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市、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食品藥品監管局:
最近,國務院先后召開第186次常務會議、全國質量工作會議、全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印發了《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國務院令第503號)、《國務院關于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國發〔2007〕23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07〕57號),省政府也相繼召開會議,就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做出重要部署,對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的重大決策,切實履行食品安全綜合監督職能,大力推進食品安全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認真學習領會,進一步增強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近年來,國務院和省政府每年召開會議,部署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基本構建了“全國統一領導、地方政府負責、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工作機制。省、市、縣政府都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員會,各級食品藥監部門承擔了食安委辦公室日常工作,履行起食品安全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重大事故查處的職責。有關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按照“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原則,各負其責,通力合作,連續五年開展了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我省農村食品安全“三網”建設基本覆蓋,食品安全信息信用體系、應急管理體系、技術支撐體系和宣傳教育、綜合評價等長效機制建設有所突破,全省食品安全工作總體穩定趨好。但必須清醒地看到,現階段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食品安全需求和相對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還比較突出;發達國家在工業化、現代化、城市化長期進程中出現的食品安全風險,在我國比較集中地出現和暴露;國際食品貿易技術壁壘,使我國食品安全面臨著更大的國際壓力;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法制、體制、機制仍在探索完善之中。因此,現階段食品安全形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考驗。
這次國務院和省政府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特別強調以食品安全為重點,進一步明確監管任務和責任,加大監管工作力度,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高度重視,以及強化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的鮮明態度和堅強決心。各級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和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理解、準確把握國務院和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精神實質,進一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明確任務,以高度的大局觀念和強烈的責任意識,積極投入到這一場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維護中國產品信譽和國家形象的特殊戰役。要利用專項整治行動的契機,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全面強化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和生產經營者的責任,不斷增強全社會的食品安全意識,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我省食品安全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二、深入開展農村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提高農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國務院和省政府在2007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方案》中,都強調要以農村食品安全為重點,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一是確保農村食品安全“三網”建設基本覆蓋。各地要按照“全覆蓋、高質量、抓延伸”的要求,攻堅克難,如期完成“千鎮連鎖超市、萬村放心店”覆蓋面2個100%和農村放心店統一配送面70%的目標。繼續落實鄉鎮食品安全管理責任,推進農村食品公共安全監管隊伍整合,建立健全鄉鎮、村食品安全責任體系。二是要全面貫徹《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積極探索加強種植養殖環節源頭治理的有效舉措,廣泛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推進活動。三是深入開展農村和城鄉結合部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協同相關部門,在前階段整治的基礎上,重點加強對農村小養殖、小作坊、小攤點、小食雜、小餐飲等的整治,因地制宜,疏堵并舉,有效解決農村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四是大力推進食品安全示范縣(鄉鎮)創建活動。已確定的國家級和省級示范縣試點單位,要加大力度,加快推進,取得突破性進展。各地要盡快啟動示范鄉鎮(街道)創建活動,每個縣(市、區)都要開展試點工作。要按照國家和省局創建活動的總體要求,積極探索建立農村食品安全監管新模式,完善農村食品安全綜合監管網絡和長效監管機制,促進農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三、繼續推進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探索長效監管機制
國務院領導強調,這次專項整治行動要在解決突出問題的同時,推進“兩個鏈條、一個體系、一個網絡”的建立和完善,使我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邁上一個新的臺階。要結合我省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一是加強食品安全信用信息體系建設。要總結推廣這幾年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經驗,擴大試點范圍和領域。結合不安全食品召回等制度的實施,發揮食品行業協會的自律作用,增強企業食品安全和誠信意識,促進企業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落實。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綜合利用。各地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聯合統一發布制度,爭取絕大多縣(市、區)年內開通食品安全信息網絡,努力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定期發布。二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應急處理體系。加快構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建立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報告制度,加強預案的宣傳教育和實戰演練,著重抓好縣級預案的演練。重視基層食品安全預警與應急反應機制建設,指導重點鄉鎮、重點行業、重點單位落實食品安全應急措施,有效預防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和突發事件。三是推進食品安全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加快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建設,協助有關部門抓緊出臺我省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方案。繼續開展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試點,促進檢驗檢測統一計劃、信息發布和成果互認。
四、廣泛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努力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要堅持面向全民和“三貼近”、“五進”的原則,結合專項整治行動掀起新一波食品安全宣傳教育高潮。認真組織全國統一開展的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搞好全國食品安全知識電視大賽浙江賽區工作。加大力度深入推進食品藥品安全知識“進千家社區、入萬戶家庭”活動,組織實施“五萬場電影下鄉”映前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宣傳,抓好食品藥品安全系列宣傳畫在鄉村和社區的張貼工作。結合各個環節的專項整治,對食品企業負責人和從業人員開展多種形式的食品安全政策法規和常識教育培訓,開展學校食品安全教育試點和中小學食品安全有獎征文。組織新聞媒體圍繞食品安全綜合監督重點工作,開展主題宣傳報道。積極引導社會輿論,科學、客觀、全面、準確地反映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為保障公眾食品安全所采取的措施和成效,編制發布《食品安全狀況報告》。通過豐富有效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社會監督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營造全社會關注食品安全、構建和諧社會的良好氛圍。
五、加大督查督辦力度,完善食品安全綜合評價
要進一步強化“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體系,特別要將縣鄉兩級政府的食品安全責任落到實處。會同行政監察部門,建立食品安全監察工作協調機制,研究制定加強食品安全監察工作措施。根據國務院《特別規定》和省政府《實施方案》的要求,完善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督促相關監管部門在職責范圍內實行全面監管,落實“誰發證、誰監管、誰負責”的責任。重視掌握和運用好法律和政策武器,按照“四個一律”的要求,加大對食品安全事件的查處和督查督辦力度。及時公布主要媒體曝光食品安全事件的處理情況,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違法犯罪行為。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加大對行政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的監督監察力度,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認真搞好食品安全綜合評價工作,今年要全面開展省對市、市對縣、縣對鄉鎮的食品安全綜合評價。各地要按照省食安辦印發的“實施細則”,制訂工作方案,完善臺賬資料,按計劃搞好公眾滿意度調查和重點品種監測,省食安辦將會同有關部門在12月份對各市進行現場檢查。從今年起,我省食品安全工作將全面納入平安市、縣考核內容,以體現食品安全在建設平安浙江、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六、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保食品安全工作任務的落實
按照國務院和省政府領導的要求,這次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不改變部門職能和分工,也不替代現有工作機制。我省各級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要繼續正常運作,食品藥監部門要繼續履行食品安全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重大事故查處的職能。要講政治、講大局、講紀律,在搞好這次專項整治行動的同時,一如既往地抓好食品安全綜合監督工作,自覺做到以我為主積極牽頭抓總,以我為輔主動配合支持。各級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和食品安全綜合監督部門的主要領導,要高度重視,切實負起責任,分管領導要全身心投入,親自組織協調,確保領導到位、指揮靠前、保障有力。要克服狹隘思想和部門利益觀念,把握食品安全監管大局,圍繞職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適應變化科學調整工作角度,不斷提升食品安全工作的整體性、計劃性和連續性。要加強督促檢查,加大暗察暗訪力度,及時發現市場食品安全隱患,真正了解重點工作落實情況,提高領導決策的科學性和專項整治的針對性。今年是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實現省政府《實施方案》確定的三年目標任務的決戰之年。各地要對照省食品安全委員會年初工作計劃和《2007年浙江省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及責任分解落實方案》,做好重點工作落實情況的梳理和盤點工作,抓緊查漏補缺,確保工作任務圓滿完成。同時,要深入調研,超前思考,主動籌劃明年及新一輪食品安全工作的思路舉措,發揮好當地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的抓手和參謀作用。
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管局
二00七年九月六日