品安全檢測發展的需求。加強食品安全快速檢驗能力建設,提高基層執法裝備水平,強化快速檢驗能力,為縣(市、區)配備食品安全快速檢驗車。
(四)食品科研能力提升項目。加強檢驗檢測人員培訓,形成不同領域、不同專業、不同水平的梯隊發展態勢,培養檢驗檢測專家人才;建立包括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劑、非法添加物質等14大類500多種化合物的食品安全快速篩查數據庫;建立通用型前處理技術、高通量儀器篩查技術以及篩查確證數據庫,為食品安全未知風險快速篩查提供有力支持。
?。ㄎ澹┍O管人員培訓項目。針對機構改革人員變動較大,專業技術人員不足、專業素質亟待提高的實際情況,組織開展全員分級分類培訓,確?;鶎颖O管人員培訓率達到100%,培養熟練掌握法律法規和專業技術知識的高素質、復合型監管人才,更好地滿足監管工作需要。
?。┮吧幉馁Y源保護項目。加大對刺五加、五味子、防風、龍膽草、林蛙等珍稀、瀕危、道地野生藥材資源的保護力度,在資源比較集中、條件比較成熟、當地政府積極性比較高的地區,建立10個至15個野生藥材資源保護區。在野生藥材資源保護區周邊,充分利用荒山、荒地、林地,開展野生藥材資源的人工撫育,建立野生藥材種群繁育基地。特別是要加大對防風、柴胡、黃芪、刺五加、林蛙等省內優勢野生藥材的種群繁育力度,有效保護野生藥材的種質資源,建立野生藥材種質資源庫,保持野生藥材種群數量的穩定,逐步擴大我省野生藥材種群規模。
五、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各地、各有關單位要從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實施食品藥品安全戰略,構建嚴密高效、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的高度,充分認識制定和實施食品藥品安“十三五”規劃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細化任務分工,制定完成時間表和路線圖,按計劃、有步驟落實各項工作,確保如期完成各項任務。
?。ǘ┍U腺Y金投入。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與食品安全監管職責相匹配的財政經費投入保障機制的要求,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和市場機制作用,積極引入社會各方面資金。按照專項資金使用管理的有關要求,建立資金使用監管制度,嚴格監督管理項目建設資金,確保資金高效、合規使用。
?。ㄈ┩晟普叽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制定相關的配套措施和實施細則,積極爭取各方面政策支持,對建設項目予以扶持和保障。
?。ㄋ模┬纬晒ぷ骱狭?。加強統籌協調,確保本規劃與相關國家專項規劃、部門規劃和地方規劃的有效銜接;加強分工協作,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按照任務目標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本規劃的各項任務和要求;要將本規劃與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年度工作計劃有機銜接,保證任務落實的連貫性,循序漸進,逐步實施。
?。ㄎ澹﹪栏穸讲榭荚u。發揮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的牽頭抓總和督查考評作用,在制定食品藥品安全督查考評方案中,將規劃任務落實情況作為對地方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督查和考評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評估和監督機制,定期評估規劃實施情況,加強督查檢查、中期考核和效果評估,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現將《黑龍江省食品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30日
黑龍江省食品藥品安全“十三五”規劃
為進一步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促進食品醫藥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家有關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部署,特制定本規劃。
一、規劃基礎
?。ㄒ唬?ldquo;十二五”期間主要成績。“十二五”期間,在全省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下,在社會各界的協同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全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改革創新、開拓進取,圓滿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確保了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為服務全省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薄1O管體制改革初見成效。大力推進市、縣級食品藥品監管機構改革工作,全?。保硞€市(地)、2個省直接管理縣(市)均完成了機構組建和人員劃轉工作。各縣(市、區)全部出臺了“三定”規定,實現了機構、職能、人員、編制、經費、領導配備“六到位”。在鄉鎮(街道)設立了953個派出機構,將監管觸角延伸到街道、鄉鎮、社區、村屯,初步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網絡。
?。病H粘1O管能力不斷提升。突出“以環節管理為基礎、以品種管理為重點”的思路,成立了酒類、油類、肉類、茶類4個專項工作推進組,實現了對重點食品從生產、流通到餐飲等全環節、全方位、全覆蓋的監督管理。積極推進藥品GMP、GSP認證工作,全?。福都宜幤飞a企業部分或全部劑型(生產線)通過藥品GMP認證;全省已有477家藥品批發企業通過GSP認證。組織開展了多層次、全方位培訓,先后舉辦了180多期學習班,培訓人員2。6萬人次,監管隊伍素質不斷提升。
3。監管執法成效顯著。全面貫徹落實“四個最嚴”要求,開展了“護綠打黑”“保護舌尖上的安全”、農村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食品安全“四打擊四規范”、藥品安全“兩打兩建”、醫療器械“五整治”和“食安龍江百日行動”等大規模集中整治行動,破獲了一系列食品藥品違法大案要案,有效凈化了市場環境,有力震懾了違法犯罪分子,食品藥品安全環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4。應急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建立健全系統聯動的應急體系,形成了反應迅速、協調順暢、處置有力的工作機制。及時處置了鉻超標膠囊等省內食品藥品安全突發事件。加強輿情監測工作,對“五常大米涉嫌造假”等輿情信息及時作出回應和處理,澄清真相,消除負面影響,防止了事態擴大,挽回了不良影響。總結出“打早、打小、打了、打好”的應急處置工作經驗。
?。怠z驗檢測能力顯著提高。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所16200平方米的辦公大樓和實驗室交付使用,檢驗檢測項目達到1275項。在國家評價性抽驗評比中,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所中藥品種獲得全國第一、化藥品種獲得全國第八。建立并運行了黑龍江省藥品抽驗信息管理系統,組織全省對基本藥物、抗腫瘤藥物、高風險注射劑等進行專項抽驗,對省內基本藥物生產企業品種抽驗覆蓋率達到100%。
?。?。食品藥品發展環境得到改善。堅持“既抓監管保安全、又抓服務促發展、向安全要發展”的理念,不斷優化食品藥品經濟發展環境,激發了食品藥品經濟發展活力。一次性下放了除嬰幼兒配方乳粉、食品添加劑以外的所有食品生產許可事項。圍繞綠色食品市場推廣,與26個省(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簽訂了監管協作協議,嚴把綠色食品展前、展中、展后“三關”,助力我省綠色食品走向全國市場、打造優質品牌。
?。?。社會共治格局初步形成。推動地方政府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初步建立了地方政府守土有責、黨政同責、監管部門履職盡責、食品藥品企業承擔首責、消費人員自身負責的責任體系。食品藥品安全各相關部門建立了溝通協作機制,實現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強化了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建立健全了案件移送、聯合辦案、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加強了誠信體系建設,實行企業黑名單曝光制度。暢通舉報渠道,健全舉報網絡,鼓勵和引導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社會組織參與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初步形成。
?。ǘ┟媾R的形勢和存在的問題。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加快完善食品監管制度,健全嚴密高效、社會共治的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吨泄埠邶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加強公共安全工作的意見》中,將食品藥品安全作為公共安全任務之首做出了重要部署,對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受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食品藥品安全工作仍然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我省食品藥品產業基礎較為薄弱,產業規范化、規?;?、集約化程度不高,各類監管對象多、小、散、亂的問題比較突出;行業誠信自律機制不健全,部分企業及從業人員自律意識不強、道德素質不高、質量意識和法律意識淡薄,誠信缺失;統一權威的監管體系尚未形成,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有待提高,監管能力尚不能滿足實際需要。食品藥品安全水平和監管能力與國家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待仍有不小差距。
二、指導思想、規劃原則
?。ㄒ唬┲笇枷?。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四個最嚴”和完善統一權威高效的食品藥品監管體系、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的總要求,堅持監管為民、源頭治理、效能監管、綜合施策、全程控制,構建更加嚴謹的法規標準體系,建立更加嚴格的全過程監管制度,完善更加有效的監管機制,實施更加嚴厲的監管執法,健全更加有力的監管保障機制,科學配置監管資源,全面落實各方面責任,加強執法隊伍和技術支撐體系建設,不斷提升依法監管、科學監管的能力,充分利用市場機制,發揮社會共治作用,推進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專業化、現代化,有效防控和化解食品藥品安全風險,促進食品醫藥產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保障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
(二)規劃原則。
?。薄猿忠匀嗣駷橹行?、監管為民的原則。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必須不斷地滿足人民群眾對食品藥品安全的需要,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維護公共安全,更好地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必須以“社會認可、群眾滿意”作為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以工作實效取信于民、服務于民、惠及于民。
?。?。堅持依法治理、公開透明的原則。按照關于依法治國的有關要求,加強食品藥品監管法治化建設,強化執法隊伍、健全執法機制、嚴肅執法紀律,推進食品藥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做到陽光執法、規范執法、透明執法、公正執法,保障市場秩序和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營造和諧有序的食品藥品安全環境。
?。场猿峙c時俱進、改革創新的原則。深刻分析食品藥品行業發展的時代特征,準確把握當前食品藥品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規律,以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進一步改革完善食品藥品事前、事中、事后監管政策,不斷創新監管手段,優化監管資源,強化監管能力,提升監管水平。
4。堅持科技引領、專業監管的原則。全面推進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先進科技手段在食品藥品監管領域的應用,強化各類基礎數據庫、追溯系統、移動執法終端的研發和應用,通過科技創新改進傳統監管手段,提高監管效能。強化標準、技術、法規建設,加快專業人才培養,提高監管隊伍業務素質,以信息化引領專業化。
?。怠猿猪椖繋?、重點推進的原則。根據食品藥品監管和食品藥品產業發展需要,合理分配監管資源,開展智慧食品藥品監管系統、藥品風險防控系統、食品藥品檢驗檢測資源整合等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建設,強基固本、補齊短板,通過項目建設提升技術支撐、基層監管、信息化監管、質量追溯、檢驗檢測、應急處置等各方面能力。
?。丁猿终鲗?、社會共治的原則。充分發揮各級政府的組織、領導作用,加快構建統一權威、科學高效的食品藥品安全綜合治理體系。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社會監督的作用,推動落實各方責任,形成企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食品藥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
三、目標任務
?。ㄒ唬┙⒔y一權威的監管體制。完成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任務,抓好基層監管隊伍建設,可在鄉鎮(街道)設立食品藥品監管派出機構,全面履行本行政區域內的食品藥品監管職責。
?。ǘ嫿ǜ鼑乐數姆ㄒ庴w系。完成《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修訂工作,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有關規章,健全完善《黑龍江省食品安全追溯制度》《黑龍江省食品召回制度》《黑龍江省食品藥品安全責任強制保險制度》等相關規章制度,建立較為科學完備的法律法規及配套規章制度體系,促進形成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實現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和精細化。
(三)完善食品藥品監管機制。強化各級食品安全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的綜合協調和牽頭抓總作用,加強統籌規劃和督查考評,推動加快制度機制建設,有效發揮綜合協調機構的協商會辦和信息樞紐作用,提高食品安全工作的針對性、系統性和時效性。
推動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強化督查考評,將食品安全納入對地方政府績效考核。促進形成上下統一、設置合理、執法有力的行政監管和執法體系。
?。ㄋ模嵤└鼑栏竦谋O管執法。嚴格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加強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及餐飲服務全過程監管;嚴格落實藥品、醫療器械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GCP)、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等各項管理制度,嚴格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的研制、生產、經營、使用各環節監管,建立可追溯制度,保障全鏈條安全。加強對網絡銷售食品、保健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等新業態的監管。
建立健全覆蓋省、市、縣三級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強化跨區域跨部門應急協作與信息通報等應急機制。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應急體系。建立重大信息直報系統和應急信息平臺,加強應急隊伍及裝備建設,強化食品藥品安全輿情監測與研判,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健全食品藥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完善行刑銜接相關制度,抓住食品藥品安全領域社會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特別是帶有行業潛規則性質的重點問題,加大稽查辦案查處力度,持續深入開展專項整治,保持對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的嚴懲重處。
?。ㄎ澹┙⒖茖W權威的技術支撐體系。加強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體制機制建設,建立起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相對獨立、合理配置的檢驗檢測體系和配套的體制機制。加快推進檢驗檢測信息化建設,著力打造國內領先的食品藥品監管重點實驗室,把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所建成全國一流、區域領先的檢驗檢測機構。
完善食品審評認證體制,加強審核查驗隊伍建設,建立專業的檢查員隊伍。建設審評專家管理平臺。建立完善食品藥品審評認證網絡信息化系統。推進建立第三方認證機構與審評聯動發展的運行機制。
構建組織健全、人員穩定、專業高效的省、市、縣三級監測機構和監測隊伍,不斷提高監測、評價能力。增設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醫院,形成比較完善的藥械(化妝品)安全性監測體系。加強對基層監測人員的業務培訓,提升監測能力和藥物警戒水平。
健全省、市(地)、縣(市、區)投訴舉報體系,建立統一的投訴舉報辦理規范和專業化的投訴舉報隊伍,逐步建成覆蓋省、市、縣三級,橫向聯通、縱向聯動、集散一體、高效運行的投訴舉報業務系統。
通過廣泛應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全省統一的監管網絡。整合現有業務信息系統,建成“智慧食藥”監管工程。提升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效能,優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與服務的信息化環境,為政府、企業、消費者提供食品藥品安全綜合信息服務。
?。┙∪称匪幤繁O管保障機制。縣級以上政府應當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食品安全工作經費列入本級政府財政預算,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能力建設,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保障。
?。ㄆ撸┘訌娨吧幉馁Y源保護管理工作。建設好大興安嶺原麝、黃芪、草蓯蓉保護區、饒河林蛙保護區;在野生藥材主產區新建野生藥材資源保護區10個至15個,籌備建立省級野生中藥材標本庫和種質資源庫,保護野生藥材遺傳基因,不斷加大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力度。開展野生藥材人工繁育研究,提高道地野生藥材人工繁育技術;推廣種植養殖優勢地產中藥材,建設優質道地藥材生產基地30萬畝,提高中藥材生產的規?;?、規范化、產業化水平。
(八)形成社會共治格局。建立科學的指標體系和考核標準,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目標考核機制,對各地食品藥品監管工作進行定性定量考核,督促各級政府落實食品藥品安全責任。提高食品藥品企業主體責任意識,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積極開展過程控制,強化供應鏈管理和安全保障措施,加強對生產經營全過程的質量安全管理。
加強信用記錄建設,完善食品藥品行業信用記錄和從業人員信用檔案,推進信用信息異地和部門間共享,促進信用狀況與市場掛鉤,建立實施統一的“黑名單”制度,推行信用報告制度,形成市場倒逼企業守法生產經營的機制。
健全公眾參與監督的激勵機制,暢通投訴舉報渠道,推進食品藥品有獎舉報,落實舉報獎勵專項資金,強化舉報人保護,激勵社會公眾及行業內部人士舉報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發展食品藥品基層監督員、協管員、信息員等群眾性隊伍,拓展社會監督和群防群控途徑。
舉辦食品安全宣傳周、安全用藥月等宣傳活動,發揮食品藥品安全專家和志愿者作用,以專家講座、公益宣傳、消費提示等方式,廣泛普及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引導公眾科學理性消費,提高社會公眾食品藥品安全素養和基本知識普及率。
支持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曝光典型案件,震懾違法犯罪行為。引導新聞媒體把握正確輿論導向,重視社會效果。構建立體化的新聞宣傳平臺和宣傳聯絡員隊伍,開展多種形式的新聞發布和宣傳引導,營造有利于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圍。
充分調動各利益相關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典型引路的示范帶動作用,激發全社會做好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密切協同的食品藥品安全多元治理格局,爭取將1個至2個市級城市創建成全國食品安全城市。
四、重點建設項目
?。ㄒ唬┦称匪幤繁O管信息化建設項目。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互聯網+”的要求,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為先導,建立與食品藥品安全相關的“互聯網+共享”“互聯網+監管”“互聯網+誠信”“互聯網+商務”等信息應用系統,滿足行政執法人員、行政相對人、社會中介組織和公眾對食品藥品安全的信息需求,使食品藥品行政許可、稽查執法、技術支撐依托于網絡公開、透明、高效運轉。實現“互聯網+食藥安全”,提升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效能,促進食品藥品安全社會共治。
?。ǘ┛h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項目。積極爭取國家基本建設項目專項資金支持,對64個縣級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所進行改建擴建,對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進行整合和優化布局,推進縣級食品檢驗機構基礎設施、儀器設備全面達標,提高縣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水平和食品安全技術支撐能力。
?。ㄈ┦称窓z驗檢測能力提升項目。建立功能完備、分區合理、設置齊全、先進智能的食品檢驗檢測綜合樓。加強檢驗檢測硬件設備建設,為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配備開展理化、微生物、毒理學、功能學等相關檢驗檢測工作所必需的儀器設備,滿足食品安全檢測發展的需求。加強食品安全快速檢驗能力建設,提高基層執法裝備水平,強化快速檢驗能力,為縣(市、區)配備食品安全快速檢驗車。
(四)食品科研能力提升項目。加強檢驗檢測人員培訓,形成不同領域、不同專業、不同水平的梯隊發展態勢,培養檢驗檢測專家人才;建立包括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劑、非法添加物質等14大類500多種化合物的食品安全快速篩查數據庫;建立通用型前處理技術、高通量儀器篩查技術以及篩查確證數據庫,為食品安全未知風險快速篩查提供有力支持。
?。ㄎ澹┍O管人員培訓項目。針對機構改革人員變動較大,專業技術人員不足、專業素質亟待提高的實際情況,組織開展全員分級分類培訓,確?;鶎颖O管人員培訓率達到100%,培養熟練掌握法律法規和專業技術知識的高素質、復合型監管人才,更好地滿足監管工作需要。
?。┮吧幉馁Y源保護項目。加大對刺五加、五味子、防風、龍膽草、林蛙等珍稀、瀕危、道地野生藥材資源的保護力度,在資源比較集中、條件比較成熟、當地政府積極性比較高的地區,建立10個至15個野生藥材資源保護區。在野生藥材資源保護區周邊,充分利用荒山、荒地、林地,開展野生藥材資源的人工撫育,建立野生藥材種群繁育基地。特別是要加大對防風、柴胡、黃芪、刺五加、林蛙等省內優勢野生藥材的種群繁育力度,有效保護野生藥材的種質資源,建立野生藥材種質資源庫,保持野生藥材種群數量的穩定,逐步擴大我省野生藥材種群規模。
五、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各地、各有關單位要從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實施食品藥品安全戰略,構建嚴密高效、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的高度,充分認識制定和實施食品藥品安“十三五”規劃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細化任務分工,制定完成時間表和路線圖,按計劃、有步驟落實各項工作,確保如期完成各項任務。
?。ǘ┍U腺Y金投入。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與食品安全監管職責相匹配的財政經費投入保障機制的要求,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和市場機制作用,積極引入社會各方面資金。按照專項資金使用管理的有關要求,建立資金使用監管制度,嚴格監督管理項目建設資金,確保資金高效、合規使用。
?。ㄈ┩晟普叽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制定相關的配套措施和實施細則,積極爭取各方面政策支持,對建設項目予以扶持和保障。
?。ㄋ模┬纬晒ぷ骱狭?。加強統籌協調,確保本規劃與相關國家專項規劃、部門規劃和地方規劃的有效銜接;加強分工協作,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按照任務目標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本規劃的各項任務和要求;要將本規劃與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年度工作計劃有機銜接,保證任務落實的連貫性,循序漸進,逐步實施。
?。ㄎ澹﹪栏穸讲榭荚u。發揮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的牽頭抓總和督查考評作用,在制定食品藥品安全督查考評方案中,將規劃任務落實情況作為對地方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督查和考評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評估和監督機制,定期評估規劃實施情況,加強督查檢查、中期考核和效果評估,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