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省食品安全委員會有關成員單位:
近期,媒體先后報道了“有毒面條”、“瘦肉精”問題豬肉等食品安全問題,引起社會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擔憂。為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確保人民群眾飲食安全,現就進一步加強當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強領導,充分認識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與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關。經過近年來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和食品安全整頓,我省食品安全狀況總體是好的。但是,當前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尤其是近期的一些事件,讓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產生不安全感。因此,切實加強食品安全特別是豬肉等大眾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事關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事關政府形象和社會穩定。
各地食品安全工作要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司其職、協同配合。要進一步強化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意識,突出整治重點,加大整治力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劣食品違法犯罪行為和企業失信行為,全面整頓和規范食品市場秩序。近期,特別要加強生豬養殖、販運、屠宰和豬肉及制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力度、市場抽檢力度,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嚴查“瘦肉精”問題豬肉,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
二、加大力度,著力解決當前食品安全的突出問題
針對近日央視報道的問題豬肉事件,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部門監管職責組織開展監督檢查,加大對生豬養殖、運輸、屠宰和豬肉加工、銷售、使用等環節的檢查力度,嚴防問題豬肉流向市場和市民餐桌。一旦發現問題及時依法依規處理。
同時,各地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食品安全整頓工作,突出監管重點,加強監管。要結合本地實際,圍繞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加大對初級農產品、生產加工、經營流通、餐飲消費等重點環節,對農村、城鄉結合部、社區等重點區域的肉、面、糧、油、奶制品、豆制品等大宗食品的整治力度。
要強化源頭管理,加大對種植、養殖過程中違法行為的治理力度,進一步推行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管理和溯源制度。要加強對生豬屠宰和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監管,嚴厲打擊私屠濫宰等不法行為,強化對生產企業索證索票、自檢抽檢工作。要積極推動流通領域食品準入和企業自律,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和超市的日常監管和產品溯源,落實食品安全市場主辦者和銷售者的主體責任。進一步嚴格執行餐飲業和集體食堂等消費環節原料進貨溯源制度。
三、明確職責,嚴格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要根據《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要求,進一步強化地方各級政府對食品安全負總責、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負監管責任、食品安全企業負主體責任的責任體制。各監管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主動協調、緊密配合,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責,有效落實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工作責任。對近期發生的問題豬肉事件,各監管部門要認真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環節,特別是本次問題豬肉事件中的有關問題,有針對性地強化監管措施,嚴格執行規范,確保豬肉等大宗食品的安全。各地各部門要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明確職責,落實食品安全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對于因監管不到位、執法不作為等行為,導致轄區內出現食品安全質量問題的,要依法追究有關責任單位的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要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督促企業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嚴查違法行為。
四、推進長效管理,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保障措施
各地在認真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責過程中,要積極探索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用體系、溯源體系、檢驗檢測體系、事故應急處置體系,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發布制度和風險監測能力。
各地要盡快完善企業信用信息系統,充分發揮食品安全信用機制,收集和公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信用信息,建立健全監管執法工作檔案,增強監管工作在類似問題豬肉事件處理中的威懾力,引導企業形成自律機制。要完善檢驗檢測體系,整合檢驗檢測資源,實現檢驗檢測信息共享。要積極督促和引導農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生豬屠宰場、集貿市場等重點場所建立自律性速測站(點)和質量安全檢測機構,有效增強對“瘦肉精”等有毒物質的排查能力。要加強食品安全輿論引導和社會監督,積極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曝光違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行為,增強群眾自我保護意識和社會食品安全意識,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共同參與保障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圍。
二○一一年三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