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轄市人民政府、濟源示范區管委會:
為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要求,強化學校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工作,根據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批示要求,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決定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學校食品安全全面專項檢查,現將《全省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2020年6月12日
(此件主動公開)
全省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方案
學校食品安全關系青少年身心健康,關系千家萬戶美滿幸福。近年來,全省各地把學校食品安全擺到突出位置,持續開展治理整頓,學校食品安全整體狀況穩中趨好,但仍有一些地方重視不夠,學校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為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要求,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學校食品安全工作,根據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批示精神,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決定對全省學校食品安全工作開展全面專項檢查,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堅持以“四個最嚴”為遵循,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等要求,突出問題導向,全面開展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進一步壓實各方責任,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進一步增強廣大學生安全意識,進一步推動社會協同共治,堅決守住學校食品安全底線,全面提升學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檢查內容
(一)學校主體責任落實情況。主要包括學校落實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校領導陪餐制、加強食堂日常管理檢查、食堂基礎設施設備配備、校園自備水源質量、社會各方監督等情況。
(二)校園食堂經營者責任落實情況。主要包括學校食堂經營者的資質、條件和能力,食堂內部的流程布局、從業人員培訓管理、設施設備配備及維護管理、原輔料采購、餐飲加工制作、餐飲具清洗消毒、環境衛生控制、食品留樣、售賣價格等方面,堅決杜絕層層轉包現象。
(三)校外供餐單位責任落實情況。主要包括校外供餐單位的供餐資質、條件和能力,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機構和人員,設施設備配備及維護管理,從業人員培訓健康狀況、原料采購、加工制作、清洗消毒、成品分裝、配送運輸全過程等情況。
(四)食品安全黨政同責落實情況。主要包括當地黨委、政府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健全食品安全責任制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有關情況,當地市場監管機構改革進展、鄉鎮(街道)市場監管派出機構設立和食品安全工作開展情況。
(五)相關部門管理責任落實情況。主要包括教育部門指導督促學校完善食品安全相關管理制度、配備相關設施設備、對學校食品安全評價考核、加強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等情況;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依法查處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建立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信用檔案、抽查考核學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等情況;衛生健康部門指導學校開展食源性疾病預防和營養健康教育等情況;公安部門嚴厲打擊學校食品安全犯罪行為情況。同時,注意檢查當地對近年來發生學校食品安全事件的查處和整改情況。
(六)各地保障學校食品安全的經驗做法。主要包括各地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學校食品安全、推動“互聯網+明廚亮灶”“6S管理”等先進管理模式、食材采購、追溯體系、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社會共治等方面好的經驗做法和制度機制。
在檢查中,要著力發現學校和校外供餐單位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和行業“潛規則”,并就現場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風險隱患,提出整改意見,轉交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和教育部門辦理。
三、檢查方式
(一)堅持地方自查自糾和省督導檢查相結合。根據屬地管理原則,從6月12日起,各市、縣、鄉級政府要認真對照檢查內容要求,對本行政轄區內所有學校(含幼兒園)和校外供餐機構全面開展為期一個月的自查自糾行動,逐一排查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建立問題臺賬,做到應查盡查、無死角、無遺漏。要堅持疏導結合,從嚴從快整改,嚴懲違法行為,實現檢查對象全覆蓋、問題整改全覆蓋、違法行為查處全覆蓋。
在各地自查自糾的基礎上,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采取隨機抽查、飛行檢查等方式對各地進行督導檢查。每個省轄市隨機抽取2個縣(市、區)及所屬2個鄉鎮開展全面檢查。
(二)督導檢查時間:2020年6月13日至19日。
(三)檢查人員組成: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從省直相關廳局抽調人員組成17個督導組。每組約8人,組長由1名廳級領導干部擔任,人員由相關部門業務骨干、專家學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組成。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充分認識開展學校食品安全督導檢查工作的重要意義,嚴格履行屬地管理責任,層層壓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同時,要如實反應當地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實際,協助配合督導組順利開展工作。
(二)堅持求真務實。各督導組要堅持問題導向,嚴格督導要求,深入基層一線,查深查實查細,確保督導取得實效。督導期間,要嚴格遵守廉政紀律和工作紀律,改進工作作風,力戒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主動接受各方監督。督導結束后1周內,要向省政府食安辦提交督查報告,報告要突出挖掘各地亮點和找準問題難點,提出合理化建議。
(三)強化結果運用。省政府食品安全辦要會同相關部門,采取“四不兩直”等暗訪暗查方式,加大對各地學校食品安全自查自糾工作的跟蹤檢查力度。對工作扎實、效果顯著的地方,要給予表揚;對問題突出、自查自糾不力的地方,要通報批評,督促整改;對自查后仍發生大的學校食品安全事件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追究責任。各地學校食品安全督導檢查成效將納入2020年度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內容。
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在自查期間,發現的大案要案線索及查處情況要隨時報送省政府食品安全辦;學校食品安全自查自糾情況總結請于7月11日前報送省政府食品安全辦。
為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要求,強化學校食品安全風險防控工作,根據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批示要求,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決定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學校食品安全全面專項檢查,現將《全省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2020年6月12日
(此件主動公開)
全省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方案
學校食品安全關系青少年身心健康,關系千家萬戶美滿幸福。近年來,全省各地把學校食品安全擺到突出位置,持續開展治理整頓,學校食品安全整體狀況穩中趨好,但仍有一些地方重視不夠,學校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為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要求,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學校食品安全工作,根據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批示精神,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決定對全省學校食品安全工作開展全面專項檢查,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堅持以“四個最嚴”為遵循,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等要求,突出問題導向,全面開展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進一步壓實各方責任,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進一步增強廣大學生安全意識,進一步推動社會協同共治,堅決守住學校食品安全底線,全面提升學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檢查內容
(一)學校主體責任落實情況。主要包括學校落實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校領導陪餐制、加強食堂日常管理檢查、食堂基礎設施設備配備、校園自備水源質量、社會各方監督等情況。
(二)校園食堂經營者責任落實情況。主要包括學校食堂經營者的資質、條件和能力,食堂內部的流程布局、從業人員培訓管理、設施設備配備及維護管理、原輔料采購、餐飲加工制作、餐飲具清洗消毒、環境衛生控制、食品留樣、售賣價格等方面,堅決杜絕層層轉包現象。
(三)校外供餐單位責任落實情況。主要包括校外供餐單位的供餐資質、條件和能力,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管理機構和人員,設施設備配備及維護管理,從業人員培訓健康狀況、原料采購、加工制作、清洗消毒、成品分裝、配送運輸全過程等情況。
(四)食品安全黨政同責落實情況。主要包括當地黨委、政府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健全食品安全責任制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有關情況,當地市場監管機構改革進展、鄉鎮(街道)市場監管派出機構設立和食品安全工作開展情況。
(五)相關部門管理責任落實情況。主要包括教育部門指導督促學校完善食品安全相關管理制度、配備相關設施設備、對學校食品安全評價考核、加強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等情況;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依法查處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建立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信用檔案、抽查考核學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等情況;衛生健康部門指導學校開展食源性疾病預防和營養健康教育等情況;公安部門嚴厲打擊學校食品安全犯罪行為情況。同時,注意檢查當地對近年來發生學校食品安全事件的查處和整改情況。
(六)各地保障學校食品安全的經驗做法。主要包括各地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學校食品安全、推動“互聯網+明廚亮灶”“6S管理”等先進管理模式、食材采購、追溯體系、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社會共治等方面好的經驗做法和制度機制。
在檢查中,要著力發現學校和校外供餐單位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和行業“潛規則”,并就現場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風險隱患,提出整改意見,轉交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和教育部門辦理。
三、檢查方式
(一)堅持地方自查自糾和省督導檢查相結合。根據屬地管理原則,從6月12日起,各市、縣、鄉級政府要認真對照檢查內容要求,對本行政轄區內所有學校(含幼兒園)和校外供餐機構全面開展為期一個月的自查自糾行動,逐一排查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建立問題臺賬,做到應查盡查、無死角、無遺漏。要堅持疏導結合,從嚴從快整改,嚴懲違法行為,實現檢查對象全覆蓋、問題整改全覆蓋、違法行為查處全覆蓋。
在各地自查自糾的基礎上,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采取隨機抽查、飛行檢查等方式對各地進行督導檢查。每個省轄市隨機抽取2個縣(市、區)及所屬2個鄉鎮開展全面檢查。
(二)督導檢查時間:2020年6月13日至19日。
(三)檢查人員組成: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從省直相關廳局抽調人員組成17個督導組。每組約8人,組長由1名廳級領導干部擔任,人員由相關部門業務骨干、專家學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組成。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充分認識開展學校食品安全督導檢查工作的重要意義,嚴格履行屬地管理責任,層層壓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確保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同時,要如實反應當地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實際,協助配合督導組順利開展工作。
(二)堅持求真務實。各督導組要堅持問題導向,嚴格督導要求,深入基層一線,查深查實查細,確保督導取得實效。督導期間,要嚴格遵守廉政紀律和工作紀律,改進工作作風,力戒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主動接受各方監督。督導結束后1周內,要向省政府食安辦提交督查報告,報告要突出挖掘各地亮點和找準問題難點,提出合理化建議。
(三)強化結果運用。省政府食品安全辦要會同相關部門,采取“四不兩直”等暗訪暗查方式,加大對各地學校食品安全自查自糾工作的跟蹤檢查力度。對工作扎實、效果顯著的地方,要給予表揚;對問題突出、自查自糾不力的地方,要通報批評,督促整改;對自查后仍發生大的學校食品安全事件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追究責任。各地學校食品安全督導檢查成效將納入2020年度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內容。
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在自查期間,發現的大案要案線索及查處情況要隨時報送省政府食品安全辦;學校食品安全自查自糾情況總結請于7月11日前報送省政府食品安全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